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齊旭東)教育部近日發布消息,中國已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最新統計中國在校大學生已經超過4000萬人。但是,大學生的增長,也意味著就業壓力的增大。
12月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
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
吳巖還表示,我國2018年發布了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
與此同時,我國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吳巖會上指出,2016年,我國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2019年,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獲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認定通過。
在中國建設高等知識教育體系的各項工作不斷完善的同時,一年比一年更多的畢業人員,也將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大難關。
2020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為874萬,比2019年整整多出40萬人,規模為近年之最。
應屆大學生就業本來就有不小的難度,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就業市場出現了明顯壓力過大的局面,可謂就業面臨的形勢非常複雜和嚴峻。
畢業生人數基數逐年增長,就業形勢嚴峻,在今年7月統計的數據表明,2020年應屆畢業生正式入職比例不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