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裡的女性:楊麗花、陳亞蘭帥氣復出,出演宮鬥劇《忠孝節義》

2021-02-09 一入蘭坑深似海

楊麗花繼 1994 年的八點檔電視歌仔戲《洛神》後即引退小螢幕,直至四分之一世紀後的 2019 年才又帶著《忠孝節義》回到八點檔與觀眾見面,主要希望「傳承本土戲曲藝術」與培育人才的楊麗花,已經高齡 74 歲仍然在第一線演出主角,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歌仔戲,她的使命感和毅力都讓人深感能被稱為「臺灣國寶」著實並非虛名。

楊麗花自 1946 年開始登臺演出,從野臺戲唱到電視歌仔戲,以一人之力發明了「電視歌仔戲」這個流行近半世紀的名詞,自編、自導、自唱,還培育訓練了無數戲班成員。

受限於語言與文化政策,楊麗花的電視歌仔戲即使因為劇情編排與楊麗花的魅力而創造長年的收視與討論熱潮,但多半只能在當時的六點半檔製作半小時長的帶狀歌仔戲,當年楊麗花為何會在《洛神》後引退,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把電視歌仔戲帶到黃金八點檔,得以用更完整優質的規格與預算來打造電視歌仔戲,當時《洛神》除了同樣集結她與陳亞蘭這對黃金組合,還請到知名港星馮寶寶來飾演甄宓(洛神)這個關鍵角色,可見她的用心,而她完美圓夢之後也就無憾引退了。

時移事往,就在本土文化政策風起雲湧的時刻,作為代表本土文化的臺灣歌仔戲卻一直不見新的轉機,楊麗花挾其名聲與經驗傳承給新世代,是讓《忠孝節義》臺下甚至比臺上更值得令人關注的焦點,究竟《忠孝節義》能否靠著重回八點檔再度讓歌仔戲有新的能見度、觸及新世代觀眾,乃至產生後續效益,實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而作為一個七年級電視兒童,我很想從幾個角度來告訴新世代的觀眾,可以怎麼來看待楊麗花與《忠孝節義》,「國寶」之所以是「國寶」,記憶與榮光也是需要傳承給臺前的觀眾的。

首要看點:臺灣銀幕不敗傳奇楊麗花

生於日治時代最後一年的 1944 年,楊麗花歷經了臺灣近代史從日治到光復、從國民黨獨尊國語政策又挺到臺語本土運動捲土重來,只說臺語的楊麗花挾高人氣縱橫大小銀幕,絕對是唯一一個能與豬哥亮相提並論的臺灣天后,真正庶民文化的魅力核心與代表人物。

1950 年、年僅六歲就隨母親開始登上野臺戲演出歌仔戲的楊麗花,在 13 歲時(1957 年)就已成為劇團臺柱,隨著野臺戲走紅全臺,奠定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的名號。

但麗花姐姐不只在歌仔戲中的帥氣男性扮相迷死臺下一票觀眾而已,在6、70 年代臺片盛行之時,她亦曾以女裝扮相主演了《張帝找阿珠》和《回來安平港》,後者她還戴著金色假髮演出臺荷混血正妹,觀眾一樣買單,都成為臺語片的經典(現在還看得到喔)。

所以當侯孝賢在拍《悲情城市》的時候,最初的想法是因為拍年代戲需要有票房巨星,當時曾經考慮周潤發和楊麗花的搭檔,雖然這個想法和後來的故事已無關聯,但從這件軼事可見得這位天后的銀幕魅力著實了得,演技魅力無遠弗屆。

隨著電視的崛起,楊麗花 1965 年首次參演電視歌仔戲,在 1969 年正式成為臺視歌仔戲團的團長,身兼製作、編劇、主演等職務,開啟了7、80 年代將近二十年的黃金時期,楊麗花這三個字幾乎就要等同於電視歌仔戲,這個名號的影響力大約只有瓊瑤可堪比擬。

作為七年級前段班,我在幼時曾親身目睹楊麗花最後的榮光,發現只要電視上播的是楊麗花歌仔戲,母親就會停留下來,她總告訴我:「看來看去還是楊麗花歌仔戲最好看,最瞎趴!(情節緊湊)」而果真,同樣搬演著傳統戲曲劇目,我們可能都知道劇情走向和角色設定,但她編來演來就是特別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在她的純熟唱腔之外,她的編劇才華和舞臺魅力才更讓她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樣一個傳奇,可以從 1950 年唱到 2019 年,將近 70 年的不老國寶,你來不及參與她的過去,但在《忠孝節義》裡,也許還有機會看到她的最後風採。

第二看點:陳亞蘭再次以帥氣小生扮相示人

在臺灣歌仔戲中有著女相小生的傳統,楊麗花的扮相帥氣自不待言,但她的弟子陳亞蘭更是從小就以男裝扮相讓我迷戀,至今我都記得初見時他的英挺俠客之姿,讓我很久時間都很難相信她是女兒身(事實上後來她也向媒體透露,她當時的粉絲確實清一色都是女粉絲)。

在電視歌仔戲落沒之後,陳亞蘭轉戰戲劇與綜藝節目,為了職業生涯的轉型與形象的重塑,她開出來的工作條件就是不再反串,重回女兒身。她的努力有目共睹,繳出漂亮的演員成績單,包括與張國立合作的《一品夫人芝麻官》以及與廖竣搭檔的經典八點檔《土地公傳奇》等等,她的古裝女角形象和主持臺前時尚新女性的形象都逐漸地建立了起來,以致於年輕些的觀眾應該甚至不曉得她是歌仔戲小生出身。

而在《忠孝節義》裡,為了相挺師父楊麗花,她終於久違地反串再度出演小生角色,令人驚奇地仍然帥氣不減當年,她一人分飾的父子兩角更是牽動著觀眾的心弦,光看她再次反串以及與楊麗花的再次合體,就讓人非常感動啊。

第三看點:宮鬥劇也可以很忠孝節義?

傳統戲曲劇目許多脫胎自歷史宮廷故事,過去戲曲因為要教忠教孝,所以自然君臣與家庭倫理皆不可缺,即使電視歌仔戲被認為不如傳統野臺歌仔戲那麼具有教育意義、更多是娛樂價值,但這次楊麗花直接以「忠孝節義」為名,正展現出她想重新突顯傳統戲曲的教忠教孝。

以情節與衝突精彩聞名的楊麗花歌仔戲,這回又加上了忠孝節義的元素,讓人發覺原來宮鬥劇也可以同時突顯當時人的忠孝倫理觀念,和時下以現代人鬥爭邏輯去寫古代人的中國宮鬥劇模式相當不同,在《忠孝節義》裡試圖去捕捉在當時歷史與儒家道德觀下,作為士大夫及臣子所遵從的禮節為何,這著實是一般古裝劇已然看不到的地方。

第四看點:居家孝親必備良藥

如同前面所說,楊麗花真的是縱橫半世紀的傳奇中的傳奇,也許容顏會老、聲音會衰,但螢幕魅力和演技只會更加洗鍊成熟,不管是母親甚至祖母一輩,楊麗花都是從年輕看到老的珍貴面孔。

在臺灣邁入老年社會,但銀髮族市場甚少人照顧的狀況下,教忠教孝的劇情、懷念的歌仔曲調和永不褪色的大明星,想來可以很好地撫慰長輩們的心靈,這年頭要找到如此適合孝親、可以安心帶爺奶們收看的節目,真的是不多了,《忠孝節義》再次讓陪著長輩坐在電視前守候的情懷得以再次復甦,確實是很特別的體驗。(或許也正因如此,本劇只在電視播出,完全沒有網路平臺呢。)

第五看點:現代化的華麗戲服

似乎礙於棚拍與特效技術所限,《忠孝節義》在拍攝上其實與 1994 年的《洛神》沒有太大差異,楊麗花劇團成員的唱腔和動作也還同樣紮實,整體顯得頗為老派。

但是非常特別的是,為求現代化及傳承培育新一代的人才,這次《忠孝節義》邀請了臺灣劇場界最知名的服裝設計師邱聖峰來設計所有的戲服,邱聖峰的功力也完全展現在最後的成品上,設計兼具戲曲特色與現代美學,一套比一套華麗大方,成為《忠孝節義》另一看點,在看戲的時候也別忘了注意一下衣服喔!

By Maple

2019/11/06

https://cn.womany.net/read/article/21517

(以上文章有幾處地方描述錯誤,但以七年級生來說已經不錯了,好文值得一看)

備註:

1. 2003年【楊麗花歌仔戲】推出電視歌仔戲【君臣情深】。

2. 2013年【陳亞蘭歌仔戲】推出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2014,2016,2018年推出舞臺歌仔戲【牛郎織女】。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讓歌仔戲與時俱進!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
    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還記得霸氣英武的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嗎?睽違16年,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重出江湖,從9月底開始在臺視推出新劇《忠孝節義》。已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為什麼選擇電視復出,且為戲寒冬跪墳?楊麗花與得意門生陳亞蘭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娓娓道來與歌仔戲結緣的深刻情份。
  • 楊麗花的忠孝節義
    畢生為歌仔戲奉獻,演藝生涯超過七十年,楊麗花將曾經不被重視的傳統歌仔戲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時不斷培養新人,並突破各種演出局限,與諸多尖端技術結合,用創新的方式讓歌仔戲提升到更寬廣的境界。  而戲臺上的忠孝節義,內化成個人的修身處世,楊麗花親力親為,以身教言教自然而然地影響學生、團員,以及廣居海內外諸多世代的戲迷觀眾。
  • 國寶楊麗花現身!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
    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楊麗花相隔16年推出歌仔戲《忠孝節義》,她上次亮相是2年前,今身穿6位數黑金訂製服亮相,霸氣眼神依舊,被問到為這次成品打幾分?楊麗花說:「不是我打幾分,是陳亞蘭打幾分,這孩子很辛苦。」陳亞蘭一聽到師父稱讚,現場淚崩,師徒臺上擁抱。
  • 臺視新聞【忠孝節義】
    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 跳脫傳統融合動畫歌仔戲國寶再復出 楊麗花新戲下半年首播
  • 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 陳亞蘭投資自己念EMBA 經濟獨立 一個人也很快樂
    為了恩師睽違16年復出的新戲《忠孝節義》,陳亞蘭每天忙到只睡4小時,為了歌仔戲的傳承和創新,她甚至跑去念EMBA,就是希望能把歌仔戲從方方面面滲透到人的心裡
  • 陳亞蘭《忠孝節義》第四單元竟被女主角直接通緝...
    陳亞蘭《忠孝節義》第四單元竟被女主角直接通緝...臺視、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正播出第四單元《路遙知馬力》,風趣幽默劇情,適合闔家觀賞,收視率高居不下。陳亞蘭飾演瀟灑公子哥「路遙」,網友封她是這輩子一定要結交的「高富帥好友」,劇中陳亞蘭被女主角林佩儀狂追,有別於前幾個單元「蘭式撩妹」功力,四個單元跟六個女性角色有過情感交流「關係」。
  • 楊麗花放話「演到80歲」 《忠孝節義》陳亞蘭噴淚抱恩師
    2019/09/23 16:34〔記者粘湘婉/臺北報導〕「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睽違16年推出8點檔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
  • 陳亞蘭超越尺度 扮7歲娃唱歌仔戲
    陳亞蘭在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第三單元「斷機教子」演七歲娃。
  • 宣傳楊麗花《忠孝節義》陳亞蘭化身呂布 蹬腳身騎白馬再展英姿
    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睽違16年推出新作《忠孝節義》,陳亞蘭在體感39度高溫扮呂布出席西門町造勢,現場約200名粉絲熱情包圍。
  • 【新聞】陳亞蘭54歲生日快樂! 師傅楊麗花「親手製作2大禮」逼哭她
    陳亞蘭8日生日,生日前夕與楊麗花分享網友看《忠孝節義》反應,轉述楊阿姨感動現在有許多子女,陪伴著生病亦又或是中風、失智父母看楊麗花歌仔戲,甚至每日唸她的自傳書給父母聽
  • 百件壓箱寶戲服套粉絲 陳亞蘭精心改造「​楊麗花們」
    楊麗花歌仔戲為新戲《忠孝節義》造勢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
  • 首座楊麗花Q版人型公仔座落臺視廣場 吸引「花迷」們打卡熱潮
    ,為即將開播的「楊麗花歌仔戲舞臺劇公演特別版」以及臺視《忠孝節義》首露臉,為新戲宣傳開催助力,並揭曉座落於臺視廣場的楊麗花造型Q版人型公仔,並與自己的Q版人型公仔照,楊麗花笑說這是「真假程嬰(楊戲中角色名)」,又說,「公仔比我勾錐,我比較緣投啦!」
  • 歌仔戲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人物專訪》陳亞蘭加倍奉還打造嘉慶君 密謀楊麗花神助攻遊臺灣
    (記者胡舜翔攝)記者賀靜賢/專訪陳亞蘭去年與恩師楊麗花製拍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暌違16年的作品極耗心力;今年她與知名製作人陳秀卿、金牌編劇張英俊共同籌備《嘉慶君遊臺灣》,「頭要繼續洗下去!」她承認心裡盤算著讓楊麗花屆時「客串」指導,只是知徒莫若師,楊麗花很早就預告:「不要再叫我上去,我在後面幫妳就好囉!」
  • 74歲楊麗花為《忠孝節義》拼了!「寒冬跪墳」隔天染重感冒
    74歲楊麗花為《忠孝節義》拼了!
  • 歌仔戲最帥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陳亞蘭《忠孝節義》上演「人鵝戀」
    陳亞蘭《忠孝節義》上演「人鵝戀」臺視、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第二單元「孝感動天」延續第一單元好收視,昨日全體平均收視達1.34,家庭主婦收視更高達3.26,15至24歲男性也有1.05水準,顯見歌仔戲透過優良的製作與好的故事呈現,並透過大量動畫與特效吸住年輕人眼球!
  • 陳亞蘭《嘉慶君》全臺勘景 72小時「魔鬼式讀本」
    陳亞蘭前年和楊麗花聯合製作的歌仔戲《忠孝節義》,前期籌拍就花了3、4年,這回籌備《嘉慶君遊臺灣》,預定農曆年後開鏡。陳亞蘭身兼製作人與主演,基於提升自我要求,並且更精準掌握臺詞與表演,也讓導演、攝影可以安排分鏡,劇組展開連續6天、每日12小時的「魔鬼式讀本」。陳亞蘭感動地說:「導演組、攝影組、武指、動畫、製片等幕後團隊和演員們全程參與讀本,大家齊心投入,真的很不容易。」
  • 獨/楊麗花被弟子拚命嚇壞 挺孕肚翻滾出血還繼續演
    記者潘俊宏/攝影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度推出歌仔戲電視劇「忠孝節義」,38歲的子弟兵何佩芸代表出徵今年金鐘獎,入圍新人獎相當興奮,和楊麗花、陳亞蘭一樣,她也是「拚命三娘」代表,上吐下瀉也堅持比完賽、懷孕還在臺上翻滾,把師傅們都嚇得頻頻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