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迦陵頻伽」

2021-03-06 佛教建築

迦陵頻伽,梵語kalavinlka,巴利語karavi^ka。

又叫做歌羅頻伽鳥、羯邏頻迦鳥、

迦蘭頻伽鳥、迦陵毗伽鳥。

略稱迦陵頻鳥、迦陵鳥、羯毗鳥、鶡鵯鳥、

羯脾鳥、頻伽鳥等。

意譯作好聲鳥、美音鳥、妙聲鳥。

在敦煌壁畫中有一種鳥身人首的樂伎造像,其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鳥,身體類似仙鶴,兩腿修長,雙翅,頭部是童子或者菩薩形象。這種人首鳥身的圖像造型就是佛教藝術裡最具明星氣質顏值最高、唱歌最好聽的妙音鳥迦陵頻伽,據說它們居住在喜馬拉雅的雪山裡,當它們在蛋殼裡就能唱出美妙的歌聲了,聽過它歌聲的人都讚不絕口。

唐卡作品中的迦陵頻伽形象

當年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修行時,迦陵鳥圍繞其間,又唱又跳,聲音極為美妙,演奏的「迦陵頻曲」還被佛祖身邊的阿難進行了傳播,成為「林邑八樂」之一。在經變畫和佛傳畫中有許多佛教故事,經過世世代代的描繪,最後形成具有符號性的構圖。比如文殊、普賢菩薩的壁畫中,就會在獅子大象旁畫有行進的樂隊,迦陵頻伽就在其中。

敦煌莫高坤第25窟 觀無量壽經變壁畫臨摹畫

去過敦煌莫高窟的朋友不難發現,洞窟內很多壁畫中都有迦陵鳥,有一身飛翔中吹奏排簫的、吹奏橫笛的、拿著像新疆維族樂器冬不拉演奏的、雙手持拍板擊打的、還有和共命鳥相對彈琵琶和阮的等等。

敦煌莫高窟第45窟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之說法會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正中繪製極樂世界圖,中央是佛在說法,四周圍繞聽法的聖眾,兩側有觀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相封而坐。佛的身後是象徵著極樂世界的富麓堂皇的宮殿樓閣,殿堂之周以迥廊相通,前面則是建在七寶水池上的平臺,右側有7人樂隊,迦陵頻伽造像在其後右上角。

 敦煌莫高窟第45窟 盛唐 北壁迦陵頻伽造像

右側還有迦陵頻伽樂伎正在吹奏,其他樂伎神態專注,豐腴的面部略微發胖,表情十分豐富,頭戴花冠,斜披天衣,裙褲寬大,坐方毯上演奏。

敦煌莫高窟360窟 中唐 藻井中迦陵頻伽伎樂線描圖

莫高窟第360窟藻井主室覆鬥頂,中心為一朵捲瓣蓮,蓮心繪迦陵頻伽,迦陵頻伽懷抱曲項琵琶,展翅飛翔於彩雲伽陵頻伽之間。大多迦陵頻伽造像都在樂隊前面或兩側站立,而這一身迦陵頻伽鳥樂伎則是在飛翔中演奏琵琶。這尊迦陵頻伽造像,左手持琵琶,右手作演奏狀,頭梳高髻,兩鬢各束一長髻飄於空中。

 敦煌莫高窟第401窟 隋代 窟頂

關於迦陵頻伽在不少佛經中都有記載,說明它們出自印度神話和佛教傳說,是半人半鳥的神鳥,被作為佛前的樂舞供養。迦陵頻伽的鳴聲是佛的「勝相」之一,一般用來比喻佛說法的聲音動聽。按佛教教義,音樂舞蹈屬於聲色禁戒之列,並明文規定在戒律之中,但為什麼在壁畫中,出現那麼多豐富的音樂和舞蹈內容呢?有這麼一個說法,說是因為「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眾生聽聞好聲音,心就會變得「柔軟」,心「柔軟」就容易接受佛的教化。

敦煌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 觀無量壽經變中的迦陵頻伽伎樂

這也是敦煌260多個石窟中,幾乎所有經變畫上都有樂隊、樂器及歌舞表演場面的原因。另外,又由於無論是淨土界,還是世俗界,都要用「伎樂」來「禮佛」,也就是要用音樂來供養佛。所以,壁畫中常常會出現天宮伎樂、飛天伎樂、化身伎樂、夜叉伎樂、菩薩畫伎樂、故事畫伎樂、經變畫伎樂(包括迦陵頻伽樂伎)等等形象。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 晚唐 

阿彌陀經變中迦陵頻伽伎樂與二童子共舞

其實,這也是一種象徵手段的表現,迦陵頻伽作為佛教教義中傳說的人首鳥身「樂伎」,以它特別的形象在敦煌經變畫中的出現,被賦予了象徵的意義,迦凌頻伽象徵「佛」,是佛的化生,所以它發出的「和雅音」象徵的是「佛音」。

壁畫中的迦陵頻伽

總而言之,敦煌壁畫上出現的迦陵頻伽及樂舞形象,是佛教教義觀念在敦煌壁畫上的直觀表現;歷代敦煌石窟壁畫上的禮佛樂隊、迦陵頻伽及「眾諸鳥」形象,都是畫工及供養人受往生極樂世界的禮佛心理所驅使,透過其行為方式和宗教觀念,通過佛教造像體現了佛教音樂美學的審美理想與追求。

敦煌莫高窟61窟 五代 迦陵頻伽樂伎線描圖

拿著樂器的迦陵頻伽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轉載自《梵華一念》

回饋讀友古建築經典圖書

獨家打折活動

掃描下方二維碼

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好課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 敦煌莫高窟石窟藝術最全線描稿,精彩至極!太珍貴啦!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五代 迦陵頻伽伎樂莫高窟14窟 晚唐 迦陵頻伽伎樂莫高窟61窟 五代 迦陵頻伽伎樂莫高窟159窟 中唐迦陵頻伽伎樂莫高窟360窟 中唐藻井中迦陵頻伽伎樂
  • 莫高窟壁畫中的禽鳥
    至今雖己經歷幾百年的時間,但它還完好地保存著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四萬五千餘平方米的壁畫。出於對佛教內容表現的需要,在這些精美的壁畫中描繪著許多造型生動、色彩豐富的禽鳥形象。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禽鳥圖像本身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是作為襯景和裝飾圖案的一部分出現。從北涼到西夏,歷經多年間的壁畫中留下如此豐富的禽鳥圖像,己突顯了鮮明的時代藝術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技法。
  • 敦煌壁畫裡的「反彈琵琶」舞姿到底源於何處?
    圖左:貞順皇后石槨線刻畫反彈琵琶之一 圖右:莫高窟中唐第 112 窟反彈琵琶線描圖敦煌壁畫中的「反彈琵琶」是中國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藝術形象之一,隨著《絲路花雨》等現代歌舞的演出而傳播海內外, 學術界和藝術界 一直奉為經典,但唐代畫匠創作究竟源自盛唐、中唐何時彰顯不確, 沒有準確的時期和粉本來源答案。
  • 生花妙筆點染樂器神韻,敦煌圖案再現華美篇章
    ,對此樂器面板圖樣的設計,選擇敦煌壁畫中的摩尼寶珠,桃形紋,忍冬紋進行組合。作者:趙袖榮主題:迦陵頻伽設計思路      「四弦六相彎琴」因琴頸為彎曲狀而得名,由琵琶演變而來,是琵琶和鳳首箜篌相結合的產物。敦煌石窟中始見於晚唐並沿襲至元代。
  • 敦煌壁畫到底有多美?(高清圖集)
    領略敦煌壁畫獨到的藝術之美,深入了解敦煌石窟的歷史文化與藝術成就,體驗敦煌石窟藝術創作者高超的技藝與匠心,傳播與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寶藏。 敦煌壁畫到底有多美?
  • 大美敦煌 | 莫高窟彩塑壁畫藝術
    文章來源:敦煌石窟公開網敦煌石窟藝術以建築、雕塑、壁畫三種藝術形式為主要構成。彩塑是敦煌藝術的主體之一。唐代是莫高窟彩塑的黃金時代,不僅善於營造大型佛像,更精於塑造與人等身的群像,第45窟的塑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作品。第45窟窟形為覆鬥形頂殿堂窟。
  • 敦煌莫高窟壁畫的製作過程
    敦煌莫高窟壁畫的製作過程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巖上
  • 莫高窟石窟線描稿(200圖)
    敦煌石窟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像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等等,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 敦煌莫高窟塑像,榆林窟密教壁畫
    大美敦煌 | 莫高窟第45窟彩塑壁畫藝術敦煌石窟藝術以建築、雕塑、壁畫三種藝術形式為主要構成。彩塑是敦煌藝術的主體之一。右側的未生怨故事是《觀經》的主旨,敘述頻婆娑羅王當初求子心切,結下了未生怨。阿闍世太子長成後,將父王頻婆娑羅囚禁深宮,斷其糧水。王后韋提希身藏蜜面,瓔珞盛果漿,探望國王,為其延續性命。阿闍世王發現後,盛怒之下幾欲殺母,幸被二大臣功阻。阿闍世因此同時囚禁父母。被幽閉的頻婆娑羅王夫婦,由是一心向佛。壁畫中情節自下而上,表現了未生怨故事。
  • 世界藝術|莫高窟石窟線描稿(200圖)
    敦煌石窟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像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等等,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 敦煌 莫高窟【精品特窟9】盛唐45窟
    畫面分三部分,正中為觀音菩薩像,面部豐腴,翠眉明眸,端莊慈祥,披帛隨身,瓔珞璀璨環繞,豔而不俗。右壁繪製的是觀無量壽經變,「西方極樂世界"是畫面的主體,七寶池中現出一片宮殿樓閣,曲欄平臺,氣勢磅礴,輝煌壯麗。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請100年前的莫蘭迪到莫高窟來臨摹學習一趟,解讀關於敦煌莫高窟顏色背後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
  • 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石窟 克孜爾壁畫線描稿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
  •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
     提示:點擊上方"鮮花天降的法緣"↑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 4500餘身」。
  • 敦煌首次被「搬」進京!壁畫、洞窟、佛像近乎完美復刻,究竟值不值得帶娃來看?
    這不是簡單的複製,是通過洞窟三維掃描、彩塑三維重建和壁畫高精度數位化「復原」的敦煌。精度刻畫很高,壁畫的斑駁、顆粒感都很清楚,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敦煌莫高窟285窟內景@數字敦煌 莫高窟必看洞窟之一,開鑿於西魏,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
  • 莫高窟壁畫的教育功能
    歷史上的敦煌,是中國通往西域、南亞、中亞、西亞、歐洲及北非等地區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上的咽喉,對外交往上的國際都會,重要的軍事重鎮。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決定了敦煌莫高窟藝術的獨特,也使其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筆者認為,從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可以學習到人類學與社會學以及藝術發展史。
  • 黨妹還原敦煌飛天:重溫敦煌壁畫,再現莫高窟名片
    B站up主黨妹近期發布了一期關於敦煌的美妝視頻,網友紛紛發彈幕稱讚好美。敦煌是個神聖的名字,許多國家的文化在這裡碰撞。尤其是敦煌的壁畫,為後人帶來了極致的感官體驗與藝術感受。說到壁畫,不得不提起敦煌飛天,這是莫高窟藝術的標誌,也是敦煌的代表。
  • 莫高窟壁畫
    那時的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的佛教石窟也在敦煌生根、發芽。帶著猶如朝聖般的心情,我們爬上長長的棧道,在手電筒微弱的光線中,莫高窟1200多年積蓄的寶藏一一呈現在眼前。洞窟的四壁儘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的佛影、飄舞的飛天……神秘莊嚴的氣氛,令人屏聲斂息。
  • 莫高窟壁畫裡的美人兒
    被譽為世界瑰寶的敦煌莫高窟,同樣也是一片藝術與人文的聖地。就像人們說的那樣:「在敦煌,連風都是藝術。莫高窟壁畫裡的那些人物美的不像話!時隔千年,再看到這些壁畫讓我們大為驚嘆!讓我們看看那時候壁畫裡的美人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