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日光浴」睡「電熱毯」 北京動物園動物們用上「保暖神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解說】1月6日起,北京迎來2021年首場寒潮,最低氣溫一度降至-22℃。在寒冷的天氣裡,動物園的動物們是如何禦寒的呢?1月8日,中新社記者走進北京動物園一探究竟。

  【解說】在兩棲動物爬行館裡,幾隻陸龜和象龜正懶洋洋地窩在獸舍,在它們正上方,三組進風口源源不斷地吹出暖風,配合著動物園裡最常見的「保暖神器」——浴霸,它們此時正享受著「日光浴」。

  【同期】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福利組技術主管 曹雅妮

  因為它是生活在島嶼的一種動物,我們是模擬一個海風往外吹,還有就是浴霸,浴霸開也是根據不同的溫度來調節,最多我們是把所有的浴霸燈是要全都開開的。這裡還專門配備了全光譜的太陽燈,就是為了冬季動物不能外放來補充太陽,給它一些必要的光。

  【解說】如果說曬浴霸是「曬日光浴」,電加熱石就相當於「電熱毯」了。據了解,對於大多數蜥蜴而言,趴在溫暖的石頭上可以幫助它們消化。為了讓鬃獅蜥享受腹部的溫暖,園方在它的獸舍裡加裝了偽裝成石頭模樣的電加熱石。

  【同期】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福利組技術主管 曹雅妮

  有很多蜥蜴它們也是,溫度控制在25℃左右,所以通過加熱石來給它整個調節一個環境,它也比較喜歡這種來自於腹部的溫暖的熱源。

  【解說】室外的動物們也享受到了「溫暖的抱抱」。儘管戶外寒風凜冽,幾隻黑麂卻「臨危不亂」地趴在地面上。記者注意到,它們並不是直接接觸冰冷的地面,園方在它們的運動場墊上了一層厚厚的草「褥子」。

  【同期】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福利組技術主管 曹雅妮

  就是在冬天樹葉都往下落的時候,我們收集了很多落葉,給它鋪了一個天然的葉子床,還用乾草也給它做了床,這樣在運動場也起到一個給它分割區域的作用。

  【解說】曹雅妮介紹,動物園在場館及動物進出通道還加設了動物體型寬窄門帘,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獸舍內的溫度,動物們還可以自由出入,冷的時候可自行回到室內獸舍保暖。

  【解說】無論是暖氣、浴霸,還是電加熱石、草褥子,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正舒適地度過寒冬。

  記者 劉超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劉羨】

相關焦點

  • 暖寶寶、電熱毯這些保暖神器用英語怎麼說?
    冬天來啦隨著冷空氣的大幅度入侵可以看到全國多地下雪的新聞出現小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相信爸爸媽媽們肯定早早就為寶貝們準備好了各種保暖用品家裡各種取暖設備開起來「暖氣」「取暖器」「空調」出門的保暖措施更不能少「暖寶寶」「耳罩」「羽絨服」其實防寒裝備有個通用的表達winter gear那麼問題來了其他的裝備你知道用英文怎麼說嗎暖氣——暖氣是指一種供暖設備或裝置,而不是氣象學上的暖空氣。
  • 視頻|開空調、裝地暖、泡溫泉……看看重慶市動物園的小動物們如何...
    蘇卡達龜正在感受「日光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劉釗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5時訊(董進)伴隨著寒潮來襲,山城的氣溫也持續降低,市民們紛紛穿上厚厚的棉衣禦寒。不過動物園裡怕寒的小動物們怎麼辦呢?
  • 龜蛇冬眠開什麼燈保暖?黑猩猩為什麼只蓋麻袋?溫州動物園動物禦寒...
    多日來晝夜溫差較大,溫州動物園內的動物們冬季是怎樣禦寒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虎獅宿舍浴霸裝,暖風陣陣吹大象;猩猩為何蓋麻袋,只因是個「破壞王」。溫州動物園動管所副所長李鵬輝告訴老師伯,他們會按照動物的習性不同,適當增加一些禦寒「神器」,例如浴霸、陶瓷保暖燈、油汀取暖器、工業暖風機等設備,儘量讓園區室內溫度接近各類動物的野生環境溫度。
  • 動物園的小可愛們居然這樣「禦寒」!實名羨慕了
    這幾天深圳的天氣變冷很多小夥伴都感「凍」到不行但好在我們覺得冷了還能穿上秋衣秋褲、羽絨服動物們要怎麼禦寒呢?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動物們也有各種「保暖神器」!真是實名羨慕了!長頸鹿在長頸鹿的「臥室」,工作人員將厚厚的稻草鋪在水泥地上,乾爽的稻草能夠很好地阻隔地上的寒氣,是簡單有效的禦寒「神器」。如果還是冷怎麼辦呢?別急,飼養員還有「加強版」保暖裝備——電暖風和電暖燈!保暖妥妥的!兩棲爬行動物兩棲爬行動物館裡,許多兩棲動物都在各自溫暖的房間裡呼呼大睡。
  • 冬天,教你如何用英文表達「暖氣、羽絨服、暖寶寶、電熱毯」!
    但下雪漂亮歸漂亮,注意保暖也是最重要的。說到保暖,大家又怎麼能忘了冬天的各種保暖神器呢,羽絨服、電熱毯、暖氣、暖寶寶。那麼,你知道「暖氣」、「羽絨服」、「暖寶」和「電熱毯」等在英文中如何表達嗎?「暖氣」可以翻譯成「warm air」嗎?下面為你一一解答。暖氣「暖氣」不是「warm air」千萬要記住,中文裡暖氣是指一種供暖設備或裝置,而不是氣象學上的暖空氣。
  • 天好冷,來看一看杭州動物園的動物們花式取暖
    大家在上班路上凍得縮手縮腳,為了在冬日取暖拿出各式各樣的保暖神器。杭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們最近也忙開了,為了在冷風中給動物一份溫暖,冬季保暖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休息了大半年的油汀、暖風機、地暖設備、保暖燈等各式取暖設備都投入使用,根據動物們的需要開始了花式供暖。
  • 綠城南寧氣溫「斷崖」下降看動物們如何「花式」避寒
    俞靖 攝走進南寧動物園,記者發現,動物們享受著動物園「私人訂製」般的貼心服務,「花式」避寒。在蛇園內,哥倫比亞紅尾蚺、蘇卡達陸龜、緬甸蟒等動物在取暖燈下避寒。一旁的暹羅鱷則扎堆享受「日光浴」,時而爬到水池裡泡「溫泉」。在靈長類動物館內,環尾狐猴們或抱團蜷縮起來,或圍坐在油汀取暖器旁,一刻也捨不得離開。在飼養區裡,長頸鹿們邊「烤火」邊「品嘗」新鮮的樹葉,十分悠閒。
  • 疫情來襲,北京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我叫歐慨,是北京野生動物園萌寶幼兒園的明星,剛剛吃了美味的麵包,非常的開心。」「聽飼養員阿姨說,因為新冠肺炎,最近來看我的遊客變少,雖說不太理解人類的世界,但我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每天吃吃喝喝玩玩鬧鬧,快樂的不得了。」
  • 北京動物園:暖暖和和過寒冬
    12月20日,兩棲爬行館裡的動物在「享受」浴霸帶來的溫暖。  北京動物園早在9月份就為園內大批怕冷的動物安裝了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暖冬神器」。  北京動物園早在9月份就為園內大批怕冷的動物安裝了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暖冬神器」。進入冬季,園方還在獸舍內鋪裝了厚厚的墊草,在場館及動物進出通道加設門帘,同時還通過調整飼料來增加動物抵禦嚴寒的能力,讓這些可愛的動物們暖暖和和地度過寒冬。  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 重慶動物園為動物取暖過冬
    1月7日,重慶動物園的細尾獴聚集在加溫燈處取暖。近日,重慶動物園開啟禦寒模式,工作人員為動物們準備了空調、暖風機、加溫燈、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以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幫助動物順利過冬。近日,重慶動物園開啟禦寒模式,工作人員為動物們準備了空調、暖風機、加溫燈、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以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幫助動物順利過冬。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1月7日,兩棲動物館內的蘇卡達龜在加溫燈附近取暖。
  • 北京動物園動物如何戰勝高溫天?
    錯了,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也是這樣過盛夏的。有圖有真相!熊貓吃冰,看到邊上冰棒了吧?大象淋浴長頸鹿吃果冰河馬媽媽和寶寶泡恆溫水池北極熊在空調房裡這些就夠了嗎?NO!西瓜等管夠,綠豆湯更是標配,動物們的避暑生活真是不要太爽!
  • 動物園動物們怎麼過冬,室內有空調夥食有加餐
    人都被凍慘了,那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呢?12月15日,記者來到長沙市生態動物園,看看動物們在寒潮天裡過得怎麼樣。在這「一秒入冬」的天氣裡,動物飼養員們早就為南來北往的各種動物提供各種防寒保暖措施。記者見到,虎館、豹館等場館室外活動場上,早已搭建好了草棚。
  • 疫情當前 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記者從位於大興的北京野生動物園了解到,作為平日的大人流聚集活動園區,北京野生動物園也是自1月21日就打響了疫情的防控阻擊戰,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了臨時閉園公告,並每日做好園內重點區域的消毒工作,加強了內部員工的管理與動物飼養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市民們也很是關心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它們的生活狀況有沒有收到疫情影響呢?
  • 實在太冷了,北京動物園的小陸龜都穿上毛衣了
    今天,北京開啟了極寒的速凍模式,最低氣溫將低於零下17攝氏度,打破21世紀以來氣溫最低紀錄。在這樣的寒冷天氣裡,連北京動物園的兩隻小陸龜都穿上毛衣了,您也要注意添衣保暖。面對今天大風降溫天氣,動物園早已為怕寒的動物們準備了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並從飲食的角度增加營養,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讓遊客捧腹的,是兩棲爬行館的兩隻小陸龜,雖然獸舍裡已經為小動物們安裝了浴霸,暖氣加浴霸的共同作用,室溫至少在25攝氏度以上。
  • 動物園的小可愛們是怎麼過冬的?
    內容提要:天津11月1日正式供暖,天津動物園的動物10月15日就已經享受到夜間「熱炕頭」了,隨著氣溫變化,供暖溫度一點點跟著升高或降低,一直持續到次年4月15日,也就是說動物園的動物們整整半年的時間都享用著溫暖如春的房間,偶爾可能還想去外面活動活動「涼快涼快」!
  • 中國科學家找到了原因:保暖
    它們喜歡在馬糞裡打滾,還喜歡用熊掌把馬糞儘可能地塗抹在自己的身體表面。為什麼國寶會有這種「迷惑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團隊經過長達10年的野外觀察發現,大熊貓這種不尋常的滾馬糞行為是為了在低溫環境下禦寒保暖。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北京市民可線上探秘「宅在家」的動物們
    多家市屬公園開啟「雲遊」模式 市民宅在家也能看展覽  市民可線上探秘「宅在家」的動物們  春節假期以來,為避免人員集聚,北京動物園、中國園林博物館1月24日起閉園閉館,其餘市屬公園取消所有春節活動,關閉室內展覽展廳、狹窄空間、冰雪活動等,包括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天壇公園祈年殿等。  日前,北京動物園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推出「線上動物園」板塊,將動物的日常生活製作成短片,配以圖文,展示飼養員們消毒、訓練、餵食、觀察等工作,介紹動物相關的科普知識。
  • 電熱毯被稱為取暖「神器」,那麼它是誰發明的,使用時又該注意什麼?
    電熱毯可以說給家裡身體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著實帶來了不少的溫暖呵護。那麼電熱毯是誰發明的,我們使用電熱毯時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就讓我們來看看電熱毯的來歷吧。 電熱毯的由來 1912年,美國醫師西德尼.拉塞爾發明了最早的電熱毯。當時肺結核疾病蔓延,政府把結核病人集中隔離在一處露天場所裡。由於晚上氣溫低,病人裹著墊子睡在露天裡,被凍得瑟瑟發抖,更是加重了病情。
  • 這個寒冬,動物園裡的「小可愛」們怎麼過?
    大家一定穿上了最暖和的羽絨服了吧,同樣面對降溫,那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如何禦寒?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重慶動物園,打探動物們如何度過寒冬。「浴霸」美食溫暖了它們上午10點,記者來到重慶動物園兩棲爬行館。不過,面對記者的到來,兩棲爬行動物們顯得有些「冷漠」,一動不動地呆在籠舍裡。
  • 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居民開啟禦寒模式
    12月15日,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看到,該園環尾狐猴家族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場面滿滿的溫馨。據了解,深圳的天氣顯著轉冷,園方已開啟電熱板、電暖箱、電暖燈、紅外線保溫燈等保溫用品,為該園「怕冷」的動物居民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