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後面有「包」就是腫瘤?醫生闢謠:別怕,很可能是良性囊腫

2020-12-23 康復Therapy

你的膝蓋後面有一個包嗎?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摸一摸自己的膝關節後面。

雖然這裡所說的膝關節後面並不太準確,臨床中我們把這個地方叫做膕窩

在這裡,有一些人就會摸到一個大包。剛發現有包的時候,有一些人就會很害怕,有沒有可能是腫瘤啊?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雖然這個包有一個英文名字叫做貝克囊腫,但實際上我們更多時候把它稱之為膕窩囊腫。

這個問題一般都是良性的,不用太害怕。可是要說他到底是怎麼來的,那還真是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

一、囊腫裡面都是關節液。

這種囊腫稱之為膕窩囊腫,在臨床中也稱之為貝克囊腫。

通常指的就是在膝關節後方,膕窩部分出現的腫塊。

這個問題是英國的一名外科醫生貝克第一次提出來的,所以以這位醫生的名字命名稱之為貝克囊腫。

實際上,這種囊腫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囊腫,而是一種滑膜囊,裡面充滿了關節液

這種滑膜是和膝關節裡面相通的,二者之間的液體存在流通情況。

通常情況下,局部滑囊和半腱肌,腓腸肌內側頭的輕微損傷都會導致滑囊液聚集,久而久之就出現了這種類似於囊腫的包裹性積液。

雖然臨床中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生,但是最常見於55~65歲的人群,而且男性多發

大多數患者都有膝關節關節炎,但是不用害怕,就算出現了囊腫,很多時候都是良性的,並不是惡性的腫瘤。

而且大多數患者都沒有什麼症狀,既不疼也不癢,即使存在囊腫也不用太在意

二、為什麼醫生會建議一些患者手術?

但是很多人在醫生的建議下都選擇了手術治療,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保守治療,在一些情況下也可以選擇手術。

通常因為膕窩囊腫是沒有任何症狀的,而且囊腫也不大,通常比較小,所以都會建議患者先觀察,不需要任何治療。

甚至,有一些患者的囊腫,在不治療的情況下也會慢慢減小。

可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囊腫會壓迫局部神經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在腿繃直和站起來的時候疼痛特別劇烈,嚴重地影響生活。

如果輕微的症狀,建議患者休息冰敷甚至進行理療,都會有助於膕窩囊腫的治療。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用注射器把囊腫中的積液抽出來,也可以有效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但是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也建議進行手術切除。總體說來手術的指徵有以下幾種:

1.穿刺引流和皮脂醇注射效果都不太好。2.囊腫體積很大,不太容易吸收。對於以上兩種情況,可以考慮進行微創治療。這種手術風險比較少,而且損傷較小,患者恢復速度也很快。

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並不建議所有患者都進行手術治療。

大多數患者通過積極的保守治療,都可以有良好的效果。

總結。

其實膕窩囊腫並不可怕,只要積極治療對症治療,大多數患者的結局都非常好。

在生活中也要注意積極地避免膝關節軟骨損傷,特別是在進行上下樓梯、爬山這類活動的時候,注意休息,減少膝關節的刺激。

特別是體重超標的人群,一定要積極控制自己的體重避免久站,這些都是減少膕窩囊腫的措施。

但是即使出現了,也不要太害怕,治療方法還是很多的。

歸根結底,如果膝關節後面出現了一個大包,不要太害怕,這很有可能是膕窩囊腫,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

20歲的小夥子就得了「肺癌」?醫生:建議這些人群一年要做一次CT

闢謠丨醫生:阿姨,您的問題是「衰老」,不是「病」

腰扭傷怎麼辦?別急,躺下來,先冷敷後熱敷,6個方法肯定能好

「維生素C」選2塊的,還是100塊?作為醫生,我的選擇是

相關焦點

  • 這三種指標升高,很有可能是食管癌?醫生:腫瘤標誌物很關鍵
    很多食管癌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擴散或者轉移了,所以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這對預後和治療來說都是十分艱巨的。有研究表明,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甚至小於10%。癌胚抗原可以說是消化道腫瘤的敏感標誌物。而在食管癌當中,癌胚抗原的陽性率通常比較低,這可能和食管癌的病理分型是息息相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中鱗癌是最為常見的,佔所有食管癌的90%,而食管腺癌才是癌胚抗原主要的表達原因。
  • 「髕骨軟化」,就是「髕骨」「軟化」了麼?醫生:並不是!
    歲數大的人,尤其是女性,膝關節大都不好。去醫院看了,很多會被醫生診斷有「髕骨軟化」。
  • 3種常用的「肺癌」的腫瘤標誌物,特異度最高可以達到97%
    這種可以反映腫瘤細胞生物學行為變化的生物信號,簡單來說就是腫瘤細胞代謝或者生長的條件下,會出現這些物質的出現。如果可以早於常規的檢查,比如放射線和CT,早期對腫瘤發現和診斷的話,就可以為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
  • 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癌症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了,對於已經得了癌症的患者來說,可能更擔心的是癌症發生轉移,如果發現身體突然出現某種不適,比如說腰腿開始疼痛了,就會自我懷疑,擔心是癌細胞發生骨轉移了,覺得癌細胞已經轉移了,沒救了。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嗎?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闢謠丨9歲女孩看到「去世的人」是「中邪」?別鬧了,是腦炎而已
    早在1968年,就有學者研究過這樣的病例,當時的學者認為這種腦炎是腫瘤導致的,而且很多患者的預後都不好。不過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隨著人們對腦炎的認識逐漸提高,科學家和醫生們發現很多自身免疫性腦炎跟腫瘤和相關疾病關係並不密切。
  • 「轉移癌」和「多發癌」有區別嗎?醫生:看著很像,但差別太大了
    一、發現兩處腫瘤很多見嗎?其實這種情況既少見又多見,在很多腫瘤患者,特別是惡性腫瘤的晚期患者當中,經常在身體的不同部位發現腫瘤。很多患者都知道如果在其他部位發現了腫瘤,那很有可能是從原來的地方轉移過來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轉移癌。
  • 別怕,不一定是腫瘤,可能是……
    ▼本文作者▼吳阿姨1個月前右手腕部出現了一個「小疙瘩」,偶爾局部有酸痛,近日這個疙瘩越來越大,越來越疼了,平常照看孫子、做家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吳阿姨很擔心,這會不會是長腫瘤了?來院就診後,經醫生診斷,原來吳大媽得了腱鞘囊腫,並不是腫瘤,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 【2ch】醫生「狗狗身上長了腫瘤,不清楚是惡性還是良性的,手術費20萬」我「不做了」
    醫者「ワンちゃんに腫瘍が見つかりました、悪性か良性か分かりませんが手術に20萬かかります」 俺「やめときます」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關節置換術就是常說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髖關節置換又根據髖臼側處理與否分為半髖關節置換與全髖關節置換術。其中髖關節置換適用骨科疾病常見的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需要關節置換者,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膝關節置換適用於膝骨性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發展到終末期時候的關節病,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者。
  • 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
    動圖來源 © Youtube「AchieveFitnessBoston」~每個跑者不但體力各異,而且跑步姿勢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風格」~正確的姿勢,不僅會使我們越跑越輕鬆,而且身姿更挺拔;反之,不正確的姿勢會使身體又累又沉重不說,若是不注意,還可能在無形中給你的膝蓋施加「成倍壓力」看看這幾個典型問題你有嗎↓
  • 喜歡的博主被「綁架」了?事實可能不是你想像的模樣
    而她發過的心情動態「Hope everyone likes pancakes.」的四個單詞首字母加起來就是「Help」。在粉絲看來,這是隱晦地求救。Joyce 的粉絲開始察覺到不對,他們認為她被綁架了。到此時,粉絲的拯救 Joyce 運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 診斷「肝癌」的標誌物,準確率達98%?醫生為什麼還開其他檢查
    但是在諸多肝癌腫瘤細胞標誌物中,有哪個標誌物是最準確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肝癌腫瘤標誌物的首選:甲胎蛋白。一、準確率達98%。甲胎蛋白可以說是第1個被發現的肝癌標誌物。作為一個傳統的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當然會存在很多的缺點,並不是那麼盡善盡美。首先就是假陽性,什麼是假陽性呢,就是即使在檢驗中測出了甲胎蛋白的值很高,但患者並不一定就真的是肝癌患者。
  • 局部腫瘤刮除髓外定位+自體植骨=七旬老人膝關節置換術後次日落地
    來自梅州的練奶奶幾年來受骨性關節應影響一直行動不便,最後雙膝關節嚴重變形雙膝內翻畸形,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腿呈「O」型,嚴重的疼痛影響到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到醫院進行拍片以及核磁共振檢查後更是嚇出一身冷汗!左股骨髁部內居然長了一個大腫瘤,腫瘤體積40×35mm已經幾乎把整個膝關節內部完全佔據。了解到需要手術治療後,患者及家屬集體焦慮、開始懼怕手術。腫瘤的發現,使得原本要進行的關節置換術變得更加複雜起來。一般來說:為了置換關節的穩定性,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髓內定位」。簡單的說就是要在骨髓內用一條杆來對要置換的關節進行固定。
  • 膝蓋咔咔響,就預示膝關節有問題?醫生闢謠,給您講清彈響的諸多原因!
    關於生理性彈響的原因,解釋有很多種,最近有一種解釋比較靠譜,謝醫生給大家介紹一下,那就是我們的關節內往往都存在著滑液,在關節的潤滑液當中會存在有少量的氣泡,平時呢,這些氣泡是溶解在關節的滑液當中的
  • 「醫生提醒」出現四種包塊 要警惕肺癌
    【醫生提醒】出現四種包塊 要警惕肺癌任琳賢肺癌一直被稱為「頭號腫瘤殺手」,發病率、死亡率常年高居我國惡性腫瘤排行榜首。早期肺癌常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症狀,即使隨著病程進展出現胸痛、咳嗽等,也容易與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混淆。
  • 耳朵後面長出硬包?專家提醒:可能預示著4種病,男女都別忽視!
    耳朵後面的皮膚是最為光滑的,因為很少會有摩擦和損傷。但是卻有的朋友們發現自己的耳朵後面出現了小疙瘩,並且也不知道這個小疙瘩是怎麼樣出現的,不知道它的成因到底是如何。而在觸感上面,摸起來感覺不會很痛,但是卻很硬。而有的人就表示這樣的疙瘩很有可能是在耳朵後面長了腫瘤。
  • 身體出現4處變化,暗示膝關節不好了,防治膝關節疾病要趁早!
    1、膝窩囊腫 關於膝窩囊腫,它有個學名,叫貝克氏囊腫。很多人發現膝蓋窩後面腫了一個大顆後,會驚恐是不是長了腫瘤,然後緊張的去看腫瘤科。這個貝克氏囊腫其實是因為你的膝蓋退化的太嚴重了,導致關節囊產生了一點點破裂,裡面的關節液往後側流入,在後面積成了一個小球。
  • 早期腦梗有哪些信號?為什麼醫生一再強調「FAST」
    那麼腦卒中有哪些早期表現呢?我們發現哪些問題的時候,應該考慮去醫院查一下呢?其實在臨床中,醫生總在說那個FAST原則。一、腦卒中有黃金時間嗎?準確地說這最後一條並不是症狀,而是建議患者和家人趕快行動起來,如果有以上3點症狀的話,立馬打電話去醫院,十有八九就是腦卒中的問題了。如果可以趕在4.5個小時之內就進行溶栓治療,一般患者的問題都不會很大。
  • 重慶這家醫院有多牛?一批退役「軍醫」加盟,MDT 專攻疑難病症!
    「如果病人血壓出現波動,很可能會加重血管內膜損傷,出現腹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北部寬仁醫院心內科主任耿召華教授(原新橋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表示,當務之急是為鄧大叔進行腹主動脈支架植入。北部寬仁重症醫學科主任熊建瓊教授贊同該治療方案:「病人長期大量吸菸、飲酒,血管條件差,手術和麻醉的風險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