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讓歌仔戲與時俱進!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

2021-02-09 一入蘭坑深似海


讓歌仔戲與時俱進!

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

還記得霸氣英武的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嗎?睽違16年,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重出江湖,從9月底開始在臺視推出新劇《忠孝節義》。已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為什麼選擇電視復出,且為戲寒冬跪墳?楊麗花與得意門生陳亞蘭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娓娓道來與歌仔戲結緣的深刻情份。

脖子上繫著柔美絲巾,為了今日專訪,特地早起化妝、塗上蔻丹的楊麗花,態度優雅、笑容溫暖。講起曾經扮演的英勇武將「陸文龍」,手勢一擺、眼珠一轉,掩蓋不住豪氣萬千的威凜;談著自己最喜歡的亦詼亦諧皇帝角色「朱洪武」,深邃的眼眸飄過幾絲調皮。

這是天生的演員魂。

進入角色,不需要華麗裝扮跟場景輔助,光由眼神,便能從和藹瞬間一轉銳利。

打從娘胎,她就開始演戲。

當年,楊麗花的母親楊好是戲班的臺柱,懷孕時,挺著大肚子、扮著俊俏小生,忍著陣痛,唱完薛平貴與王寶釧重逢的戲碼,前臺觀眾的掌聲未落,孩子已在後臺呱呱墜地。

成長過程,跟著家裡的戲班四處演出;她的生活,就是一部歌仔戲史。

歌仔戲演的都是忠孝節義的故事,對她而言,都是胎教,「我可是從小在母親肚子裡就學了。」如今,講起楊麗花,就等於歌仔戲三個字,她笑著說,「這是緣份,我跟歌仔戲結緣!」

使命:讓臺灣歌仔戲不要消失

許久未在螢光幕前現身的國寶楊麗花,睽違16年重返電視演出(上一部是2003年的《君臣情深》),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我不想演,我懂歌仔戲,可以照顧幕後,幕前就交給年輕人努力,機會要留給下一代發揮。」

得意門生陳亞蘭笑著說,「她(楊)都已經紅在底(臺語,指紅透半邊天),演戲反而是勞心勞力,」而且,今年74歲的楊麗花說,「我年紀大啦,體力也不如年輕人,加上電視是個照妖鏡,照得出來我的年紀,怎麼避都跑不掉。


那為什麼復出?

因為擔心歌仔戲消失,「(退隱的)十幾年來,電視都沒有歌仔戲,我怕以後會變形,」歌仔戲是正港臺灣文化,楊麗花期許,「不要讓它不見,我這輩子的使命就是要傳承歌仔戲!」

這段時間,陳亞蘭率領團員以舞臺劇形式,四處徵戰演出,「劇團都很努力,讓歌仔戲散播到每個角落,」但她發現,即使場場爆滿,一場來了幾千人、幾萬人,但觸及率跟擴散力仍不若電視,一播出就有幾十萬、幾百萬人收看。

長期合作的編劇、製作人簡遠信也說,「要我編劇,大姐(楊麗花)不演,我就不寫,」種種因素,促成楊麗花重出江湖。期待透過歌仔戲皇帝的號召,喚起大家「吃飯配歌仔戲」的時光。

新劇《忠孝節義》分別敘述四個故事,於9月24日在臺視八點檔播出,由楊麗花打頭陣擔綱主角,扮演春秋時期營救趙氏孤兒的程嬰,表達對國家的「忠」。並從9月10日,挑選梁山伯與祝英臺、雙槍陸文龍等四齣舞臺劇版本,造勢暖場。

傳承:身教重於言教

然而,傳統戲曲的困境,在於學的人少、看的人也變少

為了傳承,楊麗花是第一個開辦歌仔戲演員訓練班者。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有人跨海參賽,連3歲小朋友都上臺唱著「我身騎白馬過三關.」,熱鬧沸騰不已。

當時培養的第一期學員,是紀麗如跟潘麗麗,第二期有葉麗娜。第三期學員在16年前,出演《君臣情深》更獲得金鐘獎。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次新戲又遴選了20位新人演員,由鏡頭、武術、語言、唱腔等專業老師,個別調教指導。

楊麗花要求學員,不管有沒有自己的戲份,都要在旁邊學習、體會,「你不認真,還在那邊開玩笑、聊天,你就沒有收穫。」對於演出,她是一刻都不放鬆。

面對不同世代,楊麗花分享,「他們(指陳亞蘭)這一代的孩子比較好教、很聽話,叫他們練什麼就練什麼,」現在是老師抓著孩子,告訴他們要做什麼。


陳亞蘭眼中的楊麗花則是恩威並施,「像媽媽、姐姐、朋友,也像孩子。她會照顧我們,每次吃完飯3個小時,她就問你:餓了沒?總是貼心地照顧人。」

2014到2018年,與陳亞蘭合作《牛郎織女》的聯合數位文創董事長李彥甫指出,臺北跟高雄場皆完銷,都是兩、三代同堂一起觀賞。

李彥甫觀察,楊麗花是「文化資產等級,試圖想讓歌仔戲進到新領域,」陳亞蘭為人細心、有自己的堅持,「對傳統文化,她有中長程規劃的理想,」兩位都花了非常多的心力傳承。

困境:觀眾不年輕了

不過,觀眾年齡層也需要年輕化。

「我們努力讓歌仔戲與時俱進,」楊麗花指出,新劇有陳亞蘭騎大象的畫面,動物毛髮栩栩如生,即是跟上潮流、用動畫完成。

陳亞蘭表示,再看以前的歌仔戲不覺得落伍,因為很多想法都走在時代尖端。例如1987年播出的《王文英與竹蘆馬》,劇中王文英得到寶物,竹筒變成飛馬飛上天,「這是楊麗花跟編劇討論出來的,你看我們30幾年前就有這種想法。哈利波特騎掃帚飛上天,那是後來了啦。」

去年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Cosplay活動,協辦的臺北美福大飯店行銷公關部協理龔臻瑜說,報名參與踴躍之外,她發現劇團不只演出,也積極舉辦活動、在臉書社群宣傳,以拓展新受眾。

對於收視率,臺視也很看好。去年除夕特別節目「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由楊與陳率子弟兵表演《薛丁山與樊梨花》,收視率達3.77%(收視人口83萬3千),為全段收視最高。

未來:舞臺的致命吸引力

「演戲的人都喜歡舞臺,舞臺觀眾有直接反應,會跟著我們哭、我們笑,演得比較過癮,」一直以來,「花迷」的熱情愛護,是舞臺出身的楊麗花最大的支柱。

未來還想再踏上舞臺嗎?「我現在也不敢保證以後不演了,」她豪邁地笑著。

1998年,楊麗花獲《天下雜誌》評選臺灣400年最有影響力的前五十名人物,入選原因是重振歌仔戲聲威,「為歌仔戲這種真正產自本土的臺灣戲曲,打開另一種局面,也因盛名,為歌仔戲背負一生的責任。.細數影劇歷史,如果臺灣要選一個真正的超人氣明星,那無人能比得上楊麗花。

一路至今,她的影響力,確如夏花之絢爛。

(責任編輯:洪家寧)

本文來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722

相關焦點

  • 歌仔戲裡的女性:楊麗花、陳亞蘭帥氣復出,出演宮鬥劇《忠孝節義》
    ,主要希望「傳承本土戲曲藝術」與培育人才的楊麗花,已經高齡 74 歲仍然在第一線演出主角,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歌仔戲,她的使命感和毅力都讓人深感能被稱為「臺灣國寶」著實並非虛名。受限於語言與文化政策,楊麗花的電視歌仔戲即使因為劇情編排與楊麗花的魅力而創造長年的收視與討論熱潮,但多半只能在當時的六點半檔製作半小時長的帶狀歌仔戲,當年楊麗花為何會在《洛神》後引退,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把電視歌仔戲帶到黃金八點檔,得以用更完整優質的規格與預算來打造電視歌仔戲,當時《洛神》除了同樣集結她與陳亞蘭這對黃金組合,還請到知名港星馮寶寶來飾演甄宓(洛神)這個關鍵角色
  • 國寶楊麗花現身!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
    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楊麗花相隔16年推出歌仔戲《忠孝節義》,她上次亮相是2年前,今身穿6位數黑金訂製服亮相,霸氣眼神依舊,被問到為這次成品打幾分?楊麗花說:「不是我打幾分,是陳亞蘭打幾分,這孩子很辛苦。」陳亞蘭一聽到師父稱讚,現場淚崩,師徒臺上擁抱。
  • 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臺灣歌仔戲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人物,就是有「國寶級歌仔戲皇帝」封號的楊麗花。楊麗花從3歲就上臺演出,身兼演員、歌仔戲戲曲製作人,更是臺灣「電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的創始者,戲迷橫跨海內外華人老中青三代,是串起臺灣人生活記憶的重要存在。睽違至今16年,萬眾期盼下,楊麗花終於將在2019年9月以新戲《忠孝節義》再度重返電視螢光幕,同時出版新書《楊麗花的忠孝節義》。
  • 【歷史新聞】1983年楊麗花歌仔戲團出國表演
    你我的兒時一定有歌仔戲的身影生旦淨醜,各有各的路線演起英雄來讓人好崇拜扮起古典美人柔情似水
  • 74歲楊麗花為《忠孝節義》拼了!「寒冬跪墳」隔天染重感冒
    74歲楊麗花為《忠孝節義》拼了!
  • 楊麗花放話「演到80歲」 《忠孝節義》陳亞蘭噴淚抱恩師
    2019/09/23 16:34〔記者粘湘婉/臺北報導〕「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睽違16年推出8點檔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
  • 世界臺胞之光系列分享 臺灣歌仔戲的女兒--楊麗花
    她於1970年代所組成的「臺視歌仔戲團」不僅讓歌仔戲於電視新媒體得以流傳,也培養諸多如陳亞蘭、紀麗如、潘麗麗、簡嘉伶、葉麗娜等歌仔戲名伶;和柳青、葉青、小明明並列歌仔戲四大小生。生於1944年的楊麗花,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兩個弟弟及一個妹妹。並沒有接受任何正規學校教育。1947年起,楊麗花加入母親楊好所在的臺灣宜蘭知名歌仔戲劇團「宜春園」。
  • 走路有風的查某人——楊麗花
    那天,唯一的電視公司──臺視試播彩色節目,特別推出楊麗花製作並主演的歌仔戲《西廂記》。就在臺視試播彩色的兩天前,「芙勞西」颱風侵襲大臺北,帶來了水患,我受命參與訪問一些知名演員談受災遭遇,記得受訪人除了楊麗花,還有胡錦、恬妮、徐楓、關山、楊群、張小燕等人。訪問時,風雨初歇,楊麗花在臺視攝影棚拍完劇照,準備和幾個演員姊妹淘到公司外面等公車,她穿著真皮背心,足蹬褐色馬靴,帥氣十足。「呀?要坐公車喔!」
  • 陳亞蘭超越尺度 扮7歲娃唱歌仔戲
    陳亞蘭在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第三單元「斷機教子」演七歲娃。
  • 楊麗花的忠孝節義
    畢生為歌仔戲奉獻,演藝生涯超過七十年,楊麗花將曾經不被重視的傳統歌仔戲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時不斷培養新人,並突破各種演出局限,與諸多尖端技術結合,用創新的方式讓歌仔戲提升到更寬廣的境界。  而戲臺上的忠孝節義,內化成個人的修身處世,楊麗花親力親為,以身教言教自然而然地影響學生、團員,以及廣居海內外諸多世代的戲迷觀眾。
  • 百件壓箱寶戲服套粉絲 陳亞蘭精心改造「​楊麗花們」
    >楊麗花歌仔戲今天在臺視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邀粉絲同樂扮裝彷若楊麗花上身,由陳亞蘭、紀麗如與葉麗娜出席出席擔任評審,陳亞蘭更透露,今天所有參賽者穿戴的戲服、帽子,都是楊麗花曾經穿過的、戴過的壓箱寶,一共近百件戲服給粉絲套上,起初陳亞蘭還略過比較華麗的戲服,但楊麗花不滿說:「我那一套尚水(臺語漂亮)的衣服怎麼沒拿出來?」
  • 首座楊麗花Q版人型公仔座落臺視廣場 吸引「花迷」們打卡熱潮
    首座楊麗花Q版人型公仔座落臺視廣場吸引「花迷」們打卡熱潮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睽違十六年復出
  • 楊麗花淚流滿面送「小鳳仙」最後一程⋯⋯頻摘口罩擦淚擦不停
    (林淑娟攝)歌仔戲界的開心戲神,也是楊麗花歌仔戲團戲曲導演與當家醜角的小鳳仙,3月17日清晨5點39分病逝,享壽80歲。今(3日)在板橋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與她相交數十年的臺灣歌仔戲國寶楊麗花,之前因新冠肺炎醫院管制未能見上拜把姊妹最後一面而哀痛落淚,重情義的她今在愛徒陳亞蘭陪伴下親自出席告別式,淚送摯友最後一程。
  • 【人人都是楊麗花】報名資訊
    【人人都是楊麗花】報名資訊活動介紹: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縱橫歌仔戲界數十載,從《精忠報國》到叫好又叫座的《薛平貴》、《呂布與貂蟬》、《薛丁山與樊梨花》等近百部好戲,楊麗花對於歌仔戲的使命透過一部部好戲,深植在你我心中,今年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正式播出,讓我們一起重溫當年看歌仔戲時的感動,邀請大家一起化身成您我心中的楊麗花。
  • 《人物專訪》陳亞蘭加倍奉還打造嘉慶君 密謀楊麗花神助攻遊臺灣
    (記者胡舜翔攝)記者賀靜賢/專訪陳亞蘭去年與恩師楊麗花製拍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暌違16年的作品極耗心力;今年她與知名製作人陳秀卿、金牌編劇張英俊共同籌備《嘉慶君遊臺灣》,「頭要繼續洗下去!」她承認心裡盤算著讓楊麗花屆時「客串」指導,只是知徒莫若師,楊麗花很早就預告:「不要再叫我上去,我在後面幫妳就好囉!」
  • 獨/楊麗花被弟子拚命嚇壞 挺孕肚翻滾出血還繼續演
    記者潘俊宏/攝影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度推出歌仔戲電視劇「忠孝節義」,38歲的子弟兵何佩芸代表出徵今年金鐘獎,入圍新人獎相當興奮,和楊麗花、陳亞蘭一樣,她也是「拚命三娘」代表,上吐下瀉也堅持比完賽、懷孕還在臺上翻滾,把師傅們都嚇得頻頻勸阻。
  • 一場慘賠200萬 65歲歌仔戲天王現在變劈腿肌肉王
    2019-10-17 18:39遲到的黃香蓮二話不說就當眾劈腿,今年65歲的她動作仍然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