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大學萬名學子走進田間地頭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6 金臺資訊

人民網貴陽7月20日電(王欽)7月20日,記者從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全國萬名學子將深入基層一線,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向村民們宣傳金融基礎知識、介紹扶貧政策、講解反非法集資、防金融詐騙等內容,宣講普惠金融政策,踐行新金融理念。

建行大學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啟動。建行供圖。

據了解,藉助建行大學「金智惠民」工程在鄉村振興戰略領域資源優勢,「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不僅為青年學子搭建了解金融、融入社會、參與公益、發揮才智的舞臺,而且能夠讓青年學子結合所學專業,與農林牧等專家一起,將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群眾答疑解惑,在助力脫貧攻堅、投身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展現青年風採。

在2020年度暑期下鄉實踐活動中,貴州有400餘名學子參與,將分成下鄉先遣隊、重走長徵路和脫貧攻堅三隊,深入貴州威寧、紫雲、大方等地進行實踐。此外,建行大學還將通過「雲實踐」,開展「我為學堂獻微課」「我來領養雲寵物」等活動,體驗數字時代培訓方式的轉變,從多角度深入思考新金融、鄉村振興和科技發展等話題。

建行大學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授旗儀式。建行供圖

建行大學自2018年12月成立以來,以「共享化、專業化、科技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實施開展「金智惠民」工程,推進產教融合,積極賦能社會。蹲守建行「裕農通」服務點,為「村口銀行」謀發展思路,出創業點子;到建行縣域支行跟崗實習,在建行「勞動者港灣」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遞上一杯水;向勞動者傳遞建行的暖意和尊重……多年來,建行不斷延伸服務範圍、豐富服務內容,了解農戶、小微企業、社會各個群體需求,讓金融知識得到普及,金融思維發生了重大轉變。

相關焦點

  • 建行湖南省分行打造「裕農學堂」助力鄉村振興
    村民們一邊忙著收割農作物,一邊走進「建行大學•裕農學堂」學習,可謂是「雙豐收」。 作為三湘金融領頭羊,如何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能,為「湘」村插上騰飛的翅膀?破題不僅在金融,更要跳出金融談「智融」。
  • 建行大學萬名「學子下鄉」系列調研:紮根鄉村精準扶貧 普惠金融謀...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廣東報導為了深耕金融扶貧、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領域,中國建設銀行創建的建行大學已經接近兩年時間了。兩年來,建行大學在貫徹產教融合和孵化創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組織萬餘名大學生進行下鄉實踐活動已經成為了建行大學圍繞國家發展要求培養人才、整合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
  • 在廣袤的沃土生長 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學子下鄉實踐活動剪影
    建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江蘇的廣闊鄉村開展,廣大在校大學生們依託建行大學搭建的「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走出書齋來到了村口,投入到「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產教融合、實踐育人」的洪流中。
  • 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裕農學堂紮根鄉村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一走進豐縣公共數據中心,確實被「小縣城也可以擁有大數據夢」震撼了。而在這個中心的三樓,建行大學「裕農學堂」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豐縣數據中心主任方軍的一席話解開了大家的疑惑:「建行大學裕農學堂來到豐縣,對我縣的金融幹部來講觸動很大。
  • 新鄉萬餘人大代表奔赴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建功
    河南省新鄉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雙崗建功,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以來,全市萬餘名人大代表活躍在田間地頭、河流阡陌、村莊農家,讓履職之根扎在人民的厚土中,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建功立業。兩年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接待、走訪群眾4萬餘人次,提出各類建議意見5000餘條,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6萬件,開展執法檢查、考察調研活動1萬餘人次,用智慧和汗水為新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力量。激活「一盤棋」2019年5月8日,新鄉市人大常委會發出倡議,號召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積極投身 「代表雙崗建功,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
  • 「破圈」的建行大學 如何將教育培訓嵌入扶貧框架?
    在建行安康分行員工季翼的手裡,快板成了向村民普及金融知識的「擴音器」。日前,「建行大學·裕農學堂」培訓班走進陝西安康市漢濱區縣河鎮白埡村,當季翼手握快板站在村委會前的小廣場上時,在他面前是從十裡八鄉趕來聽課的幾十餘名村民。
  • 披沙瀝金 建行江蘇省分行蓄力賦能打造建行大學名片側記
    兩年過去了,當聚聯盟、惠眾智、組下鄉等一系列生動而又有張力的大手筆躍然於職業教育界、企業界甚至是田間地頭上,我對建行大學有了新的認識。」一位員工如是說。   新時代新業態,催生了新金融,也給建行大學開闢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領域。
  • 建行大學和西南大學聯合開展鄉村振興系列直播
    新華網重慶5月2日電 聚力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日前,建行大學重慶市分行分校聯合西南大學,聚焦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在金智惠民培訓、課題研究、智庫建設等多領域深化合作,策劃推出「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系列金智惠民直播,搭建起服務鄉村新平臺。
  • 披沙瀝金 建行江蘇省分行蓄力賦能打造建行大學名片側記_新華報業網
    從「推動」到「自覺」  「兩年前,建行大學成立時,我誤以為,就是將建行的培訓工作體系進行了擴容。兩年過去了,當聚聯盟、惠眾智、組下鄉等一系列生動而又有張力的大手筆躍然於職業教育界、企業界甚至是田間地頭上,我對建行大學有了新的認識。」一位員工如是說。  新時代新業態,催生了新金融,也給建行大學開闢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領域。
  • 建行福建省分行定點幫扶福建平和縣共繪鄉村振興好風景
    「善建基因」助力基礎建設,改善村容村貌;「金融活水」上山下田,興旺蜜柚等特色產業;數字普惠走進田野,幫助探索致富「金鑰匙」……自2012年定點幫扶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計投入信貸資金12.4億元;捐贈款物超184萬元;幫助平和地區商品補貼超110萬元,銷售扶貧商品超
  • 建行棗莊分行:金融服務走進村
    「廣大村民請注意,為方便社保繳費,請每一戶至少有一個家庭成員用建行卡辦理繳費,現在建行的工作人員已來到咱村提供上門服務,免費給大家辦卡,還有話費贈送,請大家相互通知,帶著身份證到村委會辦卡」。建行滕州支行魯化分理處積極響應上級行的號召,以金融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踐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擔當,開展助力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下鄉活動。
  • 以「金智惠民」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銀行豐縣支行撬動普惠金融新格局
    中國江蘇網訊 首家「裕農學堂」掛牌豐縣、開展金融普及和實用知識培訓等「金智惠民」活動、全縣設立410個助農服務點解決農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難題……作為一家金融機構,建行豐縣支行為什麼要組織一系列普惠金融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建行豐縣支行給了一個完美的答案——共開展培訓活動多期,培訓近1700人次,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 領飛基層,振興鄉村:羊城村官從田間地頭走進大學課堂
    8年來,「羊城村官上大學」工程累計招生11939名,畢業人數達6186名,村(社區)「兩委」幹部、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佔比,分別由2012年的29%和41%,提高到目前的67%和78%。一批批基層幹部從培訓課堂走出,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明顯提升的他們,在基層工作中挑起大梁。
  • 建行「裕農通」下鄉助農精準營銷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中宏網山東7月28日電(記者 王博)為助力鄉村振興,深耕「裕農通」站點聯動效應,將普惠金融助力鄉村發展做到實處,建設銀行各支行利用其在農村地區的服務網點,為周邊村民們提供助農存取款等服務,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有效解決了目前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痛點和難點。
  • 探路新金融的星辰大海一一建行大學成立兩周年
    開展「村醫學堂」助力鄉村抗擊疫情,協助地方政府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和防護能力,建行大學傳播矩陣全線開啟,在線問診、同程查詢、政策措施、防疫課堂等一系列服務,將科學防疫知識送達街巷村區。推進線上教育培訓,實施「空中知援」。推出抗「疫」系列講座直播,製作《疫情防控知識普及課》等系列課程,聯合來畫視頻出品28節疫情防控系列視頻微課,實現全網4.2億曝光、1.8億次播放。
  • 裕農通:立足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踐行金融扶貧
    裕農通是中國建設銀行全面貫徹落實全行普惠金融戰略,面向「涉農、扶貧」重點客群,為解決鄉村地區金融產品服務供給不充分等問題,以網際網路思維、輕資產新模式快速延伸縣域鄉村地區服務觸角,提升建設銀行縣域鄉村服務能力而搭建的縣域普惠金融共享服務平臺。截至2019年6月末,建行累計拓展裕農通服務點22.4萬個,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鄉村覆蓋率超過33%,承接各地政府的定點扶貧村覆蓋率達98.85%。
  • 南平延平區結合當地鄉村振興實際,將全會精神送到田間地頭 綠色...
    村裡準備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斜溪站7支志願者隊伍的力量進村入戶,同時用村裡的廣播將全會精神傳播到田間地頭。」據了解,斜溪全村綠化率高達91%以上,6個公園散落村中,處處有花草林木,園林綠化率達30%以上。但是,這片「綠」來之不易!
  • 建行董事長田國立新年賀詞:只爭朝夕 善建而行
    田國立在賀詞中指出,當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建行人以「三大戰略」為突破,從G端、B端、C端發力,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大變革中,再一次開始「華麗轉身」,識變應變求變,勇於實踐商業銀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新時代新金融的發展路徑。
  • 天台峇溪書院: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值得一提的是由村民王逢祥一手創辦的鄉村公益圖書館——逢祥書屋。王逢祥起初的想法很簡單,「全民閱讀的觸角應該進一步向鄉村延伸」。他想讓鄉親們共同感受閱讀帶來的人生樂趣,「讓大家知道,生活不止每天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剛開始籌建圖書館的時候,村民們都覺得很新鮮。「祖祖輩輩生活在田間地頭的莊稼人,只知道讀書要進學堂。圖書館,那好像是城裡才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