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日本足球怎麼成功,日本卻在研究中國足球為何失敗

2020-09-10 體育先鋒俠

2020年8月16日,前國腳陳中流結束與重慶當代的合同,加盟中甲球隊蘇州東吳。

早在2019年,陳中流就已經將近一年無球可踢了,在加盟蘇州東吳之前,他還曾在貴州恆豐試訓過。從入選國足,到加盟中甲球隊,陳中流只用了兩年,就如自由落體般將自己原本光明的職業生涯摔得粉碎。

故事的一開始可不是這樣。

2011年12月,岡田武史入主杭州綠城(今浙江綠城),兩個月後,他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在被問到「靠什麼來和中超那些有錢的豪門對抗」時,岡田武史回答:

「我們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年輕球員,差不多全中國最出色的孩子都在我們這裡。但是我必須要說,陳中流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年輕球員,像他這樣的同齡球員,在日本和荷蘭也沒有。」


此後,岡田武史又多次談起過陳中流,NHK在岡田武史的紀錄片中也加入了大段陳中流訓練的畫面。自2012年起至今,陳中流的名字在日本主流媒體報導中出現8次,甚至多於武磊出現的次數。

隨著岡田武史的離開,陳中流在日本很快被遺忘。但從去年開始,日本足壇再次對中國足球開始了研究,陳中流的名字也再次在日媒報導中出現。只不過這次,日本人研究的課題,是中國足球為什麼無法取得成功。


岡田武史的羨慕和不解


日本媒體對中國足球的報導開始增多,始於廣州恆大引進孔卡。1000萬美元的大手筆,發生在尚未從假球風暴中緩過勁兒來的中超,這著實讓日本人嚇了一跳。此後的幾年,中超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中國足球也被貼上了「爆買」的標籤。

廣州恆大亞冠5-1大勝全北現代,韓國媒體的態度是「有錢買不來一切」,日本媒體卻在渲染「中國足球即將成為日本足球最大的敵人」,因為日本當初就是這麼過來的。

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職業聯賽在引進了濟科、斯託伊科維奇和利特巴爾斯基等大牌球星之後,聯賽水平和商業價值得到了提升,足球運動在群眾中得到了普及。日本認為中國在走他們當初的老路,而且現在的中國,燒錢能力不輸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照這麼個砸法,在足球上超越日本還不是輕輕鬆?

隨著岡田武史空降中超,日本對中超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據岡田武史的助教小野剛回憶,在岡田武史接手杭州綠城之前,他的合作夥伴都勸他要認真考慮,原因主要有三個:

1、杭州綠城在當年鬧出了「球員組建隊委會架空主教練」的醜聞,岡田武史作為外國教練想要鎮住本土球員絕非易事;

2、杭州綠城算不上是什麼財大氣粗的球隊,如果得不到財政上的保證,球隊沒錢買強力外援,他的成績就得不到保證;

3、岡田武史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優秀的本土教練,若在中國沒能成功恐有損其聲望。

但這些都沒能改變岡田武史來華執教的決心。

初到中國,岡田武史就表示「要依靠年輕球員和普通外援打造中國巴薩」,更是在亮相儀式上放出「前四輪至少拿12分」、「志在冠軍」等豪言壯語。

雖然從之後的執教成績來看,無論是2012賽季的第11名還是2013賽季的第12名,都不算是體面的名次,但岡田武史對杭州綠城帶來的提升有目共睹。無論是提拔新人,還是在俱樂部管理的方式上,他都將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足球哲學灌注其中。

據當時的中方教練組組長鄭雄回憶,岡田武史哪怕再忙,都會去看青年隊的比賽。如果青年球員輸了球,他也不會責備球員們,而是安慰大家說:「大家辛苦了,明天大家早點集合,我會總結大家比賽中出現的問題。」

岡田武史對於青訓球員的看重到了什麼地步?有一次,綠城U15球員曾慶坤自己在球場內加練,過了一會兒岡田武史帶領一線隊球員過來訓練。他沒有趕曾慶坤走,而是看著他訓練了好一會兒,隨後岡田武史對小野剛說:「把那個認真的孩子叫過來,和我們一塊兒練吧」。

岡田武史還提拔了謝鵬飛、陳中流、石柯等人,並不止一次的對綠城老總宋衛平強調:「這才是俱樂部的財富!如果用心培養,他們在未來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財富。」NHK這樣描述岡田武史看到陳中流等年輕人時的眼神:「眼睛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岡田武史的確對這群年輕球員滿懷希冀,然而他們的種種行為又令他十分不解。

他在後來的採訪中說:「在日本國家隊,哪怕我告訴球員們今天的訓練就到這裡,球員們大多還是會主動留下加練一段時間,在訓練中你可以找到自身的很多錯誤,從而避免在比賽時犯下這些錯誤。而且很多球員把訓練看作是得到快樂的一種途徑,比如名波浩就曾對我說過,『當我站在足球場上的時候,什麼煩惱都被我拋到腦後了』。」

「但是我沒有在中國球員身上看到這一點。在到訓練場之後,只要我不吹哨開始訓練,他們就會一直坐在訓練席上,訓練的氛圍不輕鬆,沒有歡聲笑語。訓練結束後他們也幾乎從不主動加練,似乎他們無法從足球中感受到快樂。」岡田武史遺憾地補充道。

有一天,陳中流的房間直到深夜電視機還亮著,第二天的訓練課上岡田武史批評他:「沒有那麼多時間留給你去準備,當給你機會的時候你最好抓得住。如果你不好好休息,你怎麼在訓練中拿出好的狀態?」

在離任後,岡田武史也不點名批評過某位球員:「我聽說總有球員去泡吧,如果是在平時為了放鬆的話,我不會幹涉球員們的私生活,但是如果第二天就是比賽了,你卻出現在那裡,那就不太合適了。在我了解到情況後,我把他清理出了球隊。」

雖然在日本足壇的地位頗高,但岡田武史並不是一個喜歡對球員進行高壓管理的教練,他的威信是靠戰績和令人信服的技戰術水平樹立起來的。初到中國,他也一直主張對球員們寬鬆化管理,但是後來他發現球員們的自律性很成問題。岡田武史的戰術對於球員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極為依賴,他需要球員有足夠的體能來對對手進行壓迫,並在場上頻繁跑位,不自律的球員很可能讓他的戰術無法落實。

2012賽季結束後,杭州綠城方面曾主動提出給岡田武史漲薪,但被他拒絕了,理由是「球隊成績沒有起色,沒達到自己想像中的效果,自己沒有理由接受漲薪」,甚至還主動要求降薪。杭州綠城拗不過岡田武史,最後雙方以原薪水續約兩年。

2013年11月,岡田武史因家庭原因提前結束與杭州綠城的合同,他「打造中國巴薩」的夢想終究沒能實現,而被他譽為「日本和荷蘭也沒有如此好的同齡球員」的陳中流,也沒有達到他期待中的高度。

如今岡田武史早已從足壇退休,不知道他是否知曉陳中流轉會中甲球隊的消息,但如果他知道了,想必他寧可權當自己當初看走了眼,也不忍心再想起當年那個天賦異稟的陳中流。


踢球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在綠城執教時岡田武史曾說過:「很多人或許會想,因為我們的外援水平不如廣州恆大,因為我們花的錢少,所以我們就理所應當輸球,我不喜歡這樣的想法。」

後來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的時候,岡田武史在被問到一名領袖球員應當是怎樣的,他回答:「領袖,一定是心中有一座山要去翻越的人。」

有一天訓練結束後,岡田武史把被他提拔的五名球員叫到一起開了小灶,並對他們說:「身為年輕球員,入選一線隊不是你們的頂峰,只能算是一個開始,不要滿足於現狀。」


2019年,岡田武史在接受《朝日新聞》的採訪時,再次提起了這個話題:「在我接觸到的中國球員中,無論是綠城隊也好,還是別的球隊也好,他們似乎對於自己的生涯並沒有一個階段性的規劃,他們都太滿足於現狀。」

「在日本,一名有抱負的年輕球員會努力先從梯隊進入一線隊,然後轉會到更好的球隊,然後入選國家隊,然後留洋……總之他應當是一個永不止步的人。而在中國,似乎年輕球員們的目標就是進入一線隊,然後他就失去了目標了。」

無獨有偶,同樣對中國球員的思想感到不滿的,還有大連阿爾濱前任主帥倉田安治。

原本只是梯隊教練的他,在2014賽季中期接替因戰績不佳而下課的馬林。該賽季中超聯賽結束後,大連阿爾濱降入中甲,倉田安治救火失敗主動請辭,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大連球迷致歉,稱自己的能力不夠,沒能拯救大連足球。

2019年,日本多家媒體都針對中國足球的現況對倉田安治進行了採訪,倉田安治評價道:「2014年,當時我們只是有了一些保級壓力,就已經有球員對球隊失去了信心,開始給自己找下家了。球員們一旦開局無法建立起領先優勢,他們的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發揮也就會失常。」

但倉田安治認為,中國球員之所以養成這種心理,很大程度上在於中國球員從小就接受的訓練方式。

「在中國,足球教練與球員的關係是對立的,因為從小的時候開始,球員們就會被教練告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會使球員在生活中對教練的命令產生牴觸情緒,而在比賽中脫離了教練,又會不知道該如何靠自己的球商踢球。所以我在大連阿爾濱執教的時候,希望重新塑造年輕球員們的思想。」

倉田安治自己總結了一套個人培養理論,將主觀能動性、行動規範和心理素質列為球員思想建設的重中之重。他說:「我告訴大連的球員們,要保持自律,有向上的心態和必勝的意志,行動規範上要保持努力、規律和團結,面對比賽要充滿勇氣和自信,但也要有謙虛的態度。」

倉田安治的培養計劃因他的下課而未能在大連阿爾濱得到延續。對此他有些遺憾:「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俱樂部都會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系統的藍圖,任何教練在俱樂部都有自己打造球隊的自由,但不能偏離球隊建隊思路。而在中國,很多球隊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於教練身上,又不會給教練足夠的自由空間,所以在中國執教成為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岡田武史對此想必感同身受。在執教杭州綠城期間,岡田武史把俱樂部的門禁制度廢除,讓球員們走訓,這把俱樂部上下都嚇了一大跳。球隊經理擔心這樣會出事,但岡田武史卻不以為然。

「把球員們都關起來的話他們就能贏球了?全關起來才會出大事呢。」岡田武史在日本執教時沒有約束過一名球員的私生活,在中國他也不想這樣做。

如此政策方便了汪嵩這樣有家室的球員,但岡田武史想不到,他最寄予厚望的陳中流卻反而因此頻繁訓練遲到。2012年4月,岡田武史將陳中流下放到預備隊,陳中流後來檢討稱,自己過於放縱,覺得不管怎麼樣都能有球踢,拿到錢就和朋友外出玩樂,無視球隊紀律。

小野剛回憶:「岡田教練很生氣,他斥責陳中流『賺到一點小錢,你就滿足了嗎?你今生就止步於此了嗎』。」

岡田武史深諳「最好的主教練就是在球場內事無巨細,在球場外高高掛起」的道理,他是來執教的,不是來給球員當思想品德老師的。但是在中國,只要不自律的球員仍然在,教練們不可能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無論土帥洋帥,思想建設永遠是教練們最頭疼的問題。

日本媒體將這一情況歸結於中國獨生子女眾多,《朝日新聞》評論稱:「中國在桌球領域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然而在足球是一項考驗團隊配合的運動。多數球員既不願意犧牲自己為集體付出更多,也沒有強烈的改變自己命運的意圖,很多球員都是獨生子女,或許他們在家裡已經被慣壞了。」


出路何在


2012年全運會,浙江全運隊從杭州綠城隊一口氣抽調了8名球員,其中還有3名主力,這讓岡田武史大為不滿。但俱樂部領導的回覆卻讓他很無奈:「比起中超,還是全運會更重要一些吧。」

岡田武史解釋說:「日本也有類似於全運會的國民體育大會,各個縣也會組建運動員參加各種項目。但如果有各個縣的代表隊去職業球隊強行徵召球員,那絕對是瘋了。所以中國和日本不相同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岡田武史也對中國媒體對球員們的過分苛責感到不解。

「我覺得中國球員的身體素質要強於日本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他們在對抗中完全不落下風。正是因為在中國執教的經歷,我才認為日本球員的身體還應當加強。但是我在中國從來沒有看到過相關報導,只有批評的言論。」

與此同時,中國足球的連年低迷,也讓當初十分看好中國足球的日本媒體很是納悶兒。

2017年的「金山杯」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上,中國國少0-6慘敗給了橫濱水手U16。2019年5月,U18國少主帥派屈克-貢法龍主動辭職,並直言這一批球員的能力完全不夠,這一表態不僅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關注。

在國外問答網站Quora上,有人問:中國是否在未來有參加世界盃的可能?一名日本網友回答:「許多人以為日本隊能參加1998年法國世界盃,是因為1994年後實力得到了提升。但實際上,日本隊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因為法國世界盃從原來的24支參賽球隊擴編到32支參賽球隊。」

「現在有消息稱世界盃會擴編到48支,我認為既然這樣,中國隊就有機會參賽。但到底是不是實力使然,我們還不得而知。」

在歐洲人看來,中國足壇近些年幾乎在複製日本足球的發展模式,卻依然無法取得成功,這令他們感到困惑。而日本媒體,已經為中國足球的未來感到擔憂。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球迷依然以為中國隊輸在了球員的能力上,並認為中國隊只要歸化一些厲害的球員,就依然會取得勝利。但球迷們忘了足球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門科學,為了贏球所帶來的自豪感而放棄審視自己的問題所在,那麼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日本媒體還擔心,等待中國足球的,將是更可怕的絕望。

「中國人也許會漸漸習慣國家隊的失敗,認為中國人就是踢不好足球,或是覺得足球對於中國而言不是那麼重要。如此一來他們就會將中國難以發展足球這一現象合理化,從而來說服自己。長此以往,中國足球將永遠失去發展的機會。」

不過有意思的是,關於「中國足球為什麼成績上不去」這個話題,在Quora上,一名中國球迷給出了他的答案,這個答案看上去頗有些黑色幽默:「因為足球是11個人的運動,但是在奧運會上只算1塊金牌。」

相關焦點

  • 我們在學習日本足球怎麼成功,日本卻在研究中國足球為何失敗
    自2012年起至今,陳中流的名字在日本主流媒體報導中出現8次,甚至多於武磊出現的次數。隨著岡田武史的離開,陳中流在日本很快被遺忘。但從去年開始,日本足壇再次對中國足球開始了研究,陳中流的名字也再次在日媒報導中出現。只不過這次,日本人研究的課題,是中國足球為什麼無法取得成功。日本媒體對中國足球的報導開始增多,始於廣州恆大引進孔卡。
  • 日本足球成功了,而我們卻失敗了!或許日本比我們更了解中國足球
    近6年,日本在亞洲杯中先後奪冠4次,成為奪冠最大熱門。日本足球,在世界排名26,中國足球,世界排名74,泱泱大國,為何在足球方面還不如一彈丸小國?或許,日本比我們更了解中國足球。
  • 不學日本足球,才算學到日本足球的精髓?學習日本足球的6大困惑
    日本成功秘密之一:只學世界足球前十名國家日本足協解密,其成功的秘密之一,是始終對標和學習的對象是世界足球的前十名國家,而且是前十名國家的通用做法。據此,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提出前3個困惑。當我們學習日本時,我們實際學習的是歐美先進足球的二手貨。如果是這樣,為何我們不學一手貨呢?我們沒條件學嗎?當我們學習日本時,我們實際學習的是反映日本特殊性的東西。日本特性,是否適用中國的土壤?
  • 莫非不學日本足球,才算學到日本足球的精髓?
    當我們學習日本時,我們實際學習的是歐美先進足球的二手貨。如果是這樣,為何我們不學一手貨呢?我們沒條件學嗎?2. 當我們學習日本時,我們實際學習的是反映日本特殊性的東西。日本特性,是否適用中國的土壤?3. 當我們學習日本時,我們是否忘記了,日本成功的秘密或者過去失敗的教訓是不學世界排名前十名以後的?
  • 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和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
    臺詞的背後,反映出中國足球的現狀及國人對中國足球的擔憂。「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這句口號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但這一目標僅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得以實現。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移師亞洲,韓日作為東道主直接入圍而無須參加亞洲區預選階段的比賽。中國國家足球隊在南斯拉夫籍主帥米盧蒂諾維奇的帶領下,一路過關斬將,歷史性地打入世界盃決賽。
  • 日本的足球實力為何這麼強?淺談日本足球的前世今生~
    (/苦笑)雖然這場比賽開場第3分鐘,哥倫比亞隊就因卡洛斯·桑切斯吃了一記紅牌,使日本隊有著11人對10人的優勢等,但整場比賽日本隊能贏,主要因素還是靠技術流,客觀來講,這場球踢得非常漂亮。目前在整個亞洲球隊中,日本足球隊可以說已是一流水平了,那麼日本足球為何變得這麼厲害?日本的足球實力為何越來越強大?對此,我想和大家一起來簡單了解下日本足球的前世今生。
  • 我們把足球當工具,日本把足球當朋友
    我們總是感嘆於日本在青少年足球發展上的成功,並把它歸結為根本原因。其實我們和日本足球的最大差距是對待足球的態度上面。我們把足球當成工具,日本把足球當作朋友。率領中國女排實現三連冠的袁偉民成為了中國足協主席,我們期望他可以把女排精神帶到中國足球在這裡,讓中國足球可以實現與女排一樣的輝煌,在現在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可笑至極的決定,更可笑的是,後來我們又重複了一次這樣的錯誤。
  • 中國足球和日本的足球差距怎麼來的
    2005年以後,只要一照面,日本男足就可以輕鬆地把中國男足按在地上摩擦。到現在中國男足幾乎到了見誰都輸得境地,從亞洲中上強國到亞洲末流。無疑,日本的職業化成功了,成績也是耀眼的。為什麼同時開始的職業化進程,差距這麼大?我們看看對比,首先要看足協的領導機構。
  • 請向日本足球學習
    反觀中國足球…替補和主力相差太大,換幾個人就會導致戰鬥力下降,甚至完全變了形!證明了我們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且優秀球員太少,相反日本這方面越來越好,人才實現井噴,實在讓人眼饞…可以想見,未來十幾甚至二十年內中國足球都打不過日本,這想想都是一件讓人絕望的事…
  •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這一次,日本球員賽後打掃更衣室這樣好的話題,自然也未能倖免。事實上,在日本本屆世界盃的進程中,類似這樣的炒作,起碼有3-4波,讓我們首先簡單回顧一下——小組賽前兩場的精彩發揮,讓日本成為了「亞洲之光」,雖然時不時有酸葡萄出現,但多數聲音都是讚譽,稱讚日本踢出的精彩技術足球,代表了亞洲的最高水準。
  • 一個14秒失誤,拍紀錄片研究一年,日本足球給我們上了一課
    被比利時絕殺後,傷心的日本球員。隨著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的臨近,中國足球正在進行緊張的準備,各種歸化球員的消息紛至沓來。而近鄰的日本足球,同樣在進行著自己的建設,不過靠的是本國年輕球員——久保建英和安部裕葵兩名小將近期分別加入西甲豪門皇馬、巴薩,並隨隊參加了季前熱身賽。同樣,日本足球也在總結失敗的經驗。
  • 聊聊我們眼中的日本 – 日本人的足球夢
    到了足球,根據亞洲人的身體特點他們決定效仿巴西,巴西的特點是強調短傳滲透地面配合,不是那麼強調對抗,堅定了這個學習方針,日本開始堅定不移的學習歷程,沒有因為成績的起落而改變打法。     日本隊堅持走了兩條路:1、走出去(大量的青少年優秀苗子送往巴西)2、請進來(著名教練,技術流球星請進來)。
  • 南野拓實加盟利物浦 ,我們和日本足球差在哪裡?
    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每一位日本球員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曾經日本國家隊的核心柴崎嶽在西甲就經歷了高開低走,在赫塔菲打不上比賽的他這賽季離開球隊加盟了西乙球隊拉科魯尼亞。但正因為有大批量的日本球員效力海外聯賽,這種量變才引發了質變,最終為日本足球貢獻出了曾經的中田英壽、中村俊輔、香川真司、本田圭佑和如今的南野拓實。
  • 日本高中足球決賽創紀錄,中國足球應向他們學習了
    在經歷了昨夜中國國奧被烏茲別克斯坦淘汰過後,無數的球迷心中都十分沉重,僅僅2場比賽,甚至小組賽都還沒打完,我們就要面臨提前一輪確認被淘汰的命運。近年來,中國足球做了許多的改變,甚至在這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收效甚淺。
  • 日本教練的成功,映射出日本足球發展的關鍵
    在不少人看來,日本教練是比較適合中國足球的。中日兩國同屬東亞人種,也都處在儒家文化圈內,這使得日本教練在適應中國足球方面具備了一定優勢。日本不少退役球員紛紛順利走上教練崗位,其中不少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目前我們國家的土帥卻面臨著比較困難的生存境遇,這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
  • 看韓國、日本的足球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看中國足球發展中的不足
    東亞四國,中國、朝鮮、韓國、日本,中國足球打不過日本、韓國也就算了,居然也打不過朝鮮,朝鮮可是中國小弟,哎,鬱悶,網上有言,對於足球,日本有技術、韓國有體能、朝鮮有志氣,中國有.......?很多人都在尋找答案,有人填外援,有人填高薪,還有人填白斬雞,反正都挺搞笑。
  • 我們與日本足球差距在哪裡?從青訓說起,揭秘日本足球發展特點
    我們與日本足球差距在哪裡?從青訓說起,揭秘日本足球發展特點過去二十多年,日本足球水平得到飛速發展,去年世界盃16強比利時對日本一戰,面對幾乎全英超球員的比利時隊陣容,他們堅持了70分鐘保證球門不失,反而是原口元氣和乾貴士下半場在5分鐘內連續打進兩球,讓全世界球迷震驚,球迷幾乎一度以為比利時將被淘汰。
  • 99.99%失敗率,但仍堅持追夢:走近日本高中足球少年
    」——黑田剛(青森山田高中)日本高中足球是一種青春的儀式感。對於年輕的少年們來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機會經歷失敗,以及失敗之後的成長。而這正是體育所特有的魅力,青春是需要儀式感的,體育是青春最好的儀式感。
  • 為什麼日本學巴西足球成功了,中國學巴西成為大家吐槽對象?
    為什麼日本能夠在短時間提升如此之快?他們有何成功秘籍?幾年前日本的足球與現在的中國足球差不多,甚至還要差一些,但是他們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成為亞洲超一流水準,還能在世界盃上與歐美強國過招並不落下風,看得讓中國球迷十分羨慕,他們採用什麼高招提升日本足球水平?
  • 值得尊重的日本人,值得學習的日本足球!
    但比利時隊沒有展現出強隊風採,反倒是日本隊踢得比想像中大氣,身體不夠,技術來湊,他們踢出流暢的足球,要比對手更有攻擊性。 是日本足球讓我們看見了亞洲的希望,技術能力和戰術素養和種族無關,也證明了亞洲球隊可以叫板歐美頂級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