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刺青》,記錄大媽12歲被日本人劫走的真實遭遇,震撼全世界

2021-01-09 子墨談歷史

最近一段時間,一幅名為《刺青》的漫畫,在發表以後,震驚了全世界。漫畫雖然是黑白色的,但是卻將一位朝鮮大媽年幼時的遭遇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看後,無不動容,也讓我們時刻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

漫畫一共是16頁,通過這簡短的16頁,卻將一個12歲少女的遭遇表現得很完整,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漫畫家的才華。同時又無比心疼朝鮮大媽的遭遇。

這個大媽出生在1920年的朝鮮,在她12歲的時候,有一天在路上被日本兵帶走了。日本兵將她帶到了一個軍事基地,從而開始了自己地獄般的經歷。這個軍事基地關押著大約400名像大媽一樣的年輕女孩,她們是日本兵的性奴,她們每天被迫接待幾十名日本兵。如果女孩們反抗的話,就會遭到毆打。大媽還曾經因為反抗,而遭到日本兵火燒下體,殘忍至極。如果女孩們稍有反抗,那麼會被日本兵殺死,然後將死去女孩的頭砍下來煮肉湯,然後再逼迫活著的女孩們喝下去,慘無人道。

後來,大媽被日本兵帶到了中國,又一次,大媽試圖逃跑。失敗後,日本人殘忍的在大媽的下體進行刺青讓人毛骨悚然。更糟糕的是,大媽懷孕了,日本人拿掉了胎兒,甚至摘掉了大媽的子宮,大媽永遠不會再有孩子了,日本人覺得這樣大媽的用處才會更大。

再後來,日本人將大媽和40多個女孩裝行了卡車,想要將他們活埋。最後在一個中國人的幫助下,大媽和另一個女孩倖存了下來。

日本人的罪行令人髮指,即使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每當聽到這樣的事情,仍然忍不住淚流滿面。這個大媽雖然是一個朝鮮人,但是這樣的事情,曾經在中國也發生過。勿忘國恥,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只有發奮自強,才不會被別人欺負。多麼慘痛的歷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銘記。

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並不只存在於歷史資料中,還應該被銘記,勿忘國恥,唯有強大,唯有自強,才能讓我們不再受欺負。對於這幅漫畫,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下自己的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和分享,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在日本,也曾有加入黑幫時,必須刺青以表忠誠的傳統。知日在《實錄!山口組》特集中,來到了日本傳奇刺青師三代目彫佑西的工作室,他將為我們揭秘日本刺青的美學。「彫佑西」是他的襲名,師承當時的日本刺青第一人彫佑西。從中學時代就痴迷於刺青的他在 21 歲時,造訪了一代目彫佑西,自己的背上的天女與龍刺青也是出自一代目彫佑西和其兒子二代目之手。而自己,也終在 25 歲時成了一代目彫佑西的入門弟子。之後,在 33 歲時,承襲三代目彫佑西的名號開始了刺青師的生涯。「彫」是刺青師的尊稱,而他也是全日本唯一被冠以此尊稱的人。
  • 日本傳統刺青的發展以及龍刺青分享
    而對裸露肌膚感到抵觸的這些人,便在身上刺入文身。於是,社會上形成了「『鳶』必有文身」的固有觀念。對於沒有文身的年輕「鳶」,街道裡有錢勢的人還會集體出錢供其文身。奮戰在火災現場的「鳶」,在江戶時代是「帥氣、瀟灑」的象徵,因此,鳶的文身對他們居住的街道來說,也是一種體面和驕傲。
  • 慰安婦的刺青,每一筆都鮮血淋漓!歷史永不會忘!
    《刺青》12歲被日軍抓走400名女性淪為5000名日本兵的性奴隸滾釘板吃人肉殘忍虐殺試圖逃脫被全身刺青>活埋逃出生天,卻逃不出這段慘痛回憶那代表著恥辱的刺青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就像擺脫不了的夢魘人生,在12歲那年就結束了從那以後的每一天都是寒冬短短幾幅漫畫所描繪的暴行已經讓人看得寒毛直豎
  • 刺青人體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水滸傳》人物畫滿刺青「體衣」
    電影《夕霧花園》有一幅美麗的刺青,由阿部寬一針針刺上李心潔的背,這幅刺青承載了她在戰俘營受的痛、妹妹的死,以及突然消失的感情;經過時間的「借景」,二戰經歷成就她的仕途,而刺青竟然是幅藏寶圖,指向日本人藏黃金之處,如果不是她偶然發現,秘密可能就隨著肉身消滅了。
  • 日本刺青,一針一刺都是人生修行
    在日本,「刺青」最早被稱為「入墨」(入れ墨),針刺以構圖,隨即入墨以著色,即成「刺青」。雕佑西: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來我這裡刺青的客人,不管是黑幫,還是普通人,大家不都是人嘛。刺青本身和黑幫並沒有什麼關係,在黑幫中也有不刺青的人,一般的上班族也有刺青的人,明星藝人也是這樣。大家對於刺青都是興趣所致,和這個人的身份並沒有關係,將刺青歸結於黑幫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不對的。
  • 中國學生漫畫記錄留學生活《腦殘君物語》
    署名「腦殘君」的華人留學生肖榮早已成為網絡名人,他的原創漫畫《日在日本》在網絡漫畫板塊點擊量目前達到1800萬,每月以100萬的速度遞增。「2012 年我只幹了一件事,就是把這本書做出來,在日本出版。」在埼玉縣一家咖啡店裡,30歲的肖榮對記者說:「為了這一天,從去年3月開始一直在忙這本書的籌備與製作。
  • 6歲學習刺青,11歲成師傅,日本女孩獨特禪繞風格受網友追捧
    相信很多喜歡刺青的朋友都知道,刺青基本上就是一輩子的東西,即使可以清洗掉,但畢竟價格昂貴,而且在身體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留下痕跡。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經驗老道的刺青師傅,好將「後悔」的風險降低!不過最近在日本就有一位年紀輕輕的刺青師,憑藉著高超的技術讓很多人指名要找她刺青,甚至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吸引著世界各地不同的刺青愛好者上門。
  • 田中亞希夫漫畫《軍雞》改編自震驚日本的真實連環殺人事件
    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田中亞希夫的同名漫畫《軍雞》,1998年在雙葉社青年漫畫雜誌《漫畫ACTION》上連載,這部漫畫連載後引起很多討論,主要是因為漫畫的主角成島亮一直深處犯罪的漩渦之中,一個漠視法律、頑固的犯罪分子。那麼,田中亞希夫為什麼要創作這麼一個漫畫呢?
  • 6歲學習刺青,11歲成師傅,日本女孩獨特禪繞風格受世界各地網友追捧
    相信很多喜歡刺青的朋友都知道,刺青基本上就是一輩子的東西,即使可以清洗掉,但畢竟價格昂貴,而且在身體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留下痕跡。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經驗老道的刺青師傅,好將「後悔」的風險降低!
  • 「科普」日式傳統刺青的歷史與發展
    另一方面,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族(theAinu)的女性則在嘴唇周圍和手上紋刺紋身。漁撈是阿伊努人重要的生計方式,因此他們用紋身裝飾身體,潛入水中捕魚。他們的刺青活動並不帶有懲罰意味,而且刺青的圖案和風格也與日式刺青大相逕庭。
  • 歷史上的今天:《零・刺青之聲》
    2005:《零・刺青之聲》 就像我們愛看日本的恐怖片一樣,日本的恐怖遊戲也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可以說,像《寂靜嶺(Silent Hill)》、《零(Fatal Frame)》這些作品,已經無人不知了吧?
  • 日本「大媽」選美比賽火了,52歲「日版蕭亞軒」,奪冠走紅網絡
    說起日本的綜藝節目,大多數讓人難以置信,開放程度令人乍舌。最近日本舉辦了一場「「大媽選美」比賽,之所以被稱為大媽,就是參賽者必須是35歲以上的女性。沒開播的初期,就受到日本網友集體抵制和炮轟。日本網友留言,只想看漂亮菇涼,不想看什麼大媽。可是一開播,收視率一路狂升,甚至破記錄了。
  • 日本明令禁止刺青,為啥刺青文化反而更受青睞?難道與藝術有關?
    從這一段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人文身仿效夏朝君主少康之子斷髮文身以躲避蛟龍之害。 "厭",指代的是古時"厭勝之術",用闢邪的物品幫助自己避開不祥,這裡則是刺在身上的圖案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 Netflix將把日本漫畫《幽遊白書》改編為真人版劇集
    Netflix日本於12月16日宣布將把富堅義博的漫畫《幽遊白書》改編為真人版劇集。Netflix的Kazutaka Sakamoto將擔任真人版《幽遊白書》的監製。Kazutaka Sakamoto表示,他是隨著這部漫畫成長起來的,到現在他仍然清楚地記得這部漫畫給他帶來的感動與震撼。現在這部漫畫在亞洲及世界各地都有著很多的粉絲,因此Netflix決定將這部漫畫改編並搬上電視屏幕。Netflix已經組織了一個來自日本以及全世界的最好的相關人員對本劇進行開發。
  • 日本紀錄片導演: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
  • 銷售量過億的日本漫畫 實力鑄就經典
    日本的漫畫產業可謂是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很多著名的人氣漫畫都是被海外的讀者所喜愛和收藏,在今年的夏天,金氏世界紀錄正式確認《海賊王》漫畫為「同一作者創作發行部數最高的漫畫作品」。截至到2014年年底為止,《海賊王》漫畫的累計銷量在全世界範圍內超過320,866,000冊,這個成就已經是日本漫畫史上最高累計銷量了,但是日本還有不少漫畫的銷量都破億了,你知道都是哪些漫畫嗎?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
    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動人的瞬間。今年,他因為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等疫情紀錄片走紅。
  • 《刺青》:對美的極致追求,隱含著對受壓迫女性的悲憫
    無論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二三十歲的青年,亦或是七八歲的兒童都對美追崇不已。他們不僅乘轎子要選身上刺有美麗圖案的車夫,自己也十分熱衷於在身上刺上漂亮的花紋,痴迷於把自己雕刻成一具美感十足的藝術品。在全國性的刺青會上,眾人還要通過比較刺青,來決出誰是美的化身。
  •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真實記錄:困在技術裡的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真實記錄:困在技術裡的人早在四十年前,日本就被困在技術裡了。一份1981年計算機相關的工會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的軟體技術人員整體平均年齡27.3歲,男性20~24歲單身率97.5%,25~30歲為76.4%,30~35歲為40.2%。超高的工作強度要求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在計算機語言「非黑即白」的世界裡,甚至心態都被「二進位」的邏輯重塑了。
  • 風靡九零年代初的日本漫畫,二次元時代的經典曾經令我們瘋狂
    那時候,學校門前的書攤上,有出國經歷的大人從國外帶回來的連載日本漫畫,讓我們這些十三四歲年紀的夥伴,瘋狂的傳閱,上課時間偷偷看更成了老師深惡痛絕的舉動。1、聖鬥士星矢《聖鬥士星矢》無疑是那個年代最受國內少年喜愛的動漫叢書之首。它也是日本漫畫家車田正美的代表作。整個故事以希臘神話為主要背景,但並不拘泥於希臘神話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