工行孝感分行駐田堂村扶貧工作隊查看茶園冬季管理情況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市歷年累計向27085戶貧困戶(邊緣戶)投放扶貧小額信貸近15億元,在全部503個貧困村設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站,在2856個行政村設立4986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11月24日,孝昌縣小悟鄉田堂村正下著雨。
由於山路泥濘,車子無法上去,我們和工行孝感分行扶貧工作隊隊長孫春冒雨徒步前行。大約行走了將近一裡路,我們就來到了田福洲經營的茶園。
「孫隊長來了,快請坐。」見我們到來,田福洲連忙招呼我們坐下,並給我們衝泡了一杯自產的茶葉。
早年,田福洲一直在天津從事建築行業,而且小有成就。2012年回家過年時,田福洲發現進村的道路太差,村裡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田地都荒蕪了。看著眼前的這些,田福洲再也坐不住了,為了改變村裡的環境,2014年,田福洲召集村裡幾個「能人」入股成立了原然合作社,流轉了村裡500多畝水田、200多畝旱地、1000多畝荒山種植苗木、油茶、果木林等。
2015年8月,工行孝感分行扶貧工作隊進駐田堂村。2015年底,為了帶領村裡貧困戶儘早擺脫貧困,田福洲毅然決定組建孝昌縣福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經營模式。當年,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支持和鼓勵下,平整土地270畝用於茶葉、油茶等種植。
「駐村工作隊特地邀請市裡農技專家來這裡考察土質,最後確定了適合種植的茶葉品種。」看著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樹,田福洲眼裡充滿了自信。
「當初這裡就是一片荒地,無任何灌溉設施,唯一的一口水塘也蓄不住水。」孫春指著遠處一口蓄滿水的塘堰介紹道。園子建好了,基礎設施也要到位。駐村工作隊組織人力、物力及時對塘堰進行擴建修整,滿足茶園灌溉的基本用水;駐村工作隊和供電部門積極協調,投資20多萬元完成了3000多米的線路架設工作,解決了茶園的生產生活用電。
「孫隊長,你來得正好,我正好有個事情想請你幫幫忙。」2017年6月的一個周末,孫春和往常一樣來到田福洲經營的茶園走訪時,滿臉愁容的田福洲將他拉到了一旁。原來,成立了不到兩年的福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一次碰到了資金瓶頸,心急如焚的田福洲看到孫春的到來,猶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你這個情況比較特殊,容我回去向分行領導匯報後再答覆你。」趁著周末回家,孫春立即趕回分行向主要領導匯報。
孫春的工作匯報引起了工行孝感分行的重視,分行主要領導特地前往田堂村走訪調研,最後一致認為,福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潛力大,決定發放惠農貸款80萬元,用於合作社購買油茶苗、肥料、噴灌設施等。
田堂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389人,從2016年至今,田堂村20多戶30多名貧困人員長期在福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從事採茶、田間管理等工作,平均每人每個月收入2000多元。而到生產旺季時,臨時來合作社採茶和田間勞作的貧困戶多達幾百人,有時還會請周邊村子的貧困戶前來幫忙,每個貧困戶平均每年收入也有1萬多元。
「2016年共發放貧困戶工資26萬餘元、2017年33萬餘元、2018年近40萬元、2019年已經超過40萬元了……」田福洲拿出記錄本一頁頁翻看著。「這個還不包括每年6萬元的土地流轉資金。」田福洲補充道。
2016年,駐村扶貧工作隊給田福洲的合作社出謀劃策,成立孝昌縣福豐科技貿易有限公司,註冊「古樹溝」商標。
2018年至今,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消費扶貧」幫扶合作社銷售茶葉價值40多萬元。
目前,田福洲已再次向工行孝感分行申報50萬元惠農貸款,計劃新建一座茶葉加工廠,實行「一條龍」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值。
除了產業資金扶持的同時,孫春也不忘對貧困個體的「照顧」。
住在半山坡的王英今年64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老伴一起照顧生活不能自理、患有智障的兒子。「以前,我們一家人僅靠一畝半田和低保維持生活,每年收入不過五六千元,日子過得緊巴巴喲。」說起往事,王英覺得不堪回首。
「現在日子好多了,自從工行給我提供了20個蜂箱,我的蜂蜜收成也上來了。」說起養蜂的事,王英臉上頓時笑開了花。
原來,駐村扶貧工作隊走村入戶時,將王英一家列入精準扶貧對象。不久,王英的老伴被安排到合作社務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隨著入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孫春發現王英家門前有幾個蜂箱,詢問得知,原來王英喜歡養蜂,他想通過養蜂脫貧致富。但是由於前兩年技術不夠成熟,家裡僅有的幾箱蜂都沒養好,基本上都是虧本買賣。
在得知王英的想法後,孫春立即向分行匯報,決定向王英無償提供蜂箱養蜂。由于田堂村有著獨特的養蜂資源,工行孝感分行在2017年和2018年分兩次向王英提供了20個蜂箱。
「你們看,這是2018年的蜂蜜產量,只有250多斤,2019年有500多斤,今年就已經達到800多斤了。」王英的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記著只有他自己清楚的數字。
「我們工作隊不僅幫他請專家講解養蜂技術,而且還幫他銷售蜂蜜,讓他的脫貧『產業』無後顧之憂。」駐村扶貧工作隊當場給記者算了一筆帳:2020年王英養蜂收入1.6萬餘元,老伴一年的務工收入2.4萬餘元,再加上茶園每年3000餘元的收成,王英家一年的收入已經超過4萬元了。
臨走時,王英用二胡給我們演奏了一曲《社會主義好》,他說:「現在日子過好了,村裡環境也變好了,自然也有閒情逸緻了。」
記者11月27日從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市歷年累計向27085戶貧困戶(邊緣戶)投放扶貧小額信貸近15億元,在全部503個貧困村設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站,在2856個行政村設立4986個惠農金融服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