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2021-01-08 澎湃新聞
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2020-12-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在廣州舉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據了解,首批特邀調解員中,來自內地的退休法官、律師及法律專家60名,香港律師及法律專家25名,澳門律師及法律專家5名,他們均為長期從事商事審判、商事仲裁、商事調解等工作的專業人士,這些特邀調解員將遵循平等、自願、公正、高效、便捷、保密等原則,協助廣東法院開展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根據省法院與省司法廳聯合出臺的《廣東自貿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規則》,調解可以由當事人自願委託,也可以由法院委託提供調解服務,香港或澳門獨資企業及投資人在內地可以適用香港或者澳門法律解決糾紛,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企業及投資人可以借鑑國際通用的商事規則、行業慣例化解跨境商事糾紛。廣泛藉助社會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跨境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將有利於深化粵港澳司法界的人員合作、規則銜接和經驗共享,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解決跨境商事糾紛規則的影響力。

據介紹,近年來廣東法院不斷加強對跨境貿易、投資、經營、合作等的平等保護,聚焦大灣區商事糾紛化解,全面提供便捷通暢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渠道,共同推進多元化糾紛調解平臺建設。疫情期間,廣東法院通過線上庭審、線上調解等方式,及時化解了大量跨境民商事糾紛。今年1-11月,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涉外民商事案件4063件、涉港澳一審民商事案件9721件,分別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聘任儀式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省法院院長龔稼立出席儀式並講話。首批特邀調解員代表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律師、香港中律協創會會長陳曼琪律師、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畢經緯助理教授分別發言。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省港澳辦一級巡視員葉維園出席儀式,省法院常務副院長鍾健平主持儀式。

調解員代表發言

特邀調解員、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員,在接下來的調解工作中,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一是堅守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偏不倚,按照當事人意願和訴求協商化解糾紛,盡心盡力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二是認真對待、高度負責,踏踏實實、用心用情辦好每一個調解案件。三是根據每個案件的實際,綜合應用好法學、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知識和各項技巧,切實推動糾紛有效化解。作為省律協會長,我也將認真組織動員全省廣大律師,積極參與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為營造大灣區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特邀調解員、香港中律協創會會長陳曼琪

廣東法院聘任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是深化和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線上線下一站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打造環大灣區司法服務圈,彰顯國家司法制度自信的重要舉措,切實解決客觀存在的區域法律衝突,為化解粵港澳跨境商事糾紛提供了多元渠道,為粵港澳法律及其他專業人士參與調解提供了遵循和便利,既可藉助訴調對接、仲調對接緩解法院案件壓力,合理配置司法資源,又可促進當事人參與和協商,更和平、便利、經濟、快速、合理地解決糾紛。推動了粵港澳三地司法融合發展,滿足了粵港澳三地商事需要的法治建設,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營商環境法治化及國際化,亦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治支撐。

特邀調解員、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畢經緯

隨著2018年8月,包括中國在內的46個國家和地區籤署《新加坡調解公約》,調解即將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除訴訟和仲裁之外,化解國際及跨境商事糾紛的重要途徑。商事調解具有自願性、靈活性、保密性等特點,特別適合商事主體之間的糾紛解決。省法院和省司法廳今年年初聯合發布《廣東自貿區跨境商事調解糾紛規則》也為推動多元化解涉粵港澳三地的商事糾紛提供了規則指引。無論是公約的加入,還是調解糾紛規則的出臺,對於服務保障大灣區建設、推進跨境商事糾紛解決以及增進行業互融互通互惠互利,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有效的保障。

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

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名錄

滑動閱覽完整名單

一、廣東省(60名)

(一)退休法官

謝文練 省法院原審委會專職委員、退休一級高級法官

鄭嶽龍 省法院原審委會專職委員、退休二級高級法官

張永明 省法院退休二級高級法官

錢翠華(女) 深圳中院退休四級高級法官、原全省審判業務專家

(二)律師

於秀峰 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巧雲(女)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王麗娜(女) 廣東連越(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金府 廣東保信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曉華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靜巍 北京嶽成(廣州)律師事務所主任

葉東文 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主任

邢益強 廣州市律師協會會長、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畢亞林 廣東天一星際律師事務所主任

朱列玉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

朱徵夫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主席

劉紅麗(女) 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劉 濤 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惠萍(女) 廣東沁森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劉善巧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許宜群 廣東鑫湧律師事務所主任

肖 文 廣東國邦律師事務所主任

肖勝方 省律師協會會長、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主任

吳興印 廣東至高律師事務所主任

吳 波(女) 廣東寶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閔齊雙(女) 廣東嘉得信律師事務所主任

張文輝 廣東勤思進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張麗傑(女) 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張 傑 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廣東凌志律師事務所主任

張曉峰 廣東海迪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張 斌 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主任

陳小雄 廣東眾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

陳治民 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陳德光 廣東凱略律師事務所主任

林世彬 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林泰松 國信信揚律師事務所主任

林淑菁(女) 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

歐永良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廣東合盛律師事務所主任

歐陽楚平 廣東山外山律師事務所主任

羅振輝 廣東誠公律師事務所主任

鄭德剛 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趙廣群 廣東微眾(鹽田)律師事務所主任

胡育新(女) 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徐 凌(女) 廣東明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徐 嵩(女) 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奚 蓉(女) 廣東聖天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郭 麗(女) 北京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黃建水 廣東百科律師事務所主任

黃振輝 廣東深寶律師事務所主任

黃健容(女) 廣東百健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韓 俊 深圳市律師協會副會長、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曾學智 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主任

謝蘭軍 北京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賴曉靜(女) 廣東中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譚日興 東金輪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樊成瑋 廣東仁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黎 霞(女) 廣東百浩律師事務所主任

(三)法律專家

朱義坤 暨南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法學教授

許麗珠(女) 深圳市百勝網絡智庫研究院社調部主任

魯曉明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

戴卿林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25名)

王鳴峰 香港德輔辦事處資深大律師

王則左 廖長城資深大律師辦事處大律師

鄺志強 薛馮鄺岑律師事務所大律師

江玉歡(女) 香港律師會理事、禮德齊伯禮律師行合伙人

江仲有 範仲渝律師行顧問律師

李連君 禮德齊伯禮律師行香港分行合伙人、律師

湯達熙 喬立本廖依敏律師行大律師

湯文龍 香港律師會理事、企業律師

陳曼琪(女) 陳曼琪律師行首席律師

陳澤銘 香港律師會副會長、蕭一峰律師行顧問律師

麥家榮 麥家榮律師行主管合伙人

蘇紹聰 孖士打律師行合伙人

餘國堅 香港律師會理事、何韋律師行合伙人

羅偉雄 香港和解中心會長

鄭偉邦 香港律師會理事、翁餘阮律師行律師

凌蔚璣(女) 私人執業大律師

徐 晶(女) 香港和解中心調解員、調解培訓導師

黃巧欣(女) 香港律師會理事、沈黃律師行合伙人

黃顯舜 韓潤燊律師樓管理合伙人

黃吳潔華(女) 香港律師會理事,吳建華律師行合伙人

梁淑莊(女) 淑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梁景威 梁景威律師行獨營執業者

彭韻僖(女) 香港律師會會長、彭耀樟律師行合伙人

藍嘉妍(女) 香港律師會理事

廖玉玲(女) 執業大律師、香港聯合調解專線辦事處副主席

三、澳門特別行政區(5名)

畢經緯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李國輝 澳門南沙商會會長、域多利貨運有限公司董事

易在成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周笑銀(女) 澳門鄭周蘇梁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

胡景光 澳門錦倫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來源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廣東司法行政

官方微信號

原標題:《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東法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特邀調解員
    新華社廣州12月23日電(記者毛一竹)記者23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廣東法院聘任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 52名廣東律師被聘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12月23日,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在廣州舉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
  • 協助調解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尚黎陽 通訊員/馬卓爾 張銳)12月23日,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在廣州舉行。今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 西鐵兩級法院聘任特邀調解員196名 助多元化解糾紛
    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12月22日召開特邀調解員聘任暨培訓會。 張一辰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 (記者 張一辰)「共同搭建和完善特邀調解工作平臺,充分發揮好特邀調解員的獨特作用,形成和完善『資源共享、分層遞進、智能解紛』的行政糾紛解決模式。」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院長高波表示。
  • 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揭牌成立 推動商事糾紛調解多元化
    原標題: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揭牌成立 9月17日上午,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在海口市國貿三橫路揭牌成立,標誌著今後商事主體遇到境內外的商事糾紛,除了訴訟和仲裁外,還可以在海口選擇另一條效率高、成本低的糾紛解決渠道。據介紹,這是海南省首個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專業從事商事糾紛調解的機構。
  • 廣州將打造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之都,建設「三大中心」
    在此背景下,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擬出臺關於加強法律服務工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定,提出建設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之都目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糾紛解決中心、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亞太地區國際仲裁中心「三大中心」。這將進一步深化廣州的法律服務業建設,加快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將廣州建設為法治中國標杆城市。
  • 廣州唯一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速調快裁服務站在琶洲...
    廣州唯一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速調快裁服務站在琶洲成立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宋金峪  2020-12-08 將著力為港澳企業及港澳籍勞動者提供政策指引及糾紛預防化解服務
  • 首個APEC成員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正式上線
    廣州仲裁委供圖平臺將談判、調解和仲裁有機銜接,建立了完備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極大縮減了解紛成本,同時,作為國內率先根據APEC文件開發的中小微企業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能夠在跨境商事爭議領域中發揮積極作用,也有助於在與APEC其他成員合作中加強推廣,為其納入APEC EC官網作為ODR服務提供方奠定良好基礎,為亞太區域乃至全球的在線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提供智慧方案。
  • 共建粵港澳智慧財產權調解聯盟,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
    原標題:共建粵港澳智慧財產權調解聯盟,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 知識城將承辦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  12月16日,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舉辦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誓師大會。
  • 中國人壽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12月15日,中國人壽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產品發布會,隆重推出了中國人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國壽粵港澳 大灣區醫療保險」。廣東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持續推動保險業主動融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發展戰略,印發了多份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相關文件,引導轄區金融機構通過加大各類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加快構建大灣區特色保險產品體系, 豐富多樣化跨境金融產品供給,支持行業聚焦跨境車險、跨境醫療險、跨境理財通等重點創新領域,不斷提升粵港澳三地居民金融服務便利度,推動以現代金融支持大灣區發展
  • 珠海香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2020年選聘特邀調解員30名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香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招聘信息:珠海香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2020年選聘特邀調解員30名公告,報名時間:9月10日-9月21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上海高院發布中英文版2019年度金融商事審判白皮書 案件標的額突破...
    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審判情況(以下簡稱白皮書)、2015-2019年上海法院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審判情況(以下簡稱證券虛假陳述白皮書),並發布2019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審判十大案例。
  • 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貿易與投資「迎考記」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創新載體之一,是中國與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和國際化知識創新平臺。中新廣州知識城已先後引進瑞士龍沙、粵芯、百濟神州、諾誠健華等重大項目165個,預計到2022年,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將達到4.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立法之探討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推進,區域合作背後的法律問題值得深入研究。相比京津冀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發展涉及「一國兩制」下不同關稅區和法律管轄區之間的人員、貨物、資金、信息等跨境流動,具有明顯特殊性。其中,大灣區協調發展背後的法律問題應引起重視。
  • 淺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下廣東商業銀行經營轉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出臺對廣東銀行業具有賦能的作用,將進一步拓寬金融發展的邊界和競爭格局,由此推動商業銀行在經營理念、業務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的變革。為此,廣東境內商業銀行若能以最快速度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會在新一輪經營發展中注入新的經營活力,提升銀行經營競爭力,從而實現經營轉型。
  • 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15日電題: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新華社記者 劉大江、劉宏宇2020年,在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復甦向好,大灣區協同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
  • 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15日電 題: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新華社記者 劉大江、劉宏宇2020年,在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復甦向好,大灣區協同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一些重大政策在大灣區先行先試,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動力
  • 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貿易與投資「迎考記」_中國經濟網——國家...
    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貿易與投資「迎考記」  新華社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周強 徐弘毅)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集成電路產業園製造材料片區近日啟動建設,投資規模超30億元。根據計劃,該園區整體布局「研發設計—中試生產—封裝測試」全產業鏈,將構建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網絡,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