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楊樓鎮:扶貧小香菇 打開致富門

2020-12-16 百態綻放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徐嘉寶)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鎮二崗溝村的香菇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大棚裡,一個個待摘的香菇散發著菌香。小小的香菇卻有著巨大的能量,它為村民增加了收入,為該村脫貧致富提供了保障。

趙保平是楊樓鎮二崗溝村人,他從去年開始種植香菇,雖然種植時間並不長,但他說起香菇來卻是頭頭是道。這得益於他愛刻苦鑽研的良好品質,他通過網上、實地學習等方式對香菇的發菌、發料、菌種培養、菌種生長過程管護、棚內溫度、溼度、出菇管理、食用菌品種類別、食用菌的種植要求及方法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學習。

據趙保平介紹,每年11月-2月份開始種植香菇,次年9月-4月份可採摘,鮮菇可賣五、六塊,幹菇可賣四十多塊,13個大棚共有10萬餘袋香菇,投資95萬元,而且是綠色產品,不打農藥,無添加劑,綠色環保。在香菇採摘時需要僱傭20多個人,有效的帶動了附近的村民就業。在香菇銷售時也在探索多種銷售渠道,幹菇會聯繫專人上門來收,鮮菇的銷售範圍也不在局限於本地,遠的銷往鄭州、平頂山。目前正在探索多種銷售渠道,比如顧客實地採摘、與生鮮超市籤訂協定、網上銷售等。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楊樓鎮二崗溝村以香菇種植為抓手,在小香菇上做足大文章,採取村委會、專業種植合作社共建菌菇產業基地的新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脫貧攻堅工作的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方城縣楊樓鎮:蓄勢揚帆,決勝脫貧攻堅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徐嘉寶)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鎮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黨中央「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策部署。
  • 方城縣楊樓鎮: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旺」起來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徐嘉寶)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鎮始終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重點圍繞特色產業培育和品牌打造,推動鄉村「旺」起來。壯大現代特色農業產業規模。一是以黑龍潭、山王、曹溝等村特色林果為示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實現薄皮核桃、美國黑李、軟籽石榴規範化種植。規範化種植示範帶達到5000餘畝。二是以溫室蔬菜種植為重點,持續發展治平溫室反季蔬菜種植,建成地溫式蔬菜大棚244座。三是以花卉、苗木種植為特色,著力發展曹溝、鳳瑞等村種植,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方城縣楊樓鎮:黨建引領謀合力,鞏固脫貧成效促增收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按照縣委安排部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鎮結合自身實際,以民生工程為載體,精心組織、快速行動、務求實效,成立聯合黨組織,著力發展特色經濟,加速推進全域黨建引領
  • 方城縣楊樓鎮:「四個注重」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董水陽)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四個注重」精準發力,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一是注重黨建引領。探索形成了「支部統籌+黨員示範+企業注資+農戶參與」的全域黨建與農戶互促共榮的發展格局,成立了楊樓鎮脫貧攻堅聯合黨委,並先後成立了黑龍潭、河溝、二崗溝林果業種植聯合黨支部、治平、曹溝溫室蔬菜蔬菜種植聯合黨支部、曹溝、房山旅遊業聯合黨支部和二崗溝、河溝香菇種植聯合黨支部,累計帶動群眾就業6000餘人,人均月增收2000餘元。三是注重爭取資金扶持。
  • 勤勉敬業履職盡責-記方城縣楊樓鎮治平村第一書記劉海生
    說起劉海生在村上幫助自己解決的困難事,方城縣楊樓鎮治平村的貧困戶數都數不過來。現年42歲的劉海生是方城縣房管局交易所副所長。2018年5月,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劉海生被選派到楊樓鎮治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方城縣楊樓鎮治平村:讓村民滿意,讓貧困群眾滿意
    劉海生是方城縣房管局派駐楊樓鎮治平村第一書記,2018年5月,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他被選派到楊樓鎮治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劉海生的家中有初三的學生,更有三歲多的小孩,雖然他知道駐村以後回家的時間就少了,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也少了,知道家裡需要他。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他深知工作更需要他,在與家人商量過後,便根據組織的安排開始了他的駐村第一書記之路。
  • 方城縣楊樓鎮治平村:捐冬衣,獻愛心,這個冬天不再冷
    2020年12月2日,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房管局駐楊樓鎮治平村第一書記劉海生與房管局公益服務隊何曉東一行4人,給楊樓鎮治平社區學校的同學們帶來了棉衣、棉褲、馬甲等過冬衣物,送去了一份濃濃的關懷與溫暖。楊樓鎮治平村社區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感謝縣房管局公益服務隊的愛心捐助「今天好開心,我領到了一件新棉衣……」聽到孩子們的對話,劉海生的臉上也露出來笑容,心裡想:「今年冬天孩子們再也凍不住,可以安心的學習了」。
  • 湖北鄖陽:「香菇小鎮」 託起扶貧大產業
    鄖陽區青龍泉社區,如今已是一個頗具規模的「香菇小鎮」。 社區以「鄖陽香菇小鎮·滄浪之水人家」為主題,採取易地搬遷集中安置、扶貧產業集中配套、服務設施集中配建的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經過3年多建設,吸納鄖陽區18個鄉鎮易地扶貧搬遷戶4200餘戶、1.5萬人的青龍泉社區在這裡建成,配套建成的1100餘畝香菇產業基地成為易遷戶脫貧兜底產業。
  • 方城縣小史店鎮:小康路上小紅薯 脫貧致富大助手
    來到方城縣小史店鎮陳滹沱村看到一片片、一堆堆、一車車收穫的紅薯,景色十分壯觀。陳滹沱村以往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弱村,信訪問題嚴重,各項工作均居全鎮中下遊水平,自精準扶貧工作以來,陳滹沱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聯繫和領導下,集中自身優勢,全力發展紅薯特色種植業。
  • 家門口種香菇 鄉親們齊致富
    「今天,村上的香菇產業基地要給大家發工資啦,總計21.33萬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人均收入上萬元。」村支書駱昌德的話音剛落,村民便自發地鼓起了掌聲。63歲的楊英文領到務工工資13000元,拿著嶄新的百元大鈔,楊英文高興不已:「年齡大了,打工沒人要,沒想到在家門口也能掙到錢,真是太高興了!」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廣西藤縣:「四把鑰匙」打開致富門
    針對貧困人口脫貧質量不穩、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藤縣以經濟發展促扶貧,既有大手筆,又有繡花功夫,「四把鑰匙」幫助貧困戶打開脫貧致富大門。抓就業穩崗穩酬。除了縣內37家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589人就業外,該縣開發新增公益性崗位266個、村級臨時性扶貧崗位1636個,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902人,累計申請發放補貼182.5萬元。疫情期間,該縣還鼓勵貧困戶就業轉移,共引導約4.6萬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發放就業穩崗補貼、交通補貼共約312萬元。抓工業復產復量。
  • 最美楹聯裡的西峽香菇(一)
    安徽合肥  錢繼和題香菇將傘撐開,將夢打開,香菇出彩看西峽;讓農興起,讓民富起,佳績攀高向上峰。 006.湖南岳陽  周水江贊香菇和風給力,沃土流金,小傘撐開夢;善政惠民,科研致富,香菇唱響歌。 034.
  • 桌面擺著多沓紅票子,留壩老鄉家門口種香菇致富
    「今天,村上的香菇產業基地要給大家發工資啦,總計21.33萬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人均收入上萬元。」村支書駱昌德的話音剛落,村民便自發的鼓起了掌。 「現在種植香菇很省心,政府不僅給我們引進技術員,還給我們獎補、解決銷路,沒有了中間商,銷售價錢高了好幾倍。」今年天星亮村共發展冬菇13萬桶,除去成本和給村民的分紅、工資,半年時間村上就有了近5萬元的村集體積累,食用菌不僅讓村民有了增收門路,村集體也有了「錢袋子「。
  • 最美詩詞裡的西峽香菇(七)
    河南油田  張淑芳浪淘沙  香菇架起致富橋致富贊龍鄉,百計千方。香菇種出大文章。打造名牌圓綺夢,闊步康莊。    信譽載菇香,過海飄洋。絲綢路上展風光。走俏美歐贏世界,業鑄輝煌。 060.河南油田  馮長興念奴嬌  西峽香菇名中外中原名縣,仗香菇獲譽,金榜登第。解困扶貧開富路,惠政興農酬志。萬戶培菇,千村育菌,致富依科技。聞名西峽,喜看村鎮富麗。    運用網絡平臺,輕車熟路,速遠銷中外。天下名菇唯白羽,貨比三家贏市。昔日窮鄉,今朝福地,何處能攀比。
  • 小香菇鋪就幸福路 墊江三溪鎮發展香菇產業奔小康
    按照自己學習到的種植方法,蹇安海順利打開了局面,第一年不僅種植了平菇1萬袋,還種植了木耳,這一種就是近10年。10年的平菇種植經驗讓蹇安海不僅積累了一定的發展資金,還練就了一手好技術。「如今,食用菌大多採用袋料栽培,種植方式大多相通,調配袋料的手藝至關重要。」
  • 遵化的小香菇進京辦國檢!
    近日,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主任鄭東風一行到平安城鎮就「小香菇進京辦國檢」進行交流指導。 小香菇 是百姓桌上的家常菜 更是菇農身上的錢袋子 對於農業產業強鎮
  • 巴楚縣:養殖努比亞山羊,打開致富之門!
    圖爾蓀·麥麥提通過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到,努比亞山羊繁殖能力強,肉質好,羶味小,消費者較多。圖爾蓀·麥麥提下定決心通過科學養殖努比亞山羊增收致富。回憶起當初的養殖想法,圖爾蓀·麥麥提依舊心潮澎湃。圖爾蓀·麥麥提說:「我養殖這些山羊,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幫助我在網上訂購。努比亞山羊養殖簡單,買賣也快,購買的顧客較多,每周可以賣出三四十隻。現正在擴大養殖數量,增加經濟收入。」
  • 最美楹聯裡的西峽香菇(六)
    江西石城  李小傑題香菇香菇致富,西峽珍饈開國宴;產業扶貧,中原特色展生機。 511.山東臨清  郭牧苑題香菇香菇食養恩天下;西峽名揚走海涯。廣東潮州  黃一坤題西峽香菇香菇領譽甲天下,圓整朵形口感純,欣一號工程起,借得春風,普惠千家呈瑞象;西峽搭臺聯網中,優良品質花紋雅,引二條賈道通,打開視野,暢銷四海享佳名。 565.
  • 第一書記直播帶貨變身推薦官 「小屏幕」打開「大市場」
    「直播平臺給了貧困群眾直接走入活躍市場的機會,更給我們扶貧幹部提供了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平臺。」「通過洛川第一書記消費聯盟,通過直播帶貨,第二、三批香菇已經預訂一空。今年香菇產了5萬斤,村貧困戶除工資外,人均增收2500元。」「做了第一書記更能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是多麼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