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i7-10875H評測 遊戲性能怎麼樣?好不好

2020-12-23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雜談]隨著電子遊戲的逐漸流行,硬體水平的不斷上漲,早年開發者拼命壓榨硬體性能的動力也漸漸沒有了往日的那份熱忱。出於技術能力、開發重點等諸多原因,許多遊戲都步入了另一個令人痛苦的桎梏——優化差,對硬體要求極高。一些遊戲配置表上明明寫著更低的配置水平,卻在實際上吃光了高配PC的每一分配置。

遊戲卡頓?可能並不是硬體的錯

所謂遊戲優化差,很多時候都是製作組在製作階段,針對遊戲場景內冗餘素材的刪減不足、代碼執行效率沒有進行改良、硬體應用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造成的——冗餘的素材會加大硬體的性能負擔,代碼的執行效率則決定著硬體可能需要做多少有效的運算,而對於硬體的應用能力,則跟API接口、硬體調用方式等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直接決定了這個遊戲能不能完全發揮硬體實力。

就拿《七日殺》和《家園:卡拉克沙漠》這兩款遊戲來說吧。拿7700HQ+GTX 1060(6GB)+32GB內存的三年前遊戲本來玩,運行《七日殺》,其僅有50 fps上下,同時還波蕩起伏的平均幀率表現,本就算不上流暢的遊戲體驗。

而跌破30ms的幀生成時間,就更是常有的事情了——30ms什麼概念呢?差不多相當於穩定30 fps幀率的遊戲體驗,比這個水平還差的常態遊玩體驗,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遊戲體驗了。這可比穩定二十多幀的遊戲體驗差多了,走兩步頓一下,走三步卡一下,這根本就沒法玩嘛!

並且,在《家園》系列重回大眾視野的《家園:卡拉克沙漠》中,玩家的遊玩體驗更是直接遭到了開幕雷擊——平均三十多幀上下起伏的幀率,加上動輒突破30ms的幀生成時間,那畫面太「美」實在是享受不來。

你說,想玩個遊戲,怎麼就這麼難呢?難道我真的沒到官方的推薦配置?

優化不夠,硬體來湊

所謂優化問題——它不僅牽涉到開發組的技術實力,也跟開發人員的硬體調用理念有關,而且要命的是這個問題通常最終都是沒法得到開發組妥善處理的(人力不夠、實力不夠、引擎天然限制......)。那,作為玩家,甚至是某個系列的死忠粉,就真的沒有辦法在遊戲本上安心遊玩它們了嗎?其實並不是的。時間來到2020年,那些曾經玩起來爆卡的遊戲,在今日十代酷睿遊戲本上有怎樣的表現呢?

《七日殺》

拿《七日殺》來說,從Steam的商店頁面可以看到,它的推薦配置為3.0GHz頻率、4核以上或更快的處理器,12GB內存,4GB顯存的顯卡——如果我們在硬體上做文章,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遊戲體驗呢?

從此前運行的情況來看,這是一款強CPU需求的遊戲——七日殺大量的素材加載、物理計算是它過度依賴CPU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有待提升的渲染、處理、甚至運算機制,也同樣是它的一個致命缺陷,正是因為如此,網友發布的相應補丁才會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俗話說的好,「力大磚飛」。比起費心去找各種優化補丁、魔改系統設置的方法,直接嘗試多年後的硬體配置,也是最為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了。

事實上,《七日殺》調整畫面設置對實際遊戲流暢的影響其實很有限

相比於三年前的遊戲本,我們拿以i7-10875H+RTX 2070 Super為配置方案的遊戲本遊玩,就得到了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相比之下,此前動輒30ms朝上幀生成時間的遊戲體驗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8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130 fps上下的流暢遊戲體驗。

家園:卡拉克沙漠

在《家園:卡拉克沙漠》上亦是如此——明明官方給出的推薦配置是i7-950和GTX 770就能搞定的遊戲,為什麼玩起來卻堪比PPT呢?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對CPU應用的優化不足導致的結果——無論是拿三年前遊戲本還是現在的遊戲本來運行這款遊戲,其CPU佔用率都是一個致命的問題,作為一款用Unity引擎製作的RTS遊戲(Unity引擎本就偏重於對CPU的依賴,而RTS類遊戲更是各種運算的需求大戶),《家園:卡拉克沙漠》在運行期間卻只能佔用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處理器性能。

然而在i7-10875H更高的頻率加持下,我們的遊戲體驗卻有了翻倍的提升——動輒30ms朝上的幀生成時間成為了過去時,我們也獲得了流暢而精美的遊戲畫面。

調整《家園:卡拉克沙漠》的畫面設置,對實際遊戲體驗幫助其實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流暢的遊戲畫面,精美的渲染效果它不香麼?

平均13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加上將近百幀的遊戲體驗——為了流暢地運行這個遊戲,相信不少玩家都前前後後折騰了好久吧!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偶爾有直逼25ms的幀生成時間,要知道這可是2020年了啊!而這遊戲的發售,又是哪一年的呢?2016年。

冰汽時代

接著再來說說臭名昭著的《冰汽時代》,拋開遊戲引發眾怒的「道德拷問」外,它還是名副其實的硬體殺手——同《家園》這類RTS遊戲一樣,這類3D模擬經營遊戲,也是素材加載、數據運算的大戶——但是很反直覺的是,作為一個小品級遊戲,它對於硬體的需求,卻的確是讓人很為難的。

就拿最初的官方劇本「新家」來說吧,拿搭載i7-10875H的遊戲本運行,很容易給人一種「製作組歷辛多年搞優化」的錯覺——開場直逼150 fps的幀率,簡直讓人直呼過癮。

但是等到後期建築、人物多起來以後(模擬經營嘛...),那掉了將近100 fps的幀率水平也著實讓人大呼「專業」。

平均50 fps上下的幀率,抱著手裡的i7-10875H遊戲本,彼時我不知道該是開心還是難受——高興當然是高興即使經歷了斷崖式幀率下降,我依然能流暢地遊玩這款遊戲。

可是如果沒有這麼強大的處理器加持,這樣前後將近一百fps的落差,誰受得了啊!

性能過剩?渣優化要命

那為什麼十代酷睿i7-10875H帶來了這麼大的提升呢?《家園:卡拉克沙漠》可以說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幅躍升的處理器主頻帶來了數據處理效率的躍升,而原先受制於遊戲優化限制的性能輸出,也因為基礎值的提升得到了改善。

頻率

換句話說,性能的大幅提升,的確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遊戲優化差的問題的。其實,不光是i7-10875H,整個十代酷睿系列在性能上都可以說是卯足了功夫的,普遍突破5GHz的頻率上限、更大的緩存,還有多樣技術的應用與支持等等,都是英特爾在性能上付出的努力。

作為遊戲後臺處理數據的核心部件,處理器是維持穩定流暢的遊戲體驗的一大前提,想要達到穩定、低輸入延遲的遊戲體驗,高幀率和低水平的幀生成時間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就需要處理器能夠及時地處理包括素材加載、物理運算、遊戲人工智慧運算等多樣的數據——所以,越快的處理器,就越能保證遊戲運行時數據計算的流暢進行。

因而更高的頻率,自然就帶來了更高的數據處理效率。

緩存

不過,十代酷睿當然也不會單單只是提升了主頻,在能否及時將內存中「排隊」的數據及時傳遞到處理器核心的關鍵問題上,十代酷睿在緩存上的提升,就決定了核心能始終保持著有效的運用。

十代酷睿標壓版的智能緩存規格,是從8MB的水平起步的——上限直逼16MB的水平,為了保證遊戲數據能得到及時處理與滿足玩家們流暢爽玩的願望,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對於多樣技術的應用

另外,十代酷睿對於多樣技術的應用,也是為了保證在散熱、性能需求、供電等多種因素下處理器的性能輸出。

對於英特爾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的支持使得十代酷睿可以通過適時自動提高處理器的時鐘頻率,在睿頻加速技術的基礎上臨時提升性能。如果筆記本機身內部的溫度低於65度,它還能讓處理器提高最多200 MHz的時鐘頻率,以保證用戶始終能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

而對於英特爾 Speed Optimizer技術的支持,則通過簡單的超頻方法,幫助用戶獲得了更強的性能——作為一個可以實現簡單一鍵式超頻功能的技術,它可以帶來更好的熱功耗表現及性能輸出,避免出現對渣優化遊戲「火上澆油」的情況。

至於英特爾Adaptix動態調整技術,則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軟體工具包。它通過監控諸如系統溫度,風扇速度,電源(交流或DC),使用模式,當前處理器狀態等系統變量,保證了十代酷睿得以在渣優化遊戲的運行環境裡儘可能地始終處於良好的性能輸出狀態。如果你遲遲等不到一心熱愛的遊戲更新優化補丁,靠十代酷睿來解決性能之憂,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小結:性能才是硬道理

總之,讓人頭疼不已的優化問題要想解決,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製作組進行優化改善了——但受制於種種原因,這樣理想的結局卻是常常不會發生的。想要安心的玩遊戲,又不想在參數調整、系統設置,甚至自製補丁的泥潭裡掙扎,在對於處理器強依賴的遊戲上,嘗試一下更強的十代酷睿,或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更快的運算效率,更強的性能輸出,不僅能搞定渣優化遊戲帶來的痛苦,對於其他遊戲的體驗而言,不也是一種體驗升級嗎?

本文由英特爾品牌特邀撰寫

相關焦點

  • 十代酷睿i7-10875H遊戲本盤點 8核用的才更爽
    作為英特爾酷睿i7 H系列家族中的首個8核心處理器,十代酷睿i7-10875H自從正式發售以來就受到不少用戶的關注。一方面,酷睿i7-10875H在核心數量上提升至8核16線程,多出的兩個核心和四個線程,對於用戶來說是實打實的性能和效率的提升。
  • 拯救者Y7000P評測:遊戲上分利器 酷睿i7-10875H竟然這麼強!
    本文,我們就以聯想拯救者Y7000P為例,深入了解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家族成員的規格,解讀i7-10875H的性能表現以及Y7000P遊戲本的體驗。文章很長,大家請系好安全帶,上車走起!***第十代酷睿家族***英特爾歷代的移動酷睿都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 搭載酷睿i7-10875H處理器 ROG魔霸4遊戲本深度評測
    綜合而言,這款全新的ROG魔霸4遊戲本在外觀設計上傳承了家族的經典設計,硬核的遊戲屬性,以及ROG信仰加持,都讓這款遊戲本能夠成為玩家的「戰鬥」利器!接下來我們繼續了解其更強悍的硬體性能。硬體測試:第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超給力!
  • 銳龍r7 4800h處理器遊戲性能怎麼樣?銳龍處理器好嗎?
    銳龍r7 4800h處理器遊戲性能怎麼樣?銳龍r7 4800h和英特爾i7 10875h哪個好?關於這個討論,在8月召開的英特爾媒體溝通會上,廠商用主流遊戲實測的方式展現了對比了兩款cpu的性能。
  • i7-10870H和i7-10875H差別?
    導讀:新出來一個i7-10870H,一下子搞蒙了,這個是啥情況,夾在i7-10875H和i7-10750H中間呢,會是什麼個性能?我們一起來看看哈~1、i7-10870H的基礎參數:是8核心16現程的CPU,基礎頻率為 2.2GHz,動態加速頻率 5.0GHz,三級緩存 16MB;僅僅從參數上看,比i7-10875H略微差了一點點,這個在筆記本散熱性能綜合考量下,這個性能差距可能更小了;2、實際案例分析戴爾G5和飛行堡壘8現在配置了這個CPU,但G5本身性能調教就是偏於保守
  • 玩3A大作,我選十代酷睿H遊戲本!
    尤其是十代酷睿新平臺發布後,更優秀的功耗表現、更強的性能發揮,讓遊戲本性能更上一個臺階。與此同時配合更先進的GPU技術,如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更出色的渲染能力,在新遊戲加特下,玩家可體驗到前所未有的遊戲快感。
  • r7 4800h戰i710750h,酷睿十代在遊戲實戰更勝一籌
    本文以r7 4800h和i7 10750h之間的比較為例,講講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地挑選處理器。首先說說跑分這件事。之所以如今PC圈一言不合就跑分,很大原因是由於對於媒體來說,測試軟體是一種最划算的方法用來衡量硬體性能。因為這種方法門檻低、成本低、耗時短、消費者看起來也好像直截了當一些,畢竟大眾更願意接受現成、處理好的信息。
  • 搭載十代酷睿i7處理器 這臺ROG冰刃4新銳擁有媲美臺式遊戲電腦的性能
    如果要問我今年哪款遊戲本值得推薦的話,我認為ROG的冰刃4新銳是一款非常值得關注的產品。可以看到,作為「敗家之眼」家族的一員,冰刃4系列絕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將工藝升級理念進一步升級,還搭載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7-10875H這個強大的8核處理器,旨在滿足高端遊戲玩家、性能發燒友等用戶的極致移動性能需求。
  • 十代酷睿i7-10750H性能怎麼樣 i7-10750H什麼級別?很強嗎
    不過好在,得益於十代酷睿i7-10750H穩定的性能輸出,我們也獲得了一個穩定於15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相當於穩定66 fps的遊戲體驗,完全不會影響操作。好在,十代酷睿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對Wi-Fi 6的支持——簡單來說,新的Wi-Fi 6協議最大的改進就是在Wi-Fi 5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對編碼和調度方式的增強,大幅提升了空間復用的效率,並使支持它的設備實現了更低的延時以及更快的速度。
  • 90W的i7-10875H滿載86度!ROG幻15 2020款評測:能想像它只有1.9kg嗎...
    90W的i7-10875H滿載86度!而ROG品牌對應的採用Intel第十代酷睿處理器的型號則是ROG幻15 2020款。如果說一臺筆記本擁有酷睿i7-10875H處理器、GeForce RTX 2060獨立顯卡、4K解析度的UHD屏幕,你多半會認為它是一臺遊戲本,不會與輕薄搭邊,不過ROG 幻15告訴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 首款十代酷睿8核旗艦遊戲本 技嘉AORUS 17G XB評測_技嘉 AORUS 17G...
    隨著英特爾更新第十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NVIDIA更新移動級Super顯卡,技嘉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基於二者全新硬體平臺的旗艦遊戲本——AORUS 17G XB。這款產品雖然在外觀設計上顯得比較低調,但當你充分了解它的特性之後,就知道它為何是能夠擔當起「旗艦級」三個字的產品了。接下來,讓我們隨著評測的深入,一起來了解這款旗艦級遊戲本的實力。
  • 大屏高性能,技嘉AERO 17第十代酷睿八核設計師本評測
    前段時間我們評測了一款輕薄高性能本,即英特爾第十代酷睿版本的技嘉AERO 15 OLED,該機的精巧設計和強悍的性能釋放給了牛叔較為深刻的印象。牛叔評測的配置是第十代酷睿i7 10875H+RTX 2070 SUPER Max-Q的核心組合,搭配的是16GB DDR4內存和512GB SSD。 第十代酷睿八核i7,性能更強效率更高 技嘉AERO 17作為一款大屏設計師本,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是重點。
  • 銳龍和英特爾哪個好,三代銳龍與十代酷睿正面交鋒最詳對比!
    從去年到今年初,AMD與英特爾相繼推出了三代銳龍處理器和十代酷睿處理器。其實從英特爾還停留在第九代酷睿時代的時候,消費者就圍繞"銳龍和英特爾哪個好"的問題爭論不斷。英特爾近年來一直穩定發揮,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而AMD也是奮起直追,不斷優化自身,以高性價比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心。
  • i7-10875H和i7-10750H有什麼區別?差多少?
    intel十代標壓,筆記本的使用系列中,雖然有銳龍系列的強勢入局,但不可否認的,i7的CPU在單核方面還是具有優勢的~~意外的是,我的發現是你想不到的結局~i7-10875H:主頻:2.3GHz,動態加速頻率:5.1GHz,八核十六線程,TDP45W,三級緩存16MB,DDR4-2933MHZ
  • 華碩十代酷睿i7八核十六線程ROG魔霸4遊戲筆記本電腦測評
    2020年5月份,ROG推出的魔霸4遊戲本,就是搭載了酷睿i7-10875H處理器,8核心16線程,最大睿頻可達5.1GHz,不僅為玩家提供暢快的遊戲體驗,也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11代酷睿i7-1165G7處理器筆記本評測 性能怎麼樣
    時至今日,輕薄本市場中已經有大量的OEM開始出貨搭載第11代酷睿處理器的產品;為了具體了解第11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筆者對華碩靈耀X縱橫進行了實測體驗,這款產品搭載了11代酷睿i7-1165G7處理器,並通過了EVO平臺認證,是目前市場中的熱門產品,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具體的使用感受。11代酷睿能為輕薄本帶來什麼?
  • 首款移動8核i7處理器 技嘉AORUS 15G遊戲本評測
    技嘉AORUS 15G是首批搭載第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筆記本,根據配置的不同,15G分為YB、XB、WB、KB、SB五種型號,我們評測的這款是技嘉AORUS 15G XB,它搭載了移動標壓i7家族中首款8核心16線程的i7
  • 聯想官網上線新款 Y9000X:10 代酷睿 i7-10875H,無獨顯
    IT之家 9 月 27 日消息 根據IT之家用戶 @頑果度的消息,聯想官方現已上線新款 Y9000X 介紹頁面,外觀設計不變,搭載了 10 代酷睿 i7-10875H。聯想官網列出了 Y9000X 新款,搭載了 8 核 16 線程的 i7-10875H,配備 16GB 內存和 1TB SSD,價格暫未公布。IT之家了解到,聯想海外已經發布了拯救者 Slim 7i,號稱全球最輕15.6英寸 RTX 遊戲本,重量只有 3.96 磅,即 1.796kg。
  • 十代酷睿強悍加持——聯想拯救者Y7000P 2020H完全評測
    性能強悍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近年來,遊戲本性能的提升很大程度源於處理器及顯卡的升級, 2020版聯想拯救者Y7000P能夠一上市就成為眾多玩家關注的焦點,同其搭載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有很大關係。第十代酷睿Comet Lake-H平臺延續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系列一貫以來的分級,i5、i7和i9分別劍指主流級、高端級和發燒級遊戲本市場。
  • 筆記本電腦遊戲本推薦,看準酷睿十代處理器比挑電腦更重要
    拿兩家最近比較火的兩款中高端處理器4800h和10750h之間的比較為例,為什麼AMD推出擁有八核16線程的4800h更早,核心數更多的它,在遊戲表現上卻比不過英特爾i7 10750h?為什麼仍是更多遊戲本選擇搭載英特爾?因為在相比核心數,主頻和睿頻加速能力對遊戲體驗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