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成了他心頭最大的痛
李達現在是一名研發人員。他畢業於國內一間985院校。畢業後,他面試了很多家公司,但都沒有辦法入職,原因很簡單,他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症。
每次去到一個陌生的場合,比如面試,他就會莫名地恐懼。特別是無領導小組面試,那麼多人圍在一起,當他發言的時候,那麼多人的眼睛讓他無所適從。所以,他每次面試都以失敗告終。
後來,通過家人的關係,他終於進了一家不錯的公司,成為了一個研發人員。這個工作對他來說,還是不錯的,平時不用解除太多人,而他只需要按時完成工作就可以。
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對社交的恐懼,還是讓他很難堪:
在辦公室裡,其他同事都在談天論地的時候,他只能默默地聽著別人講話,他自己從不敢開口說半句話;當領導或者其他部門的同事打電話給他的時候,他就開始心跳加速,聲音顫抖,不敢在辦公室裡大聲說一句話;當有同事有事找他的時候,他也不敢看別人的眼睛,不敢說太多的話,這讓其他同事感到莫名其妙。慢慢地,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知道了李達有這樣一個特點:害羞,不善言辭。
但是,由於李達編程能力很強,所以公司對他還是很器重的。只是,社交恐懼成了他心頭最大的痛。因為他不敢和別人交流,不敢拋頭露面。領導安排的客戶見面活動,他也一次次找理由推脫。
工作十年,他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而且,李達也不敢輕易跳槽,因此,在這家公司一幹就是十年。最近,李達的領導要辭職了。此次,公司領導希望李達能夠接手他的領導的職位。畢竟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從能力上來講,李達都足夠勝任這個崗位。
李達內心也很希望接任這個崗位,只是,他的內心還是很恐懼。畢竟做了領導之後,跟人打交道的機會就會多起來。而且,做領導後發言的機會也比較多。這一方面的改變是他後期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總結:李達的表現,其實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會出現的現象。社交恐懼,是個體對社交場合、活動或情景產生的懼怕心理。個體明知道這是過分的、不必要的,卻不能控制地極力迴避。社交恐懼主要表現如下:第一,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感到恐懼,內心敏感多慮;第二,身體上一般會心慌、手心流汗、如坐針氈、眼神不定、表情緊張、頭腦思維混亂;第三,對於社交場合極力迴避,不善言辭,不敢當眾講話等。
克服社交恐懼,你才能獲得新生
「生活中不敢見人、工作中不敢發言、私底下不敢交流」這是對社交恐懼者的描述。很多社交恐懼患者可能會問:我都恐懼這麼多年了,要想改變已經很難了吧?其實,克服社交恐懼,並不是沒有不可能,只是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
我曾經是一個抑鬱症、社交恐懼症患者。這個問題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我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我都很害怕見到。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己內心的自卑。這種自卑的形成因素是很多的,我後來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我在嘲笑中成長。因為我小時候長得很瘦小,所以經常被同齡人嘲笑;第二,我的牙齒不好看。小時候牙齒爛得很厲害,所以見到陌生人都不敢小。第三,內心沒有安全感。我小的時候,父母忙於做生意,在我讀四年級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全寄宿學校。我每個月只能回一次家。所以,不管我是跟同學吵架了,還是被老師批評了,我都會把它們放在肚子裡,從不輕易對別人說。因此,這種行為,造成了我內心沒有安全感,很長時間內不願意和別人溝通,不喜歡說話。久而久之,我就形成了社交恐懼症。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我讀大學。到了大學之後,要講話的場合越來越多,和人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在這種場合遭遇到的挫折越來越多。我第一次當眾講話的時候,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在別人的嘲笑中走下舞臺。後來跟別人創業,可是由於內心的恐懼,加上口才不好,領導力不足,導致我不僅創業失敗,還欠下了人生的第一筆巨債。我才開始意識到,如果我不去改變,那我這輩子可能都會暗淡無光。於是,我決定改變自己。
我知道口才、膽識、人際交往等是我職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所以我開始不斷去行動,去提升自己這些能力。一份職業,只有你有能力了,你才能把它做好,才能取得結果,才可能獲得職業成功。所以我為了提升自己的口才,我每天早早就起來朗誦《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舍友看了這個狀態,都嚇壞了,以為我幹嘛了。在我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我依然存錢去參加了很多培訓班,每天堅持訓練,讓我的口才得到很大的提升。
想觀看更多當眾講話的課程?可以戳一戳下方連結了解:
我還組織了深圳對演講口才有興趣的朋友到戶外去演講,至今已經有將近100期了。我曾經到過公交車、地鐵、廣場等場合去演講。別人異樣的眼光沒有讓我退縮,反而讓我更加想在他們面前表現我自己。
那是一段蛻變的日子。因為我一直知道,要過上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你就要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苦,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當你習慣了任何人的眼光,習慣了任何人的打擊,習慣了任何場合的講話,你會發現你慢慢變得自信了。當你自信了,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現在的我,不僅能夠自信面對眾人,還能夠在上千人面前自信演講。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自己的不服輸和堅決的行動力。
因此,社交恐懼是可以改變的。曾經的我,自卑膽小,說話都打哆嗦,我都可以改變,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其實,要克服社交恐懼,只需要做到兩點。今天,我從心理和行為兩方面來展開,運用心理療法和行為療法兩種方式,希望能幫助你克服社交恐懼,獲得新生。
心理療法
社交恐懼是心理問題,因此,要克服它,首先要做好心理的調試。心理療法,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學會接納自己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不管你是高矮肥瘦,還是有錢沒錢,你都是獨特的。因此,你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因此,你要學會接納你自己。如果你不接納你自己,那你就很難讓你自己成為一個自信的人。接納是完全接納,完全接納的意思是,不管是你的優點還是缺點,你都要接納它們。比如,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出身,覺得自己的出身貧寒,所以很排斥。當你排斥你的出身的時候,你的恐懼就來了。因為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你排斥也沒有用,你越排斥,它對你的影響就越大。
但是,如果你能夠接納它,那你就不一樣。你會從心裡層面放鬆下來。如何才能接納它呢?你可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說:我覺得我很好,我要完全接納我自己。
多做幾次心理暗示,效果就會出來了。
第二,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是森田療法的核心田療法由日本慈惠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於1920年創立,是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森田療法認為,社交恐懼症發生的基礎是神經質,其表現是精神內向、內省力很強、有疑病傾向,對自己心身的活動狀態及異常都很敏感過分注意、擔心自己的心身健康。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內省力也強,常為自己的健康狀況、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寧擔心。具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常把一般人在一般場合也會產生的緊張感當成一種不正常。他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恐懼的症狀上,「患者」感覺越敏銳,則其恐懼症狀越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森田稱之為「精神交互作用」。比如,社交恐懼患者在社交場合,會產生恐懼、緊張的症狀,並極力逃避,同時,內心也會產生這些想法:我不要緊張恐懼,並深深自責自己。這些矛盾的心理,會讓患者形成神經衰弱。
一般來說,有以上症狀的人,大多是「完美主義者」。
森田療法認為,對社交恐懼任其發展,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人的感情變化有它的規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強;聽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漸消退。你越不在乎社交恐懼,那社交恐懼對你就越沒有辦法。你越在乎的東西,就越能傷害你。
所以,不要再刻意去改變,讓你逐漸忘掉你是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或許你可以很快好起來了。就像一個戀愛受傷的人,如果他總是沉溺於與過去另一半的生活,那他永遠會受到失戀的傷害。唯有開始新的生活,讓過去過去,才能真正獲得新生。
悟通「順其自然」這個真理,你會發現你已經改變了很多。
第三,學會給自己改變的勇氣
一般來說,社交恐懼症患者都是很在乎別人的評價的。正是內心中的這份擔心,才讓他們感到恐懼。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學會給你自己改變的勇氣。
比如,當你即將要面對一個當眾講話的場合的時候,可能你很難做到順其自然。因為有些恐懼是不可控的。這時,還要結合以下的方法才行。
在你絕恐懼的時候,你可以學會用暗示法來給你自己勇氣,比如:「反正死不了」「當眾講話也不過如此」「講錯了又怎樣?他們又不會吃了我!」通過這些暗示,你會瞬間變得勇敢起來。
行為療法
通過心理療法,可能效果會有一定的反覆。因此,除了心理療法之外,還要學會用行為療法來幫助你克服社交恐懼。
行為療法中最早被系統應用的方法之一是暴露療法。1967年斯坦夫爾和列維斯行為治療室首先報告一種使患者逐步暴露於恐怖情境來治療恐怖症的行為療法。
暴露療法是治療恐懼症比較有用的方法。其核心是使患者長時間暴露在其恐懼的場合,讓他適應這種恐懼的場合,最終達到治療恐懼症的目的。
對於大部分社交恐懼症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害怕自己在公眾場合被人嘲笑害怕自己講話講得不好,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害怕別人的目光,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害怕自己成為中心點,因為不想得到關注對於這些恐懼,靠心理療法可能會得到一些緩解,但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將自己暴露在恐懼的場合,通過適應這些場合,逐步克服社交恐懼。
對於行為療法,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步驟一:大聲朗讀
對於社交恐懼的人來說,一般都會有聲音暴露的恐懼。比如,不敢在公眾場合大聲講話,不敢在公眾場合打電話等。要克服這一點,就必須要先學會在公眾場合大聲朗讀。
如果你還不敢在陌生的場合朗讀,那你可以先在家裡大聲朗讀,等把你的聲音放開之後,再到戶外去朗讀。我曾經參加過近百場戶外朗讀,讓自己的膽子得到了極大的訓練。
步驟二:將自己暴露在人多的場合
社交恐懼的本質是對人的害怕。所以,你必須學會和人不斷接觸。有很多社交恐懼患者,是不敢參加培訓活動或者會議的。就算參加了,他們也會讓自己坐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這樣可以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內心的恐懼就是害怕自己的缺點或者不足暴露在別人的眼中,讓他們自己出醜。
所以,如果你要改變,下一次參加活動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暴露在人群中,比如,坐在第一排,哪怕你一言不發,對你的鍛鍊價值也是很大的。
步驟三:敢於在社交場合發言
在適應了公眾場合的暴露之後,接下來就要敢於在社交場合發言。
社交場合有很多,比如,平時吃飯,公司開會,私下朋友聚會等。在這些場合,要儘量多做發言,發出你的聲音。
只要有發言的機會,就第一個發言;只要別人點名你發言,那你就一定要發言;只要和別人見面,就要主動發言。
發言得多了,你的恐懼就會慢慢減少了。
寫在最後的話:
社交恐懼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改變。克服社交恐懼,首先要從心理上接納社交恐懼,其次再勇敢走出去,讓你暴露在更多人的目光之中。如果你和社交恐懼鬥爭累了,不如和他做做朋友,或許,它就不會影響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