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前國腳陳中流結束與重慶當代的合同,加盟中甲球隊蘇州東吳。
早在2019年,陳中流就已經將近一年無球可踢了,在加盟蘇州東吳之前,他還曾在貴州恆豐試訓過。從入選國足,到加盟中甲球隊,陳中流只用了兩年,就如自由落體般將自己原本光明的職業生涯摔得粉碎。
故事的一開始可不是這樣。
2011年12月,岡田武史入主杭州綠城(今浙江綠城),兩個月後,他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在被問到「靠什麼來和中超那些有錢的豪門對抗」時,岡田武史回答:
「我們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年輕球員,差不多全中國最出色的孩子都在我們這裡。但是我必須要說,陳中流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年輕球員,像他這樣的同齡球員,在日本和荷蘭也沒有。」
此後,岡田武史又多次談起過陳中流,NHK在岡田武史的紀錄片中也加入了大段陳中流訓練的畫面。自2012年起至今,陳中流的名字在日本主流媒體報導中出現8次,甚至多於武磊出現的次數。
隨著岡田武史的離開,陳中流在日本很快被遺忘。但從去年開始,日本足壇再次對中國足球開始了研究,陳中流的名字也再次在日媒報導中出現。只不過這次,日本人研究的課題,是中國足球為什麼無法取得成功。
岡田武史的羨慕和不解
日本媒體對中國足球的報導開始增多,始於廣州恆大引進孔卡。1000萬美元的大手筆,發生在尚未從假球風暴中緩過勁兒來的中超,這著實讓日本人嚇了一跳。此後的幾年,中超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中國足球也被貼上了「爆買」的標籤。
廣州恆大亞冠5-1大勝全北現代,韓國媒體的態度是「有錢買不來一切」,日本媒體卻在渲染「中國足球即將成為日本足球最大的敵人」,因為日本當初就是這麼過來的。
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職業聯賽在引進了濟科、斯託伊科維奇和利特巴爾斯基等大牌球星之後,聯賽水平和商業價值得到了提升,足球運動在群眾中得到了普及。日本認為中國在走他們當初的老路,而且現在的中國,燒錢能力不輸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照這麼個砸法,在足球上超越日本還不是輕輕鬆?
隨著岡田武史空降中超,日本對中超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據岡田武史的助教小野剛回憶,在岡田武史接手杭州綠城之前,他的合作夥伴都勸他要認真考慮,原因主要有三個:
1、杭州綠城在當年鬧出了「球員組建隊委會架空主教練」的醜聞,岡田武史作為外國教練想要鎮住本土球員絕非易事;
2、杭州綠城算不上是什麼財大氣粗的球隊,如果得不到財政上的保證,球隊沒錢買強力外援,他的成績就得不到保證;
3、岡田武史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優秀的本土教練,若在中國沒能成功恐有損其聲望。
但這些都沒能改變岡田武史來華執教的決心。
初到中國,岡田武史就表示「要依靠年輕球員和普通外援打造中國巴薩」,更是在亮相儀式上放出「前四輪至少拿12分」、「志在冠軍」等豪言壯語。
雖然從之後的執教成績來看,無論是2012賽季的第11名還是2013賽季的第12名,都不算是體面的名次,但岡田武史對杭州綠城帶來的提升有目共睹。無論是提拔新人,還是在俱樂部管理的方式上,他都將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足球哲學灌注其中。
據當時的中方教練組組長鄭雄回憶,岡田武史哪怕再忙,都會去看青年隊的比賽。如果青年球員輸了球,他也不會責備球員們,而是安慰大家說:「大家辛苦了,明天大家早點集合,我會總結大家比賽中出現的問題。」
岡田武史對於青訓球員的看重到了什麼地步?有一次,綠城U15球員曾慶坤自己在球場內加練,過了一會兒岡田武史帶領一線隊球員過來訓練。他沒有趕曾慶坤走,而是看著他訓練了好一會兒,隨後岡田武史對小野剛說:「把那個認真的孩子叫過來,和我們一塊兒練吧」。
岡田武史還提拔了謝鵬飛、陳中流、石柯等人,並不止一次的對綠城老總宋衛平強調:「這才是俱樂部的財富!如果用心培養,他們在未來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財富。」NHK這樣描述岡田武史看到陳中流等年輕人時的眼神:「眼睛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岡田武史的確對這群年輕球員滿懷希冀,然而他們的種種行為又令他十分不解。
他在後來的採訪中說:「在日本國家隊,哪怕我告訴球員們今天的訓練就到這裡,球員們大多還是會主動留下加練一段時間,在訓練中你可以找到自身的很多錯誤,從而避免在比賽時犯下這些錯誤。而且很多球員把訓練看作是得到快樂的一種途徑,比如名波浩就曾對我說過,『當我站在足球場上的時候,什麼煩惱都被我拋到腦後了』。」
「但是我沒有在中國球員身上看到這一點。在到訓練場之後,只要我不吹哨開始訓練,他們就會一直坐在訓練席上,訓練的氛圍不輕鬆,沒有歡聲笑語。訓練結束後他們也幾乎從不主動加練,似乎他們無法從足球中感受到快樂。」岡田武史遺憾地補充道。
有一天,陳中流的房間直到深夜電視機還亮著,第二天的訓練課上岡田武史批評他:「沒有那麼多時間留給你去準備,當給你機會的時候你最好抓得住。如果你不好好休息,你怎麼在訓練中拿出好的狀態?」
在離任後,岡田武史也不點名批評過某位球員:「我聽說總有球員去泡吧,如果是在平時為了放鬆的話,我不會幹涉球員們的私生活,但是如果第二天就是比賽了,你卻出現在那裡,那就不太合適了。在我了解到情況後,我把他清理出了球隊。」
雖然在日本足壇的地位頗高,但岡田武史並不是一個喜歡對球員進行高壓管理的教練,他的威信是靠戰績和令人信服的技戰術水平樹立起來的。初到中國,他也一直主張對球員們寬鬆化管理,但是後來他發現球員們的自律性很成問題。岡田武史的戰術對於球員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極為依賴,他需要球員有足夠的體能來對對手進行壓迫,並在場上頻繁跑位,不自律的球員很可能讓他的戰術無法落實。
2012賽季結束後,杭州綠城方面曾主動提出給岡田武史漲薪,但被他拒絕了,理由是「球隊成績沒有起色,沒達到自己想像中的效果,自己沒有理由接受漲薪」,甚至還主動要求降薪。杭州綠城拗不過岡田武史,最後雙方以原薪水續約兩年。
2013年11月,岡田武史因家庭原因提前結束與杭州綠城的合同,他「打造中國巴薩」的夢想終究沒能實現,而被他譽為「日本和荷蘭也沒有如此好的同齡球員」的陳中流,也沒有達到他期待中的高度。
如今岡田武史早已從足壇退休,不知道他是否知曉陳中流轉會中甲球隊的消息,但如果他知道了,想必他寧可權當自己當初看走了眼,也不忍心再想起當年那個天賦異稟的陳中流。
踢球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在綠城執教時岡田武史曾說過:「很多人或許會想,因為我們的外援水平不如廣州恆大,因為我們花的錢少,所以我們就理所應當輸球,我不喜歡這樣的想法。」
後來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的時候,岡田武史在被問到一名領袖球員應當是怎樣的,他回答:「領袖,一定是心中有一座山要去翻越的人。」
有一天訓練結束後,岡田武史把被他提拔的五名球員叫到一起開了小灶,並對他們說:「身為年輕球員,入選一線隊不是你們的頂峰,只能算是一個開始,不要滿足於現狀。」
2019年,岡田武史在接受《朝日新聞》的採訪時,再次提起了這個話題:「在我接觸到的中國球員中,無論是綠城隊也好,還是別的球隊也好,他們似乎對於自己的生涯並沒有一個階段性的規劃,他們都太滿足於現狀。」
「在日本,一名有抱負的年輕球員會努力先從梯隊進入一線隊,然後轉會到更好的球隊,然後入選國家隊,然後留洋……總之他應當是一個永不止步的人。而在中國,似乎年輕球員們的目標就是進入一線隊,然後他就失去了目標了。」
無獨有偶,同樣對中國球員的思想感到不滿的,還有大連阿爾濱前任主帥倉田安治。
原本只是梯隊教練的他,在2014賽季中期接替因戰績不佳而下課的馬林。該賽季中超聯賽結束後,大連阿爾濱降入中甲,倉田安治救火失敗主動請辭,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大連球迷致歉,稱自己的能力不夠,沒能拯救大連足球。
2019年,日本多家媒體都針對中國足球的現況對倉田安治進行了採訪,倉田安治評價道:「2014年,當時我們只是有了一些保級壓力,就已經有球員對球隊失去了信心,開始給自己找下家了。球員們一旦開局無法建立起領先優勢,他們的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發揮也就會失常。」
但倉田安治認為,中國球員之所以養成這種心理,很大程度上在於中國球員從小就接受的訓練方式。
「在中國,足球教練與球員的關係是對立的,因為從小的時候開始,球員們就會被教練告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會使球員在生活中對教練的命令產生牴觸情緒,而在比賽中脫離了教練,又會不知道該如何靠自己的球商踢球。所以我在大連阿爾濱執教的時候,希望重新塑造年輕球員們的思想。」
倉田安治自己總結了一套個人培養理論,將主觀能動性、行動規範和心理素質列為球員思想建設的重中之重。他說:「我告訴大連的球員們,要保持自律,有向上的心態和必勝的意志,行動規範上要保持努力、規律和團結,面對比賽要充滿勇氣和自信,但也要有謙虛的態度。」
倉田安治的培養計劃因他的下課而未能在大連阿爾濱得到延續。對此他有些遺憾:「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俱樂部都會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系統的藍圖,任何教練在俱樂部都有自己打造球隊的自由,但不能偏離球隊建隊思路。而在中國,很多球隊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於教練身上,又不會給教練足夠的自由空間,所以在中國執教成為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岡田武史對此想必感同身受。在執教杭州綠城期間,岡田武史把俱樂部的門禁制度廢除,讓球員們走訓,這把俱樂部上下都嚇了一大跳。球隊經理擔心這樣會出事,但岡田武史卻不以為然。
「把球員們都關起來的話他們就能贏球了?全關起來才會出大事呢。」岡田武史在日本執教時沒有約束過一名球員的私生活,在中國他也不想這樣做。
如此政策方便了汪嵩這樣有家室的球員,但岡田武史想不到,他最寄予厚望的陳中流卻反而因此頻繁訓練遲到。2012年4月,岡田武史將陳中流下放到預備隊,陳中流後來檢討稱,自己過於放縱,覺得不管怎麼樣都能有球踢,拿到錢就和朋友外出玩樂,無視球隊紀律。
小野剛回憶:「岡田教練很生氣,他斥責陳中流『賺到一點小錢,你就滿足了嗎?你今生就止步於此了嗎』。」
岡田武史深諳「最好的主教練就是在球場內事無巨細,在球場外高高掛起」的道理,他是來執教的,不是來給球員當思想品德老師的。但是在中國,只要不自律的球員仍然在,教練們不可能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無論土帥洋帥,思想建設永遠是教練們最頭疼的問題。
日本媒體將這一情況歸結於中國獨生子女眾多,《朝日新聞》評論稱:「中國在桌球領域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然而在足球是一項考驗團隊配合的運動。多數球員既不願意犧牲自己為集體付出更多,也沒有強烈的改變自己命運的意圖,很多球員都是獨生子女,或許他們在家裡已經被慣壞了。」
出路何在
2012年全運會,浙江全運隊從杭州綠城隊一口氣抽調了8名球員,其中還有3名主力,這讓岡田武史大為不滿。但俱樂部領導的回覆卻讓他很無奈:「比起中超,還是全運會更重要一些吧。」
岡田武史解釋說:「日本也有類似於全運會的國民體育大會,各個縣也會組建運動員參加各種項目。但如果有各個縣的代表隊去職業球隊強行徵召球員,那絕對是瘋了。所以中國和日本不相同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岡田武史也對中國媒體對球員們的過分苛責感到不解。
「我覺得中國球員的身體素質要強於日本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他們在對抗中完全不落下風。正是因為在中國執教的經歷,我才認為日本球員的身體還應當加強。但是我在中國從來沒有看到過相關報導,只有批評的言論。」
與此同時,中國足球的連年低迷,也讓當初十分看好中國足球的日本媒體很是納悶兒。
2017年的「金山杯」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上,中國國少0-6慘敗給了橫濱水手U16。2019年5月,U18國少主帥派屈克-貢法龍主動辭職,並直言這一批球員的能力完全不夠,這一表態不僅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關注。
在國外問答網站Quora上,有人問:中國是否在未來有參加世界盃的可能?一名日本網友回答:「許多人以為日本隊能參加1998年法國世界盃,是因為1994年後實力得到了提升。但實際上,日本隊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因為法國世界盃從原來的24支參賽球隊擴編到32支參賽球隊。」
「現在有消息稱世界盃會擴編到48支,我認為既然這樣,中國隊就有機會參賽。但到底是不是實力使然,我們還不得而知。」
在歐洲人看來,中國足壇近些年幾乎在複製日本足球的發展模式,卻依然無法取得成功,這令他們感到困惑。而日本媒體,已經為中國足球的未來感到擔憂。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球迷依然以為中國隊輸在了球員的能力上,並認為中國隊只要歸化一些厲害的球員,就依然會取得勝利。但球迷們忘了足球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門科學,為了贏球所帶來的自豪感而放棄審視自己的問題所在,那麼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日本媒體還擔心,等待中國足球的,將是更可怕的絕望。
「中國人也許會漸漸習慣國家隊的失敗,認為中國人就是踢不好足球,或是覺得足球對於中國而言不是那麼重要。如此一來他們就會將中國難以發展足球這一現象合理化,從而來說服自己。長此以往,中國足球將永遠失去發展的機會。」
不過有意思的是,關於「中國足球為什麼成績上不去」這個話題,在Quora上,一名中國球迷給出了他的答案,這個答案看上去頗有些黑色幽默:「因為足球是11個人的運動,但是在奧運會上只算1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