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冒險重啟「北溪2號」項目有何玄機?

2020-12-16 中國網

胡黌 盤古智庫特約研究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近幾日,美德俄三方圍繞「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爭端再現。一方面,美國駐柏林代辦羅賓·昆維爾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督促德歐,稱「現在是德國以及歐盟凍結管道建設的時候了」,並希望德、歐以此向俄羅斯「持續不斷的惡劣行徑」發出信號。另一方面,牽頭項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在上月宣布,「北溪2號」在停滯一年之後,將於本月重新恢復施工。德國海事部門也已經發出施工通知。去年12月份建設進度已達94%卻在美國制裁威脅下被迫停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距離最後完工似乎僅有一步之遙。

乍一看,新的一幕與過去幾年間圍繞「北溪2號」項目的各種鬧劇似乎並無二致。一方頻頻放炮、施壓到底;另一方則堅守立場,誓言推進。但若細看,儘管仍在施壓,美國卻已悄然調整其做法。這也是項目能夠重啟的最主要因素。

過去一年來,「北溪2號」項目施工面臨的實質性阻礙始終來自美國長臂管轄的制裁壓力。「北溪2號」項目從去年12月份停工,到今年12月份重啟,一年的時間差並非巧合。每年12月,美國新一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需要在國會審議通過。去年通過的2020財年法案即出臺了對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的相關內容。正是在面臨制裁的壓力下,負責超過90%天然氣管道鋪設任務的瑞士Allseas公司撤走作業船隻,導致項目陷於停工。

但今年《國防授權法案》中關於「北溪二號」制裁內容及表述的調整給予了項目重啟的空間。Gazprom宣布重啟項目之前,2021財年法案的草案顯示,涉及「北溪2號」制裁的一部分內容調整為「(美方)在實施制裁涉事企業前需知會相關政府」。這一變化,既減輕了歐洲對於突遭美國制裁,主權受侵犯的擔憂,也為未來雙方圍繞「北溪2號」項目討價還價奠定了基礎。德國外長馬斯在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即表示,美國「新語調」與「新討論形式」將有助於雙方在該議題上「取得進展」。因此,Gazprom也迅速抓住這一變化,推進項目完工。

但這一調整並未代表美國對於「北溪2號」項目的看法有根本轉向。美國通過自身做法的調整,既讓歐洲盟友感受到重視,同時利用歐洲內部對該項目原有的反對聲音,期待以相對溫和、間接的方式實現美國的訴求。

對待「北溪2號」項目,美國雖態度「軟化」,但立場未改。美國國內兩黨對於「北溪2號」項目存有共識,均認為該項目傷害歐洲能源安全,進而傷害美國利益,這也是為何有關該項目的條款能夠連年在《國防授權法案》中出現的原因。拜登也強烈批評「北溪2號」,認為該項目對於歐洲而言是一個「根本上糟糕的生意」。

在此基礎之上,美國還加強了制裁工具。今年的法案在採取「新語調」與「新討論形式」的和緩措施同時,實質上擴大了制裁企業的範圍——原先僅制裁參與建設的企業,而未來對管道項目提供保險、測試、監理等方方面面的企業都將受到法案的管轄。考慮到從管道建設完工到最終通氣仍存在諸多環節,美國可通過制裁參與企業隨時扼住「北溪2號」咽喉。

通過上述調整,美國既希望拉攏德、歐,將攻擊點對俄聚焦,也能夠消解德國內部堅持項目的政治根基,還將為捍衛自身利益保有後手。其一,美國將對「北溪2號」的攻擊重點從歐俄「無差別攻擊」轉向為聚焦俄羅斯。美國參議院外事委員會的相關參議員就表示,不希望「德國作為同盟遭受到類似制裁」,而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則表示原有制裁將「將傷害到德國和歐洲國家,而讓俄羅斯逃走」,以此爭取德、歐,聚焦俄羅斯。其二,美國此舉亦是開始修補川普過往做法。德歐內部對於「北溪2號」反對聲音本就不絕於耳,但川普政府的做派,給了德國政府堅守「捍衛國家尊嚴與獨立自主」,不斷推進「北溪2號」項目的政治高點。伴隨著今年夏天納瓦利內中毒事件的爆發,德國內部反對派聲音高漲,「北溪2號」的內部根基受到進一步腐蝕,在此時美國態度「軟化」將大大削弱默克爾政府堅持該項目的理由。其三,美國也保存了制裁手段。德國此前已表態希望通過承建液化天然氣碼頭、從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等方式減輕美國對「北溪2號」項目擔憂。一旦未來美德、美歐雙方未能通過談判找到合適解決方案,美國仍可以借法案施加制裁。馬斯亦強調德國「不要有任何幻想。」

「北溪2號」管道建設的重啟乃至完工或將可能實現,但還遠不等同於投產運作。美國通過調整做法,雖為「北溪2號」管道完工開了個小口,但卻進一步將議題主動權攥在手中。圍繞「北溪2號」的亂局仍將持續,拜登時代美歐俄三邊關係如何調整、如何達成妥協,「後默克爾時代」德國政治、德國與歐洲關係如何發展,「北溪2號」能否借美歐各自「綠色新政」時機獲得新的合法性,都將影響「北溪2號」的終局。唯有「北溪2號」本身能鬆一口氣,終不至於爛尾於冰冷的北海中。(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北溪-2」項目重啟美歐俄再度進入博弈期
    無論是此前的停工,還是現在的重啟,都是美歐俄等利益相關方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地緣政治上博弈的結果。隨著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即將就任,這個原本就「命運多舛」的項目或再添變數。&nbsp&nbsp&nbsp&nbsp「北溪-2」首先是一個經濟項目,對天然氣生產大國俄羅斯和需求大國德國乃至整個歐洲而言,雙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 「北溪2號」重啟 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強力阻撓失效 「北溪2號」重啟  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環球熱點)  在因美國制裁而「沉寂」一年之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日前重新啟動。美歐俄三方圍繞這一項目,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上的博弈角力,因此再度「浮出水面」。
  • 德國怒斥美國惡意阻撓「北溪2號」
    日前,三名美國參議員威脅將對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的德國港口等實體實施「毀滅性」制裁,意圖阻止該項目完工。美國政客的表態又一次「惹怒」了德國,後者聲稱將以違反國際法為由將美國訴至聯合國。據了解,截至目前,「北溪2號」項目已完成94%,僅剩約160千米管道尚未完工,而德國Mukran港口正是「北溪2號」尚未完工部分的施工所在地。早在去年12月,美國就曾威脅將對任何參與鋪設「北溪2號」管道的實體實施制裁,隨後,瑞士海上施工企業Allseas被迫停止了相關工作。此後,美國又多次宣布擴大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範圍,對更多參與該項目的服務商和保險公司進行制裁。
  • 德國拒絕美國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美國參議員此前提交加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剛剛消息,德國拒絕美國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稱柏林在該項目上的立場保持不變。5日早些時候,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制裁法草案共同提案人之一約翰·巴拉索表示,已將旨在澄清和擴大對「北溪2號」項目現有制裁的法案提交美國參議院審議。消息顯示,該草案得到了美國兩黨五名參議員的支持,其中包括非常有影響力的德克薩斯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
  • 美方繼續攪和之際,北溪2號即將恢復施工
    【文/觀察者網 龍玥】美國制裁威脅之下,「北溪2號」歐洲承包商已暫停施工約一年。不過,據路透社5日報導,這一項目已獲得德國政府機構授權,擬於本周末恢復施工。為繞開美國影響、推進「北溪2號」項目,德國北部的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也正在做出行動。
  • 強力阻撓失效 「北溪2號」重啟: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德新社注意到,12月初德國海事部門發出航行通知,表示波羅的海地區將會有負責管道鋪設的工作進行。在此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多次公開表態支持「北溪2號」項目,認為美國對這一項目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北溪2號」項目旨在鋪設兩條從俄羅斯海岸經波羅的海到德國的天然氣支線管道,可繞過烏克蘭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
  • 北溪-2號能否頂住美國「氣管嚴」
    俄歐天然氣合作項目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停工1年後,近日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方上周表示,已完成德國段管道鋪設。然而,川普政府隨後表示,將給北溪-2號項目「致命一擊」。不過,俄歐也強勢表態,稱絕不退讓。隨著美國政府的換屆,美歐俄三方圍繞這一項目的博弈又將走向何方?
  • 美國攪和,北溪2號仍將恢復施工,默克爾:德國要自己掌握命運
    根據路透社5日報導,「北溪2號」項目已獲得德國政府授權,擬於近日恢復施工。 這意味著,儘管有美國不斷施壓,停工近一年的北溪2號仍將完成。
  • 德國議員批評美國對「北溪2號」施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消息,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左翼黨議員克勞斯·恩斯特接受俄羅斯《消息報》採訪時表示,如果華盛頓對「北溪2號」實施域外製裁,德國應準備採取某些措施予以回應。5日早些時候,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制裁法草案共同提案人之一約翰·巴拉索表示,已將旨在澄清和擴大對「北溪2號」項目現有制裁的法案提交美國參議院審議。恩斯特強調,不能將此視為對柏林的友好舉動。他說:「這是蓄意侵犯德國和歐盟主權。如果不停下來,那麼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應該考慮採取嚴厲措施。
  •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重新啟動!
    德新社注意到,12月初德國海事部門發出航行通知,表示波羅的海地區將會有負責管道鋪設的工作進行。在此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多次公開表態支持「北溪2號」項目,認為美國對這一項目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之後,瑞士Allseas公司宣布停工,建設進度已經超過90%的「北溪2號」項目被迫「停擺」。如今,時隔一年,「北溪2號」項目建造工作重新啟動,美俄歐之間由此引發的爭端再次進入國際社會的視線。把握時機搶先手今年以來,美歐圍繞「北溪2號」項目的較勁時有發生。
  • 又出小插曲 丹麥四處遊說企圖幹擾「北溪-2"項目
    9月17日,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丹麥政府倡議就納瓦利內事件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重啟討論的行為令人不解。 丹麥DR廣電公司此前報導稱,在出現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後,丹麥首相弗雷德裡克森表示支持就「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重啟討論。 扎哈羅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丹麥政府再次阻止建造『北溪-2』天然氣管道。該倡議至少令人費解。我想指出的是,該管線的建造工作處於尾聲。」
  • 德國Uniper公司已向「北溪-2」號項目投資7億歐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7日報導: 德國Uniper公司財務總監比伯特(Sascha Bibert)表示,該公司已向「北溪-2」號項目投資7億歐元,預計投資獲利數千萬歐元。德國議員:應立即取消對俄制裁 SPUTNIK / DENNIS BOLOTSKY他在電話會議期間表示:「我認為,定向投資額達7億歐元。」他繼續表示:「至於投資獲利,我們沒有確切數據,但所指的是對利潤的貢獻有數千萬歐元。」
  • 「北溪-2」項目管道供應船已駛向德國穆克蘭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根據船舶追蹤網站Marine Traffic的消息,計劃用於完成「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的管道供應船,已駛往項目的物流基地德國穆克蘭港。該船於9月15日離開聖彼得堡港,擬於9月17日抵達穆克蘭港。
  • 納瓦爾尼中毒事件深重影響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
    納瓦爾尼於8月20日在俄羅斯的一次航班上突然昏迷,最初在鄂木斯克接受檢查,隨後他在家人的敦促下轉院到柏林Charité醫院接受治療。  德國熱線網站(https://www.dolc.de)上有多則納瓦爾尼中毒以及北溪2號項目的相關報導,敬請關注。  就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j Navalny)中毒事件,德國政府將與盟友商談針對俄羅斯的行為後果。聯邦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特根(Norbert Rttgen)呼籲建立清晰,堅定和統一的歐洲路線。
  • 「北溪-2」項目運營公司啟動德國水域天然氣管道續建工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Nord Stream 2 AG表示,「福爾圖娜」號鋪管船開始在德國水域續建「北溪-2」項目天然氣管道。消息中說:「正如德國聯邦海事和水文地理局(BSH)在通告中所述的那樣,Nord Stream 2 AG公司已經按照計劃於2020年12月11日恢復管道鋪設工作」。
  • 俄羅斯與德國「北溪2號線」,疫情後,能否成歐洲與美國分裂線?
    歐美疫情暴發後,美國依舊不放棄制裁德俄「北溪2線」相關企業,德國再次因為「北溪2號」線叫板美國,而且不懼美國,公開提前要確保這條能源線路開通。那麼「北溪2號線」是一條什麼樣的線,能否成為歐美分裂線?線路由來「北溪2號」線就是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那有「北溪2號」,也就有「北溪1號」,「北溪1號」線於2011年建成後,其輸送能力小,很難達到歐洲的需求。因此,德俄兩國決定修建「北溪2號」線。這條線路是從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烏斯季盧加地區,到德國東北部格萊夫斯瓦爾德。
  • 美國再促德國「凍結」「北溪-2」項目
    美國駐德國大使館代辦羅賓·奎因維萊5日敦促德國及歐洲其他國家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以向俄羅斯發出「明確信號」。  奎因維萊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說,「現在是時候要求凍結管道建設」,「這將發出明確信號,即歐洲不接受」俄羅斯的行為。  「北溪-2」項目規劃鋪設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建成後,俄羅斯天然氣將不經烏克蘭輸送到德國,繼而送往其他歐洲國家。
  • 普京:俄有信心完成「北溪-2」項目
    在12月17日的記者發布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建設中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發表看法。普京表示,該項目對各國經濟尤其是德國經濟有益,如果購買更昂貴的美國液化氣,德國將付出高20%的代價。普京說,購買美國液化氣意味著德國經濟競爭力下降,普通家庭負擔加劇。「北溪-2」項目顯而易見,符合歐洲和德國的利益。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項目
    當地時間1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這是美遏制俄羅斯政策的一部分。 扎哈羅娃說,「我們非常清楚,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項目及俄實施外交政策和開展國際活動。我們一直以來都注意到這種情況。
  • 終於,德國北溪二項目重新開工了
    也正因為如此,不斷壯大的國家屢次遭到美國的「制裁」,日前,德國宣布因為被美國制裁而耽誤的北溪天然氣二線項目重新開工。北溪天然氣二線項目重新開工根據12月13日參考消息網的相關報導稱,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國,在國際領域當中的很多方面都是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