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密度這個指標有的優化師比較在乎,有的人也漠不關心,頁面關鍵詞密度到底多少最合適,一直都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關鍵詞密度對排名是有一定幫助的,不管是是2%還是7%都有利於排名,那麼問題來了:關鍵詞到底應該在頁面中出現多少最佳?
以寫一篇文章為例,首先在標題中包含關鍵詞是必須的,其次是描述中也包含關鍵詞,由於描述可能並不是單獨出現,有可能是自動截取文章第一段內容的前面100字作為描述,所以描述通常會和內容是一起的。
在描述裡面至少出現一次關鍵詞有利於優化,這個大家基本上都會這麼去做,為了使關鍵詞能夠隨機地出現在內容之中,有的優化會使用直接在內容裡面加入3~4次關鍵詞,不過有時候也沒什麼用。
從一些做快排的黑帽方法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端倪:文章內容和標題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內容幾乎沒有可讀性(內容本身語句通順,無語病,但是沒有主旨),內容字數在800~1200字左右,排版上內容加入3~6張圖片。
關鍵詞是在內容中隨機加入3~6次,每張圖片添加均添加一個標題,並且包含關鍵詞。看上去這個優化還是非常良苦用心地,上排名之後一般可以穩定個把月左右。
這種純屬於針對關鍵詞做優化獲得流量的方法普遍出現於黑帽手法,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借鑑一下呢?
我們可以發現有的優化也在模仿這種方法,大致就是儘可能地在內容中多出現幾次關鍵詞,可是效果甚微,因為他們會固執地認為,關鍵詞密度達到5%或者8%對排名很有好處。
而實際上關鍵詞密度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沒有具體的密度值是精確的,只是可能碰巧一次實現了想要的排名,就固執的認為就是這個值。有句話叫做「型可以學,而神則是無法模仿」,還是要多心領神會才行。
關於關鍵詞密度到底多少最好,我們不應在這上面去花太多的時間,只要做到內容中至少出現兩三次關鍵詞即可,不要太多也不能沒有,太多了會有關鍵詞堆砌之嫌,而太少有達不到優化的目的,不管是2%還是7%,這個密度值僅供大家參考而已。
因為你要是真的按照這個密度值去做優化,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作用,即使相同權重的網站,有的關鍵詞反而排名很差,即使有的關鍵詞略有排名也是差強人意。
延伸到我們的單個HTML頁面,方法也是一樣。有的網頁並不是文章內容頁面,而是通過源碼寫成的專題頁或者促銷頁面,這樣的頁面中也需要包含標題的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適當就好,不要刻意堆砌,一般都是滿足要求的。
大家在優化單獨的頁面或者寫軟文時,要注意關鍵詞在內容中的出現次數,一般建議不超過6次,不低於3次,千萬不要為了豐富密度而在內容加入太多關鍵詞,那樣沒用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