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我們現在為什麼使用公元紀年?

2021-02-07 精選生活小訣竅

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今年是公元2019年),公元元年正處於我國西漢時期,在位皇帝為漢平帝,這一年是漢平帝元始元年

先說明一下,中國古代沒有統一的紀年,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公元2018、2019都是西方傳進來的紀年方式,所以沒法用現在的曆法去解釋公元元年到底是中國古代的那一年,只能說公元元年是中國西漢漢平帝元始元年。

「公元紀年」又稱「基督紀年」,是以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穌出生之年作為紀年的一種曆法,曾經被稱之為「西元」。周杰倫在2001年的單曲《愛在西元前》中的「西元」就是指的公元。


(公元紀年就是基督教的一種紀年方式)

在漢代之前,中國人都是通過君王進行紀年。例如在周代,古代在記錄周代歷史時就常用周文王某某年,周武王某某,秦昭襄王某某年。

而到了漢代,漢武帝發明了年號,在漢武帝十九年時,漢武帝使用了中國歷史第一年號——「建元」,此後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皇帝的年號進行紀年。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個皇帝可以使用很多年號,例如漢武帝就有11個年號,而武則天小姐姐更是擁有有18個年號。要知道武則天一共在位才21年,21年換了18個年號,平均一年多一點就會換一個年號,武則天甚至曾在一年之中更換多個年號,可以說是「換號狂魔」。

經常更換年號對於臣民來說非常麻煩,比如說在公元694年,武則天使用新年號「延載」。這一年就是「延載元年」,從這一年開始,當時武周的臣民就要使用「延載」進行紀年了。

但是僅僅過了一年時間,武則天就是改年號「證聖」,臣民們又要使用「證聖」紀年。而這個年號使用僅僅兩年後,武則天又改年號為「天冊萬歲」,紀年只能重新計算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有感於年號泛濫對民間的困擾,於是下令推行「一世一元制」,即一位君只能使用一個年號,不得在隨意更改年號了。


(底層出身的朱元璋還是非常體會老百姓疾苦的)

從此之後,明清兩代的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除外,明英宗曾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人們也皆是使用年號來稱呼明清皇帝,例如:洪武皇帝、萬曆皇帝、崇禎皇帝、乾隆皇帝。

年號紀元制度一直持續到1912年清廷倒臺,中華民國建立後改用西曆,使用「民國紀年」。


(辛亥革命後,年號紀年被徹底廢除,此後雖然出現了袁世凱復闢和溥儀復闢等事件,但他們的年號從來不被承認)

公元紀年是西方基督教世界採取的一種紀年方式,它是以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穌的誕辰之年作為起始點,這一年被稱之為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到今天距離耶穌誕辰已經過去了2019年,所以今年也就是公元2019年。

不過公元紀年法並不是耶穌一出生時就是開始使用了,這種紀年方式是伴隨著基督教在歐洲的擴張而出現的。

公元紀年法起源於公元6世紀時期,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信徒,為了預先推算「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耶穌誕辰於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的說法(這只是他推算的,並,耶穌真正的誕辰時間現在還存爭論),主張以耶穌出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年方法,這個提議得到了羅馬教會的大力支持。

到公元532年,教會把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

公元1582年,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頒布了「格里高利曆」,正式採用以耶穌誕辰為起始點的紀年方式,公裡紀元也迅速被歐洲基督教國家採用。後來隨著西方國家的擴張,公元紀元也逐漸被全世界所採用。

其實我國在民國建立後也是採用西曆,也承認公元紀年,但是還是主要使用「民國紀年」,直到在新中國成立後,在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上一致決定採取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方式,至此中國的紀年方式與西方世界完全一致。

順便說一句,當初中國民國建立之時,革命黨人討論過多種紀年方式,其中包括「黃帝紀年」(今年是黃帝紀年4716年)和「孔子紀年」(今年是孔子紀年2570年)。不過在幾經爭論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並行的方式(當時稱之為「西元」)。

相關焦點

  • 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現代對於歷史的年份認知,其實是有一個錯覺的,從1949年起,我國才開始使用國際上公元紀年的慣例,之前,都是以國號紀年的。
  • 公元紀年為什麼沒有0世紀0年?公元元年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公元紀年,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的年份為公元元年,之前為公元前X年,之後便是公元X年。1、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因為公元1582年公曆紀年確立的時候,0這個概念還沒有被廣泛接受。0,起源於印度,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沒有0年,也沒有0世紀,所以世紀同樣從1世紀開始,我們在看到一個年份時要將加1才是它所在的世紀。
  • 我們用的公元紀年是怎麼來的,由誰定下的,公元元年發生了什麼?
    我們平常看一些歷史資料的時候,一般都會發現有兩個紀年法。一個是公元紀年法,一個是某某皇帝在位時的年號。
  • 現在是公元2019年,那公元1年是古代的哪一年?是誰定的呢?
    我國從古至今主要有三種紀年法:一種叫幹支紀年法,從有文字開始的歷史就使用了;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 就是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永無止盡。今年是2019年,按照幹支紀年法計算呢就是已亥年。
  • 公元紀年及元旦的來歷
    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信仰基督教的各國採用。
  • 為什麼公元紀年沒有公元零年?背後原因實在是荒唐!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確切歷史紀年,即共伯和執政。再後來還採用過封建帝王年號與天幹地支紀年法。幾乎在同一時期的西方,採用的則是公元紀年法,從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目前公曆紀元已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
  • 為何如今要使用「公元紀年」?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紀年方式就明白了
    要相信,人類的發展在整體上是進步的,所以,公元紀年法現在是最方便的紀年方式。公元紀年源自西方,以耶穌誕辰的那一年為公元元年,之前的時間稱為公元前,此後未公元XX年。要知道為什麼公元紀年最方便,那就需要知道我國曾經還採用過什麼樣的紀年方式。
  • 公元前和公元後如何劃分?公元一年,屬於我國哪個朝代?
    農曆紀年而在我國古代時期,使用的紀年方式是農曆,也被稱為華歷。這種紀年方式,以月相的變化周期,確定一個月的長短。農曆用太陽回歸的周期,作為一年的長度,並設置了專屬於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也有元年,農曆元年指的是,華夏始祖黃帝登基的日子。而今年則是農曆開元4717年,可見我國實行曆法制度,比西方國家早了2697年。我國的許多傳統節日,一般都遵循農曆紀年方式,比如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在我國實行公曆紀年之前,一直採用的農曆紀年的方式,各朝各代還會頒布皇帝年號,比如乾隆四十八年,康熙三十五年等等。
  • 在採用西方的公元紀年之前,我國古代是如何紀年、紀月、紀日的?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新中國採用公元紀年,並沿用至今。也就是說,我國使用公元紀年不過108年的時間,那麼我國在古代時期都是怎樣紀年、紀月、紀日的呢?1)我國古代最早的紀年方法是按照天子和王公即位的年次來紀年,直到新君即位為止。
  • 元旦節假日與公元紀年
    凱撒紀念與耶穌誕辰非節氣紀年,雖為世界公用,與中華幹支紀年己亥新年無關。言紀時可也,非年之謂也。公元是「公曆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表示,意為「主的生年」。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表示,意為「基督以前」。
  • 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來看看
    公元元年往前六十年,也是辛酉年,正當漢宣帝神爵二年,是西漢迴光返照般的最後輝煌期。當年,西羌向漢朝投降,匈奴日逐王向漢朝投降,漢朝在西域首設都護,鄭吉為首任西域都護,掌控西域(這其實是個劃時代的事件)。從此往上180年,公元前240年,也是一個辛酉年,正當秦王嬴政七年。
  • 古代為什麼有公元前、公元後之分?公元元年是中國哪個朝代?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在讀歷史時,如果單純使用天幹地支紀年法或皇帝年號紀年法,則不利於我們直觀了解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和距今年代,所以通常輔助以公元紀年法16世紀,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李籙時(Aloysius Lilius)通過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製成了公元紀年法,其基本特徵就是將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即公元元年。
  • 公元紀年到底什麼曆法?公元和西元之間有啥不同?
    「公元紀年」也叫「西元紀年」或「基督紀念」,是今天世界上最常用的紀年方式,周杰倫有一首歌叫「愛在西元前」,這裡面的「西元」就是指公元。紀年是人們記錄年代的一種方法,中國古代主要使用「帝王紀年法」或者「天幹地支紀年法」。天幹地支紀年法據傳起源於黃帝,這種紀年法是將天幹和地支相組合而形成地一種紀年方式。
  • 公元紀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公元紀年以前,都叫公元前, 那公元紀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那個時候中國正是什麼朝代?
  • 公元紀年法的來歷
    「公元」產生於六世紀,「公元」就是公曆紀元,也叫基督紀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是以耶穌基督降生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 公元、民國、年號、幹支等幾種紀年法與換算方法
    二、民國紀年: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從此又有了民國紀年法,當時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但官方,個人檔案中多用民國紀年法。在大陸,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中華民國 (也就是1912--1949年)所使用的民國曆法永遠地停留在民國38年(也就是1949年)。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如何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眾所周知,公、元是一種紀年法。也正因為公、元的存在,才有了公元前和公元後的說法。現如今我們常說的2019年、2020年,其實也就是公元後2019年、公元後2020年。又為了傳播和應用的方便,常常將「公元後」,簡稱為「公元」。
  • 漢朝的元始元年恰好就是公元元年,這一切都僅僅只是巧合麼?
    咱們聊歷史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巧合,甚至我們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穿鑿附會,但實際上這也是給我們了解歷史增加趣味。比如說我們來聊一聊紀元的問題,今天全球各國都統一使用公曆紀元,今年是公元2020年。上期節目我們還聊了,這真是神奇的一年,對於中國來講是雙閏雙春年,對於全球來講那真是大事不斷的精彩的一年。公曆是怎麼來的咱們都清楚,因為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他們認為耶穌基督誕生在公元元年,所以就把那一年定為歷史的起點,那一年叫公元元年。
  • 公元前和公元後到底怎麼劃分?公元1年,屬於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不過今天咱們不討論這2020到底發生了多少大事,而是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稱呼今年為公元2020年?這種紀年法被人們稱之為公元紀年,它最開始又被稱之為基督紀元。該紀年法的誕生和西方的基督教息息相關,人們規定耶穌這個人出生的那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往後每過一年就在年份數字上加一。按照這套方法來看,咱們今年距離耶穌出生已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 歷史上的那一年: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和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稱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注意,不能寫成公元後XX年)。公元1年,屬公元1世紀0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