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禪舞 太極舞道 讓世界看見東方之美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力推動群眾體育文化教育的發展,建立專業的教培育師資人才平臺,服務中國家庭的身心禪養生活,更加助力中國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在諸多名家賢師的關愛和全國學習愛好者的期待下,由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網)發起,中道禪舞太極舞道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婁氏杯第二屆中道禪舞師資人才選拔賽暨太極舞道文化發展論壇,於10月21-22日在中國賽武當拉開序幕。

大賽及論壇主題圖發展群眾文化需要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和支持,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出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及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系列文件,特別強調要秉持發展群眾體育教育普及和標準化的指導思想,大力支持體育類舞蹈產業的發展,健全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提升身體素養。

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劉辰秘書長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網)專注於整合全國群眾體育領域從業人員和培訓機構資源,建立標準化的群眾體育教育從業培訓體系,平臺是在國家相關部門指導下建立,經國家相關權威部門審批核准的體育教育在線服務平臺。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體育文化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極大提高。

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中道禪舞培訓師中道禪舞和太極舞道師資培訓項目,由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網)統一管理,首批被納入中國體育人才庫從業培訓計劃,確立了提升從業培訓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標準,設立全能綜合性師資課程,由中道禪舞傳承人、太極舞道創立人如意老師執教,本著愛心分享、專業傳承、品牌服務的宗旨,學習者通過專業次第的學修和考核,獲得中國體育教育從業培訓中心《培訓師》及《導師》從業資格證書。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式太極拳傳承代表人、八卦掌名師張全亮大師從太極舞道論壇現場獲悉,正在努力實現全國21個省300個城市建立太極舞道培教聯體育運動管理體系,通過系統專業、標準統一的培訓師,在全國逐步建立《青少年太極舞道專項培訓基地》和《青少年太極舞道運動技能測評中心》以「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為使命」,為「健康中國行動賦能」。開展太極舞道青少年專項運動技能的培訓,幫助成長中的孩子,身心健康的獲得有序、穩定、有效的健康管理。已八十高齡的張全亮老師作為太極拳和八卦掌一代名師,依然精神飽滿,親臨現場指導活動,論述了太極文化與舞道的辯證思維邏輯,令人感動和欽佩。

中道禪舞如意老師和學生們現場展示中道禪舞?太極舞道推廣的意義很大,如意老師跨度4年的分享實踐,影響了十萬多人的生活狀態的改善,相關媒體粉絲合達31萬,深受社會各界注重身心健康的關注和青睞,中道禪舞?太極舞道,傳舞道文化,是以舞修身、以舞養性、行舞明心、行舞悟道的過程,學習包涵禪學文化、舞蹈形態、身心覺知、音樂藝術、環境融合、身法氣韻、內在力道等學習內容, 長期堅持不僅能拉伸筋脈、調整身形體態、改善亞健康、調和性情氣質,更重要的讓人流露自然、寬廣、智慧、愉悅、溫馨、光明之美。

大賽評委們與全國各地參賽的78位選手婁氏杯第二屆中道禪舞師資人才選選拔賽,共設立了37個獎項,【個人獎項】8個, 每項3名, 共24名 。有最正覺心獎、最美覺身獎、最佳覺境獎 、最靈覺樂獎、最神覺氣獎、最全動作獎、最臻禪意獎、最具感召獎。【集體獎項】和合獎3 組,【網絡投票】最高人氣獎前3名,【網絡投票】最有影響力獎第4-10名。花落誰家,都是中道禪舞師資人才的儲備和提升基礎的歷練。

全國各地分享中道禪舞的深研者們作為本屆選拔賽發起人如意老師,是太極舞道的創立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式太極傳承代表人、八卦掌名師張全亮師父的親傳弟子,拜師學習馬王堆氣功導引術和古法養生峨眉易筋經,結合悟得中道禪舞的全覺能量,依道家太極文化,行意覺氣運身而動,逐漸通達身心合一,綻放生命本自俱足的美好狀態,創立太極舞道,發願助力中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中道禪舞傳習導師、太極舞道創立人如意注重全國範圍培養太極舞道師資人才,實行培訓師專屬的傳承課,立足於「少年強則國強」的國家戰略導向,結合青少年健康體魄和心智素質的成長期,創立開發了這一普及型、幸福型群眾體育活動。它不需要任何器械,在家和公園隨時隨音樂起舞,適合家庭的男女老幼學習,尤其能幫助成長中的青少年改變生活中的懶散鬆懈問題,包括改善肥胖、矯正體態,提高青少年身體的靈敏性、柔韌性、協調性的同時,更好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是一種快樂、無身體強制運動的自然生活方式。

如意老師和太極舞道傳承人活動將突出中道禪舞?太極舞道文化的專業交流,中道禪舞是通過13式基本功法為起源基礎,在舞動中覺知意識,達到鍛鍊身體,改善心境,讓身心得到化與植的平衡調理,培養現實生活中全覺智慧和高我賦能的積極狀態,獲得終生受益的禪養道徑,所以,傳播的是正知、正見、正能量的禪舞文化特點,反應中國女性的自信力、學知力,體現中道禪舞的融合性。中國禪舞的興起不是一時現象,如意老師沉澱了多年的授課經驗,傳授明心禪、生活覺、中正舞、自然道的核心文化課程,講究身體的自然拉伸、音樂能量的連結、覺知身心氣樂境的五要素合一、人與自然的融合,具有深厚的情感文化、意識力量、人格完善、自我激發等內涵,符合現代人運動文化的定向,被譽為家庭版塊禪養身心的極佳生活方式。

太極舞道創立人如意老師和陰陽合一拳名家張小瑛老師同臺展示活動由中視藝苑影視文化交流中心、太極舞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湖北乾元旅遊、婁氏古琴、長立養生鞋共同協辦,同時,太極舞道創立人如意老師太極舞道總部基地設立在靈山秀水的賽武當,面向全國開展的這一禪養身心的專業培訓後備力量的社會活動,來自18個省份200多名參賽選手和太極舞道的愛好者,帶著對舞道文化的理解,體驗舞臺的魅力,抒寫人生又一精彩故事。CCTV全國農民春晚執行總導演彥悅老師執導本屆賽事。

  如意老師為賽武當授張飆老師題字墨寶

婁氏琴行為太極舞道論壇捐贈鎮店古琴藏品大賽現場獲悉,自2019年12月發起首屆中道禪舞師資人才選拔賽,受到禪舞界的密切關注,活動是為保證師資培訓平臺的專業性,打造培訓師傳習的綜合實力,注重培訓師學成後的職業實效,建立完善的教培聯體系,同時,更好地保持了培訓師在全國各地開展公益分享的持久性,每年一屆的師資選拔活動,不斷增加的師資人才,必然形成專業、標準、品牌聯合的共組共贏。不斷向社會培育輸送師資人才,創立引領中國家庭禪養生活的文化品牌。

一場高我智慧和全覺能量的盛宴! 中道禪舞?太極舞道讓世界看見東方之美!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中道禪舞?
    吉祥·秦穎師父 中道禪舞創始人中道禪舞即禪心之舞,它是禪學文化跟舞蹈藝術融為一體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中道禪舞的核心內容:中正之道 剛柔並濟【清靜無染,無所掛礙】中道禪舞即禪心之舞是禪修者的生活方式和狀態。禪的見地無邊無際,無生無滅,讓每個時空點的發生歸於自然,便利於和諧,讓每次心界行於真實,便禪於智境,讓每次起舞安於喜悅,便自在於心!
  • 中道禪舞,本性之舞
    融匯貫通了中西方主流宗教及靈性科學體系,集各派靈性藝術之精髓,並於機緣巧合之下繼承了中道禪舞創始人吉祥恩師的禪舞心法。通過開設禪舞沙龍及工作坊,旨在讓每一個追求靈魂自由的生命個體學會聽從內心的召喚,秉承自身的天賦,引領幫助學員經由內心及肢體的舞動,修復各種情感及關係的感知能力。喚醒愛和慈悲,找回生命的原始熱忱和終極喜悅,真正實現自我華麗蛻變與原力覺醒!
  • 中道禪舞教什麼?
    吉祥恩師的慈悲喜舍使得今日之禪舞在短短兩年時間裡,迅速在中華大地復甦與崛起……催生了更多各有特色、不同風格的禪舞品類!中道禪舞將繼續精進、為中華文化之實修貢獻力量!中國將有更多家庭因中道禪舞這一方便法門更加健康、幸福、圓滿!有緣修習中道禪舞是有福和榮耀的!傳承中道禪舞者更加與有榮焉!中道禪舞的神奇力量來自傳承祖師們的加持和習舞者的信心和恭敬心。
  • 惟此一心,舞動芳華——中道禪舞分享導師 顏澤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們每個人都是滄海中的一粒粟,組成了精彩紛呈的世界。可是你是否感受到了你的存在?你是否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中道禪舞既是舞,亦非舞,既可舞動身體,亦可舞動天地。中道禪舞既可養生,亦可怡心,是以舞傳道的方便法門。真相蘊藏在生命中,只能在生命中去探索。
  • 中道禪舞——石家莊站招生啦!
    中道禪舞即禪心之舞。它是禪學文化跟舞蹈藝術融為一體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中道禪舞是在身心寧靜的狀態下,身、心、音樂融為一體而自發產生的一種舞蹈。1、心變得清明、開放、柔軟,發現生活中的美,欣賞和享受美。2、心無掛礙,擺脫自己和他人思想的控制,沒有期望和恐懼得到自由和快樂。
  • 學員聽課整理:什麼是中道禪舞?
    中道禪舞名詞解釋*中道禪舞是禪學文化與舞蹈藝術融為一體的養生方法*禪學文化禪很廣泛,禪是「只是簡單的狀態」。*舞蹈藝術舞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人們稱之為「藝術之母」,它隨著歷史的進步而變化發展。作為一種社會藝術的審美形態,它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但是,在中道禪舞中的舞蹈是在身心寧靜的狀態下,自發產生的動作,不需要任何的提前編排動作。
  • 中道禪舞融入生活的和和狀態
    在生活中覺知自己的口、語、意全都在善的基礎之上而為,舞出高我,大智慧的自己,是愛的智慧,是愛的能力,是慈悲,是舞蹈時讓看的人感覺可靠的,溫暖的自己。看者就是歡喜,智慧和友愛的呈現,明心見性,明白自己的心,才能夠看到自己的性情。性是本性,是「人之初性本善」性是自性「不是從外而來的。難是難在你不知道,不知,當然你就不會做。
  • 中道禪舞之禪音嫋嫋,靜定練習
    基本上一句歌詞一個變換,如果感覺動作少的話證明覺之力還不夠,需要覺知進去。每個空間,每個方位,都要把動作做的飽滿。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大臂上,前期要有意識的。比如剛開始手臂在下面揮舞,然後要在高一點然後再高一點,讓手臂揮舞起來。前期可以用頭腦帶入,進行前期僵硬時候的訓練,但是當打通之後就要用心來主導。讓覺知力帶入到大臂,自然的就會帶動身體動起來。手臂有要求,要有弧度,關注手肘。
  • 緣結敦煌舞
    再提到敦煌舞,不能不提甘肅(莫高窟為甘肅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創作源泉,使敦煌文化、敦煌樂舞走向了世界);提到敦煌舞,不能不提「甘肅省藝術學校」原校長高金榮老師。燃鵝,對於一個深圳市梧桐山村民而言,竊以為,想要學好敦煌舞,以下三件事,很可能是你學習之路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絲路花雨》,就沒有「敦煌舞」的誕生。
  • 中道禪舞之落地實修
    尤其是我們現在在家裡學習禪舞,它是直接將禪舞心法落地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就好比每天在上微課,有可能孩子或其他家人等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些幹擾,那我們排除萬難準時上課,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將禪舞心法與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的。所以這樣的方法對學習禪舞效率是非常高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前提是要跟上節奏!如果無法上課的話,是很難提升的。
  • 中道禪舞之行禪練習
    【禪舞練習】緩緩的舒展雙臂,保持著向前行步伐,讓雙臂在空間、四面八方流動起來,是自然的流動,清明的覺知,試著去感受雙手和雙腳的協調,將這份寧靜祥和的能量由雙臂傳給整個空間,灌滿整個屋子,然後蔓延小區,城市,全國乃至整個世界,仿佛整個世界春暖花開,自由的流動起來,將這種能量不斷放大,折射到整個宇宙,虛空。
  • 一真禪舞日記:中道禪舞表達的是我們內在的神聖和莊嚴
    我抱著寶寶,忍不住原地跳起舞、轉起圈,內心無比地歡騰,這開心的場面至今還停留在腦海裡,喜悅的能量持續地滋養著,有禪舞的生活就是美,隨時隨地美了自己的同時美了周邊的人。在那個當下,是否穿著禪服一點也不重要,舞姿專不專業也一點都不重要,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喜悅和光明。這就是禪舞的魅力。
  • 中道禪舞之睡前禪舞
    當每次跳禪舞的時候都會在裡面得到一份支持或者說是能量的加持,而不是練完後滿心更浮躁了,甚至跑偏了,認為禪是另外的....睡前禪舞:為什麼要練習睡前禪舞?通過禪舞這個功法讓我們身心安住,提高我們的能量與生活的品質。方法:1、練習專注和覺知,比如做一個動作:從下向上,或從左到右,一個距離大約數數到20下。
  • 聽大藝術家細述《中國美》,Discovery讓世界看見中國美學魅力
    系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視頻讓中國姑娘李子柒席捲全球,她所演繹的中國日常生活之「美」得到全球觀眾的關注與熱議,也激發了國內外對中國之「美」的探索之熱。
  • 八百年前如日中天的三道之一,太極道!
    這三大宗派都是一流勢力,傳承於上古時代,鼎盛於中古時代,現在太極道的弟子已經遍布天下。兩儀宗是太極道的三大支脈之一,以劍立宗,傳承的是太極道的劍道。書友們對兩儀宗最深的印象大概是劍閣,其實原本劍閣是坐落在太極道的總壇的。八百年前的太極道過於強大,乃是整個崑崙界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其影響力和實力甚至比聖明中央帝國和青池中央帝國還要強大。五百年前,池瑤為了統一崑崙界,朝廷大軍攻破了太極道的總壇,將如日中天的太極道打得元氣大傷。
  • 2019年師行太極道院【月度養生班】課程安排「出爐」
    ,武當太極之母;武當太極二十八式班:動作短而精,易學好練,四兩撥千斤;武當太極38式班:松沉柔順﹑圓活暢通,在各大公園廣泛流傳;武當太極劍班:劍法清澈,節奏平和,柔漫舒展,氣勢飽滿;武當玄武拳班:快慢相兼,剛柔相成
  • 大話太極拳之——以拳入道
    這或許正是太極拳的不同尋常之處,它是武技卻又脫離了一般意義上的武技。太極是生活的方式2在《太極拳論》註解中有「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前人不希望把技擊看做是習練太極拳技藝的唯一追求。王宗嶽也寫有「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是前人改造太極拳的思想和追求。《禮記·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 ​話說太極拳(18)|太極拳竟還有這麼多道道……(連載)
    太極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道家認為太極是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本源。《易傳·繫辭》載「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家始祖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載:「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古代先賢認為:宇宙萬物所具陰陽對立元素不斷分化統一的過程即是太極。太極是文化。
  • 讓舞韻在血液裡流淌——記尼羅河國際東方舞大賽冠軍、評委景蘭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盧好亮 通訊員 龐靜景蘭,清秀脫俗,個子高挑,長發飄逸,長了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她從小就熱愛舞蹈,長大後迷戀上東方舞。一路「舞」來,牽手風雨,酸甜相伴,她用舞韻的律動叩開舞蹈無彩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