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力集團2019年營利增長3.9% 將借銷量、價格和高端推動收入發展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嘯侃

2月12日,喜力集團發布公告表示,現任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Jean-Franois van Boxmeer將於2020年6月1日正式卸任,繼而出任另一獨立實體喜力控股公司(持有喜力集團超過50%股份)非執行董事一職,而喜力集團現任亞太區總裁及執行團隊成員Dolf van den Brink將於4月23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被監事會提名為執行董事會成員,進而繼任喜力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

公開資料顯示,Jean-Francois van Boxmeer於1984年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加入喜力,曾擔任喜力集團多個國際管理職位,於2001年被任命為執行董事會成員,2005年則被正式任命為喜力執行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至今已領導喜力集團15年。

在Jean-Francois van Boxmeer任職期間,喜力集團也成功實現了業績的穩健增長與業務規模的擴張。

數據顯示,2019年,喜力集團實現收入(beia)284.43億歐元,有機增長5.2%;實現營業利潤(beia)40.2億歐元,有機增長3.9%;實現啤酒銷量2414萬千升,有機增長3.1%。

對此,喜力集團方面表示由於銷量及價格增長,加上消費者轉向購買更昂貴的產品,成本適量增加,導致營業利潤增長數個百分點。

其中,喜力啤酒品牌銷量全年增幅為8.3%,在40個國家成功實現雙位數的增長,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平,有力推動了喜力集團整體啤酒銷量與收入的有機增長。

2019年,喜力啤酒在全球範圍內推出了全新包裝,更加突顯了喜力啤酒時尚高端品牌特色,更加激發消費者視覺衝擊體驗,榮獲素有包裝界「奧斯卡」之稱的Pentawards金獎,凸顯出喜力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與極強的競爭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頗受關注的喜力0.0已在57個市場成功推出,並在其與其他領先品牌和啤酒組合產品的產品線擴張的推動下,無醇啤酒的產品組合也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

從分地區看,2019年喜力集團在亞太地區銷量增至310萬千升,雖銷量不及歐美地區,但有機增幅卻高達11.8%,遠遠領先於歐美地區,呈現出較大的發展空間與增長潛力。

此外,2019年,喜力集團還與華潤創業及華潤啤酒結成全球戰略夥伴關係。

據悉,華潤啤酒以約243.5億港元的總現金對價向喜力集團配售相當於華潤啤酒已發行股本40%(按擴股和稀釋後的比例)的新股份,並以23.5億港元的現金價,收購了喜力集團在中國的三間工廠和銷售公司。

同時,華潤啤酒還與喜力集團籤訂了獨佔地域內獨佔使用喜力品牌的商標許可協議以及籤訂了雙方長期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

另外,華潤創業則以約4.6億歐元的總現金對價購買520萬股HeinekenN.V.的庫藏股(相當於Heineken N.V.的 0.9%股權)。

對此,華潤啤酒總經理侯孝海表示,喜力啤酒作為華潤啤酒國際品牌的主打,加上喜力啤酒其他的品牌,能夠形成國際品牌和中國創新品牌的雙組合,為其在中國啤酒市場大決戰取得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華潤啤酒與喜力集團籤訂了獨佔領域內的長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意味著華潤啤酒銷售渠道優勢與喜力集團高端品牌優勢的強強聯合,有利於喜力集團授權品牌在獨佔領域內的高速發展,華潤啤酒與喜力聯姻直接促進其整體業績的增長,而喜力集團也在中國地區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平臺。」業內人士向《五穀財經》表示。

據華潤啤酒1月20日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其2019年歸母淨利潤增幅將在30%以上,主要原因則是產能優化造成的固定資產減值同比減少、效率提升使得成本節約、2018年計提2017年一次性年金1.17億元導致基數較低以及喜力中國貢獻的正利潤推動。

對於Jean-Francois van Boxmeer任職期間為喜力集團做出的貢獻,喜力集團監事會主席Jean-Marc Hut表示,在其領導下,喜力通過有機增長和轉型交易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啤酒釀造商,公司規模擴大了一倍以上,不僅實現了卓越的收入增長和出色的業務,還發展和打造了全球多元化的優秀人才庫。

「感謝他在喜力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為公司帶來的一切,在他擔任執行長期間,喜力在全球完成了超過300億歐元的收購,使公司成為一家全球性的啤酒製造商。」Heineken家族成員同樣給予了

相關焦點

  • 喜力集團CEO將於六月卸任 2019財年營收淨利雙增長
    中國網財經2月13日訊(記者 李靜)2月12日,喜力集團發布公告稱,喜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Jean-Franois van Boxmeer將在今年6月1日正式卸任。在卸任後,他將被提名出任另一獨立實體喜力控股公司(持有喜力集團超過50%的股份)的非執行董事。
  • 業績快報 | 華潤啤酒2019年淨利增長超34%,收購喜力中國向高端市場...
    有關增幅主要源於:自2019年4月29日完成對喜力中國的收購以來,喜力中國所作出的貢獻;集團實施產能優化所產生的固定資產減值虧損同比減少;效率提升以致成本節省等。 報告期內,集團整體啤酒銷量按年上升1.3%至約114.34億升。同時,受益於品牌重塑戰略,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疊加收購喜力中國所帶來的貢獻,集團中高端啤酒銷量按年增長8.8%,使整體平均銷售價格按年上升2.8%。
  • 百威、喜力高端市場狹路相逢
    近日,百威亞太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對於銷量下滑,百威亞太解釋稱,主要原因是韓國市場競爭嚴峻,以及去年下半年中國夜生活渠道疲軟所致。
  • 國盛證券:華潤啤酒(00291)聯手喜力(HEINY.US)打造國際高端組合,首...
    公共衛生事件既考驗企業自身應對實力,也會引發經銷商和終端的優勝劣汰,雖然短期會影響啤酒銷量,但最終將推動行業更加健康發展、加速高端升級。華潤啤酒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坐上啤酒行業銷量的第一把交椅,且穩坐14年,2019年銷量高達11.43百萬千升,百威亞太西部(包含中國、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業務)、青島啤酒均為8.05百萬千升。從收入上看,2019年華潤啤酒收入僅次於百威亞太(西部),這主要是由於百威亞太高端及超高端線產品較多,而華潤的產品價格帶偏低所致,未來公司產品升級空間巨大。
  • 業績下滑加劇,喜力啤酒官宣2020年「零展望」?
    按理說,2019年華潤雪花收購喜力中國業務,2020年正是華潤雪花聯手喜力在高端啤酒界祭出大招的關鍵年,加之「西部之王」嘉士伯將16家公司注入重慶啤酒,中國啤酒高端領域「狼煙四起」,強強聯合的招數將這場高端戰轉換成了團戰。 關鍵時刻,喜力不僅暫停大展拳腳,2020年前景似乎已經沒有展望,而這樣悲觀情緒,並不是無故產生。
  • 操盤喜力的華潤啤酒半年賺20億!CEO說決戰高端的重大機遇來了
    此外,銷量還受到了消費補償心理、渠道補充庫存及二季度天氣較熱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不過侯孝海也指,由於華潤啤酒一季度銷量下滑太大,所以二季度銷量無法完全彌補損失。該公司在財報中稱,2020年上半年整體啤酒銷量同比下降5.3%至約6,039,000千升,表現較行業水平為好。
  • 聯姻喜力 華潤啤酒高端市場帳難算
    8月3日,華潤啤酒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潤集團(啤酒)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集團」)以約243.5億港元的價格,向Heineken(喜力)集團(下稱「喜力集團」)配售華潤集團40%股份。此次股權轉讓後,喜力中國區業務將與華潤雪花合併,整體價值為24億港元。雙方公告顯示,華潤啤酒將藉助喜力實現高端化戰略,而喜力啤酒也可藉助華潤的分銷能力深耕中國市場。
  • 決戰高端+喜力加持 華潤啤酒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1.1%
    高端產品鋒芒已現 二季度表現強勢 根據財報顯示,上半年,華潤啤酒整體啤酒銷量約603.9萬千升,較去年同期下降5.3%,表現好於行業平均水平。受疫情影響,公司中高檔啤酒上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6.2%,但是公司的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則實現了同比增長。 華潤啤酒表示,受益於去年引入喜力國際品牌及各檔次啤酒的銷量在第二季度恢復增長,2020年上半年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9%,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
  • 在逆境中求發展,華潤啤酒多措並舉,實現二季度銷量明顯增長
    面對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華潤啤酒在復工復產後,多措並舉,強有力的發揮自身的品牌優勢,不斷的聚焦主業,砍掉落後的產能,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實現二季度銷量增長明顯的好成績。這都得益於華潤啤酒高端專業人才隊伍和公司有前瞻性的品牌戰略。
  • 華潤啤酒淨利13億同比增34%高端市場成行業全新決勝點
    華潤啤酒表示,公司的業績增長一方面得益於公司優化產能布局,去除低效產能;另一方面,公司去年收購了喜力中國,帶動了旗下高端產品的銷售。數據顯示,華潤啤酒的中高檔啤酒銷量較2018年增長8.8%,帶動公司整體平均銷售價格上升2.8%。
  • 亞太地區仍為主力 喜力啤酒前三季度實現銷量180.3億升
    北京商報訊(記者劉一博 馮若男) 10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荷蘭喜力公司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根據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喜力公司淨利潤約為16.67億歐元。第三季度,喜力公司啤酒銷量約為642萬千升,有機增長2.3%;今年前三季度,喜力公司啤酒銷量1803萬千升,有機增長2.8%。喜力啤酒方面,2019年第三季度,喜力啤酒銷量約為112萬千升,有機增長7.4%;今年前三季度,喜力啤酒銷量為306萬千升,有機增長7.0%。喜力在財報中指出,主要得益於亞太地區兩位數的增長,抵消了美國銷量下降帶來的影響。
  • 喜力啤酒一季度淨利大跌68.56% 預計疫情影響仍將持續
    此外,集團啤酒銷量516萬千升,有機增長-2.1%。其中,3月銷量受疫情影響顯著,下滑了14%,並且所有地區銷量都以兩位數幅度下滑。對此,喜力方面則表示,由於開展業務的部分國家受到疫情影響,終端市場停滯、人口限制流動,加之強制關閉生產設施,因此一季度業績受到影響,其中3月份的成交量明顯受到嚴重影響。
  • 百威圍困高端
    2019 年 9 月 18 日,百威亞太重啟全球發售,最終募資約 392 億港元,較第一次發售縮水約一半,但依然是 2019 年截止當時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 IPO。上市後,百威亞太股價節節走高,到 10 月 9 日達到最高點 32.65 港元,總市值 4323.84 億港元。
  • 雪花啤酒召開線上業績發布會 2020年四大舉措迎戰高端
    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雪花啤酒綜合營業額為人民幣331.9億元,按年增長4.2%,股東應佔綜合溢利大幅增長34.3%至人民幣13.12億元,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按年增長47.6%至人民幣21.63億元。2019年毛利為人民幣122.26億元,同比增長9.2%。過去一年,雪花啤酒成績亮眼。
  • 北京和眾匯富:與喜力「聯姻一年」後,勇闖天涯的華潤還好嗎?
    尤其是收購喜力中國後,進一步升華高檔和超高檔產品線,2020將成為高端化元年。銷量優勢最終體現為業績優勢。2019年華潤啤酒實現營業收入331.9億元,同比增長4.15%;淨利潤為13.12億,同比增長34.3%,而同期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280億元。在總體上看,華潤啤酒營收超青島啤酒50億元,連續4年保持營收、淨利潤持續雙增長的態勢,對比青島啤酒保持優勢。
  • 喜力全球新CEO首秀,他說喜力中國和華潤雪花提前整合好了
    在銷量方面,上半年啤酒總銷量下降11.5%,喜力品牌銷量下降2.5%。昨日,小食代希望就喜力和華潤啤酒整合的最新情況向兩家公司尋求評論。多位原喜力中國員工表示自己已經離職,而華潤啤酒方面僅表示:「關於喜力的情況請關注我們的半年業績發布。」小食代曾介紹,在2019年全年業績會議上,華潤啤酒CEO侯孝海透露,該公司到去年12月底前已完成喜力相關業務的整合。「2020年是華潤啤酒接手喜力後發展的第一年,第一仗要打好。」
  • 華潤和喜力聯姻併購架構解析:確保中方控股
    侯孝海進一步表示,雙方在談判中,喜力方面覺得既然不可能擁有華潤啤酒的控股權,在49%和40%中選擇了40%。「低於40%持有股權太少,喜力集團就很難分享到中國高端啤酒市場增長的成果。」侯孝海解釋。至於第二筆交易,華潤創業購買了Heineken N.V.0.9%股權。「我們不是財務投資,是一種相互持股行為。
  • 喜力人事變動 任命新首席供應鏈官、首席數字和技術官
    北京商報訊 (記者 劉一博 馮若男) 3月4日,喜力集團宣布任命Magne Setnes為公司首席供應鏈官,並於2020年4月起生效;另外,任命Ronald den Elzen擔任新設立的首席數字和技術官一職。
  • 華潤收購喜力中國資產內幕:侯孝海啤酒戰"方法論"
    啤酒銷量趨於飽和甚至下降,高端將決定未來中國啤酒市場陣地在誰手中。否則,通不過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調查,將影響其全球業務的整合進程。在儘快「斷舍離」的匆匆腳步中,2016年3月,華潤啤酒以16億美元(合計124億港元)收購了SAB米勒持有該上市公司49%的股權,百威英博也順利通過了反壟斷調查。「在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和時任華潤創業董事會主席陳朗主導下,我們以非常低的價格回購了49%的股權,為國資的保值增值贏得了更多的權益。」侯孝海笑了。
  • 啤酒行業2020年前景堪憂,百威英博、嘉士伯和喜力相繼撤回展望!
    對此,業界人士告訴《五穀財經》,春節和夏天正是啤酒傳統的消費旺季,但是,春季這個旺季已經失去了,一旦夏天還是如此,啤酒行業2020年基本就沒戲了。以珠江啤酒為例,2019年實現收入約為42.44億元,其中二季度、三季度貢獻的收入分別約為13.58億和13.79億元,佔比各在32%和3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