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自己,非常排斥那些忽悠別人玩奇石的人。
怎麼說呢?用各種高價成交來誘惑那些一竅不通的門外漢,然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收割一波韭菜。
在玩石的路上,你需要朋友無私的教誨,這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自己有一顆上進學習的心。
心態好壞,眼界高度,以及對精品奇石判斷的自信,都需要不斷去學習。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關於三生石的一些細微片段,希望可以幫助到那些石界新人。
三生石是一個怎樣的石界大咖?
這是一個眼光不錯,每次出發淘石,都是自信滿滿。
他甚少會親自下河撿石,寧願用錢砸、也不願在泥濘沙堆裡蜂擁而上,重點是,一年至少奔赴十萬八千裡的路途,只為尋找那一顆顆精品奇石。
首先,他不算藏家,因為他的精品藏不住。
在利益的誘惑下,他或許會權衡利弊,到底要不要出售手裡的奇石?每次,他都完敗。
石販很多,擺地攤的,家裡搞石館的,以及沙場撿石頭的,太多太多了。
三生石也算一個,只不過他聰明在人際關係的合理培養,以及對人性施恩的各種精準投資。
我之前和他有過好幾次遠赴嵊州買奇石,早上出發,下午還得回來,傍晚四點前得到家,他得接孩子放學。
來來回回有時就是三個小時,就為買幾個冷冰冰的石頭。
在很多外行人眼裡,那是極為可笑與不可理解的。
每次他將自己選中的奇石收羅來,然後用一種極為合理,而且對方又心甘情願掏出五位數以上的價格購買時,你不得不拜服。
羨慕嫉妒恨都沒有用,你不敢買,他敢;你怕賣不掉,他不怕。
這個學歷不怎麼樣,但社會閱歷豐厚到一個眼神就可以把人心窺破的神技能,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此刻我好像快2年沒有怎麼接觸了,但每每回憶,在追尋奇石道路上,至少在我們圈子裡,他存在而震動的蝴蝶翅膀,促使產生的效應是功不可沒的。
如果沒有這個傢伙死命的堅持,我想,一定不會發生這麼多有趣的事。
那些因為他,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從最初的奇石,轉換成另外一個友誼存在。
在以前,他總是天還沒有亮,就急匆匆的去金華古子城早市淘貨。
凌晨四點的冬天,真心冷到瑟瑟發抖。
誰他媽不願意躲在被窩裡摟著妻子又軟又暖的身子,非要作死去買石頭?
但他,就樂意哈著滿口冷氣,摟著惺忪的睡眼,義無反顧的踩在還沒落下的月影,一路狂奔追尋朝陽的升起。
餓了,隨身幾塊餅乾就著礦泉水就是最足的乾糧。
那個瘦到骨子裡的三生石,竟然出發了,每周他從不缺席。
在我眼裡,一開始感覺那是很奇怪的行為,光開車都要開一個多小時,就是為了在石農石販擺攤前淘幾個石頭。
後來,金華很難淘到石頭,他竟然有勇氣去江西鷹潭。一去就是幾天,從市場到床交會,再到當地的石農家,或者去擁有石館的藏家裡,挖掘他認為有價值的奇石。
我必須坦白,我是沒這種精神。
一年遠遠近近不斷的尋找,尋找那些失落在束之高閣的博古架上,或是被丟棄在落滿灰塵的角落,甚至是被精心收藏在百寶箱裡的,他總會想盡辦法,將奇石掘到自己的手裡。
一方面搭配底座,另一方面,拍幾個高清圖片,或者參加個石展,然後就可以轉換成錢。
他實際到願意以石養石,用自己玩過、就是擁有的正確打開方式,玩著屬於自己的賞石價值。
如果能把愛好變成賺錢的工作,這是種真本事。
雖然和以前比,三生石玩石層次提高了,重點是價格也敢信口開河了。
哎呀,這個用詞貌似貶義,但,哪一個賣石頭的不是嘴巴張張,吧唧吧唧就是十幾二十萬?
接觸久了,就會產生抗體。
敢開價五位數以上的,重點是奇石必須要精緻啊!
精緻到人人喜歡,那麼在尋找精準買家的時候,就不會成為笑話,而你又用高價賣掉,就是讓旁觀者傻眼的真本事。
很多賣家有誇誇其談的本事,有胡亂喊價的勇氣,但你的交易記錄裡有沒有高價成交的案例?
沒有,你就是失敗的;有,並且很多,說明你是一個優秀的掘石家。
掘石家,這個奇葩名詞屬於我的自創,是我送給像三生石這樣奔赴在尋找奇石的用心玩家,一年十萬八千裡,多少奇石經他的手,轉變成另一位藏家手裡的傳奇!
如果沒有他,黃蠟石界會少很多光彩。
這些路,三生石能走,我們卻走不了,根本就是難以複製。
每一個奇石玩家都有自己的閱歷,都有自己對奇石的理解,而他,十分願意充當老闆與奇石藏家之間的橋梁,通過他的眼光與經驗辨別,他十分享受,從江西搬到浙江東陽,再由花園發到全國各地。
這就是一個資格掘石家必須得有的覺悟。
凌晨坐在枯燥的電腦桌前,滿心感動與一氣呵成敲打的對三生石的一些玩石瑣碎。
希望在疫情徹底告退的那一天,可以採訪他,聽聽他如何撿漏的一些方法與有趣的經歷。
PS:未經許可,圖文均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