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臺統計部門預測,2021年,臺灣人均GDP會突破3萬美元,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當。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臺灣民眾的質疑,有網民指出如果數據在上漲,為什麼錢包卻愈發瘦小。由此可見,臺灣民眾已經對民進黨的謊言免疫了。
臺灣人均GDP將破3萬美元
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臺灣,經濟發展本就依靠出口,未來經濟的發展更是堪憂。而民進黨指示臺統計部門發布此消息,目的不過是想讓民眾從疫情中轉移注意力。民進黨在臺統計部門發布消息後,就開始宣傳政績,甚至吹噓」歸功蔡英文的努力」。事實上,根據臺灣這幾年的經濟形勢,能夠明顯察覺到,民進黨當局這四年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業績」,如果一定要說業績,那只能反映在美國的經濟上。
多年來,民進黨削減公務人員的退休金,砍掉項目預算,只為了提高對美軍購的費用。一些專家認為,對美軍購的軍費累積超過1萬億新臺幣,這難道就是民進黨當局的「輝煌政績」?有專家指出,臺灣人均GDP能夠破紀錄的主要原因,就是臺灣從業人少,而高附加值產業多。一旦把資訊/視聽產品和電子零組件產業扣除,那麼。臺灣去年前十個月的出口增長率實際是下降的,跌幅可達到10.1%。這意味著,有些人賺得更多了,但大部分臺灣人的收入降低了,大多數民眾很可能處於失業和降薪中。
臺灣經濟繁榮只是「海市蜃樓」?
臺灣的經濟學家認為,臺灣的資訊電子業繁榮,從業的人也較多,但製造業、零售業等受到很大的打擊,民進黨的「光榮政績」只是「海市蜃樓」。影響臺灣民眾收入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民進黨的「三倍券」短期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良經濟結構。第二,臺灣的勞動人員退休金嚴重縮水,民進黨不知收斂,反而上調勞保、居民保險、健康保險等費用的繳納。深受疫情折磨的企業與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實際來說,民進黨推出的政策依然無法讓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喘息」,大家都過上了「苦日子」。民進黨卻因紙面的數據洋洋得意,慶祝著臺灣步入「發達社會」。與此同時,民進黨還在吹噓「執政效果好」,當然會被輿論吐槽,甚至引起民眾的怨恨。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