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謬論:低當量核彈可提高威懾力!俄亥俄已裝備5000噸當量飛彈

2020-12-22 谷火平觀察

核武器,自從問世以來,就以其巨大的毀滅能力與常規武器"劃清界限"。對於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人類還專門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戰略武器",意思就是說,這種武器可以直接從戰略的高度毀滅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所以除了在1945年8月份,美軍分別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各投擲1顆原子彈後,這些毀天滅地的惡魔就相繼被世界各國封印在各自的核武庫中,整個世界也維持了70多年的和平。然而,總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企圖將這些魔鬼從封印中解放出來,甚至企圖在戰場上再次使用它們。

(沖天而起的蘑菇雲,開創了一個核武的時代)

近日,環球時報引述美國海軍技術網的報導稱,代號為W76-2的美軍最新戰術核彈頭已經被悄無聲息地部署到了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上,並正式列裝服役。這種飛彈目前被部署在俄亥俄級"田納西"號戰略飛彈核潛艇上,美國方面公開表示W76-2彈頭更容易使用且更具威懾力(這種想法相當危險)。

(裝配中的W76-2型核彈頭,目前爆炸當量最小的現役核彈頭)

因為戰略核彈頭威力巨大,目前世界各國現役核彈頭中,除了印巴兩國主要裝備原子彈以外,聯合國五常都裝備各種型號的氫彈作為核彈頭儲備。由於氫彈不受"臨界質量"的限制,因此在理論上甚至可以做到無窮大威力(想想每天照耀著我們的太陽,那就是個超級大氫彈),在冷戰早期,由於各國的洲際戰略飛彈精度普遍較差,且只能安裝單彈頭,所以大當量氫彈就成為早期戰略核威懾的最好選擇。

(5800萬噸TNT當量,人類史上最大的"大伊萬"氫彈的模型)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飛彈導航技術的進步,現代的洲際彈道飛彈即使在飛行1萬公裡後,其命中精度(CEP)也能達到一兩百米,甚至是幾十米。所以,如今的戰略飛彈不再需要使用大當量核彈頭來彌補精度的缺陷,相反,現代戰略飛彈更多的是採用多彈頭分導技術,使用相對單發當量較小的核彈頭,以分導式攻擊的方式擴大打擊範圍。以美軍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為例,該潛艇可以搭載24枚"三叉戟D5"型戰略飛彈,每一枚戰略飛彈可以攜帶8枚W76-1型分導核彈頭,並攻擊8個目標。這樣一艘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就可以攜帶192枚W76-1型分導核彈頭,可以攻擊多達192個目標,且每一枚核彈頭的命中精度都在CEP90米以內,因此作戰效率遠比一枚大當量核彈頭要大得多。

(美國戰略核飛彈所使用的W-76-1型分導核彈頭,每一個彈頭都有10萬噸TNT當量)

不過,由於核武器作為戰略武器,在世界五大強國之間維持著所謂的"恐怖平衡"——世界主要強國之間確保相互摧毀的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戰爭的爆發。但是,自冷戰時代開始,各國都在研製小當量核彈頭,以便不斷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門檻",並將其運用到常規戰爭中去。在冷戰中美國和蘇聯都相繼研製過核炮彈、核地雷、甚至是"核RPG"這種奇葩的武器。但是由於美蘇在冷戰期間籤署了一系列核裁軍條約,這些戰術核武器不但沒有被用於實戰,而且最終也相繼遭到裁撤。

(冷戰的瘋狂:美制M338型無後坐力炮,所謂的"核RPG")

但是如今的美國政府卻又重新拾起了"低當量核武器"的大棒,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之間在威力上天然有差距。雖然是"低當量核武器"的名號,但是美軍研發的新式W76-2型核彈頭重量只有136千克,但是威力卻達到了0.5~0.7萬噸,雖然只相當於當年廣島原子彈的大概三分之一的威力,但是也遠遠大於一般的常規炸彈。如今美軍裝備的最大型非核炸彈——MOAB"炸彈之母"型炸彈的威力雖然達到了1000噸TNT當量水平,但是炸彈本身重達9.5噸,且體積巨大,只有戰略轟炸機才能攜帶,使用極為不便。如果是在阿富汗山區攻擊塔利班藏身的山洞,使用9.5噸的笨重MOAB顯然不及區區136千克的W76-2型彈頭。而且W-76-2型彈頭的威力超過MOAB的5~7倍!因此低當量核彈頭顯然比笨重的常規武器更有效率優勢。這也是美國熱衷於開發低當量核武器的主要原因。

(與動輒按噸計算的重型常規炸彈相比,僅百餘千克的核彈頭無疑效費比更高,威懾力也更強)

第二點就是,低當量核武器因為當量較小,因此比較容易"矇混過關"。在冷戰時期,即使是戰術核武器,其當量通常在5萬噸TNT以上,超過廣島原子彈的3倍。但是如今美軍裝備的全新W76-2型核彈頭當量僅0.5萬噸左右,而且聚變反應由於"燃燒"充分,所以產生的放射性殘留相對較少,且由於核彈當量較小,放射性汙染物容易快速消散,不影響後續部隊的展開和作戰。同時使用低當量核彈頭,因為其當量偏小,也不容易引起世界其他大國的警覺和反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核武使用的"門檻"。由於美國是目前世界第一強國,裝備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核彈頭,所以如果能夠在戰場上使用這種低當量核武器,美軍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目前唯一搭載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的美制"三叉戟D5"型潛射戰略飛彈)

不過,儘管田納西號已經攜帶了1~2枚加裝W76-2型彈頭的潛射戰略飛彈進行戰鬥值班巡邏,美軍真要把這種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用於實戰,依然有重重困難。首先一點就是:低當量戰術核彈頭對於另外幾個世界強國而言都不是難事,美國既然首先裝備,那麼世界其他國家同樣可以研製和裝備。而一旦美軍在實戰中使用這種戰術核彈頭,世界其他國家肯定也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核武器就是核武器,即使當量再小,也改變不了它是核武器這一現實。而美國一旦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那麼其他大國也會跟進,到時候戰爭的發展就有可能超出"代理人"的範疇,而一旦戰局失控,則有可能演變成為核大國之間直接的武力對抗,而核戰爭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人類毀滅,地球文明重啟。

(人類所保有的核武器並不足以摧毀地球,但是足以摧毀人類自己的文明)

目前美軍在使用W76-2型核彈頭的問題上還存在的一個技術困難在於,該彈頭目前數量極少,僅能裝備少量海軍潛射版"三叉戟D5"型飛彈,用來替換該飛彈原先使用的W76-1和W88兩種核彈頭。但是由於數量少,所以只能以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攜帶1~2枚改裝版三叉戟D5型飛彈來進行戰略巡邏值班任務。而美軍如果確認要使用這些飛彈,則只能用俄亥俄級潛艇將其發射出去,在飛彈預警衛星滿天飛的時代,一枚"三叉戟D5"型戰略核飛彈點火發射的消息在幾分鐘內就會傳遞到莫斯科。在無法判斷飛彈彈頭的情況下,其他核大國只能啟動核反擊機制。最終的結果依然是——人類毀滅,地球文明重啟。

所以儘管W76-2型彈頭已經研製成功,但是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至少目前看來這種"低當量核武器"並沒有可以使用的空間,不過我們也確實需要謹慎關注,或許也需要上馬開發我們自己的小當量核彈頭了。

相關焦點

  • 戰略核潛艇搭載低當量核彈頭,爆炸當量僅5000噸,這樣使用更放心
    近日,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發表文章稱,美軍已開始為「三叉戟」潛射飛彈配備低當量核彈頭。文章寫道,目前美國海軍第一艘裝備了低當量核彈頭(三叉戟飛彈)的田納西號潛艇,已於去年年底從美海軍喬治亞州基地離港前往大西洋巡邏。
  • 美國戰略核潛艇與低當量核彈頭
    俄亥俄級體型很大,全長170米、寬13米,水上排水量16764噸,水下排水量18750噸。裝備1座通用電氣公司S8G壓水核反應堆和2臺蒸汽輪機,可輸出6萬軸馬力,水下極速約20-25節。二、三叉戟 II D5型潛射飛彈俄亥俄的核心武器是24枚三叉戟型潛射飛彈,早期的8艘潛艇裝備三叉戟I C4型潛射飛彈,後來的10艘潛艇裝備三叉戟 II D5型潛射飛彈。2008年改進後,所有潛艇飛彈都換成了D5型。
  • 三叉戟W76-2小當量核彈生產完畢,美國想幹啥?
    (三叉戟潛射飛彈升空)冷戰時期的核武器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用來保證相互毀滅的工具,如今的核武器早都成為了大國威懾自己的競爭對手,並且一定程度上阻止核戰爆發的手段。在他的一手推動之下,美國加速了B-21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研發與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研發,"民兵III" 洲際飛彈的試射頻率加大,而且美軍還開始為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配備W76-2低當量核彈頭。(W76核彈頭)近日,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已完成為三叉戟洲際彈道飛彈此前計劃生產的現代化小功率核彈頭W76-2。
  • 一枚核彈幹掉一個航母戰鬥群?沒那麼簡單,除非一億噸當量
    因此,為反艦飛彈裝備核彈頭,就成為了反擊航空戰鬥群的殺手鐧。在很多人印象中,核武器永遠是毀天滅地級別的存在,一發攜帶核彈頭的飛彈下去,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就化為灰燼了。但實際上,核武器對航母戰鬥群雖然有巨大的毀傷效果,但要指望核彈可以快速摧毀一支航母戰鬥群,那還是不切實際的。首先,核武器的殺傷效果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強悍。
  • 1顆百萬噸級當量的核彈,能消滅一支航母編隊嗎?
    若要評選出一款最能代表一國軍事實力的武器裝備,航空母必然會在此列。美國海軍之所以能橫行全世界,最大的倚仗就是10支核航母打擊群。一艘10萬噸級排水量的核動力航母,滿編狀態可以搭載5000多名艦員,數十架艦載戰鬥機。幾乎與一個中等國家的空軍實力相當。而這還不包括與航母隨行的驅逐艦、巡洋艦、核潛艇等配套艦艇的火力。
  • 美國超級掩體計劃曝光,可抵禦上億噸當量核彈,沙皇炸彈無可奈何
    美軍當時已經開始實施的計劃是建造國家任務指揮系統(NMCS)。該系統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位於五角大樓的國家軍事指揮中心(NMCC),另一個是備用國家軍事指揮中心(ANMCC)。在必要時刻,後者還可升級為備用聯合指揮中心(AJCC)。 不過,國家任務指揮系統的防護能力遠遠達不到可抵禦蘇聯超級核彈的程度。
  • 6千萬噸當量威力!歐洲最強核彈,曾令美軍心有餘悸,全球僅2枚
    說到威力最大的武器,似乎很多人都會率先想到原子彈,但其實世界上存在一個威力比原子彈還大的武器,那就是前蘇聯研製出的歐洲最強核彈,「沙皇炸彈」。「沙皇炸彈」其實是一枚氫彈。蘇聯專家研製「沙皇炸彈」時,認為它的爆炸當量可以相當於1.7億噸TNT炸藥,但是因為蘇聯高層擔心試爆後核子落塵對環境的嚴重影響,會引發內政問題與外交風波,因此將「沙皇炸彈」的爆炸當量削減到6000萬噸,但是儘管如此,「沙皇炸彈」的爆炸當量也相當於「小男孩」原子彈的3864倍和「胖子」原子彈的2300倍,威力依舊巨大無比。
  • 美國銷毀B53核彈 俄稱核彈已落伍僅為作秀(圖)
    所以,當時各主要核國家都把提高核武器的當量作為增強殺傷破壞能力的主要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於1959年成功研製出B53核彈,使之成為美國核武庫中威力最大的核武器。而且,最多時其還擁有300~400枚這種核彈。  該核彈重約4.5噸,長3.8米,直徑約1.3米,簡直就是一輛小卡車。其威力為9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廣島級原子彈的600倍。
  • 揭開面紗,俄羅斯首次公開神秘高超音速飛彈,可裝備大當量核彈頭
    ▲俄羅斯方面去年公布的"先鋒"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畫面(圖片來源於:網絡)與俄羅斯戰略火箭軍部隊正式裝備"先鋒"高超聲速飛彈的時間不同的是呢,由於需要提前讓學員儘快學習了解和掌握"先鋒"高超聲速飛彈這款裝備的性能和具體的操作使用方法,俄羅斯戰略火箭軍軍事學院從去年9月份開始就裝備了"先鋒"高超聲速飛彈。
  • 美媒盤點美軍5大可威懾朝鮮的戰略殺器 B83氫彈排首位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30日發表了約翰·霍爾蒂萬格的題為《如果美朝爆發戰爭,美軍最厲害的武器有哪些?》的文章。文章稱,如果美國和朝鮮之間爆發戰爭,美軍將擁有一系列強大的武器,這將令其對朝鮮擁有很大的優勢。
  • 美軍超級掩體計劃曝光,能抵擋上億噸當量核彈,沙皇炸彈也沒辦法
    核武器作為二戰時期的重要產物,當初美軍憑藉兩枚原子彈加快了日本的投降速度,因此讓眾多國家認識到了核武器的真正威力,隨後大力研發核武器。然而隨著美國和蘇聯展開軍備競賽,因此讓美國軍方逐漸害怕這一終極武器的威力,畢竟當初蘇聯可是研發出了「大伊萬」核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沙皇炸彈。根據記載,最初蘇聯將這枚核彈設定為當量為1億噸,然而根據評估之後認為5000萬噸的當量,足以給全球國家造成轟動。
  • 能造出無限大當量威力的氫彈嗎?
    理論上來講:可以無限大當量製造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要想知道這個答案還要分析多方面因素,從設計能力上來看,氫彈最大的當量大概能做到百億噸當量級別,從目前人類試爆的先例裡來看,最大設計為5000萬噸TNT當量,然而從現役的核武器裝置來看這個數字應該在
  • ...人類史上威力最大的核彈「沙皇炸彈」試爆的細節。該核彈當量約...
    【人類史上最大核彈試爆畫面首曝光】近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發布了一部長達30分鐘的紀錄片,首次揭秘人類史上威力最大的核彈「沙皇炸彈」試爆的細節。該核彈當量約為5000萬噸TNT炸藥,威力約等於3800枚廣島原子彈,於1961年在北冰洋的新地島投下。
  • 《拆彈專家2》中的大衛核彈 當量只有20噸 掀翻集裝船純屬虛構
    2020年12月24日上映的《拆彈專家2》票房如虹,截止1月12日已獲得9億票房。作為一個軍事寫手除了看電影的特效,更重要的是看《拆彈專家2》中拆的都是什麼彈,尤其是被認為大衛的核彈。大衛核彈,全稱為M388戴維·克羅克特(Davy Crockett)無後坐力炮的炮彈,也是世上最小的核子武器之一。
  • 美軍高舉核大棒 為對付大國邁出危險一步 俄:魚死網破又如何?
    據美國新聞網站2月17日報導,美軍一艘「俄亥俄」級潛艇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海岸附近發射了一枚「三叉戟-2」彈道飛彈。有分析認為,此次試驗是在為發射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做準備。美軍不僅高舉核大棒,而且還在力推核武器的實戰運用。
  • 美國公開真正王牌,3800枚核彈:核彈暴風雨一小時摧毀任何國家
    美國現役核武庫中核彈頭包括7種類型,其中飛彈核彈頭5種: W76、W78、W80、W87、W88;核炸彈彈頭2種:B-61、B-83。根據目前各方資料看,這些現役核彈都是氫彈,以及威力更大的氫彈發展型「三相彈」,沒有純粹核裂變的原子彈了。W76是庫存最大老氫彈,重約164公斤,當量10萬噸,用於美國和英國的「三叉戟」I和II型潛射洲際飛彈,可攜帶8-14枚彈頭。
  • 是廣島原子彈當量1000倍
    比如它重達27噸,是由圖-95轟炸機在10500米高空用傘降的方式投放。這種引爆方式別說飛到敵國上空投放,諾大的空中目標就是能僥倖飛臨敵國邊境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威力如此巨大的核彈,蘇聯到底要用來攻擊什麼目標呢?
  • 全球最強飛彈即將服役,一枚就可以摧毀一國,美國不敢越雷池半步
    冷戰期間,蘇聯致力於擴大自己武器裝備的規模,龐大的「鋼鐵洪流」讓歐洲各國都忌憚不已,除了強大的裝甲部隊,蘇聯在核飛彈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研製出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R-36M戰略彈道飛彈,這款飛彈被北約稱為「撒旦」不是沒有原因的,16000公裡的射程加上21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還能攜帶爆炸當量高達2500萬噸的核彈頭。
  • 美國海軍已接收小當量核彈頭,俄大使:破壞核威懾大局
    二戰之後,核武器已成為人類戰爭最後的天花板。大國之間之所以能夠互相制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核武器的威懾。所以核武器僅限少數軍事國家擁有,並被限制使用,其目的正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秩序。而其發展核武器一個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將要讓核武器小型化,實戰化,可用於戰略部署。據俄羅斯媒體消息,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近期年度報告顯示,美國海軍已開始接收小當量的W76-2核彈頭。消息稱,這份報告並未透露該核彈頭的生產數量,也沒有公布其相關載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