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1940年8月20日,從這一天開始,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起了以破壞日軍佔領的交通線、礦山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戰役。參加作戰的中國軍隊包括:八路軍120師、129師、晉察冀軍區和當地民兵,由於這場戰役有八路軍105個團參加,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示意圖
百團大戰在華北全面打響
8月20日入夜,山西省武鄉縣磚壁村,烏黑的天空下著淅瀝小雨,勞累了一天的農民早早的歇息了,而村東北的一座院子裡,卻是燈光通明,氣氛嚴肅而又緊張。這裡是八路軍總部作戰室,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和副參謀長左權、司令部的參謀們,都在屏氣凝神地等待著晚上8點鐘的到來。
磚壁村八路軍總部舊址
此時,八路軍各參戰部隊指戰員早已在夜色下借著青紗帳的掩護隱蔽進入了預定位置,就等著上級一聲令下了。
晚上8點,一顆顆信號彈瞬間劃破了華北大地漆黑寂靜的夜空,潛伏多時的八路軍指戰員立即對日軍發起了進攻,頓時槍聲、爆炸聲、喊殺聲不絕於耳。一場以破壞鐵路和公路交通線、端掉日軍炮樓據點為目的的破襲戰,按照預定方案打響了!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兩千多公裡的戰線上,對日軍發動了大規模攻擊,破壞了鐵路、橋梁、公路,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使日軍的交通線徹底癱瘓。
八路軍向日軍發起進攻
這場戰役,真正體現了人民戰爭的力量。八路軍動員了鐵路沿線幾十萬老百姓,人多力量大,一人扛一根枕木回家,把鐵軌拖到八路軍的兵工廠,用來製造武器。
彭德懷親臨前線指揮
抗日軍民掀翻鐵軌
這一仗整整打了一夜,到了8月21日黎明,八路軍總部的電臺嘀嘀噠噠地響了起來,前方的戰報終於傳過來了:一夜之間,八路軍攻克日軍據點4個、佔領井陘煤礦、全殲守敵200多人。這個戰果讓焦急等待了一夜的彭德懷、左權和參謀們興奮起來了,尤其是彭德懷一整夜表情嚴肅,此時終於露出了笑容。在他看來,比起破壞鐵路的戰鬥,更讓他高興的,是拿下了4個鬼子的據點炮樓。雖說在下達的《戰役預備命令》中,有「拔除沿線若干據點」的要求,可這扒鐵路容易,只要多動員些老百姓,把鐵軌、枕木拆了就行了。但據點可是日本鬼子重兵把守的地方,怎麼一夜之間也能攻下來好幾個呢?要知道,當時八路軍以打遊擊戰為主,通常是在有利地形上埋伏好,等鬼子從據點裡出來了,伏擊攻打。由於八路軍火炮等重武器不足,加上日軍的機動能力很強,援兵很快就能到,所以當時八路軍很少去強攻鬼子的炮樓。這次戰役,由於八路軍在華北全線開戰,又扒了鐵路,鬼子的援兵只能望洋興嘆,所以八路軍一夜之間就攻下了4個鬼子據點。
我軍民拆毀日軍炮樓
百團大戰戰果輝煌
百團大戰歷時三個半月,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嚴重破壞了日軍在華北的主要交通線,共破壞鐵路474公裡、公路1502公裡,炸毀橋梁、車站、隧道等260多處,使正太鐵路停運一個多月,2次切斷同蒲路北段,平漢、津浦、北寧(北平至遼寧省會奉天)等鐵路以及部分公路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打掉敵人據點2993個,收復了四、五個縣城,得到鞏固的縣城有26個以上;殲滅日、偽軍4.6萬人,其中日軍20645人,瓦解潰散了一大批偽軍和偽組織;破壞日偽控制的煤礦5座,徹底破壞了日本重點掠奪的井陘煤礦,解救煤礦、鐵路工人和被強拉去為敵人修炮樓的同胞12600餘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其中繳獲槍枝6000多支,是抗日戰爭時期繳獲敵人物資最多的一次;還鉗制了敵人大量兵力。
井陘縣乏驢嶺鐵路橋,當年晉察冀部隊曾經破壞此橋
從殲敵數量來看,八路軍獨自發起的百團大戰,不亞於前一年蔣介石組織的全國十個戰區共71個師對日軍冬季攻勢的戰果,如果加上殲滅偽軍的數量,百團大戰的戰果還要高於國軍冬季攻勢的殲敵數量。
百團大戰使得正太鐵路幾乎全部毀掉,這使得日軍往山西運送戰略物資的交通線就沒有了,而且不僅僅是正太鐵路被破壞了,包括井陘煤礦在內的幾座煤礦也無法生產,這對於日本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因為中國的煤炭是他們重要的戰略資源。
這場戰役對日本鬼子來說,是一次非常沉重的打擊。所以,日軍把百團大戰稱為「挖心戰」,還把每年8月20日百團大戰開始的這一天,定為「挖心戰日」。
我軍民破壞橋梁
百團大戰影響重大
百團大戰嚴重破壞了日軍在華北的主要交通線,收復了被日軍佔領的部分地區,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給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推遲了日軍「南進」步伐。這場大規模的對敵進攻性戰役,是抗戰期間八路軍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戰果最為輝煌的戰役,打出了八路軍的赫赫軍威,也給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謊言重重打臉!
這場轟轟烈烈的破襲戰很快就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當時在華的外國記者紛紛趕來報導,並詳細描述了當時的狀況。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在報導中寫道:「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戰鬥夜以繼日,一百個團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
八路軍攻克日軍佔據的城堡
百團大戰勝利的消息傳到延安,群情振奮,到處張貼著祝捷標語,9月20日,延安各界召開萬人大會慶祝百團大戰的勝利,大會通電慰問八路軍前方將士,毛澤東和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了大會。9月10日,中央書記處在《關於擊敵和友的軍事行動總方針的指示》中,要求八路軍「仿照華北百團戰役先例,在山東及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在華北則應擴大百團戰役行動。」「給予二百萬友軍及國民黨大後方與敵佔區內千百萬人以良好之影響,給予敵人向重慶等地進攻計劃以延緩的作用。」
毛澤東收到百團大戰的戰報後,高興地給彭德懷祝賀:「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是否可組織一兩次?」
蔣介石也對八路軍的勝利表示祝賀,9月13日,蔣介石致電朱德和彭德懷:「貴部窺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
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提振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極大地提高了八路軍的地位,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望和政治影響力,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反響,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山西陽泉市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泰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