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委員:圍繞閱讀、教育帶來十個提案

2020-12-27 中國教育新聞網

每年一度的兩會已經召開。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新閱讀研究所創辦人朱永新教授撰寫「兩會手記」,以饗讀者。

作者:朱永新

5月20日,星期三,晴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新閱讀研究所創辦人朱永新教授

今年圍繞著閱讀、教育的大主題,帶來了十個提案,主要分三個板塊。

一是關於閱讀的,包括《關於建立國家閱讀節,用全民閱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社會公平的提案》和《關於規範圖書價格體系,促進書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其中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從2003年至今,在每一年的兩會中都會提出,我一直認為,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廉價、最便捷的路徑,以富有中國文化底蘊而設置的節日,能夠產生提醒、督促、儀式、慶典等多重效果,能夠有力地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化。

第二個板塊是與教育信息化和網際網路加教育相關的問題,主要有《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提案》《關於建立基於學習權益和學習通券的學分銀行體系,鼓勵全民終身學習的提案》《關於加強大數據時代學習者隱私保護的提案》《關於公益性學習資源(在線學習)免流的提案》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的提案》。這些問題,基本都是關注已久,在這次疫情期間問題被強化、被放大,在進一步觀察、思考、調研而提出的。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大考」。無論是硬體建設、資源整合、質量評價、隊伍素養,教育都明顯落後於已有技術和時代要求。

這次提案中關於「學習通券」的概念,是與上海寬資本的董事長關新先生討論以後撰寫的提案。關新先生長期關注世界科技與教育 的前沿問題。去年底他告訴我:2019年,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啟動了一個私有學習通券項目(Learning Coin),以此激勵員工學習與使用加密貨幣,同時掌握促進與監管的知識。IBM作為全球區塊鏈技術上的龍頭企業,去年宣布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上的數位化開放平臺,準備一攬子向全球的學習者與內容方提供分布式生產、儲存與交易服務。我突然想到,我在《未來學校》一書中提出的學分銀行體系,如何加上學習通券的激勵功能,將更加有助於學習型社會的建立。於是,關新和他的研究團隊,幫助我收集整理資料,完成了這個提案的初稿。

關於在線學習免流量的提案,直接來源於我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期間對於在線教育的觀察。疫情期間,河南南陽一名高三學生在平房的樓頂蹭鄰居家的網絡上網課,河南洛寧縣14歲女生在父親的陪伴下晚上到村委會大院支了張桌子蹭網學習,這些畫面背後的無奈讓我印象深刻。據調查,高清畫質的視頻節目一個小時需要800MB左右的流量,如果一天上網課5小時,則需要近4G流量,一個月接近100G流量,花費都在百元以上。這對於在數字寬帶未能覆蓋的貧困偏遠地區、只能長期使用網絡學習的困難家庭來說,是一個不菲的費用。

而關於加強大數據時代學習者隱私保護的提案,則是我在去年底中國教育30人論壇上與美國麻州大學波士頓校區教育領導系主任嚴文藩教授的交流以後撰寫的。當時他在論壇上做了一個講演,提到前幾年美國不少教育網際網路企業因為學生的隱私保護問題破產。根據美國的法律,凡是收集、保存、引用、發布關於師生的個人信息,都必須徵得其本人的同意。而我們現在校園裡的各種信息採集基本上很少考慮這些因素。在網際網路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也該未雨綢繆。

後疫情時代,如何開展教育的「新基建」?如何真正地加快5G建設,從村村通走向戶戶通?如何降低網絡學習的成本和費用?如何建立一個科學、動態、全面的學分銀行體系?如何鼓勵終身學習?如何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如何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這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我的這些提案,分別從上述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思考。

希望和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大考一樣,我們的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基建大考也能夠交出精彩的答卷。

第三個板塊是與民主政治建設有關,主要包括《關於全面總結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的民主監督作用的提案》《關於推廣中學生「模擬政協」活動,培養青少年公共品格的提案》《關於加強民族地區、港澳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的提案》。

在今年的提案中,有兩件與「模擬政協」活動有關。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是一項以青少年學生為主體,通過模擬人民政協的提案形成過程,了解我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提升協商能力的公益性青少年創新實踐活動。自2002年起,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 2016年,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產生的優秀提案《以「網際網路+老年人關懷之家」推進中國智慧養老的提案》被提交至2017年全國兩會,得到民政部的正式回復,學生們提出的網際網路+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新模式,目前已在一些地方探索實踐。

事實證明,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使青少年有了真實地接觸社會、了解民生的機會,也有了在實踐中鍛鍊公共品格的成長機遇,學會了按照法定程序和諧有序地參與身邊家庭事務、學校事務和社區事務的學會了如何以和平的、正義的、理性的民主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有鑑於此,我今年專門提出推廣模擬政協活動的提案,建議在有條件的城市成立「模擬政協」實踐基地,在中小學成立「模擬政協」社團,組織學生觀摩全國政協和地方政協常規活動,舉辦「模擬政協」提案評選活動,邀請政協委員與專家定期走進校園等,幫助青少年學生更好地認識政協,理解公共活動的程序與意義。

今年兩會前,北京和陝西的中學教師和學生給我發來了一些他們參加「模擬政協」活動的成果,其中西安鐵一中學生們的網路遊戲分級的提案吸引了我。這個提案是學生們歷時數月,調查了數千名學生以後提出來的。他們的調查表明,因網路遊戲時間不限和內容分級不細等原因,3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遊戲中接觸到暴力、賭博、色情等違法不良信息,更因不良信息的毒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增加。針對該現狀,他們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建立網路遊戲分級監管與評價機制;修訂完善網路遊戲法律法規。活動是模擬的,成果是真實的。在陝西省政協劉寬忍副主席的推薦下,我把這份提案,正式帶到了兩會。這是對中學生「模擬政協」活動的支持,也是對後生可畏的讚嘆。

每一個提案背後,差不多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今年準備的提案素材還有很多,如關於加快推進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的建議,關於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建議,關於對為中小學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相關稅費的建議(現在大學的餐飲服務免稅),關於建立國際組織任職人員的管理、保障和激勵機制的建議等等,由於全國政協一再強調控制數量,提升質量,許多提案轉為社情民意信息,或者進一步調研以後繼續反映。

本文節選自新閱讀研究所《朱永新:提案後面的故事 | 2020兩會手記連載之三》

相關焦點

  • 朱永新委員邀網友「寫」提案
    為進一步擴大代表委員調研渠道,更好地反映社會各界的呼聲,人民網強國論壇聯合百度客戶端推出兩會特別策劃——「代表委員雲調研」。第二期:朱永新委員邀請網友就「中小學教育改革」等話題進行交流。朱永新,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顧問。
  • 拒絕工廠式教育 師者朱永新和他的六百萬隊友
    一丹獎基金會由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博士於2016年創立,是一項具包容性的全球教育獎項,使命是透過教育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丹獎評審委員會用過去四年時間籌備,每年花五個月的時間評選,從世界各地上千個優秀候選人中選出了一丹獎明師堂成員。2020年的候選項目遍及103個國家,內容包括數位化公民技能、數位化學習的機會、教育平等、教師培訓和教育系統改善等。
  • 陝西省政協委員提案有回音 解決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
    政協提案的本質是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反映和呼聲。提案辦理協商的過程,是政協委員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過程,也是黨委、政府傾聽群眾意見、回應群眾呼聲、接受群眾監督的過程。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共立案781件提案。
  • 朱永新委員: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朱永新說,據統計,有超過80%的未成年人玩網路遊戲,60.8%的少年兒童平均每天使用網絡時間超過30分鐘。
  • 教育的對白——朱永新對話麥克法蘭
    朱永新: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學校的教育當然也很重要,但我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學校教育。我一直認為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我曾經說人的一生要經歷四個主要的場所:母親的子宮、家庭、學校、職場。我們在母親的子宮裡吸收營養、感受外部世界,出生後便生活在家庭中,通過家庭和父母感受世界。在此之後才進入學校和職場。
  • 朱永新:努力把「精簡版」大會開成「精華版」
    今年圍繞著閱讀、教育的大主題,帶來了10件提案,主要分三個板塊。一是關於閱讀的,包括《關於建立國家閱讀節,用全民閱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社會公平的提案》和《關於規範圖書價格體系,促進書業健康發展的提案》。
  • 俞敏洪對話朱永新:未來的教育 究竟會怎樣
    在對話中,他們認為,疫情已經成為教育變革的加速器,教育正以看得見的變化走向未來。朱永新俞敏洪讓學生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俞敏洪:大約在20年前,朱永新老師就開始推廣不同於應試教育的中國新教育實驗。很想知道是什麼促使您搞新教育實驗的?
  • 朱永新:一個好分數並不意味著好教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揚長』的教育,而不是『補短』的教育,教育要做到揚長避短,去發現每一個人自身的潛能,真正把人的好奇心激發出來,人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力量和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
  • 俞敏洪、朱永新、張丹丹對話: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剛剛敏洪講的,跟孩子一起活動,一起創造,一起遊戲,一起閱讀,這個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根本性的奠基性的東西。 張丹丹:您還是堅持家庭教育王者歸來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 朱永新:對,另外敏洪講的規則意識的問題,我要說一下。
  • 聚焦兩會|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聽聽委員們的真...
    1月14日下午,與會委員們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中,委員們圍繞報告,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感受、話民生、謀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黃震:市政協的常委會報告非常振奮人心,總結了去年一年的工作,展現了人民政協的新擔當,新作為。
  • 朱永新:我們需要精英教育嗎?
    朱永新:我們需要精英教育嗎? 作者:朱永新博客 發布時間: 2018-07-20 09:23 朱永新:我們需要精英教育嗎
  • 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
    1月11日下午,出席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圍繞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共青團、青聯、工會界別討論組的委員們表示,報告切合實際,謀全局、抓大事,落實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等部署要求,政治站位高。工商聯和民建界別討論組的委員們認為,報告亮點突出、彰顯作為,關注民生實事,助推郴州經濟社會發展,提案辦理協商工作開展有序,接下來委員們將繼續努力,為郴州高質量發展助力。
  • ...界別委員就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進行分組討論
    工青婦界的委員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圍繞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展開討論,並就關係教育、文化、交通、衛生環境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科協科技界委員們圍繞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展開討論,並就城市建設、鄉村建設、人才引進、水源保護等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
  • ...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籤約教育學家朱永新系列教育作品英文版權...
    朱永新教授16卷教育及教育心理學著作的《朱永新教育作品》10日在此間出版。16卷包括包括:《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史》、《中國本土心理學研究》、《教育心理學論稿》、《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閱讀觀》、《中國新教育》、《新教育講演錄》、《新教育對話錄》、《走在新教育路上》、《寫在新教育邊上》、《中國教育觀察》、《外國教育觀察》、《中國教育建議》、《中國教育評論》。
  • 廣東省政協委員等一年來共提出提案1192件,經審查立案942件,提案已...
    原標題 廣東省政協委員等一年來共提出提案1192件,經審查立案942件,提案已100%辦復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記者從1月12日在廣州舉行的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年來,省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以下統稱
  • 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假如我是委員模擬政協提案活動來啦!
    致力於讓網民特別是青少年以虛擬政協委員身份,體驗委員履職、學習政協知識,圍繞經濟社會、民生熱點等問題開展調研、討論,反映社情民意、提交虛擬提案,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進行有序政治參與,感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魅力。
  • 贊同蘇華委員關於「設置獨立的職業教育高考」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蘇華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其中一份提案就是有關「深化職業教育高考」的提案,希望未來能夠「完善職教高考招生管理辦法,設置獨立的職業教育高考,突出職教高考特色、提高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佔比、推進產教融合」。
  • 緊扣時代脈搏 智謀貴州發展丨2019年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及辦理...
    前期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中,結合畢節市申報情況,我們均已將畢節市納入了試點……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醫療、教育及民生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有的意見建議已被吸納到相關政策措施之中,有的已在工作推進中得到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 做個什麼樣的教師——讀朱永新致教師有感
    入職的這段時間,我比研究生讀的書都多,我閱讀了《做最好的教師》《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扶年輕班主任上馬》《致教師》《活著》等書,從這些書單中也可以看出,我瘋狂的想要在書中尋找各種機智的處理辦法,我想要和名人對話獲得各種經驗,我想要找到我面臨種種困惑的答案。
  • 「教育強國」朱永新:他們的成長故事本身就是讀書的最好代言
    朱永新:他們的成長故事本身就是讀書的最好代言教育強國★★★★★教師在讀什麼書?應讀什麼書?幾年前,《中國教師報·教師成長周刊》的幾位記者、編輯深感讀書之於教師的重要、必要和迫切,開創了「十本書」這一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