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程王莊村宋光輝線上巧賣葫蘆、走出咱農民致富路

2020-12-23 百家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葫蘆寓意著「福祿」,多年來備受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河北省辛集市小辛莊鄉程王莊村的宋光輝看到葫蘆的市場發展前景,抓住時機,在種植葫蘆的同時,利用網際網路開展葫蘆文玩藝術品銷售新模式。

走進宋光輝的家,猶如走進了葫蘆的海洋,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葫蘆琳琅滿目,從一公分長得到一米多高的,種類樣式繁多,成排結對地掛著、擺著,令人大開眼界。這些葫蘆也給宋光輝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

辛集市程王莊村葫蘆種植戶宋光輝說,比種普通的小麥和玉米效益是高很多,去年種了三畝地葫蘆,家裡還有一些葫蘆,賣了有五萬多塊錢了,剩下的最少估算的話也能賣兩萬多塊錢。

宋光輝種植的葫蘆有30多個品種,經過打磨、晾乾等幾道工序,或有的再進行墨刻、烙畫等工藝的深加工,就會變成一件工藝品。根據外形、加工工藝的不同,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萬元。

目前,他的葫蘆銷售渠道主要在線上,通過線上平臺競拍銷往全國各地,省時省力,銷量也很不錯,有的還沒有成熟就被客人預訂,基本不愁銷路。

宋光輝說,現在銷售主要通過線上平臺,把一些圖片和視頻傳上去,再加一些文字的說明,客戶看到葫蘆的真實情況,自己出價,定價格由他們來定,這樣比較公平合理,銷售情況也比較不錯。根據銷售情況,今年又擴大了種植規模。

河北省辛集市程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運恆說,通過葫蘆的特色種植,我們加大對葫蘆種植的扶持力度,引導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葫蘆種植和工藝加工中來,提高村民們的收入。

相關焦點

  • 辛集市舊城鎮人民政府:打造「雲上有集」助力脫貧攻堅
    辛集市舊城鎮人民政府:打造「雲上有集」助力脫貧攻堅辛集市舊城鎮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商賈雲集,舊城大集是河北省農村貿易重要集鎮。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通過將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商貿相結合,將網際網路與農民群眾「趕大集」傳統相結合,創建了舊城雲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依靠當地農業蔬菜基地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將農產品標準化可追溯種植、銷售以及觀光、旅遊、採摘有機結合,將傳統銷售、網際網路銷售有機結合,打造成為集展示、銷售、分揀、包裝、儲運、觀光、採摘、服務、培訓為一體的多元化鄉鎮網際網路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實現了舊城「雲上有集
  • 河北省辛集市走向世界的皮都繪畫藝術產品,再現中華古韻文化價值
    辛集為河北省直管市,辛集市總面積960平方公裡,戶籍人口63.5萬,常住人口82萬。轄7鄉8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44個村委會。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96億元,2019年10月,被評為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古鎮辛集歷史悠久,辛集古代稱:廉官店。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河北省青少年籃球錦標賽(男子甲組)在辛集市落下帷幕
    近日,由河北省體育局主辦,大球運動管理中心、河北省籃球協會、辛集市文體局聯合承辦的2020年河北省青少年籃球錦標賽(男子甲組)在辛集市落下帷幕,石家莊隊榮獲冠軍。副市長劉士民現場觀看比賽。本次比賽有來自辛集市、石家莊、保定等14個地市的高中籃球隊參加。
  • 莊上「大棚」,鋪開農民致富路
    今年30多歲的劉政儀是上莊村的致富帶頭人,也是山西黃河鑫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2015年,劉政儀在村裡成立了山西黃河鑫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了十個大棚種植西紅柿,並投資引進了一套西紅柿醬生產線,註冊了「日日戀」 牌西紅柿醬商標。「每棚產量20000到25000斤」。劉政儀說:「加上收購加工,年銷量可達30萬斤。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上一茬火龍果已經全部售空,近萬斤果子,收入十來萬。」說到火龍果的收成,肥西縣上派鎮前進村貓地村民組新型家庭農場主馬永坤笑了。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9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
  • 探訪|河北秦皇島:為農民打造奔小康的致富路
    為農民打造奔小康的致富路 ——秦皇島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探訪 「盧昌線趕在葡萄酒節前通車,就是為了讓這條路真正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路』。」昌黎縣交通運輸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長宋雙利說。9月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秦皇島(昌黎)國際葡萄酒節開幕式在昌黎縣舉行,通往開幕式現場的盧昌線上車馬駢闐。盧昌線全長約25公裡,是連接盧龍縣和昌黎縣的重要縣級道路,也是從昌黎縣城通往葡萄溝景區的重要旅遊公路。
  • 「小紅果果」映紅致富路
    原標題:「小紅果果」映紅致富路   2020年金秋時節,在山東省新泰市劉杜鎮萬畝山楂基地裡,一串串紅豔豔的山楂果迎風搖曳,在綠葉的映襯下格外鮮豔,豐收的喜悅在空氣中瀰漫
  • 鄂爾多斯小夥放棄城裡工作改當農民,與父親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我家裡就這麼一個兒子,」李宏怎麼也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想要放棄穩定的工作來當「新型農民」。「能實實在在的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這樣的生活更充實。」李鵬博的「算盤」裡,新型農民和傳統農民最大的區別是「改變」二字。用科學種植方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業成本;讓機械化作業代替傳統種植模式;線上銷售農副產品……在他眼中,土生土長的自己在村裡大有可為。
  • 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
    新華社瀋陽6月26日電題: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新華社記者於也童、李宇佳「這批花再有三四天就能成了,到時候希望賣個好價錢。」「用時髦的話說,玫瑰讓我們一家走上了致富『花路』。」瀋陽市遼中區種植玫瑰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所產玫瑰花色鮮豔、花姿優美、香氣濃鬱。張大娘一家所在的六間房鎮正是遼中玫瑰的主產地。從最初簡單的「支部+農戶」經營模式,到現在的「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經營模式,六間房鎮的玫瑰花產業正不斷發展壯大。
  • 重慶大渡口:「兵支書」帶領村民走出致富路
    從一名復員退伍軍人到如今石盤村的致富領頭人,16年來,他深深紮根家鄉熱土,用實際行動為這句話做出了最好的注釋。李波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攝影:廖雅塵)修通致富路 公交開進村「現在的石盤村越來越美了,變化特別大。」村民駱音告訴記者,這些變化得感謝李波。
  • 「能人」陳友平:拖著殘腿,帶領鄉親走出一條致富路
    俯身扶貧,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我經常跟孩子們講,我這個腳傷其實是老天爺開眼,讓我能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儘管一直飽受腳傷的折磨,但陳友平對於生活心懷感恩,同時,作為先富起來的農民,他對殘疾人朋友及貧困人口有更多一份的牽掛。
  • 河北省辛集市大學生志願者綻放在抗疫前沿的青春之歌
    近日,河北省辛集市團市委召開以「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製度自信」為主題的交流分享會。副市長劉士民出席會議並講話。劉士民首先向全市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會上,團市委負責人為清河灣社區授予「辛集市青年中心」牌匾;向上向善好青年代表和抗疫大學生志願者代表分別分享了他們奮鬥故事和抗疫經歷。大家紛紛寫下青春宣言,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讓夢想在努力中成真。
  • 榆中縣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榆中縣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扶貧車間的工人正在製作食品夏官營鎮詹家營村位於榆中縣西北的中部地區,交通便利,生態良好,風光秀麗。詹家營村田園蔬菜農民合作社扶貧車間裡飄出鮮榨胡麻油的香味,這裡除了胡麻油,還有許多舌尖上的美味,3位中年婦女正在製作釀皮,薄薄的釀皮、紅亮的辣椒油,忍不住想嘗一口。另外幾個工人忙著製作酥餅、蔥花餅等面點,香噴噴的饃饃讓人垂涎欲滴。這些面點剛剛出爐就被一搶而空。
  • 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山裡的「土貨」,搖身變為生態產品;農民變成「新農人」,主動學、創新賣;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近年來,除了傳統扶貧渠道,中國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數位技術賦能、引領貧困地區各項事業發展。網絡扶貧為貧困群眾致富增收開闢了新渠道,也推動了技術、資本、產品、服務等資源在貧困地區更好落地。
  • 小小獼猴桃 鋪就致富路
    走在村道上,問起振川老漢為啥那麼高興,群眾都會說上一句:振川今年務獼猴桃,可把錢給賣下了。 「振川是高李村最早一批栽植獼猴桃的群眾,他家的4畝園子今年產出了16000斤獼猴桃,收益76000元,這也一舉打破了高李村的獼猴桃銷售記錄,成為今年高李村的獼猴桃『狀元』。」高李村黨支部書記李皎全高興地說道。
  • 小小板藍根成了致富「大法寶」
    「別看這個藥材小,但渾身都是寶,還是咱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大法寶。」基地負責人朱萬裡拿起幾根藥材,向記者展示道。32歲的朱萬裡是鬥趙莊村村民,三年前接觸到中藥材種植,看到了板藍根種植的廣闊前景,就在村裡成立了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100多畝,種植板藍根,第一年就有了不錯的收益。
  • 辛集市田村:聚力人居環境整治 提升扮靚鄉村「顏值」
    田村村口整潔的道路和牌樓 村內修建佔地4000餘平方米黨建旗幟廣場 村內黨建文化牆噴繪 村內黨建文化牆噴繪 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牆體噴繪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張立衛 通訊員趙康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
  • 「星創天地」,闖出一條「振興」路
    河北省自2016年開展「星創天地」建設工作以來,不斷加大培育力度,總體規模不斷壯大,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級以上星創天地655家,基本涵蓋了種植業、養殖業、林木育種育苗、農產品加工等我省重點優勢農業領域。
  • 河北省石家莊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坐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境內,距省會石家莊80公裡,此處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建國前中共中央的許多重要會議在此召開,包括三大戰役在內的一系列戰役在此運籌和指揮,毛澤東的幾十篇光輝著作在此誕生,他是當年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1982年國務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