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適當的距離,是同事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

2020-12-17 愛聊同事的祥子

一年前,小王單位來了一個新副局長,在新局長上任之前,同事們就聽說這個領導喜歡拉幫結派,搞小圈圈,小王為人耿直,很討厭這一套。

新領導來了,果然很會處理人際關係,做事八面玲瓏。沒過多久,他組建的小團體的就開始顯露出來。那些整天在他周圍的人總是在幹出頭露面的工作,部門的辦公資金也由他的親信掌控著。

這一小圈子人迎來送往,許多不合規的消費,副局長也經常開綠燈。小王不服氣,經常在辦公室指桑罵槐,有時候對副局長安排的任務也應付了事。

結果可想而知,小王被副局長的小團體成員排擠,處境越來越不好過。最後實在受不了,不得不主動調到下級站所。

沒想到就在小王走了不久,這個副局長就被人告了,受到處分,調離這個單位。他的小團體自然也就散了。小王很懊悔,如果當時保持冷靜,多忍忍就可以不用到下級站所來了。

不管是規模很小的私企,還是上市的大公司,或者是體制內工作,明裡暗裡都存在著「辦公室小團體」現象。總有幾個人平時形影不離,有事相互維護。

人們想加入團體,很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你的心理安全係數不高就更希望有所依附,起到保護作用。

小團體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時間長了,害處也就慢慢顯露出來。它就是一把雙刃劍,能為消除阻礙,也能帶來傷害。從長遠的發展看,身在職場就要保持冷靜,不要把自己精力過多浪費在內部鬥爭中去。

正確的方式是,適當處理個人與小團體的關係,遠離目的不純小團體,選擇以工作為中心的合作團隊,這樣才能夠對自己長遠有所幫助。

為啥呢?以私利為重的小團體往往喜歡搬弄是非,排除異己。他們唯利是圖,不會真心待人,更甚者依靠小團體牽制上層的領導力,故意把問題複雜化。這樣的小團體註定不會長久,有時很危險的。

如果你碰到類似小團體,要怎樣辦呢?

不要選擇加入

小團體的表現是死黨,雖說單位有死黨,會增加你的職場安全感。但是不自覺的你會疏遠其他同事。而單位是一個整體,要想幹事就需要大家合作努力。而小團體的存在就會,一定會影響團隊的凝聚力。

當利益能夠均沾的時候,小團體成員能夠互相扶持,一旦利益出現競爭,小團體的關係很容易就反目。

在你與小團體混跡的時候,你會錯失與更多同事交流的機會。而且其他同事對你加入小團體也會心生芥蒂,你對別人的疏忽,別人也會對你的不重視。這就是鏡子原理:

「想要改變外在,就得要改變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內在之後,外在的情景也會有所轉變。

長久下去,對你的發展很不利,而單位來說,也不利,影響的是整體的戰鬥力。

不要喪失理性

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花費許多時間放到尋找小團體上去,以此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和競爭力。他們不自覺的排斥與其他同事的交流,並把這種作風帶到具體工作中去。

身處職場,我們對待同事不要喪失理性,平時多與人交流,多說好話,處理好每一位同事的關係,保持正常的交往。

面對小團體成員的辦公室演說你最好不要參與其中,面對他們的爭鬥你堅持不參與的立場。漸漸他們就會轉移目標,不在拉攏你。

當然,沉默不等於不說話。如果同事覺得你城府太深,就會防備你,不願與你多說話,所以不妨裝傻扮痴,說些無關痛癢的話,有意把話題岔開。

不要當面衝突

就像文章一開始的小王一樣,為人很正直,看不得歪風,看不慣搞小團體的人,這種人是值得尊敬的。但是要如此高尚,是需要具有強大力量支撐的。否則就會因為處理不好,而影響到自己的職業前途。

許多事,你不贊同,但又不能改變什麼。這種情況就不要當面起衝突。要盡力斡旋,不要成為他們針對的對象,做到既不被同化又能確保生存空間。

總之,職場生存,就必須學會面對小團體。

保持適當的距離,是同事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

相關焦點

  • 異性朋友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是「保持距離」
    對比之後你會明白,異性之間想要長久相處下去,友情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非要打破友情的界限,用愛情的模式相處,彼此遲早都會回歸到陌生人的行列。心心相惜的人,不一定要成為戀人,用朋友的身份相處,一樣可以互相關懷。異性朋友之間,保證感情不越界、不變質,彼此才最有可能長久到老。
  • 兩個人相處,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方式,不妨適當保持距離
    所以他倆平日裡相處,從來都是有事兒說事兒,沒事就在一起嬉笑,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把,從沒顧慮過什麼。小達的老婆在和小達結婚後,沒少因為小潔和小達之間的事兒,跟小達吵架。有好幾次,小達就託我幫他,勸勸他的老婆。我卻勸小達,要和小潔保持點距離,這不是誰的心思不單純,也不是他的老婆小心眼兒。
  • 人與人之間,要懂得保持距離
    那些若即若離的感覺,那種可以退一步便能看到海闊天空的樣子,是我向你傳達最好的愛意。人與人之間,給對方留足一定的空間,讓那些還沒被接受的缺憾逐漸修正掩埋,讓還沒褪去的新鮮感活躍持久。他們選擇了給對方一個空間,一個距離,一個足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機會。夢想和愛情之間沒有絕對的你死我活,這樣適當的「距離感」,更體現了對愛情的忠貞與守護。多了一點愛情的保鮮劑,更增加了思念,添了一份想要挖掘神秘的好奇感。
  • 職場技巧:同事之間關係再好也要保持一些距離,這三種人不能同情
    想要獲得上位,更好地開闢自己的空間,就要學會跟同事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再好的關係也不能掩蓋別人想要靠你獲取利益的動機。有這麼三種人,把握尺度,保持距離,不然會讓我們陷入被動,防範於未然。一個整天不在狀態,沒有絲毫進取之心的人,只會影響身邊的同事,進而影響大家的積極性。一個老鼠壞鍋湯就是形容這樣的人。職場中同情別人等於慢性自殺! 職場如戰場,可以用你死我活來形容。
  • 初入職場的新人們,應該怎麼把握跟同事之間的相處之道,值得深思
    進入到職場以後,不可避免的就是要跟很多的同事或者工作夥伴相處在一起,共同在一個公司,甚至在一個辦公空間內來工作。所以,如何跟同事保持很好的關係,也是能夠讓你在新的公司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小編給你們提供八點建議或者說是相處的原則,希望能夠幫忙到迷茫的你們。第一,我們在剛工作不久的時候,不要說太多話,儘量保持一個相對低調的狀態。多去認真掌握當前所需的工作本領。
  • 人與人相處保持距離
    距離產生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走的太遠。走得太近,只會讓矛盾發生的概率較大;走的太遠,只會讓距離更加疏遠。保持微妙的距離,可以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密。回頭想想,那些矛盾的加劇來源於距離靠的太近。無論是親情、愛情和友情也好,兩個人朝夕相處,日日相見,矛盾是必然產生的。如果說雙方的性格可以融合,那麼就可以降低矛盾的發生概率;反之雙方的性格產生較大的對比,只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遠香近臭,這句話我覺得可以拿來對比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
  • 朋友之間保持隱私距離,才能相處得更融洽
    也就是所謂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在當今社會中,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哪怕兩家住的距離很遠,也會經常電話來往。在一個城市裡,有的人就會有事沒事去別人家裡坐一坐,而且這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如果恰好主人也清閒,那可以當成維繫友情的行為,但是當主人家想要休息的時候或者有事的時候,在海闊天空的地去閒聊就是對對方的打擾。因此,交友不要過於親密,一方面會影響雙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最好的感情,是相處舒服
    到了一定年紀後,才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這首小詩,道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樣子:相處舒服,無言也暖。兩個人相處,就像兩個調頻收音機,你永遠調不準那個頻率,那就永遠聽不到我的心聲。真正的知己,頻率一致,三觀相合,不用太多言語,不用太多討好,自有悠悠琴音,深入彼此之心。只有遇到一個靈魂能與之共振的人時,我們的生命才終於不再孤獨。
  • 剛晉升,以前的同事變成下屬,該如何相處,需要保持距離嗎?
    有網友諮詢:剛被領導提拔,但是下屬都是以前關係很好的同事,要如何相處呢?首先要恭喜這位網友晉升哈。其次,當你是平級晉升而不是空降的情況,面對以前關係好的同事,我認為你應該這樣相處: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和領導力,讓你的下屬充分的認同你追隨你,方便後續開展工作;與下屬保持一定距離,樹立威嚴,避免被認為好說話;換位思考,多幫下屬解決困難
  • 最好的相處方式: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就是讓兩個人相處時,不用擔心靠得近,沒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不能好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擔心離得遠,讓感情出現裂縫,難以修補。凡事保持距離,一方面可以減少摩擦,讓兩個人相處融洽;另一方面不用出現生疏,讓兩個人不知如何溝通下去。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終究是要保持距離,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控制好距離,不要因為關係好就忽略他的感受,忘了該有的禮數,也許你會認為自己人不需要多計較,但對方可能會覺得就是沒把他當朋友。對於朋友來說,控制好距離,距離產生美,不過多的幹預其生活,但在需要的時候又能給他最大的幫助,這就是最好的距離。1.
  • 和異性朋友相處時,如何和異性保持距離,讓自己的愛人放心呢?
    和異性朋友相處時,如何和異性保持距離,讓自己的愛人放心呢?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和異性產生接觸,和他們能聊的來,那很有可能就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感情,要是你已經有對象了,很多人還把握不好和移情朋友之間的這種距離。
  • 職場相處之道丨看高情商的人是如何與同事融洽相處
    一天時間裡我們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一定要學會和同事相處,跟同事關係好不好,很容易影響到工作的完成,也很有可能決定了你是否能繼續做好這份工作。因此要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真的很重要。【1】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多為他人著想。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假如自己沒有這種覺悟,就不能防範他人,也很容易被他人利用,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區分別人是否真心待你,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自己輕信別人,反而會受到對方的傷害,所以,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有所保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心魔不可有,防患於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戒掉心魔。做人,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壞想法,但也要防微杜漸,警醒別人,避免傷害自己。
  • 從林徽因的事跡談及愛情——兩個人相處,距離最好在轉身之間
    的確,兩個人生活在一起,距離的把握是項技術活,兩人的思維必須保持在同一個頻率上才能獲得和諧的生活。兩個人相處,距離最好在轉身之間。梁思成說:「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築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能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查古建築,測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作。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在維持一段關係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距離。世間的和諧關係有很多種,大多都有著一個完美的尺寸和距離。我們常說,愛人之間,要給對方保留足夠的空間,一段感情才能長久。也就是說,不要讓一個人過多地介入你自己的生活。
  • 異性相處,聰明的女人,都會「保持距離」
    和別人相處的時候,那些聰明的女人,她們知道和別人保持距離,正是此刻的」保持距離「,才更能拉近兩個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很多人都很反感那些莫名獻殷勤的人,因為那一類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比較差。與人相處,不是為了保持距離而去刻意的拉遠彼此之間的距離,而是在合適的時刻做合適的事情。不讓別人感覺到你刻意的靠近,讓對方感覺你是一個有分寸的人,這樣對方就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你。
  • 「很討厭一起共事的同事,怎麼辦?」3招告訴你和同事相處的秘密
    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必定會產生摩擦或矛盾,特別是在職場上,涉及到個人最直接的利益問題的時候,摩擦自然就會少不了。那麼,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有很想「拍死」共事同事或領導的想法?又應該如何擺正和同事或領導正確相處的姿勢呢?從我個人多年的職場經歷來看,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一、為什麼有時會很想「拍死」同事?
  • 再好的關係,都要保持一段距離
    」確實,距離會產生美。剛認識的時候,大家都相處得比較融洽,是因為彼此之間有種距離感,大家相敬如賓,沒有口無遮攔,沒有肆無忌憚,所以彼此之間相處得挺好的。01.朋友之間,保持一段距離,讓友誼更加長久。上個星期,跟我們部門的同事聊天。
  •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職場女同事之間如何相處?懂交往技巧很重要
    那麼作為職場女性和女性同事應該如何相處呢?適當的交往,不要過分頻繁你要知道大家同在一個公司,女同事之間不要太疏遠了,畢竟是一個大家庭,平時要保持著「不過分疏遠,不過分親密」的狀態才行,對雙方要擺正自己的認識,兩個沒有血緣關係人也可以親密的像親姐妹一樣,這樣才能更好的相處,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過分頻繁,畢竟大家是來工作的,還是把工作做好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