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二號之爭,爭氣大於爭利

2020-12-23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連日來,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港口穆克蘭(Mukran)和停泊在70海裡外的俄羅斯鋪管船「學術切爾斯基號」(Akademik Cherskiy)之間,多艘遠洋補給船日夜穿梭,運送物資,為「北溪二號」復工緊鑼密鼓做準備。

因美國制裁已停工整整一年的北溪二號工程,真能如俄羅斯方面宣布的那樣不日復工嗎?中國有句俗話,叫「賣了孩子賣籠屜,不蒸饅頭爭口氣」。北溪二號,各方爭持不下,究竟是要「蒸饅頭」,還是要「爭口氣」?

北溪二號工程2014年動工,計劃投資總額95億歐元,其中一半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承擔,另一半由來自德國、法國、荷蘭和奧地利的歐洲5家能源公司提供。建成後,通過兩條橫跨波羅的海的1200公裡長管道,每年可以為歐洲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至2019年底,工程已完成94%,剩下還有大約60公裡管道需要架設,卻因美國施壓制裁被迫停工。眼看德國境內3公里海上管道鋪設許可年底就要到期,俄羅斯方面宣布,將動用自有的鋪管船,在近日復工。而美國國會立即針鋒相對,提出立法草案,宣布擴大制裁範圍,不僅將制裁施工企業,也將制裁相關保險公司。北溪二號,再度爬上權鬥巔峰,進入國際視野。

美國反對北溪二號,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是擔心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加劇。而更多的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反對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取代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向歐洲出售美國液化天然氣。事實究竟如何?

位於首都柏林的德國經濟研究所今年7月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對目前歐洲天然氣供求關係作了全面分析。如果報告數據確鑿無誤,那麼不難得出,北溪二號,對於是否會加劇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還是妨礙美國液化氣進入歐洲來說,都沒有外界認知的那麼重要。

報告說,目前歐洲聯盟的天然氣需求量每年約為4000立方米,85%進口,其中一半來自俄羅斯,近三分之一來自挪威,約10%來自阿爾及利亞。歐盟進口天然氣中,約85%是管道天然氣,15%為液化氣。液化氣雖然不受管道影響,但因為價格遠高於管道天然氣,尤其是運輸成本過高,歐盟以往進口主要以就近取材為原則,主要供應國是以卡達為主的中東國家和以奈及利亞為主的北非國家。俄羅斯、挪威和阿爾及利亞等管道天然氣公司,也供應一部分液化氣。從美國進口,是最近幾年的事。美國從2015年開始出口液化氣,打破了國際市場的格局。尤其近兩年,美國揮舞貿易制裁大棒,迫使歐盟大量進口美國液化氣,致使歐盟進口美國液化氣迅速飆高,但從天然氣的消耗總量來說,仍十分有限。

德國經濟研究所在報告中指出,所謂美國用液化氣取代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從近期來看,歐洲出於減排目的採取能源轉型,把天然氣暫時作為取代煤炭和石油的重要能源。但即使沒有北溪二號,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已十分充足,因烏克蘭多次以「斷氣」要挾俄羅斯和歐洲,俄羅斯早在2011年、也就是遠在克裡米亞半島危機之前,就已啟用北溪一號,很大程度上擺脫了不得不過境烏克蘭的尷尬。由此也可以得出,歐洲對俄羅斯該有的「依賴」已經存在,多了北溪二號,無非使歐洲和俄羅斯通「氣」更加暢快一點而已。

報告認為,要使美國液化氣成為歐洲天然氣供應主要來源,除非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完全掐斷俄羅斯對歐洲的管道天然氣供應,二是美國液化氣運往歐洲的運輸成本降低25%以上。出於經濟原因,這兩個條件恐怕都很難成立。

從中長期發展來說,天然氣同樣屬於《巴黎氣候協定》要淘汰的化石能源範疇,「斷氣」已是板上釘釘,不過時間早點晚點而已。報告借用模型計算結果說,2020年,歐洲進口液化氣對天然氣總消耗量的佔比約為30%,2030年將下降到20%,2040年降到12%。顯而易見,這已經是一個「過氣」的市場。

美國液化氣出口歐洲,目前只佔其總出口量的百分之十幾,從上述數據來看,將來也不可能有很大發展,歐洲市場本不應成為美國的必爭之地。相反,亞洲的液化氣需求量遠大於歐洲,價格也比歐洲更高,亞洲更應是美國的利益所在。而南美因距離較近運輸成本低,也應是美國關注的主要市場。

由此可見,美國不惜犧牲歐洲盟國利益,一再祭出制裁大棒,阻止北溪二號工程,目的主要是繼續打壓俄羅斯,同時警告歐洲的兄弟要聽話站好隊。換句中國俗話,顯然不是為了「蒸饅頭」,而是為了「爭口氣」,要保持一種美國老大的凌人「盛氣」,一種美國早就習以為常的欺凌天下的「霸氣」。

相關焦點

  • 德國威脅叫停「北溪二號」俄羅斯:柏林在「賊喊捉賊」
    納瓦爾尼的中毒一事,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德國方面竟然對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中毒事件超出預計的看重,甚至不惜拿此前和俄羅斯達成合作的「北溪-2號」來向俄羅斯方面施加壓力,要俄羅斯政府證明自己不是納瓦爾尼中毒事件的「幕後黑手」。
  • 美國議員威脅就「北溪二號」制裁德國
    工人在擦拭一段「北溪二號」管道(資料圖)    湯姆·科頓  近日,幾名美國參議員試圖插手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還威脅要對德國施加制裁,在德國各界引發眾怒。   美國議員出言威脅   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8月19日報導,德國穆克蘭港運營方近日收到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湯姆·科頓及羅恩·詹森的聯名信,他們在信中威脅稱美國將對「北溪二號」項目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及新的方針」。
  • 北溪二號即將完工,頭號反對者發出制裁警告,俄:行為註定無效
    眾所周知,俄羅斯北溪二號項目自開工以來,就註定命運多舛。作為該項目的頭號反對者,美國沒少給其「下絆子」,針對該項目的制裁一直沒有停止過。在美國看來,該項目破壞了美國進軍歐洲天然氣市場的計劃,對美國的歐洲戰略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 北溪二號存廢,一條管道事關美俄歐世紀博弈,誰放棄誰是歷史罪人
    從歷史上說,從來沒有一條管道,會像「北溪二號」天然氣項目這樣,引發兩塊大陸的幾乎所有大國深度參與博弈,原因就在於,這絕不僅僅只是一條能源輸送管道。要解釋「北溪二號」,其實很簡單。它不過就是一條海底輸氣管道,取道波羅的海,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至德國,再轉運到西歐其他國家。
  • 美國變本加厲,成立聯盟阻撓北溪二號
    美國要求聯合國針對伊朗禁運恢復制裁這件事情還沒完,蓬佩奧卻再次向外界發出了一則通告稱,將要成立聯盟阻撓並制裁二號軍事強國俄羅斯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9月22日據俄通訊社消息稱,就在過去不久,21日蓬佩奧接受媒體採訪對外表示,他認為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將會給歐洲帶來危機和風險。因為這條即將完工的管道,會讓歐洲各個國家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也會直接對烏克蘭盟友構成安全威脅。美國希望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不會完工,美國也正在努力組建聯盟並阻撓該項目完工。
  • 張之洞為人: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氣
    張之洞的為人哲學: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氣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號「香濤」,自號抱冰老人,又是總督,稱"帥",眾人稱之"張香帥"。 是晚清名臣之一、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直隸南皮人(今河北南皮),生於貴州興義。
  • 德國冒險重啟「北溪2號」項目有何玄機?
    另一方面,牽頭項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在上月宣布,「北溪2號」在停滯一年之後,將於本月重新恢復施工。德國海事部門也已經發出施工通知。去年12月份建設進度已達94%卻在美國制裁威脅下被迫停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距離最後完工似乎僅有一步之遙。乍一看,新的一幕與過去幾年間圍繞「北溪2號」項目的各種鬧劇似乎並無二致。一方頻頻放炮、施壓到底;另一方則堅守立場,誓言推進。
  • 德國怒斥美國惡意阻撓「北溪2號」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溪2號」項目已完成94%,僅剩約160千米管道尚未完工,而德國Mukran港口正是「北溪2號」尚未完工部分的施工所在地。早在去年12月,美國就曾威脅將對任何參與鋪設「北溪2號」管道的實體實施制裁,隨後,瑞士海上施工企業Allseas被迫停止了相關工作。此後,美國又多次宣布擴大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範圍,對更多參與該項目的服務商和保險公司進行制裁。
  •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重新啟動!
    停工一年再啟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報導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Nord Stream 2 AG當天按計劃恢復「北溪2號」項目管道鋪設工作。該公司表示,「福爾圖娜」號鋪管船將在德國專屬經濟區水下30米以內全長2600米的區域內鋪設天然氣管道。
  • 美方繼續攪和之際,北溪2號即將恢復施工
    為了自身利益,美國長期將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號」視為「眼中釘」。當前,在「北溪2號」即將重啟之際,美國又跳出來敦促德國「凍結」這一項目。牽頭「北溪2號」項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上月表示,停滯一年後,「北溪2號」項目將重新恢復施工。與此同時,路透社表示,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市的海事部門已經發出通知,在12月5日到12月31日,波羅的海地區將有「北溪2號」的管道鋪設作業進行。
  • 北溪-2號能否頂住美國「氣管嚴」
    俄歐天然氣合作項目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停工1年後,近日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方上周表示,已完成德國段管道鋪設。然而,川普政府隨後表示,將給北溪-2號項目「致命一擊」。不過,俄歐也強勢表態,稱絕不退讓。隨著美國政府的換屆,美歐俄三方圍繞這一項目的博弈又將走向何方?
  • 德國議員批評美國對「北溪2號」施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消息,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左翼黨議員克勞斯·恩斯特接受俄羅斯《消息報》採訪時表示,如果華盛頓對「北溪2號」實施域外製裁,德國應準備採取某些措施予以回應。5日早些時候,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制裁法草案共同提案人之一約翰·巴拉索表示,已將旨在澄清和擴大對「北溪2號」項目現有制裁的法案提交美國參議院審議。恩斯特強調,不能將此視為對柏林的友好舉動。他說:「這是蓄意侵犯德國和歐盟主權。如果不停下來,那麼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應該考慮採取嚴厲措施。
  • 「北溪2號」重啟 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強力阻撓失效 「北溪2號」重啟  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環球熱點)  在因美國制裁而「沉寂」一年之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日前重新啟動。美歐俄三方圍繞這一項目,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上的博弈角力,因此再度「浮出水面」。
  • 終於,德國北溪二項目重新開工了
    也正因為如此,不斷壯大的國家屢次遭到美國的「制裁」,日前,德國宣布因為被美國制裁而耽誤的北溪天然氣二線項目重新開工。北溪天然氣二線項目重新開工根據12月13日參考消息網的相關報導稱,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國,在國際領域當中的很多方面都是領頭羊。
  • 美國或對「北溪2號」實施新制裁,投資者等成為目標
    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德媒報導,美國消息人士稱,在2月和3月內,美國國會可能對「北溪2號」輸氣管道項目採取新的制裁措施。據報導,如果俄羅斯將嘗試繼續鋪設管線剩下的部分,美國國會將通過新的制裁。據悉,制裁可能針對該項目的歐洲投資商或者俄羅斯天然氣的潛在購買者。制裁措施最早將在2月或者3月推出。
  • 俄羅斯鐵心突破制裁完成北溪2號,歐洲人有繞過美國制裁的經驗
    俄天然氣公司打算突破美國的制裁,即使失去輸油管和受美國制裁的補給船,也無法阻止「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北溪二號」是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五家歐洲公司的合作項目。
  • 美國攪和,北溪2號仍將恢復施工,默克爾:德國要自己掌握命運
    根據路透社5日報導,「北溪2號」項目已獲得德國政府授權,擬於近日恢復施工。 這意味著,儘管有美國不斷施壓,停工近一年的北溪2號仍將完成。
  • 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三種人「爭高低」,福氣越積越厚
    古語常說「人爭一口氣」,但到了現在的社會卻有些變了味,人人都抱著「爭過來都是自己的」這樣一種信念,把「爭強好勝」的心態演繹得淋漓盡致。小孩子在學業上要跟同學爭第一,父母在工作事業上要爭名爭利,而有些老年人也沒閒著,相互間爭著誇耀子孫後代有本事。
  • 強力阻撓失效 「北溪2號」重啟: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圖為2019年9月在波羅的海拍攝的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船隻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在因美國制裁而「沉寂」一年之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日前重新啟動。停工一年再啟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報導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Nord Stream 2AG當天按計劃恢復「北溪2號」項目管道鋪設工作。該公司表示,「福爾圖娜」號鋪管船將在德國專屬經濟區水下30米以內全長2600米的區域內鋪設天然氣管道。
  • 北溪2號可能在2021年開始天然氣輸送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今日油價網站12月16日消息 俄羅斯能源專家向塔斯社表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可能在2021年底開始向德國輸送第一批天然氣。    上周,這條管道的終點德國海岸的工作恢復,鋪管船Fortuna鋪設了一段2.6公裡(1.6英裡)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