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乘公交到站下車,30分鐘後上車乘客也被感染!新冠在密閉空調...

2020-12-16 新聞晨報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有研究以一起乘坐公共運輸引發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為案例,探討密閉環境下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能力較強,在密閉空調車廂內傳播距離最遠達4.5m,病毒至少在30分鐘內可漂浮在空氣中並導致感染髮病。因此,建議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時做好個人防護,同時保證公共運輸工具內的換氣和新風量,做好車廂內的清潔消毒。

1人乘大巴,致同車8人感染

該研究題目為《一起在公共運輸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實用預防醫學》3月5日首發。作者包括羅塏煒、海政等人。

研究介紹了一起發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引發的聚集性疫情:1月28日,乙地報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

該患者1月22日發病,1月29日確診,發病前第5天和第3天曾與其甲地同事李某某(確診病例,1月16日發病)有共同聚餐和辦公的經歷。

1月22日12點,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點到達乙地,導致同車7人發病(病例B-病例H),此外還有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車,車程約1小時,導致同車2人發病(病例K和病例L)。

本起聚集性疫情傳播鏈圖 本文圖片均來自相關論文

當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達乙地後,停留30分鐘(停留期間車輛未做消毒處理),又載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後(座位與病例A之前乘坐過的座位臨近),1月24 日發病。據調查,病例J無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觸史。

該起疫情還引發了三代續發病例:和病例A同車的病例B、病例K之後分別有1名親屬發病,即病例M和病例N。

這起導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研究顯示,病例A1月22日中午乘坐49座全封閉空調客運大巴。該大巴一層為行李艙,二層為客座艙,車長11.3m,車寬2.5m。司機座位在最靠前的次高層,除司機外共有48個客座,車輛出站時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

病例A與車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間距離不足0.5m,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據調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別從大巴車的前後門上下車,途中也沒有近距離接觸行為。調取當時車上的視頻發現,車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車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病例A1月22日中午從甲地到乙地乘坐的大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1月22日下午,病例A乘坐18座空調小巴,車窗均未開。車長5.5m,車寬2.5m。除司機外共有17個客座。車上共12人,僅1人佩戴了口罩,車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之間距離約為4.5m。

病例A1月22日下午從乙地到丙地乘坐的小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新冠病毒在密閉環境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該起聚集性疫情共發現密切接觸者243人,其中10名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觸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觸者N之後也發病。

並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除與確診病例A共同暴露於大巴車外,調查發現均無其他明確的流行病學(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別與本案例中的1名確診病例有明確接觸史外,調查未發現其他流行病學(暴露)史。

研究認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兩點重要提示。

一是在密閉的空調車廂內,病毒傳播距離有可能超越目前認為的飛沫傳播距離(通常為1m)。本次調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臺全封閉空調大巴,與最遠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二是病毒在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能夠達到足以致人發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鐘後,一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返回甲地,在此過程中感染髮病。

研究表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公眾、特別是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個人防護方面有一些提示。

疫情流行期間,出行人員要做好防護物品準備,按照停留時間、出行地衛生設施狀況等,準備一定數量的醫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搭乘較為密閉的公共運輸工具如地鐵、汽車、飛機時,應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時儘量減少手與公共區域的接觸,避免手在清潔前接觸面部。應當儘量保持空氣流通,適量打開車窗,包括司機艙的窗戶。如屬密閉式/空調式車廂等,應將新風送風量調至最大,增加換氣的次數。一般情況下車廂內每天清潔消毒1-2次,特別注意在抵達終點站下客後對車輛內部空間進行清潔消毒1次。

相關焦點

  • 未來高鐵到站「不用停車」,乘客只需這樣子上車
    現在的高鐵到站一定要停,然後等乘客上下車,那麼高鐵以後過站的時候有沒有可能不需要停車等乘客上車呢?以後真的有可能,這個設計想法是由設計師陳建軍構思的,如果實現了,以後的乘客只需要這樣上車就可以了,首先,乘客會走進一個吊艙,吊艙位於鐵路軌道上方,當列車進站時,鐵路軌道會逐漸下降。
  • 重慶公交車感染病例:1人沒戴口罩 1人中途脫了口罩
    周海龍介紹,2020年2月5日晚11點,江北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一個醫療機構報告,稱該院收治了一個患者,患者通過檢測在糞便發現了感染新冠肺炎,隨即,疾控中心展開了調查。該患者是一名65歲的男性,他於1月23日出現流涕、乏力等症狀,自己在家服藥效果不佳,於1月30日到醫院就診。
  • 驚呆| 天津一男子乘公交自稱「新冠患者」!最後...
    一男子乘公交自稱「新冠患者」10月17日15時左右,市公交集團第二客運有限公司三號院車隊652路駕駛員焦連起駕駛運營車輛由西站北廣場出發,前往三號院公交總站方向。焦師傅在為其測量體溫後,要求該乘客出示健康碼,這位男乘客稱自己用的是老年機,無法出示健康碼。焦師傅隨即讓其提供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男乘客又稱未隨身攜帶。最後,焦師傅讓其留下姓名、電話和住址,其間不斷對該乘客進行提醒勸導。但是,這名乘客均不予配合,並聲稱:「我就是新冠肺炎患者」!
  • 急尋和確診或疑似患者同行乘客
    3.21日下午2:30分坐28路公交車到站前下車,到站前大商超市購買物品,而後乘16路公交車到順山車站下車。4. 23日上午10:30,乘坐28路公交車到本鋼總院就診。請在上述過程中與其有過接觸的市民,時刻觀察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並立即與所在縣區疾病控制部門聯繫。
  • 多地急尋確診病例同乘人員密接者!
    經核查,該密切接觸者於2021年2月23日00:34乘坐K1303次列車(北京始發-海拉爾終點站)加2車廂,由天津站上車到牙克石站下車(到站時間24日03:34)。安徽一確診病例同乘人員曾多次在外就餐安徽宿州埇橋區26日發布通報,急尋該確診病例同乘人員的密切接觸者,據悉該同乘人員曾乘坐公交車,並多次在外就餐。
  • 先測體溫再上車!徐州部分公交恢復運營首日體驗
    從停車場裡把車開出來之後,在淮西客運站的始發站站臺上已經有4位乘客等候在此,車停穩後,督導員王向陽拿著測溫槍走下車,「請大家依次排好隊,測量體溫後再上車,另外提醒一下,現在老年卡學生卡等都暫時不能用,大家最好是刷市民卡或用手機支付。」王向陽先對乘客們宣布了「紀律」,然後開始為乘客們測量體溫。
  • 鐵路部門消息:買短乘長車票 當心被要求到站下車
    不過依然有不少小夥伴沒有搶到心儀的車票,便想出了「買短乘長」或者「買長乘短」的折中方案。買短乘長,是指旅客購買了短途車票,到站後不下車而是繼續乘坐。雖然可以在火車上補票,但在出行密集時期,過多的「買短乘長」會導致列車超載,導致正常購票旅客無法乘車。
  • 網友稱西安915公交驅趕短途乘客下車 涉事司機受處罰
    近日,網友小李向西部網民生熱線反映,自己在西安東三岔站乘坐915路公交時被拒載,還遭到了司機與售票員的惡語相向。民生熱線:915路公交車拒載短程客 態度惡劣威脅乘客安全 小李是西安科技大學的學生,經常往返於西安火車站和臨潼之間。
  • 出門上車下車到家 崇明設立819個招呼站
    東方網3月18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在正式車站之間設立招呼站,方便群眾出行,記者昨天從崇明巴士了解到,在在1400平方公裡的崇明島上,「出門就能上車,下車就能到家」的招呼站已設立819個。  據悉,以往,崇明巴士招呼站僅有南門中心醫院、向明農機廠和堡鎮老車站等為數不多的幾個。
  • 追擊K350列車:引爆東北疫情的5名新冠感染者是怎麼找到的
    從始發站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站臺出發時,沒人會預料到,這輛總行程27小時32分鐘,途徑吉林、遼寧、河北等地的列車,將會出現5名新冠疫情感染者,並引起東北新冠感染人數快速增長。 1月11日,吉林省衛健委發布通告,吉林省報告14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7例由黑龍江省望奎縣輸入,另外7例為以上7例的關聯病例。
  • 急尋川R59013及川R60720客車乘客
    南充市嘉陵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提示,1月22日上午10:30由嘉陵區李渡鎮開往吉安鎮的川R59013白色金杯車、1月23日上午09:57由南充開往武勝縣烈面鎮的川R60720客車上,發現有同一名從武漢回鄉的人員孫某(男性,57歲,嘉陵區吉安鎮介頂寺村人),現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 732路公交車到站為何不停車
    &nbsp&nbsp&nbsp&nbsp劉女士介紹,當天她拿著很多東西,從瑞景新苑地鐵站上車,車上乘客不少,除座椅全滿之外,車廂內有超過7成的空間都已站滿了乘客。因為要在瑞景中學站下車,她和另外一名女乘客提前在後車門處等候下車。可到站後司機沒有停車,而是快速向前開,眼看過了站,劉女士立即大聲呼喊說要下車,可司機不予理睬,直接開向下一站。
  • 列車到站了,打電話的老太置若罔聞,乘客集體怒了
    坐標貴州到石家莊列車上,發生了一起令整個車廂所有乘客譴責的事情,不能因為你是老人就不顧別人的時間啊!本來從河南許昌上車,這輛列車已經晚點20多分鐘,到了鄭州站,乘務員一直提醒大家帶好個人物品準備下車,大家也都十分配合快速下車了,只見一位50多歲的老太太在車廂走廊上,還在一直的打電話,列車員小夥子趕緊問是不是鄭州下車呢?她說是鄭州,就這時候這位老太太還不說下車,還在繼續打電話呢。
  • 「發車前5分鐘」還不夠? 滬公交空調令仍需市民理解
    東方網記者日前在走訪多條公交線路後發現,在終點站發車前幾分鐘,乘客有時難免遭遇空調冷氣「斷檔」,需要扇子來補補風。司機到終點站,鑰匙一拔,空調就關掉。由此,乘客在發車前幾分鐘,有時難免遭遇冷氣「斷檔」。這就需要公交人與乘客之間的相互理解來「彌合」。當然,部分公交線路在高溫天裡也實行著更為「人性化」的方法。  80分鐘開下來狂奔廁所  941路調度員劉虹向東方網記者坦承,偶爾也有乘客前來投訴反映稱空調沒開。「這種情況大都發生在司機上廁所的時候。」
  • 黑龍江3例本土確診病例軌跡:其中一例曾多次乘公交地鐵
    12時30分左右步行到佳佳香蒸蒸包(東大直街242-5號)買午餐後步行回醫院病房,其它時間未外出。4月4日,7時左右步行到老式燒餅(鐵嶺街48-6號)買早餐後步行回醫院病房,10時30分左右從醫院乘104路公交車回到恆祥城家中,13時30分左右乘104路公交車回到哈醫大一院,其它時間在醫院陪護。
  • 提前5分鐘開空調 提供鹽汽水和防暑藥 上海公交高溫天為乘客送清涼
    申城公交行業提前做好「戰高溫」準備,努力為市民乘客送清涼。巴士三公司所屬136路備足防暑物資。大渡河路桃浦路起訖站為部分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免費鹽汽水飲用服務。站內的便民藥箱內還增配了麝香保心丸、人丹等急救藥品,同時做到「藥品使用有記錄、藥品存量有統計、藥品缺失有補充」。105路部分車輛不但準備了人丹、風油精,還網購了一些一次性雨披,方便乘客應急。
  • 公交車空調途中故障 司機自掏腰包請乘客喝礦泉水
    ■給乘客發礦泉水的姚繼凱  酷暑天氣,公交車空調突然壞了,擁擠的車廂裡都在冒汗———前日,一輛575路公交車上30多名乘客遇到了這樣的事。有乘客這樣說。  沒有空調,乘客為啥反而感到涼快?  請乘客喝礦泉水  「昨天我在北部新區鴛鴦街道坐575路公交車到北碚區蔡家崗鎮,一上車司機就發一瓶礦泉水給我。」昨日下午3時多,讀者報料說,7月1日,他從鴛鴦搭乘公交575路,一上車,就從駕駛員口中聽到車上空調壞了。
  • 武漢一乘客稱手機沒電無法出示綠碼,上車被拒後攔阻公交
    楚天都市報5月19日訊(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李立 周永安)5月16日,在武漢市礄口區宗關站,兩位乘客在乘車掃碼時,稱手機沒電無法出示綠碼,被安全員拒絕後男子乘客強行上車,隨行女子讓安檢員通融,再次被拒絕後,男子一時衝動將公交攔下,隨車安全員只好報警。
  • 武漢公交取消掃碼上車 乘客仍需量體溫乘車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魏新波 陳琪民 實習生李佳璇「現在乘公交不用掃碼上車了?」上周還在為掃碼乘車頭疼的市民李女士周一上班時發現,車上取消了公交掃碼的程序,上車後,她明顯的發現車內乘客多了起來。根據武漢公交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湖北省降級為三級響應以後,取消了社區和公共運輸領域的掃碼。
  • 92歲老人坐輪椅來乘公交,安全員的舉動暖化了一車人
    楚天都市報6月27日訊(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魯娟 周雪梅)6月26日,在解放大道航空路站,79路公交車在等候乘客上下車時,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在車門口犯了難,公交安全員陳波見輪椅十分笨重,老人的家人一時也無法搬上公交,於是立即上前幫扶,並在老人到站時,再次上前將老人安穩送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