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大學萬名「學子下鄉」系列調研:紮根鄉村精準扶貧 普惠金融謀...

2020-12-26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廣東報導

為了深耕金融扶貧、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領域,中國建設銀行創建的建行大學已經接近兩年時間了。兩年來,建行大學在貫徹產教融合和孵化創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組織萬餘名大學生進行下鄉實踐活動已經成為了建行大學圍繞國家發展要求培養人才、整合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廣東省汕頭、汕尾等多地調研了解到,建行大學在廣東省組織了超過400人的大學生下鄉實踐,通過搭建「金融+村務」平臺便民、扶持港澳新青年發展農業創新、組織醫療團隊為村民義診扶貧等一系列活動,讓金融能夠普惠到廣闊的鄉村,踐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普惠金融發展對於地區鄉村經濟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對於龍頭企業和特色企業的信貸投放明顯增長,而貸款成本顯著下降。

首個村務合作平臺

由於中國農村地區地廣、人稀的特點,金融不發達一直是鄉村振興的一大痛點。大多數銀行出於效益考慮不願在農村地區鋪設網點,而農村村民辦理金融業務往往也需要長途跋涉到城鎮,帶來了極大不便。

「建行廣東省分行與廣東汕頭市澄海區搭建了全國建行系統內首個陽光村務平臺,打造鹽鴻鎮黨群服務中心,集鄉村學堂、黨群活動、公共服務為一體,設立了新金融民生服務窗口及智慧政務服務區,能夠給村民提供銀行存、貸、匯、繳、投,繳交社保醫保費用等金融服務。」建行汕頭市分行副行長王洪湘表示,銀行與鎮政府合作,將鄉村的村務與金融進行整合,讓銀行的服務重心下沉,而村民能夠在此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務。

據他介紹,這是建行在政銀合作中的一個嘗試,而下一階段也會在全國推廣開來。「鄉村振興必然少不了金融服務,建行通過加大對鄉村經濟的投入體現出來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疫情期間,由於村民在鄉村的出入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陽光村務平臺在發揮政務和金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種銀政合作模式,提升了單一網點服務功能,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認可。

「通過與基層政府合作,銀行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和形象也有了提升。隨著鄉村的發展,銀行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鄉村建設中去。」王洪湘認為,鄉村振興是國家的發展大戰略,銀行的發展要服務國家戰略,而鄉村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也有金融需求,陽光村務平臺的建立正好契合了這一點。未來該平臺的服務功能將會不斷完善,平臺在鄉村的覆蓋面會更廣。

在學子下鄉的活動現場,建行還與南方醫院進行合作,為村民提供義診送藥服務。

「不少農村的醫療條件仍很差,出行看病也不方便。作為一名醫生,我們願意多在這種公益活動中給他們看病減少他們的病痛。」南方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這些農民的一個微笑可能就是對醫生的最大回報。

扶持創新農業

在此次「學子下鄉」的活動中,國家新農業的發展讓大學生們感觸頗深,田間地頭的實踐也讓他們更加的「接地氣」了。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在廣州的發布,建行為港澳青年來內地創業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包括信息服務、融資渠道、創業支持、鄉村振興、個人服務、安居服務、創新孵化、雙創基地、教育培訓等方面。

在汕尾市,香港國際青年創客聯盟在海豐新山村設立了一個農場,通過無菌環境水培農作物來種植高端蔬菜。

「這種蔬菜是無土培育,不會涉及重金屬,屬於高端的食材。目前產品主要銷售區域在香港和廣東,市場的反響很不錯。」香港國際青年創客聯盟總幹事黃敏表示,她希望將國際高端農業技術引進內地,再從內地輸入香港,不僅大大拓寬了港澳青年創業就業渠道,而且也能大大提升內地農副產品輸入的自信,更是能夠打造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內地,培育港澳新型農民。

記者在學子下鄉活動的現場了解到,當前的大學生對於農創先進種植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中國是農業大國,這次的活動讓我對一直以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作業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們大學生能夠更深地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意義。」一位中南財經大學的大學生表示。

建行大學人士認為,很多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與田間地頭的實踐在感受上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也體現了建行大學「產教融合」的理念。

普惠金融增量降價

作為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建行在支持鄉鎮企業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當地有一家廣東遠東國蘭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龍頭企業以種植蘭花為主業,產品遠銷國內外。

「蘭花交易的市場分為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其中,國內每年會有幾場大型的蘭花會展,是能夠促進市場銷售的。」廣東遠東國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敏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3~4月份外貿訂單少了,而國內的出行受限,會展也延期了,這讓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當時建設銀行找到了公司,表示能夠給企業貸款140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這筆資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讓我們非常感激。」陳少敏對記者表示。

他認為,不僅對於企業的貸款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銀行還幫企業申請各種貸款補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陳少敏向記者透露:「兩年前,企業的貸款都是基準利率或者稍微上浮10%。如今企業不僅享受了優惠利率,還有銀行申請貸款補貼,綜合計算貸款成本降低了1.5%。」

記者初略計算,以今年初剛貸款的1400萬元計算,該筆貸款在利率上直接給企業讓利了20多萬元。

「目前,企業在銷售上也在積極地開闢新的渠道,通過直播、電商等平臺進行銷售。」陳少敏表示,企業如今經營狀況已經逐漸好轉,營業已經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90%,已經可以說順利地渡過了難關。

據了解,截至目前,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已突破1500億元。2020年前7個月,當年平均執行利率較上年下降65BPS,為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超9億元 。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建行大學萬名學子走進田間地頭 助力鄉村振興
    人民網貴陽7月20日電(王欽)7月20日,記者從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全國萬名學子將深入基層一線,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向村民們宣傳金融基礎知識、介紹扶貧政策、講解反非法集資、防金融詐騙等內容,宣講普惠金融政策,踐行新金融理念
  • 在廣袤的沃土生長 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學子下鄉實踐活動剪影
    建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江蘇的廣闊鄉村開展,廣大在校大學生們依託建行大學搭建的「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走出書齋來到了村口,投入到「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產教融合、實踐育人」的洪流中。
  • 「破圈」的建行大學 如何將教育培訓嵌入扶貧框架?
    白埡村的培訓班只是建行大學開展「金智惠民-脫貧攻堅」系列培訓的一個縮影。建行安康分行副行長陳昕榮表示:「在開展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之後,我們從去年開始進行教育扶貧,結合定點扶貧對象實際情況開展了多項培訓。不僅要幫助村民脫貧,還要幫助村民致富。」教育培訓如何嵌入扶貧框架?
  • 金智惠民根植新時代大地 融智賦能砥礪新金融實踐
    ,融通線上線下渠道、深入社會各類場景「送教上門」,打造建行大學裕農學堂紮根基層,組織鄉村振興萬名學子下鄉主題實踐,自大學建校兩年以來,累計開展「金智惠民」培訓4.33萬期,惠及331萬人次,積極發揮非金融服務手段作用,有效促進內外連結、產教融合、融智賦能,助力金融活水普惠灌溉。
  • 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裕農學堂紮根鄉村
    相信這僅僅是開始,但願在智慧政務、智慧城市建設領域方面我們與建行開啟更有益的探索和深度合作,打造產教融合基地,成就豐縣的數字鄉村建設。」豐縣,是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自古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是農業種植面積達190萬畝的農業大縣,培育出「果菌菜牧木」五大特色產業集群。
  • 披沙瀝金 建行江蘇省分行蓄力賦能打造建行大學名片側記
    兩年過去了,當聚聯盟、惠眾智、組下鄉等一系列生動而又有張力的大手筆躍然於職業教育界、企業界甚至是田間地頭上,我對建行大學有了新的認識。」一位員工如是說。   新時代新業態,催生了新金融,也給建行大學開闢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領域。
  • 披沙瀝金 建行江蘇省分行蓄力賦能打造建行大學名片側記_新華報業網
    從「推動」到「自覺」  「兩年前,建行大學成立時,我誤以為,就是將建行的培訓工作體系進行了擴容。兩年過去了,當聚聯盟、惠眾智、組下鄉等一系列生動而又有張力的大手筆躍然於職業教育界、企業界甚至是田間地頭上,我對建行大學有了新的認識。」一位員工如是說。  新時代新業態,催生了新金融,也給建行大學開闢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領域。
  • 建行「裕農通」下鄉助農精準營銷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滿足村民們的各項金融需求,建行各支行充分利用裕農通服務點的便利條件,主動上門為村民們帶來優質惠民金融服務,切實踐行普惠金融政策,努力改善農村金融環境,不斷提供優質惠民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建行力量。
  • 建行湖南省分行打造「裕農學堂」助力鄉村振興
    村民們一邊忙著收割農作物,一邊走進「建行大學•裕農學堂」學習,可謂是「雙豐收」。 作為三湘金融領頭羊,如何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能,為「湘」村插上騰飛的翅膀?破題不僅在金融,更要跳出金融談「智融」。
  • 以「金智惠民」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銀行豐縣支行撬動普惠金融新格局
    據悉,「建行大學•裕農學堂」是建行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精神,助推總行鄉村金融工作而打造的鄉村教育金融賦能新模式,以金融智慧賦能三農事業,支持全行鄉村金融業務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金智惠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 探路新金融的星辰大海一一建行大學成立兩周年
    融入社會化甘甜  兩年前,建行人滿懷理想,創辦了一所真正服務於小微企業、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未來的企業大學。兩年來,建行大學作為新金融的踐行者,勾勒出了普惠教育、創新未來的美好圖景。  一頭連著廣闊鄉野,一頭連著新金融課堂。
  • 建行公益注活水,私行電商搭鵲橋,鄉村「農品」變「爆品」
    在銷售埠,上述企業的扶貧商品均上架善融商務」平臺,通過電商平臺集中宣傳、品牌打造,在建行系統內和客戶間打響了雲南商品知名度。普惠金融精準滴灌,善融商城搭起鵲橋,一條助農惠農的完整鏈條就此完善,將雲品出滇的山路變成信息高速路的坦途。
  • 建行大學和西南大學聯合開展鄉村振興系列直播
    新華網重慶5月2日電 聚力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日前,建行大學重慶市分行分校聯合西南大學,聚焦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在金智惠民培訓、課題研究、智庫建設等多領域深化合作,策劃推出「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系列金智惠民直播,搭建起服務鄉村新平臺。
  • 2020金融峰會丨梁定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梁定基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專題論壇·2020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上曬出了一份金融精準扶貧的成績單。在決戰脫貧攻堅期間,廣西農信社組織發動全區農信系統500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工作隊,強化工作機制,夯實組織保障;強化精準投放,全力滿足貧困戶的有效信貸需求;強化風險管控,確保扶貧小額信貸「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有效益」;強化定點幫扶,推動定點扶貧村全部「摘帽」。
  • 建行福建省分行定點幫扶福建平和縣共繪鄉村振興好風景
    「善建基因」助力基礎建設,改善村容村貌;「金融活水」上山下田,興旺蜜柚等特色產業;數字普惠走進田野,幫助探索致富「金鑰匙」……自2012年定點幫扶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計投入信貸資金12.4億元;捐贈款物超184萬元;幫助平和地區商品補貼超110萬元,銷售扶貧商品超
  • 裕農通行惠民生 金融下鄉助「三農」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履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有效緩解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短板等社會痛點問題,建行杭州分行全力推廣「裕農通」普惠金融模式,為廣大農村客戶提供「金融下鄉」服務,讓農村客戶不出村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 裕農通:立足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踐行金融扶貧
    中國建設銀行「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以下簡稱「裕農通」)是指建行在縣域鄉村指定合作商戶服務點布放銀行卡受理終端設備或「建行裕農通」APP,向借記卡持卡人提供助農取款、現金匯款和餘額查詢、轉帳匯款、代理繳費等服務功能。
  • 建行雲南省分行行長楊中侖赴扶貧點調研定點扶貧工作
    近日,建行雲南省分行行長楊中侖先後來到昭通鹽津縣落雁村後溝、蒲草等村社,烏雞示範基地、獼猴桃產業道路、火石小學等地,調研建行雲南省分行定點扶貧工作開展情況,走訪慰問貧困戶。  楊中侖實地察看了鹽津永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建行雲南省分行重點扶植的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 河曲農商行:黨建引領聚合力普惠金融進萬家
    全縣農業人口11萬,耕地面積40萬畝。河曲農商行因農而生,以農為本,始終堅持支農支小主方向、主旋律,堅持「深耕三農、細作小微、精準扶貧、傾力重點」的戰略定位,不斷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大力推行「整村授信」工程,為改善河曲縣本土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環境做出努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 中原銀行新鄉分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在付萬清的感召下,幾名村民自願組成「愛心」小團隊,經常幫助村裡的困難家庭。付萬清的普惠金融服務站被村民們稱為「愛心小站」。    「咱們的惠農網點就是為老百姓提供便利服務的,村民有需求,我們就要做好服務。」付萬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