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同為足球強國,為何中超日本球員很少?答,不願降級!

2021-01-09 小門前

我們的中超聯賽現在已經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中國足協近兩年的一步一步的改革,我們的聯賽在一步一步變好。無論是從青訓體系還是從青年少年的多種比賽中,肉眼可見的是足球比賽的確多了起來,而中超聯賽的熱度也一直在上漲。這些球隊的價值一直在上浮,因此中超聯賽這兩年其實是在進步的,而有很多的球隊他們都會為了球隊的戰績而招募來頂級的外援。但是為什麼我們的中超聯賽中很少見有日本的外援呢?日本其實也是一個足球強國,基本每次的世界盃上,我們都能夠見到日本的身影,那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從中超聯賽的特點中看中超聯賽的外援基本上都是防守非常強力的後衛或者進攻能力非常強勁的前鋒,這些球員他們需要像羅納爾多的巔峰時期一樣在中超聯賽中踢球,每一位球員都必須能夠擁有獨立帶球突破能力,這些球員在比賽中需要一個人持球瘋狂的突破,然後射門。然而像這種技術特點的外援,僅僅只有在歐洲能夠找到,在日本隊我們根本無法找到這種能夠一個人佔有大量球權,並且幫助球隊取勝的運動員,因此從技術特點上看,日本的運動員並不適合中超聯賽。

日本畢竟也是一個亞洲國家,亞洲國家的足球水準想必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而日本的頂級運動員在達到一定水準之後,都會從日本的聯賽轉向歐洲的頂級5大聯賽,而不是來到中超聯賽,畢竟中超聯賽是一個非常看重外援的聯賽,在很多體制和比賽程度上並不是很公平,而歐洲的五大聯賽發展就非常的均衡,他們並沒有任何限制外來的措施,球員們可以在各種聯賽之間相互轉變,同時日本運動員的選擇也會更多,因此即便是日本運動員他們踢得非常好,也不會來到中超聯賽中,拿一些高的工資,更多的會選擇去歐洲聯賽中做一位角色球員。畢竟他們的目標是為國爭光在賺錢上,其實錢只要賺夠了就足以了,這也與日本的文化關係非常之大,他們追求的是未來的發展前途,而不是現金。

日本的足球文化和歐洲的足球文化有很大的差距,日本的球員基本上都是一個球隊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球隊之間的攻防體系非常的完善,基本上很少出現像羅納爾多這種頂級的能夠自己帶領球隊取勝的巨星,而且日本足球的從小的培養體系也是每個位置的偏重性非常強,每個球員的綜合性其實主要還是依賴球隊體系,因此像這種球員來到中超聯賽中之後,勢必會與球隊的體系不符,畢竟中超聯賽的外援都是需要一個人能夠帶領一支球隊取勝的。

還有就是其實中國聯賽和日本聯賽的差距並不是很大,有些時候甚至於中超聯賽還不如日本的本土聯賽,這樣一來日本的運動員為什麼要降級來到中超聯賽中踢球呢?雖然是中超聯賽的工資比較高,但是他們在日本聯賽中的收入同樣不足,而且還可以在自己的家鄉踢球,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莫非不學日本足球,才算學到日本足球的精髓?
    這就是為何日本不看重亞洲杯和日本球員基本不到收入在歐洲五大聯賽都算高的中超踢球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日本足協的這一發展理念,我們看到的或聽到的日本的足球做法,相信是世界前十名(歐美國家)的通用的實踐在日本本地化的結果。據此,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提出前3個困惑。1.
  • 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留洋球員?其實與日本足球的「內卷」不無關係
    更是在2012年推出了職業聯賽準入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連續3年虧損的球隊將被吊銷牌照勒令降級。根據公開的數據,2019賽季J1聯賽平均年薪為26.1萬英鎊,僅為西甲聯賽的八分之一左右。對日本球員來說,挑戰歐洲頂級聯賽,不僅是挑戰更高的競技水平,也是在追求更高的收入。
  • 中國球員不要自卑了,韓國足球也不如日本,為什麼是這樣?
    如今亞冠中超四支球隊已經結束比賽,當然我們為恆大提前出局感覺到遺憾,對於北京國安沒有再進一步也很遺憾,特別是與日本隊神戶勝利船過招時,北京國安全場也是佔優,控球率比對方高,威脅球也不少,就是把握機會能力不如對方,輸掉球比賽,其實韓國球隊與中國一樣,他們也是輸在這些地方?
  • 日本國腳乾貴士收到上港報價,會否改變中超對日本球員的不待見?
    如果乾貴士最終真能加盟上港,就會改變近年來,幾乎沒有日本球員在中超踢球的現狀了。曾幾何時,中超的火熱發展和高薪可掙,也曾吸引過個別日本球員的加盟,比如,像樂山孝志曾到當時的中超球隊深圳紅鑽踢球,同時日本國腳卷誠一郎也一道加盟了深圳紅鑽。像在2013年時,曾在意甲都靈隊踢過球的日本前國腳大黑將志,短暫加盟過中超的杭州綠城,那時,33歲的大黑將志已近退役。上述三位也基本上是過氣球員,或是有傷在身,或是狀態不在,所以他們的表現並未引起中國球迷的太多注意。
  • 中超難見日本外援,原因為何,錢不香嗎
    中超難見日本外援,原因為何,錢不香嗎 在中超歷史上只出現過4位日本籍外援,分別是樂山孝志(深圳紅鑽
  • 日本足球小將的夢想,正在 逐步實現。我們的足球小將呢?
    足球,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說起足球,人們首先會想到歐美的足球豪門,巴西義大利德國還有巴薩皇馬曼聯國米等等。亞洲足球在世界足壇還是處於中下遊位置的。但是同處於亞洲的日本足球,近些年進步非常明顯。
  • 首位中超日本外援,甘願留在中國辦青訓,居然還踢贏過日本球隊!
    ,在國內足壇傳得沸沸揚揚,許多球迷感慨日本球員居然還看不上中超。很少並不代表沒有,早年間就有一名日本球員加盟過中國聯賽。2011年3月,一名日本球員仰慕「白巫師」特魯西埃大名,前往他當時執教的深圳紅鑽隊試訓,並成功贏得了一份職業合同,中國足壇迎來第一位日本外援——樂山孝志。比較遺憾的是,加盟深圳紅鑽僅一個賽季後,深足從中超不幸降級,但這並不影響樂山孝志繼續留在中國足壇踢球,與深足籤訂了兩年合同的他跟隨球隊一起去到了中甲,由於在深足表現還算不錯,在結束這份兩年工作合同後,樂山孝志又贏得了一份短約。
  • 亞洲足球強國日本也開始怕國足歸化球員,你們相信嗎?
    提到日本足球,相信大家都會認可,雖然對於日本人大家並不喜歡,除了日本動作明星之外,可能大家對日本人一點都不喜歡,但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足球在亞洲是超一流水準,不管是與韓國,還是與巴西等世界強國比賽,他們都沒有慫過,從側面可以看出日本的足球實力相當強大,但是最近日本媒體十分擔憂國足歸化球員
  • 中超聯賽難道要走日本職業聯賽的老路?成為足球明星養老院?
    近年來中超重金引進的外援也不用多去累述,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差錢,差的是人,前幾年的胡克爾6100萬美元轉會費、以及近期傳出來的「有中國球隊為莫德裡奇送上年薪4000萬歐元的合約」的消息等等,反正近幾年中超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們13億人口的大國太缺足球人才了,寧願花天價去請外援為俱樂部賺錢,也不願投入過多的資金去培養自己的青訓隊。這讓人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職業聯賽。
  • 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和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
    不久日本開始對外擴張,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之一。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以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和軍事技術為主要內容,結果為何截然不同呢?原因在於:明治維新得到了主政者的鼓勵和支持,而洋務運動觸及到一批官僚和地主階級的的利益,以慈禧為首的當權者本就是頑固勢力的代表,他們並不支持洋務運動,所以就註定了洋務運動必然失敗的歷史命運。
  • J聯賽十年128億轉播費超過中超,背後是日本職業足球的成功
    英國DAZA在去年和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籤訂協議,2017年到2026年的日本足球聯賽轉播權歸由這家公司。DAZA斥資2100億日元,也就是128億人民幣,這超過了目前10年110億的中超聯賽轉播權。一家運營全歐眾多頂級聯賽資源的公司,掏出如此大的手筆來轉播J聯賽,可見日本職業足球的成功和商機。
  • 中超聯賽為什麼少見日本球員身影?
    隨著中超聯賽的職業化推進,中日韓三國足球的交流也越發深入。像金英權等為代表的韓國球員在中超踢的風生水起,而日本球員卻寥寥無幾。甲B處子作只在暴雨中踢了15分鐘,森永敏春2001年效力於當時的日本J2聯賽隊伍FC東京;在次年的J聯賽選秀大會上,他被橫濱馬裡諾斯隊相中,但由於森永家族與該隊老闆有著難以化解的仇怨,他只好聽父母的話,回到家中度過了無所事事的一年;苦悶的森永一度想徹底忘記足球另謀生路,甚至打起了學習理髮的主意,直到今年年初在報紙上看到中國廣東的球隊來日本選拔球員的消息,他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重返訓練場,在400多人的求職大軍中
  • 我們在學習日本足球怎麼成功,日本卻在研究中國足球為何失敗
    1000萬美元的大手筆,發生在尚未從假球風暴中緩過勁兒來的中超,這著實讓日本人嚇了一跳。此後的幾年,中超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中國足球也被貼上了「爆買」的標籤。廣州恆大亞冠5-1大勝全北現代,韓國媒體的態度是「有錢買不來一切」,日本媒體卻在渲染「中國足球即將成為日本足球最大的敵人」,因為日本當初就是這麼過來的。
  • 我們在學習日本足球怎麼成功,日本卻在研究中國足球為何失敗
    1000萬美元的大手筆,發生在尚未從假球風暴中緩過勁兒來的中超,這著實讓日本人嚇了一跳。此後的幾年,中超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中國足球也被貼上了「爆買」的標籤。隨著岡田武史空降中超,日本對中超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中國足球問題在中超,暨建立省級聯賽方案
    日本曾經有過一兩個沒有血緣的歸化,但其後就沒有了,有也都是有血緣的歸化。比如這屆的丹尼爾-施密特和鈴木武藏都有日本血緣。哪像中國大規模的歸化沒有血緣的外國人?韓國足球更是沒有歸化過歐裔、非裔球員,好像只是一兩個朝鮮和中國的。當日韓旅歐球員回歸國家隊後,恆大班底的國家隊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了,即使加上需要5年效力中超的年近30歲的老邁歸化假中國人,也是於事無補。
  • 中日足球的差距有多大?日本高中比賽幾萬人座無虛席,中國有嗎?
    中國足球想要快速的發展起來,最好的模板莫過於日本和韓國足球了,同樣是黃色人種,中日韓三國球員無論是身高還是體型都是很相似的,為何近幾年日韓的足球發展得這麼好,而中國足球卻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退後呢?其一就是對球員的足球政策了。
  • 日本和德國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根據最新的統計測算,德國的人口為8000萬左右,而日本的人口則為1.2億左右。這兩個國家不僅在人口數量上相似,而且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德國國土面積差不多是35萬平方公裡,而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為37萬平方公裡。
  • 日本足球賽事體系初窺
    日本足球人並非沒有因挫折失敗受辱蒙羞,又何嘗不為故步自封迷茫失落,卻從未放棄信念,勢要堂堂正正的登上世界賽場,與列強同場競技,一爭高低;要為深愛的足球圓一個夢想,哪怕再花上一百年光陰也在所不惜。」在日本,想要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你可以選擇在職業隊的梯隊中歷練、晉升,可以在高中的全國大賽被發現,也可以通過大學階段的比賽脫穎而出,甚至有可能從社會足球聯賽中找到機會。而作為展示球員競技水平和球探發現優秀隊員的重要場合,歷經多年演變而成的足球賽事體系的完善程度就決定了優秀選手拔尖的效率。 日本足球賽事進化軌跡和現有賽事體系,短短的一篇文章概括不清。
  • 馬德興:金元足球終結!建職業聯盟國安蘇寧恆大不願帶上中甲中乙
    馬德興還在文章中透露說:像國安蘇寧富力恆大等為首的中超「大佬」,欲建中國足球職業聯盟,卻只想負責中超,不願帶中甲、中乙玩——因為後者沒錢。馬德興稱:「金元足球」時代徹就此終結,從長遠發展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幸事,是對過去10年中國足球的徹底定性!
  • 同為國腳之子,一個入籍日本,一個回歸祖國
    同為國腳之子,一個入籍日本,一個回歸祖國 中超聯賽中,有很多球員都是球迷口中的「球二代」,他們的父輩都是職業球員,有些還是著名國腳。比如天津泰達謝維軍,是前國腳謝育新的兒子,廣州恆大李學鵬的父親李錫才是遼足十冠王時期主力球員,天津泰達劉若釩父親劉彭是成都體工隊專業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