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法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特邀調解員

2020-12-26 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2月23日電(記者毛一竹)記者23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廣東法院聘任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據介紹,首批特邀調解員中,來自內地的退休法官、律師及法律專家60名,香港律師及法律專家25名,澳門律師及法律專家5名,均為長期從事商事審判、商事仲裁、商事調解等工作的專業人士。

根據廣東高院與廣東省司法廳聯合出臺的《廣東自貿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規則》,調解可以由當事人自願委託,也可以由法院委託提供調解服務,香港或澳門獨資企業及投資人在內地可以適用香港或者澳門法律解決糾紛,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企業及投資人可以借鑑國際通用的商事規則、行業慣例化解跨境商事糾紛。

據統計,疫情期間,廣東法院通過線上庭審、線上調解等方式,化解了大量跨境民商事糾紛。今年1月至11月,廣東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涉外民商事案件4063件、涉港澳一審民商事案件9721件,分別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泛藉助社會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跨境商事爭端解決機制,有利於深化粵港澳司法界的人員合作、規則銜接和經驗共享,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解決跨境商事糾紛規則的影響力。(完)

相關焦點

  • 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2020-12-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2名廣東律師被聘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52名廣東律師被聘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2020-12-24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協助調解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尚黎陽 通訊員/馬卓爾 張銳)12月23日,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在廣州舉行。今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 西鐵兩級法院聘任特邀調解員196名 助多元化解糾紛
    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12月22日召開特邀調解員聘任暨培訓會。 張一辰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 (記者 張一辰)「共同搭建和完善特邀調解工作平臺,充分發揮好特邀調解員的獨特作用,形成和完善『資源共享、分層遞進、智能解紛』的行政糾紛解決模式。」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院長高波表示。
  • 中國長安網陳言:參與見證人民法院持續進步歷程丨2020記者看法院
    經過徐匯法院和徐匯區司法局授權,調解團隊在這套系統的幫助下,將調解工作的實際觸達率提升到了90%以上。在調解員李廣鶴經手的一起侵犯商標權案件中,調解系統就幫了大忙。某知名品牌體育用品公司發現有人在某電商平臺上銷售假冒的該品牌商品,於是將電商平臺和銷售者一起告到了徐匯法院。
  • 廣州將打造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之都,建設「三大中心」
    在此背景下,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擬出臺關於加強法律服務工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定,提出建設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之都目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糾紛解決中心、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亞太地區國際仲裁中心「三大中心」。這將進一步深化廣州的法律服務業建設,加快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將廣州建設為法治中國標杆城市。
  • 共建粵港澳智慧財產權調解聯盟,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
    原標題:共建粵港澳智慧財產權調解聯盟,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 知識城將承辦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  12月16日,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舉辦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誓師大會。
  • 法院的「另一種力量」——特邀調解員
    法制網訊(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吳麗梅)為進一步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加強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訴訟效率,減輕當事人訴累,酒泉市肅北縣法院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加強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效銜接,積極發揮特邀調解組織與特邀調解員解決糾紛的能力與作用,為當事人提供多元糾紛解決渠道,依法、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糾紛,使大量簡易案件在訴訟前得到解決。
  • 中國人壽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12月15日,中國人壽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產品發布會,隆重推出了中國人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國壽粵港澳 大灣區醫療保險」。廣東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持續推動保險業主動融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發展戰略,印發了多份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相關文件,引導轄區金融機構通過加大各類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加快構建大灣區特色保險產品體系, 豐富多樣化跨境金融產品供給,支持行業聚焦跨境車險、跨境醫療險、跨境理財通等重點創新領域,不斷提升粵港澳三地居民金融服務便利度,推動以現代金融支持大灣區發展
  • 首個APEC成員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正式上線
    南方網訊(記者/陳梓菲 通訊員/廣州仲裁委)2021年1月12日,由廣州仲裁委員會與北明軟體有限公司傾力合作共同推進的全球首個APEC成員中小微企業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北明(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B.Ming Casettle ODR,以下簡稱平臺)正式上線。
  •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立法之探討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推進,區域合作背後的法律問題值得深入研究。相比京津冀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發展涉及「一國兩制」下不同關稅區和法律管轄區之間的人員、貨物、資金、信息等跨境流動,具有明顯特殊性。其中,大灣區協調發展背後的法律問題應引起重視。
  • 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揭牌成立 推動商事糾紛調解多元化
    原標題: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揭牌成立 9月17日上午,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在海口市國貿三橫路揭牌成立,標誌著今後商事主體遇到境內外的商事糾紛,除了訴訟和仲裁外,還可以在海口選擇另一條效率高、成本低的糾紛解決渠道。據介紹,這是海南省首個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專業從事商事糾紛調解的機構。
  • 淺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下廣東商業銀行經營轉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出臺對廣東銀行業具有賦能的作用,將進一步拓寬金融發展的邊界和競爭格局,由此推動商業銀行在經營理念、業務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的變革。為此,廣東境內商業銀行若能以最快速度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會在新一輪經營發展中注入新的經營活力,提升銀行經營競爭力,從而實現經營轉型。
  • 廣州海事法院實施「精品戰略」新型智慧法院建設成效顯著
    12月18日,廣州海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葉柳東作客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演播室,就「廣州海事法院涉外海事審判成果、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司法中心及新型智慧法院建設」等話題接受南方網記者專訪。廣州海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葉柳東(攝影 王澤琦)廣州海事法院成立於1984年6月1日,1999年完成轉制。
  • 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15日電題: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新華社記者 劉大江、劉宏宇2020年,在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復甦向好,大灣區協同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
  • 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15日電 題: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新華社記者 劉大江、劉宏宇2020年,在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復甦向好,大灣區協同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一些重大政策在大灣區先行先試,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動力
  • 廣州唯一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速調快裁服務站在琶洲...
    該服務站是廣州唯一的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速調快裁服務站,作為集預防預警、諮詢指引、調仲申請、快速調處、異地協助和信息共享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智慧調仲服務樞紐,將著力為港澳企業及港澳籍勞動者提供政策指引及糾紛預防化解服務,促進粵港澳三地勞資糾紛治理協同發展。
  • 「國際商事仲裁:程序、規則和實務要點」 線上講座順利舉辦
    我省約200名律師參加講座。省律協副會長陳方出席講座並致辭。省律協監事歐陽錦添列席講座。本次講座特邀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副秘書長兼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楊玲擔任主講嘉賓,由省律協證券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鍾瑜主持。(省律協副會長陳方)講座上,陳方副會長首先對省、市律協委員會聯合舉辦本次活動的意義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