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藏菩薩心咒
其咒語如下:
地藏王菩薩心咒:嗡 琴西惹扎轟 嗡 啪拉瑪尼 達扎 吽啪莎哈
拼音:ong qing xi re zha hong ong pa la ma ni da zha hong pa suo ha
地藏菩薩心咒出處:
地藏菩薩心咒中的地藏菩薩,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 八大菩薩之一。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其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個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為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使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巖石,終日坐禪誦經,後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跡傳開後,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闢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葬於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與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二)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託咐,在釋迦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地藏菩薩心咒的功德利益
由於地藏菩薩悲願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議。《十輪經》卷一說:「諸大菩薩所,於萬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悉得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經上又說:若至誠皈依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稱其名號,禮拜供養,求己所願,如求健康,求財富,求斷煩惱等。於一百劫中,求諸大菩薩,還不如有人,於一頓飯間,至心皈依地藏菩薩,稱名念誦菩薩名號,虔誠敬禮地藏菩薩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圓滿達到願望。釋迦佛也曾讚嘆地藏菩薩的功德說:「如聞是菩薩名字,或讚嘆,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見《本願經》上)。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墮 惡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貴端嚴,鬼神護衛。若人「臨命終時, 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見《本願經》)。地藏菩薩為什麼能具有不可思議功德?《佔察經》說:「地藏菩薩發心以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薩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薩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覺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樣的深廣。此說地藏菩薩於無量無邊劫修行。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圓滿具足,早應成佛了。但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故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自在神通,到處現身說法,普度眾生。《楞伽經》也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是說菩薩以大悲願力,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雖然功德智慧與佛齊等,而不現佛身,始終現菩薩身,於十方世界,修行度脫眾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〇溫馨提示:
學佛、行商、福慧雙修、做出生命的意義。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學習,分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