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聞】1983年楊麗花歌仔戲團出國表演

2021-02-10 興趣在此學易精

你我的兒時一定有歌仔戲的身影

生旦淨醜,各有各的路線

演起英雄來讓人好崇拜

扮起古典美人柔情似水

手勢身段一舉一動都引起戲迷熱追

一起來相認

除了楊麗花,你還認出那一位大明星呢?

圖說:隨臺視歌仔戲團前往美、日宣慰僑胞演出的楊麗花(第二排左五),十六日晚上搭機返回臺北。

圖說如下:

第一排左起許秀年、青蓉、高玉珊、洪秀美、潘麗麗。

第二排左起:司馬玉嬌、柯玉枝、洪秀玉、黃香蓮、楊麗花、吳翠娥、吳梅芳、小鳳仙、紀麗如。

第三排左一為臺視總經理李聖文,左二為楊麗花的丈夫洪文棟。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3/8/16

攝影:程川康

【1983-08-17/民生報/01版/焦點新聞】

帶著美日僑胞的熱情和歡欣

楊麗花昨率團載譽回國

【臺北訊】楊麗花歌仔戲綜藝訪問團一行卅九人,昨(十六)晚七時卅分搭乘華航班機載譽返國,臺視兒童合唱團四十人趕到機場獻花。

「這趟出國公演,雖很辛苦,但我感覺很光榮,而華僑的熱情、送花更令我感動的快掉下眼淚,華僑都希望我們明年再去。」

出國前,楊麗花擔心僑胞看不懂「歌仔戲」,可是在美演出「漁孃」時,楊麗花說:「來觀看的觀眾,每一省籍的僑胞都有,而且反應很熱烈,可見他們沒有忘記我們的民間藝術。」

而更令楊麗花訝異的是,她上電視才十餘年,可是在美居住二十餘年的老僑胞居然對她也耳熟能詳。

原來,華僑是透過當地世界日報,及我國輸送過去的錄影帶,才認識楊麗花的。

「婦唱夫隨」的洪文棟說:「這回隨歌仔戲團出國訪問,是他畢生感到最光榮的行程。從另一方面說,因為團員們個個身心愉快,都沒有生病,使我這個隨隊醫生,無用武之地。」能將歌仔戲這個鄉土藝術在海外發揚光大,是楊麗花這一生中最大的心願。

美、日十二天三場的公演,行程安排得倉卒,時差的不同,雖令楊麗花和團員們一時難適應,但因每到一站,都受到當地華僑熱情的包圍與招待,令他們感動深深,一時忘了身心的疲憊。

在美國休士頓、洛杉磯兩地的演出,許多華僑扶老攜幼的開了四、五個鐘頭的車子前往「享受」久違的歌仔戲,楊麗花表示,她幾度感動得無法克制自己的情感。

尤其是看到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太太,趕到洛杉磯的機場去獻花,楊麗花差點想跪下去。

十日在休士頓表演之後,華僑們不肯放過他們,堅持第二天要在亞當斯馬克大飯店舉行茶會,大家再閒話家常。

結果茶會當天,傾盆大雨,道路積水,但擋不住數百名戲迷和楊麗花迷的熱情,他們仍冒雨赴約,爭睹這位臺灣歌仔戲名角的丰采。

茶會中,許多熱情華僑,尤其是來自臺灣的年老女性華僑,均圍著楊麗花索取簽名照片。

十四日在日本青年會館的公演,觀眾依然大爆滿,連走道都站滿了人,日本的華僑興奮的湧進會館自是不在話下,一部份國內來的觀光客卻也撿到了這個機會,互相吆喝的趕去一睹楊麗花的真面目。

他們開心的說,在國內要看到楊麗花本人真是談何容易,沒想到千裡迢迢的來到日本,卻能一償夙願看到楊麗花,甚至與她合照,摸摸她的衣服,這一下回國後,可有材料向親友炫耀了。

結束了這次公演,楊麗花所率領的歌仔戲團終於卸下這次海外公演的擔子,但是這兩個星期對她們實在太有意義了,而且也是她們這一生中值得回味的行程。

返國後,楊麗花和歌仔戲仔團又將進棚,為臺視趕錄「鬧花燈」及「薛仁貴徵東」兩檔各四十集的歌仔戲。

相關焦點

  • 世界臺胞之光系列分享 臺灣歌仔戲的女兒--楊麗花
    她於1970年代所組成的「臺視歌仔戲團」不僅讓歌仔戲於電視新媒體得以流傳,也培養諸多如陳亞蘭、紀麗如、潘麗麗、簡嘉伶、葉麗娜等歌仔戲名伶;和柳青、葉青、小明明並列歌仔戲四大小生。生於1944年的楊麗花,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兩個弟弟及一個妹妹。並沒有接受任何正規學校教育。1947年起,楊麗花加入母親楊好所在的臺灣宜蘭知名歌仔戲劇團「宜春園」。
  • 楊麗花的忠孝節義
    畢生為歌仔戲奉獻,演藝生涯超過七十年,楊麗花將曾經不被重視的傳統歌仔戲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時不斷培養新人,並突破各種演出局限,與諸多尖端技術結合,用創新的方式讓歌仔戲提升到更寬廣的境界。  而戲臺上的忠孝節義,內化成個人的修身處世,楊麗花親力親為,以身教言教自然而然地影響學生、團員,以及廣居海內外諸多世代的戲迷觀眾。
  • 歌仔戲裡的女性:楊麗花、陳亞蘭帥氣復出,出演宮鬥劇《忠孝節義》
    楊麗花自 1946 年開始登臺演出,從野臺戲唱到電視歌仔戲,以一人之力發明了「電視歌仔戲」這個流行近半世紀的名詞,自編、自導、自唱,還培育訓練了無數戲班成員。受限於語言與文化政策,楊麗花的電視歌仔戲即使因為劇情編排與楊麗花的魅力而創造長年的收視與討論熱潮,但多半只能在當時的六點半檔製作半小時長的帶狀歌仔戲,當年楊麗花為何會在《洛神》後引退,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把電視歌仔戲帶到黃金八點檔,得以用更完整優質的規格與預算來打造電視歌仔戲,當時《洛神》除了同樣集結她與陳亞蘭這對黃金組合,還請到知名港星馮寶寶來飾演甄宓(洛神)這個關鍵角色
  • 歌仔戲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獨家專訪》讓歌仔戲與時俱進!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
    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還記得霸氣英武的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嗎?睽違16年,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重出江湖,從9月底開始在臺視推出新劇《忠孝節義》。已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為什麼選擇電視復出,且為戲寒冬跪墳?楊麗花與得意門生陳亞蘭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娓娓道來與歌仔戲結緣的深刻情份。
  • 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 歌仔戲最帥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楊麗花淚流滿面送「小鳳仙」最後一程⋯⋯頻摘口罩擦淚擦不停
    (林淑娟攝)歌仔戲界的開心戲神,也是楊麗花歌仔戲團戲曲導演與當家醜角的小鳳仙,3月17日清晨5點39分病逝,享壽80歲。今(3日)在板橋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與她相交數十年的臺灣歌仔戲國寶楊麗花,之前因新冠肺炎醫院管制未能見上拜把姊妹最後一面而哀痛落淚,重情義的她今在愛徒陳亞蘭陪伴下親自出席告別式,淚送摯友最後一程。
  • 陳亞蘭超越尺度 扮7歲娃唱歌仔戲
    陳亞蘭在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第三單元「斷機教子」演七歲娃。
  • 【人人都是楊麗花】報名資訊
    【人人都是楊麗花】報名資訊活動介紹: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縱橫歌仔戲界數十載,從《精忠報國》到叫好又叫座的《薛平貴》、《呂布與貂蟬》、《薛丁山與樊梨花》等近百部好戲,楊麗花對於歌仔戲的使命透過一部部好戲,深植在你我心中,今年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正式播出,讓我們一起重溫當年看歌仔戲時的感動,邀請大家一起化身成您我心中的楊麗花。
  • 獨/楊麗花被弟子拚命嚇壞 挺孕肚翻滾出血還繼續演
    記者潘俊宏/攝影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度推出歌仔戲電視劇「忠孝節義」,38歲的子弟兵何佩芸代表出徵今年金鐘獎,入圍新人獎相當興奮,和楊麗花、陳亞蘭一樣,她也是「拚命三娘」代表,上吐下瀉也堅持比完賽、懷孕還在臺上翻滾,把師傅們都嚇得頻頻勸阻。
  • 林鶴宜:混雜與交融的「傳統」想像:馬來西亞在地職業戲班 「麒麟」閩劇團歌仔戲劇目及演出觀察
    若「鳳凰班」抵星的時間是1932年,則這些戲班訪新馬的時間亦當延後。[20王靜怡,《東南亞華人音樂的形成與來源》,頁126。未說明來源依據。[21] 臺灣歌仔戲出國情形,參見蔡欣欣,《1960年代臺灣歌仔戲「柏華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考索》,頁97-134;蔡欣欣,《1960年代「牡丹桂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頁1-51。
  • 國寶楊麗花現身!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
    一句話惹哭陳亞蘭 師徒當眾淚擁楊麗花相隔16年推出歌仔戲《忠孝節義》,她上次亮相是2年前,今身穿6位數黑金訂製服亮相,霸氣眼神依舊,被問到為這次成品打幾分?楊麗花說:「不是我打幾分,是陳亞蘭打幾分,這孩子很辛苦。」陳亞蘭一聽到師父稱讚,現場淚崩,師徒臺上擁抱。
  • 【新聞】掰了外遇家暴夫,司馬玉嬌近況曝光
    (圖/報系資料照)資深藝人司馬玉嬌,一開始拍武俠片起家,因緣際會和楊麗花合作進入歌仔戲圈,成為知名花旦,更主持了長壽節目《天天開心》達14年,演藝之路雖然順遂,但在感情路上卻是跌跌撞撞。司馬玉嬌家境不算寬裕,擔任郵差的父親失業後到歌仔戲班工作,經常隨戲班巡迴表演,雙親為了養家,讓她寄宿伯父家,沒想到堂哥居然對她伸出狼爪,讓她幼小心靈埋下陰影,國小畢業後便到工廠打零工,長達12個小時的工時,賺取12元薪水,所幸14歲時,她在長輩推薦下演出電影《八美圖》,並以「司馬玉嬌」為藝名出道,亮麗外型也讓她扛下女主角重擔。
  • 首座楊麗花Q版人型公仔座落臺視廣場 吸引「花迷」們打卡熱潮
    ,為即將開播的「楊麗花歌仔戲舞臺劇公演特別版」以及臺視《忠孝節義》首露臉,為新戲宣傳開催助力,並揭曉座落於臺視廣場的楊麗花造型Q版人型公仔,並與自己的Q版人型公仔照,楊麗花笑說這是「真假程嬰(楊戲中角色名)」,又說,「公仔比我勾錐,我比較緣投啦!」
  • 百件壓箱寶戲服套粉絲 陳亞蘭精心改造「​楊麗花們」
    >楊麗花歌仔戲今天在臺視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邀粉絲同樂扮裝彷若楊麗花上身,由陳亞蘭、紀麗如與葉麗娜出席出席擔任評審,陳亞蘭更透露,今天所有參賽者穿戴的戲服、帽子,都是楊麗花曾經穿過的、戴過的壓箱寶,一共近百件戲服給粉絲套上,起初陳亞蘭還略過比較華麗的戲服,但楊麗花不滿說:「我那一套尚水(臺語漂亮)的衣服怎麼沒拿出來?」
  • 龍劭華17年後再演歌仔戲 當大夫取悅《嘉慶君》陳亞蘭
    《嘉慶君遊臺灣》開鏡龍劭華17年後再演歌仔戲當大夫取悅
  • 楊麗花放話「演到80歲」 《忠孝節義》陳亞蘭噴淚抱恩師
    2019/09/23 16:34〔記者粘湘婉/臺北報導〕「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睽違16年推出8點檔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
  • 【搬戲人生】精緻歌仔戲濫觴 河洛傳唱臺灣在地故事
    現任團長李尚賢認為,長久以來,多數的歌仔戲故事是以中國的劇本為基礎來改編,鮮少以臺灣的故事為背景,近二十年來,河洛歌子戲團注重「臺灣元素」,演出《臺灣,我的母親》、《彼岸花》《竹塹林佔梅》、《風起雲湧鄭成功》等劇,奠基良好的基礎。「歌仔戲不能倒」。
  • 蔡欣欣:1960年代「星國留聲」的臺灣歌仔戲班演出印記與唱片録製
    本文以此「特定時空場域」録製的歌仔戲唱片,作為重返歷史現場的線索,結合史料爬梳、報刊檢索、文物考證、口述訪談與田野採録等研究策略,考察梳理「新臺光」「柏華」與「牡丹桂」等劇團出國的邀約模式與成員組成,在新馬的演出性質與表演場域,展演形態與劇藝形態,管窺劇團在新加坡録製唱片的因緣、唱片劇目與音樂特色及電臺傳播等面向,初步建構臺灣歌仔戲的星馬演出印記,填補臺灣歌仔戲半世紀之遙的海外傳播史頁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