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提出「流氓」邏輯,蔡英文將站在臺灣對立面?

2021-01-14 臺海新觀察

導讀:民進黨在島內開放「萊豬」進口,讓島內民眾相當不滿。在2020年底,臺灣立法機構就開放「萊豬」進口一事進行表決。民進黨希望所有綠營民代能夠支持這一提案,早在表決開始之前就進行動員,最終還是有幾位民代跳票。

民進黨內部混亂

「狠起來連自己都打」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可是用來形容現在的民進黨非常貼切。在「萊豬」議題表決過程中,因為幾人跳票,讓民進黨其他官員非常不滿。跳票這幾位民代表示,自己願意尊重民進黨處理結果,願意承擔所有後果。這些跳票民代,擔心自己一旦投下贊同票,可能會遭遇選民抵制,對自己政治前途造成巨大影響。

事實上民進黨民代都遭遇了各自選區選民抗議。要知道島內足足有七成民眾是反對「萊豬」進口的,民進黨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單方面通過「萊豬」議題,是因為他們發明了一個新詞,來解釋這一問題。

民進黨必將自食其果

民進黨提出了一個非常「流氓」的邏輯,叫做「集體承擔」,雖然民進黨在開放「萊豬」進口這件事情上,與島內民意相違背。可若是整個民進黨意見都是開放「萊豬」進口,島內民眾也無法對所有民進黨官員進行指責,他們堅定的相信法不責眾。可是當幾名民代跳票後,就遭到了民進黨內部人士的猛烈攻擊,各種抹黑言論充斥在網絡上,甚至連人身安全都被威脅到了。

民進黨認為自己這一做法天衣無縫,認為自己完全能夠吃定臺灣選民,實現所謂「綠色獨裁」。可是島內民眾勢必會進行反擊,等到2022年地方選舉以及2024年「大選」,民進黨將會嘗到苦果。他們無法更改選民投票結果,但是選民能夠用手中的選票,來告知民進黨違背民意的下場。

從民進黨近期所作所為能夠看出,他們完全只顧及自己的政治利益,對於島內民眾的利益毫不在乎,他們根本無法代表民意。他們這樣做,最後必然會站在島內民眾的對立面。或許在蔡英文的心中,對島內民眾的反撲絲毫不在意。民進黨竭盡全力想要開放「萊豬」進口,最終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蔡英文也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一旦選民在2022年給到民進黨巨大打擊,屆時蔡英文已經無能為力去改變最終結果。希望蔡英文能夠及時醒悟,以島內民眾利益為主,不要以自身政治利益為主。

文丨葉風 審丨陳城

本文由《臺海新觀察》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東南網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將提出檢討報告 民進黨中執委:深感惋惜
    環球網2月2日消息,民進黨2月1日召開中常會,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中強調,在2月任期到之前,她一定會負責提出一份2012選舉檢討報告。對此,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說,1月14日民進黨敗選之後,「我對蔡英文主席從深感不舍,到現在深感惋惜」。
  • 民進黨2022選情不樂觀,傳黨內等蔡英文辭主席
    隨著元旦正式開放萊豬進口,臺灣民眾的怒火一觸即燃,「反萊運動」更如火燎原,而民進黨則是最關鍵的縱火者。看起來站在「廣大人民群眾對立面」的民進黨,民調支持度節節敗退,雖然距離2022年地方「九合一大選」還有一段時間,但面對此頹勢,外界普遍觀察認為,愈戰愈敗的趨勢恐怕難擋。
  • 蔡英文無視民眾呼聲,臺灣已成美國「垃圾桶」?
    編輯:一水流殤 隨著蔡英文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流入臺灣市場,臺灣地區多地民眾自發組織示威活動,抗議美國豬肉流入臺灣地區市場。但民進黨當局卻並不願意聽從民眾的意見,始終孤注一擲,難道臺灣地區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垃圾桶」嗎?
  • 民進黨玩民粹病入膏肓?蔡英文將讓臺灣走向「法西斯化」
    編輯:晨星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2020選舉」中再度連任,蔡英文的執政高舉民主確實受到了不少臺民的擁護,但是在民主背後的本質其實是民粹。有趣的是,在2018年6月,蔡英文就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及臺灣的共有價值如法治、言論自由以及人權等都在受到挑戰,在世界一些地區,民主正被民粹和恐怖主義裹挾。緊接著她還告誡大家不要民粹,回頭看這次的演講,未免讓人感到諷刺。
  • 專家:蔡英文用模糊和隱瞞來應對大陸提出的必答題
    而蔡英文專門解釋的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如「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現行憲政體制」、「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臺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等等,也沒有講清「求同存異」的同是什麼,「共同認知」到底是什麼,這些似是而非的「元素」無法呈現出「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內涵,將其所謂新的表述重新拉回至模糊地帶。
  • 民進黨當局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咬 還特別造了個「新詞」
    在臺灣立法機構表決這一法案之前,民進黨早就開始大動作動員,力求全員投下贊成票。從表決結果來看,在民進黨黨團的幫助下,「萊豬」成功入島,但過程中卻有幾位綠營民代投下棄權票。 這幾位跑票的綠營民代事後都表示尊重民進黨處理,願意承擔後果。而他們跑票的原因,有的是出於醫學專業考量,有的則因活躍在傳統農業選區,一旦跟風投下贊成票,勢必遭到選民抵制,相當於自斷「生路」。
  • 蔡英文將於5月20日就職臺灣地區領導人並回任民進黨主席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會5月25日發布消息稱,蔡英文將於5月20日就職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天回任黨主席;5月24日民進黨地方黨職改選暫不延期,5月初做最後的決定。依照民進黨黨章,民進黨籍臺灣地區領導人從就職之日起,至其卸任時,為民進黨主席,任期為一任,但如無意兼任黨主席,便依黨章舉行黨員直選,選出新任黨主席。此前,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大敗,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為此請辭負責。
  • 民進黨炸鍋!王鴻薇上《海峽兩岸》稱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
    編輯:枯木央視4套的《海峽兩岸》節目是許多大陸民眾喜歡的節目,通過這檔節目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臺灣的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的變化發展,而新北市民意代表王鴻薇是大陸民眾熟悉的評論員。她的評論以觀點犀利而著稱。王鴻薇怒批蔡英文最近她在一期節目當中就稱呼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還嚴厲批評蔡英文的"親美"政策,卻遭到了民進黨當局的堅決反對。在民進黨當局看來這是對他們的極大不敬,所以要求國民黨作出解釋,其實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賊心虛的辦法已經被眾人皆知,所以他們的要求國民黨方面作出解釋,自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民進黨「只剩最後一口氣」 蔡英文要用「七大綱領」來救?
    其中臺南第二選區雖然綠得出油,賴清德也利用自己在臺南的人脈拼命輔選,但仍不得不打出「哀兵牌」,稱民進黨現在「只剩最後一口氣」,呼籲選民支持。同時賴清德還拋出「恐嚇牌」,說如果臺南選輸,中國(大陸)將更大膽「併吞臺灣」。之後,民進黨主席卓榮泰也叫囂臺南人要「完整臺南綠色版圖」,如果連該守住的臺南都輸了,中國(大陸)就認為可以完成一個中國、籤訂「和平協議」,煽動民眾要阻止這事發生。
  • 臺灣「趕上」發達國家?民進黨:歸功於蔡英文
    導讀:據臺統計部門預測,2021年,臺灣人均GDP會突破3萬美元,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當。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臺灣民眾的質疑,有網民指出如果數據在上漲,為什麼錢包卻愈發瘦小。由此可見,臺灣民眾已經對民進黨的謊言免疫了。
  • 蔡英文當局、民進黨將在兩岸交流中邊緣化
    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表明願赴大陸邀請城市首長來出席高雄訂於九月間舉辦的港灣城市論壇,蔡英文對陳菊的意願也說「支持」。但是,在當前兩岸當局互動中斷的形勢下,民進黨籍縣市長實已不可能再被大陸獲準前往。
  • 民進黨「恐中牌」帶來勝利!但有蔡英文,臺灣民眾日子將不好過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這次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在選舉中全面獲勝,因此群眾們的生活那是即將進入苦日子了。蔡英文一直所支持的臺獨政策,無疑大大加劇了兩岸之間關係的惡化,自然讓島內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到許多公司倒閉關門或者出現大量裁員的情況。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就是民進黨的重心並不在發展臺灣經濟上面,反而非常重視所謂的政治化。
  • 終於,蔡英文對美「態度」改變了|民進黨當局|大陸|蔡英文|臺灣|鄧...
    美國趁亂吃臺灣「豆腐」 臺灣隨時會被拋棄針對臺美之間的關係,時任「駐以色列代表」的鄧申生表示,在他看來,美國的做法實際上是為了吃臺灣的「豆腐」,一旦調戲成功之後就會立刻轉身離開。鄧申生還表示,美國根本不可能和臺灣有任何關係發展。
  • ...威權正復闢|臺灣|言論自由|民進黨|馬英九|臺灣中天新聞臺|蔡英文
    來源:海外網馬英九資料圖(臺媒)海外網12月11日電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午夜0時起就要下架,對此,國民黨11日舉行記者會痛斥民進黨當局箝制言論自由,馬英九更是重批,「威權正在臺灣復闢」。據臺灣「中時新聞網」、「東森新聞雲」等媒體報導,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駁回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執照12月11日到期。原在有線電視52頻道的中天新聞自12日凌晨0時起消失,將移至YouTube的直播頻道。報導稱,外界痛批此為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作,企圖消滅蔡當局「不愛聽」的媒體聲音。
  • 民進黨和「小綠分手」?臺灣媒體:蔡英文利用完就拋棄是常態!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的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最終結果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使得臺灣地區的在野黨倍感壓力,因為蔡英文已經逐步掌握臺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並且加速迫害臺灣地區的在野黨。筆者認為,民進黨作為臺灣地區最有權力的黨派已經不需要任何的盟友,這也使得民進黨能夠在成功連任之後立刻過河拆橋,這也是因為民進黨已經不再需要在野黨的支持和擁護,這也說明民進黨沒有絲毫的信譽和情感可言。
  • 蔡英文不斷勾結美國,把臺灣民眾當「臺獨」犧牲品,馬英九怒斥
    ,導致兩岸之間發生衝突和矛盾提出了批評。馬英九對此回擊蔡英文,這樣只會讓臺灣民眾成為蔡英文"臺獨"犧牲品。北京教授評論馬英九言論馬英九指出蔡英文的這種做法只會給兩岸之間造成戰爭和衝突,他們這樣做只會使臺灣民眾利益受到更大的損害,從這裡就能看出馬英九一向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 蔡英文的背後,兩隻「恐龍」攪動民進黨亂局
    最近一段時間來,兩個曾經半退隱、又重現站上一線的綠營政客遊錫堃、蘇貞昌,頻頻政治出招,引發了島內政壇不小的震動,也讓民進黨當局下一步的動向撲朔迷離。在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裡面,遊錫堃並沒有得到蔡的青睞,繼續投閒置散,但在蔡連任之後,一躍成為了臺「立法機構」的負責人。用遊自己的話說,是失業多年後又重新找到了工作。「再就業」的遊錫堃一上任就開始了政治爆衝。在就職演說中,他大言不慚地提出,他能夠很快推動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與臺灣籤訂FTA,下一階段就是正式「建交」了。
  • 蔡英文回任民進黨主席,「持續吸引年輕人入黨」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下午前往民進黨部,與黨主席卓榮泰交接,正式回任黨主席一職。蔡英文以黨主席身份,交付民進黨三個任務,並聲稱「民進黨是一個不斷反省、進步的政黨,要繼續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民進黨20日中執會前將舉行第十七屆黨主席宣誓就職暨交接典禮,這是蔡英文自2018年「九合一」敗選辭去黨主席後,睽違18個月後重掌民進黨。
  • 民進黨無視RCEP區域經貿整合 臺灣將成經濟邊緣人
    亞太15國昨在越南河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啟動,臺灣卻不在其中。國民黨昨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籲請蔡英文緊急召開「跨部會」的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灣的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之道。
  • 想讓臺灣加入美國「前站查驗」?蔡英文「獻媚」的太過頭!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期,臺灣地區想要參與「前站查驗」的計劃再次浮出水面。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已經多次宣稱將會加入此計劃,只是結果都沒有成功。美國所謂的「前站查驗」,其實就是讓美國在其他地方設置「入關站點」,此舉需要放寬美國執法人員在該地區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