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駿先生,CCTV《武林大會》總裁判長;「WMA •武林大會聯盟」特約專家、仲裁委員會主任;徐州市武術輔導總站主任;徐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等。
蔣家駿先生生於1942年,自幼酷愛武藝,隨父習練行意、八卦拳數年。於1952年,謹受父命拜河南溫縣陳家溝十八世太極拳家陳照丕(績甫)先生為師,改習陳式太極拳。在陳照丕先生處,他不僅學到了陳式太極拳傳統的七個套路——陳氏太極拳一路(又名十三勢)至五路(又名五套捶)、長拳一百零八勢一路、炮捶一路,刀、槍、劍、棍等多種器械,也學到了鮮為人知甚至認為早已失傳的陳氏傳統功夫,如金剛十八拿、沾衣十八跌、紅拳破壁等陳式太極拳的技擊精髓,和太極拳的內功心法——九宮八法。之後的幾年他又追隨陳照丕先生至河南溫縣陳家溝繼續深造。同期蔣家駿先生又師從居住在西安的陳金鰲先生,學習陳式小架。
文革伊始,陳照丕先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和迫害,蔣先生的學拳也因此受阻,陳照丕先生遂以書信介紹他到濟南洪均生先生處,得以與洪師結緣。於1964年拜在著名太極拳技擊家洪均生先生的門下,在此後的30多年的時間裡追隨不離。在洪師處,他既系統地學習了陳式太極拳精深的「理」,也學習了陳式太極拳慎密的「法」;深深地領悟到太極拳的精巧功夫,以巧勝人的本質,深入太極拳技擊的正道。由於洪先生的引見,他又有幸拜見了居住在北京的陳發科公之愛女陳豫俠先生,陳豫俠先生對他非常器重,贊之為「後起之秀」,並精心傳授他陳式太極劍法的擊刺之道。
蔣家駿先生曾有幸受教於四位名師,陳照丕先生、陳金鰲先生、洪均生先生、陳豫俠先生。他集陳式拳老架、小架、新架於一身,全面系統地學習了陳式拳法;是這一代人中較全面地繼承了陳式太極拳械的佼佼者,在實踐和理論上均獲得了輝煌的成就。
他運用傳統的陳式太極拳功夫擊敗了日本的柔道高手和香港「空手道」冠軍等,並在1983年中國江西南昌舉辦的「全國推手邀請賽」上力挫群雄,獲得75公斤級冠軍;還運用傳統的陳式太極拳功夫去訓練學生,獲得了喜人的成績,使人們認識到太極拳不僅有套路、推手,也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散打的方法。
蔣家駿先生演練的拳架以實用為本,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剛柔相濟,渾然天成;纏綿之處,如風吹楊柳,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發勁幹淨利索,化勁自然無形,動作輕靈迅猛,圓轉如意。蔣家駿先生的拳勢不僅具有陳發科公的氣勢磅礴,還承襲了陳照丕先生拳風的古樸典雅,洪均生先生拳風的精巧圓轉。蔣先生博採眾家之長,把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全面系統地繼承了陳式太極拳、械的技理,對太極拳的繼承和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承前啟後的一代明師。
蔣家駿先生幾十載的習武生涯,對拳藝的追求幾近痴迷。他日練拳三十遍,三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反覆玩味陳式太極拳的神奧,精心獲取這一古老傳統拳技的真髓,以求精益求精、真處見真。他研練拳械,一向反對花法拳套而崇尚以實用為本。在實踐和理論上均獲得了輝煌的成就。
–1983年參加在江西南昌舉辦的「全國推手邀請賽」,獲75公斤冠軍。同年參加了在連雲港舉辦的「江蘇省武術交流大會」,獲金獎。
–1985年,應「日本太極拳聯盟」之邀,赴日本講學,傳授陳式太極拳拳械,歷時近一年。
–1987年作為名家代表應邀參加在四川省成都舉辦的首屆「全國太極拳名家演討會」,其論文「怎樣練習陳氏太極推手」被撰入「太極拳論文集」。
–1988年應邀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太極拳名家演討會」,其論文「《太極拳推手的力與巧》」被「武林」雜誌選登。
–同年在徐州舉辦的「全國武術交流大會」上擔任裁判。
–2002年應邀參加了在鄭州舉辦的首屆「中國傳統武術名家演討會」。與弟子們一起對太極拳精湛的技法作了精彩的展示,獲得各門派武術名家的讚譽。
–2003年應邀參加了在福建泉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傳統武術名家演討會」,會況由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
–2004年應邀參加了在中國安徽省馬鞍山舉行的「太極拳國際交流大會」。
–2006年應邀參加了在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舉辦的「第三界全國太極拳名家研討會暨首屆國際太極名家論壇」。
–2007年初,應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亞洲武聯副主席霍震寰先生之邀,赴港參加了由香港國際武術聯會主辦的「首屆國際太極拳邀請賽暨太極拳名家工作坊」,並主持了太極拳名家工作坊的工作。
–2007年10月,受中央電視臺《武林大會》邀請,作為太極拳專家顧問,參加了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舉辦的「康龍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選拔賽。之後又受中央電視臺之邀擔任「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訓練營」的總教練,和技術指導。
–2008年初,中央電視臺《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擂臺賽》上,蔣家駿先生不辭辛苦身兼數職,肩負著「陳式太極拳專家評委」、「說武論技」和「專家點評」等多項重任。「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擂臺賽」自海選到擂臺賽順利結束期間,蔣家駿先生始終奮戰在第一線,與隊員同吃、同住、同訓練,數月沒有回家,為陳式太極拳的弘揚和傳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蔣家駿先生把對太極拳的鐘愛之情,全部傾灑在研究拳藝理論之上,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用文字整理出來,曾著有【陳式太極單刀圖說】、【陳式太極拳技藝法門】等著作,並且從2002年至今在「武林」雜誌、「中國功夫」雜誌連續發表有關太極拳械理論文章約四十餘萬字,其中代表作有《拳經總歌臆解》、《王宗嶽〈太極拳論〉答問》、《太極拳武術屬性研究》、《陳式太極拳行功走架打手要求》,《陳式大槍釋密》、《陳式粘劍技藝法門》等等。近期他的新書【洪均生陳式太極拳——陳式洪架太極拳法傳真】、【太極拳師門對話錄——太極宗師洪均生言傳身教原始記錄】、【六十年學拳講習錄——洪均生與蔣家駿兩代人的太極之路】三本著作已經公開發行。
師父已年近古稀,但他仍然奔走在華夏大地,為太極拳的事業辛勤耕耘,為中國傳統武術搖旗吶喊!他永不停息地攀登著中華武學藝術一個又一個的高點,我們同樣期待著他所創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