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2020-12-18 騰訊網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他沒有公開的情婦,在生活中也很保守規矩,國王有情婦,這在歐洲貴族上層社會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相比於法國歷代的先王們,路易十六的禁慾確實顯得與眾不同。

後世的研究學者認為應該是因為路易十六的啟蒙老師艾吉永公爵,自小向他灌輸的禁慾教育,時刻提醒路易要遠離女性,即使路易十六已經結婚了,艾吉永也在提醒路易不要與安東奈特太親近,而路易十六是一個軟脾氣,十分聽從恩師的教導。

可是這就太過分了,安東奈特為此與艾吉永大吵一架,安東奈特口直心快,當面羞辱了路易的恩師。

路易十六當然向著他的老師,所以在日後的很長時間,他們關係一直很差。

瑪麗·安東奈特從小榮華富貴,錦衣玉食,有人在日後評論此事,安東奈特在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婭嬌寵之下,不僅沒有養成政治家為人處世的八面玲瓏,反而養成了幾乎除了時尚奢侈啥也不會的傲嬌女。

也許她只是深居宮中,不通人情世故,只是由著自己的脾氣,無所顧忌。

可是天真純潔的千金小姐是法國的王后,她若再這樣肆無忌憚,那麼就很難了。為此特雷西婭多次寫信警告安東奈特的奢侈行徑。

安東奈特與路易十六當然也是政治聯姻,為了鞏固奧地利的統治,女王特蕾西亞四處嫁女兒,而安東奈特就是為了與法國建立關係的紐帶,不過法國政壇一直都是一攤渾水,沒有足夠的實力,誰去誰倒黴。

安東奈特的奢侈不是造成路易十六夫婦倆悲劇的命運原因,即使沒有足夠的心機,也沒有足夠的治國能力,最多被趕下臺,還不至於被法國民眾砍頭。

然而此時歐洲正遇上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啟蒙運動之後的法國,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的聲音此起彼伏,自由平等的思想在歐洲大地生根發芽。

而安東奈特此時或許正想著貴族舞會,時髦衣服,奢侈護膚品,巴黎的浪漫,這一切都不合時宜!她生活的極度奢侈,引起了來自異國母親的擔憂,多次規勸毫無作用。

奧地利與法國的聯姻同時也背棄了法國傳統的對外政策,必然引起反對者的不滿,有一些貴婦人誣告安東奈特花著路易十六的錢在外保養了無數情人,又有人說她私通奧地利,企圖對法國不利,有人勸說路易十六廢掉王后。

對於這一切的一切,安東奈特全然不顧,她對此的反應只是不遺餘力的嘴頭還擊,她尋找的法國戰友朗巴勒夫人,聖梅洛安夫人非但沒有替她減輕負擔,反而拖了後腿。

當然僅憑安東奈特窮奢極欲這一點,她就不是值得稱道的王后,她的奢侈敗壞了國王對於臣民的信譽與財政狀況,這時法國國庫的錢大部分都用來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面對國庫日益枯竭的局面,安東奈特依舊繼續過著她那奢侈的生活。

路易十六一心想重建太陽王的功績,可是他軟弱的性格與路易十四就有很大差別,安東奈特日後日益增長的花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路易十六慣的。

為了解決財政緊缺的境況,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了時隔175年之久的三級會議,沒想到非但沒有取得理想成果,反而成了他的斷頭會議。

巴黎人拒不接受路易十六在三級會議之後的強行解散制憲議會的舉動,乾脆爆發了起義,即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一開始路易十六不相信巴黎暴動會持續的很久,所以沒有出逃國外,然而事態結果愈發嚴重,遠遠超乎了路易十六,甚至歐洲各國的想像,這場法國大革命在廣義上竟然一直持續到1830年的七月政變。

路易應該死!因為法國需要生!

路易十六登上斷頭時,一改以前的懦弱,展現出了國王的威嚴,仿佛在死前做了一回太陽王。

雖然是女人,安東奈特登上斷頭臺時十分鎮定,時不時還開個玩笑,當她意外的踩了一下別人的腳,只說了一句:啊,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啊!

相關焦點

  • 法國總統為路易十六平反:他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
    法國大革命時期,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先後被送上了斷頭臺。革命者處決了路易十六與瑪麗王后,法國的民眾興高採烈,歡呼雀躍。路易十六在臨死前,曾大聲呼喊一一「我是無罪的!」那麼路易十六是真的無罪嗎?他死的到底冤不冤枉呢?以前的人們說起路易十六總是帶著貶意,多數人都認為路易十六是一個專制、殘暴,愚蠢的國王。
  • 法國最悲劇國王路易十六,夫妻雙雙被送上斷頭臺孩子個個死於非命
    法國波旁王朝的末代國王路易十六的在位之時是一個多事之秋。當人們提及他和他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時,難免不由自主地想到他們生活上奢華糜爛,揮霍無度。或者想到他們對窮人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正如瑪麗那句著名的 「讓他們吃蛋糕啊。」人們更不會忘記他們的最後歸宿——斷頭臺。
  •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路易十六出生於1754年,原名路易-奧古斯特,亦名路易·卡佩。他的祖父是路易十五,父親是法蘭西太子路易。法蘭西太子路易是路易十五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但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太子路易和第二任妻子生育了三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爾十世。
  • 法國大革命期間,國王路易十六為何會被處死?
    這是路易十六被處死時一個農民激憤的喊話。可見路易十六被處死的直接原因是他沒有處理好法國國內的階級矛盾。路易十六在貴族與貧民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平民暴動,把法國財政赤字的原歷歸結於國王,外國軍隊的幹涉使得國王成為了叛國賊,處死國王以顯示憲法的權威性。路易十六是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第一位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第三位則是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
  • 法國路易十六上了斷頭臺,為何又出來個路易十八?
    法國波旁王朝到路易十六即位時,先祖留給自己的問題已遠比榮耀多得多。
  • 路易十五為什麼會成為法國歷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國王呢?
    在法國的歷史上有一位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他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路易十五被稱作「寵兒路易」 ,太陽王路易十四曾孫,勃艮第公爵路易之子。路易十五是法蘭西波旁王朝第四位國王。路易十四在三年內先後失去了四個男性後裔,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無法言喻。路易十五的母親瑪麗·阿德萊德不幸患了天花(或麻疹) ,她因醫治無效,在1712年2月12日去世了。
  • 楊靖︱「病夫」當國:路易十六與法國大革命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林·亨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一書中斷言:法王路易十六之「肉體」疾病在法國人心目中也是「國體」有疾的隱喻或影射。與乃祖路易十四「朕即國家」、以及路易十五「朕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豪邁氣度不同,法王路易十六自幼年起一直循規蹈矩,寬厚仁慈,堪稱數百年來好大喜功而風流成性的波旁王朝之另類。
  • 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真的罪有應得嗎?
    對路易十六之死的爭論從斷頭刀落下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法國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時任法國總統的弗朗索瓦·密特朗也說:「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此事引得周邊國家大為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聯軍攻打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向聯軍洩露了法國的軍事機密,導致法軍慘敗。
  •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拖鞋拍出35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拖鞋拍出35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斷頭皇后》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命運饋贈的禮物,暗中早已標註好了價格,只是當時太年輕不明白」。茨威格的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法國末代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一位堪比慈禧太后的女人。
  • 被路易十六毀掉的「凡爾賽宮殿」
    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裡亞農宮和馬爾利宮。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又修建了小特裡亞農宮和瑞士農莊等建築。1762年,法國王室由巴黎羅浮宮遷來此處定居。 整個宮殿不斷修復修建持續了整整47年之久。不論代價還是奢華程度都是了不起的建築。
  • 好讀 | 走向斷頭臺的法國末代王后
    路易十六已在年初被國民公會審判處決,人們把國王的死歸罪於王后,為了不激怒群眾,行刑時,瑪麗·安託內特把為國王服喪的黑袍換成了白色薄袍。一襲白袍的瑪麗·安託內特在躁動的人群中顯得分外耀眼,她抬頭最後看了一眼巴黎金秋十月的浩蕩長空,斷頭臺上刀片的光芒刺疼了她的雙眼。
  • 法國歷史上有位「鎖匠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砍頭的國王
    教會和貴族屬於特權等級,他們佔有大量土地和財富,卻不負擔任何國家賦稅,堪比吸血鬼。佔人口大多數的第三等級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收入微薄,卻要支付幾乎整個國家的開支。 上面是大背景,時間來到1774年,路易十六登基為王,成為新一代法國國王。
  • 歷史浪潮:被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夫婦,他們的孩子們怎麼樣了?
    第一位倒黴的兄弟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他在英國內戰之後被斬首。第二位倒黴的兄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他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斬首。第三位倒黴的兄弟是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他被蘇俄政府槍決。路易十六被斬首歐洲的斷頭臺,即斬百姓,也斬國王,還斬王后,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國王和王后連個體面點的死法都沒有,我想隋煬帝在天之靈,看到這些後來的仁兄,也應該能夠瞑目了吧。
  • 法國歷史唯一被國民處死的君主——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的畫像路易十六生於1754年,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前任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關于波旁王朝,這是歐洲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朝代,統治過包括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大名鼎鼎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是法國歷史最偉大的國王之一,因為路易十四的在位時間和壽命都非常長,所以路易十四死後,他的王位繼承人已經是他的曾孫(曾孫是指三世孫)路易十五,而路易十六又是路易十五的孫子(孫子指二世孫),所以路易十六已經是路易十四的五世孫。
  • 法國歷史上那18位叫路易的國王們,你們就不能換個名?
    也不怪咱們歷史沒學好,裡裡外外前前後後法國可是有著18位叫做路易的國王們的。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已經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是作家茨威格對法國斷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評價。瑪麗原是奧地利的公主,作為鞏固奧地利法蘭西聯盟政治集團的砝碼,聯繫哈布斯堡王朝與波旁王室的紐帶,十五歲便嫁給當時尚為太子的路易十六。
  • 法國到底有多少個叫路易的國王?有一個只當了20分鐘國王就下臺了
    但法國的路易xx系列持續了很多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路易,也就是路易一世。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兒子與繼位者。說查理曼大帝,估計有些人不知道,但說撲克牌裡的紅桃K,估計很多人就知道了,沒錯,紅桃K上的人物形象就是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是一位偉大的君主。
  •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蘭巴拉公主為什麼會被人殺害
    瑪麗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她出身高貴,是羅馬皇帝弗蘭茨一世和皇后所生的幼女。雖然在她11歲的時候,便成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的未婚妻。但直到她14歲時,才和王儲舉行了盛大的婚禮。1774年,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在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王位,是為路易十六。然而遺憾的是,年輕的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都沒有考慮過國民的幸福。他們熱衷於時尚奢華的生活,喜歡不間斷的舞會、狂歡和華衣麗服等。瑪麗的放縱奢靡,最終讓法國國庫空空如也。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這種夢想往往很難實現,正因如此,才有了那麼多才子佳人、愛恨情仇的故事。然而出生在奧地利的瑪麗·安吉瓦內特,卻輕而易舉就實現了這個夢想。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揮霍無度瘋狂斂財,一份禮物價值76萬6千法郎
    而在千餘年後的歐洲大陸上,同樣有一位王后,眨著天真眼眸問侍女,為什麼饑民窮到買不起麵包時,不改吃蛋糕?她便是法國有名的'' ''瑪麗·安託瓦內特。 從一國公主,到和親太子妃,再到王后殿下,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