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國立清華大學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2020-12-12 飛飛想旅行

學校簡介: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清園內林木俊秀,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並開設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地點分布: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於清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鹹豐年間更名清華園。校園佔地六千餘畝,以南北主幹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築分布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後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遊泳館、紫荊公寓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

學校特色:

校園遊、文化遊、名校

清華大學分布

聞亭介紹:聞亭原為一座鐘亭,建校初即有之,為號令全校作息而設。亭內有大鐘一口,徑可四尺。鐘聲清脆,遠及海澱。七七事變後,清華園落入日寇之手,校園慘遭破壞,鍾亭被毀,亭內大鐘及亭下銅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抗戰勝利後,學校北上復校,重建鍾亭。為了紀念在昆明遇害的聞一多先生,特將鍾亭命名為"聞亭"。

氣象臺介紹:氣象臺前身是建成於1931年夏的國立清華大學氣象臺。當時在華北地區,清華大學氣象系的資料是最完整、最準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營造建設單位常到清華氣象系收集資料。1952年,隨著清華的院系調整,氣象系被併入北京大學。由於長時間的無人照看、維修,氣象臺越來越破舊。直到1997年,清華大學才改變了"無法無天"(法律和天文)的狀況,隨著天體物理學科的逐步建成,氣象臺也更名為天文臺。新天文臺的外觀設計是在天文圓頂下面、原氣象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幾年來,從這座白色八角形的塔中走出了哈佛、MIT等美國超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及博士後十幾名。

科學館介紹:科學館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之一。

圖書館介紹:清華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12年,館舍由連成一體的東西兩部分組成。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設置閱覽座位2000席。圖書館每年訂購中外文圖書近5萬冊。到2003年底,總館館藏書刊已達274萬多冊,形成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文獻為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文獻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圖書館實行開放式服務。WWW、OPAC(館藏目錄檢索)24小時對外服務。2003年接待讀者141萬人次,中外文圖書年外借總量為114萬冊。

理學院樓介紹:理學院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國慶50周年前夕落成使用。全樓整體採用西洋古典建築形式,並具有現代化氣息,建築周圍有大片綠地,環境幽靜,建築典雅,是校園建築的又一佳作。樓內共設5個機構:理學院院部、物理系館、數學系館、高等研究中心和化學系分析中心實驗室。

水木清華介紹:水木清華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位於工字廳北側,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夏季荷花盛開,一片蔥鬱之色;冬季白雪落於池面,周圍瓊枝環繞,別有一番景致。荷塘南側之畔的秀雅古建築本為工字廳的後廈,"水木清華"的正廊,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有記載說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鹹、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荷塘西側可見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斷,遠遠可聞水聲,令人心曠神怡。因其優雅的環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二校門介紹: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古月堂介紹:清華園古建庭院之一,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這處獨立的小庭院總建築面積約670平方米,門前兩隻白色石獅,最具特色的垂花門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清華大學建校後成為教師宿舍。院內寧靜幽雅,梁啓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華初招女生,古月堂被闢為清華女生宿舍。汪健君先生有詩記曰:"古月堂前幾變更,昔年濟濟聚群英。一從女禁開黌畲,兩度繁花共月明。"古月堂目前為學校總務機關與外事部門辦公所在地。

聲明: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內容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作者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那位上級領導同志從陝西出來後,到福建寧德,福建省委,浙江省委等地擔任領導……但是,他官當的很大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師,後來他的老師調進清華大學。負責著一些研究與教學工作,包括那位上級領導外地來的老同學與老朋友來了京城,都是清華大學這位老鄉大哥教授負責接待。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清華大學
    水木清華對於中國的學生們來說,肯定是一個比較神聖的詞語,因為這個是清華大學中的一個詞也是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想每個人聽到清華大學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都會泛起一波漣漪,因為我們努力的結果主要就是為了能進入像這樣中國最高層次的學府,但是每年錄取的人數卻是寥寥無幾,每個高中甚至是每個縣裡面僅僅有一個學生能考入這所學校
  • 清華大學大事年表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後,任命羅家倫為校長,易名「國立清華大學」,任職期間,羅家倫對學校組織結構大加整改,延請了蔣廷黻、張奚若、蕭公權、馮友蘭、張子高等幾十位著名教授。1929年,羅家倫因查出清華基金帳目虧空,要求改革,與清華大學董事會發生矛盾,提出辭職。
  •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
  • 清華,還記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嗎
    1914年11月,梁啓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
  • 清華大學今迎100周年校慶日[圖]
    這所中國著名學府今將迎來校慶日,海內外五萬清華學子將返母校,兩岸清華亦將共慶華誕。寄寓著中國高等教育更高追求的百年清華,踏上新徵程。  百年清華人才輩出 「重量級」校友重返母校  作為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清華大學為新中國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學術、興業、治國精英。
  • 臺灣新竹也有一座清華大學,它和北京的清華大學有什麼關係呢?
    他現在肯定都知道,我們國家非常著名的一個學府清華大學,相信對於清華大學的校訓,肯定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校訓是什麼,畢竟除了真的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一般人都不會刻意的去查看這些內容吧。但其實清華大學的校訓是非常的簡單的,他們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相信大家在聽到這樣的一個消息的時候,肯定就覺得肯定是對於這樣的一些名詞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但其實在我們國家的臺灣這樣的一個地方,擁有著一所大學,竟然是和我們北京的清華大學的校訓是一模一樣的,不僅如此,就連這個地方的校名相對來說也是沒有任何的差距的。
  • 為什麼說清華大學是中國大學的一面旗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是我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並且清華大學還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 禹州市高級中學|清華大學謝旭東教授報告會
    2020年12月13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工程研究所博士後、河南招生組組長謝旭東教授、清華大學河南招生組許昌地區負責人孫延奎教授不辭嚴寒,應邀到禹州市高級中學為我校師生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校長李軍輝、黨委書記李建功和清華大學謝旭東教授、孫延奎教授在一起李建功書記主持報告會出席報告會的有禹州高中校長李軍輝、黨委書記李建功、校區主任和志勇以及部分教師代表和清北班學生。
  • 教育部向清華大學九十周年校慶發來賀詞
    Untitled Document教育部向清華大學九十周年校慶發來賀詞新華網 2001.04.29 11:38:45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11時20分電(記者劉江 江濤 王文韜)教育部部長陳至立代表教育部向清華大學九十周年校慶致賀詞。
  • 【清華大學學生山野協會】
    清華大學學生山野協會協會概要:清華大學學生山野協會是清華大學團委領導下的學生團體,主要由熱愛自然,熱愛登山、攀巖、野營等戶外運動的清華大學學生組成。協會宗旨:以登山為核心,通過組織登山、攀巖、科考、野營等各種層次的戶外活動,在學生中普及戶外活動常識,建立良好的人與自然關係,引導會員在與自然交流的過程中完善自我,培養正直的品德,堅韌的意志,強健的體魄,踏實的作風和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配合學校素質教育,在同學中倡導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弘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 ...首次在國外大學演講 「清華大學日」系列活動在聖彼得堡國立...
    繼莫斯科時間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清華大學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交換合作協議,共建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後,6月7日下午,邱勇以精彩的演講拉開了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日」活動的帷幕。這是邱勇首次訪問俄羅斯,也是他首次在國外大學正式發表演講。
  • 清華大學舉行109周年校慶日升旗儀式
    清華新聞網4月27日電 4月26日,正值清華大學109周年校慶日,在校師生沐清風、伴朝陽,在主樓前舉行了校慶日升旗儀式。校黨委辦公室主任、校長辦公室主任叢振濤,校黨委武裝部部長、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辦公室主任熊劍平,車輛與運載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升波及武裝部相關負責人參加升旗儀式。
  • 臺灣四所最著名的國立大學
    1945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1949年,臺大成為島內投注最多社會資源的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是許多莘莘學子嚮往的理想之地,她不僅是臺灣的最高學府,也是臺灣建校時間最長,佔地面積最大的「巨型」高校,據說,佔據臺灣面積的近百分之一。  拋開臺大的育人、學術研究功能,僅就她的校貌而言,絕對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相互交融的生態旅遊勝地。
  • 【快訊】2018-2019學年度清華大學馬約翰杯校園馬拉松賽開跑
    【快訊】2018-2019學年度清華大學馬約翰杯校園馬拉松賽開跑清華新聞網4月13日電(通訊員 李鳳敏 攝影 鍾漢麟 王爍祺 彭瑞軒)4月13日上午9時,由清華大學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體育部和校團委共同承辦的「2018-2019學年度清華大學馬約翰杯校園馬拉松賽」火熱開賽。
  • 清華大學和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將共建俄羅斯研究院
    清華大學和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日前交換兩校合作協議,將在清華大學共建俄羅斯研究院。據清華大學官網消息,莫斯科時間6月5日下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共同見證下,正在莫斯科訪問的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長尼古拉·克羅帕切夫(Nikolay Kropachev)在克裡姆林宮交換兩校《關於共建「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的合作協議》。這是兩國元首今天在莫斯科見證的唯一教育領域合作協議。
  • 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專題網站來了!
    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專題網站來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裡是清華大學!滑鼠輕輕上滑便可看到校慶資訊欄目在這裡可以關注校慶系列活動的最新訊息以及學校日新月異的發展進程更能看到自強的清華人在愛國奉獻的砥礪奮進中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中國與世界
  • 中國冰協調研清華大學冰球隊
    為深化體教融合,推動冰球運動在全國高校的普及開展,10月26日,中國冰協一行6人赴清華大學體育部調研,雙方圍繞清華冰球隊伍發展和冰球體教融合展開熱烈研討,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無體育,不清華」,秉承著「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初心,清華大學以優良的體育傳統深深影響了一代代清華學子。1912年,清華設立體育部,成為中國最早設立正規西式體育的學校之一。清華園迎來了被譽為「體育事業的一面旗幟」的體育思想家、教育家馬約翰先生。改革開放以來,清華大學提出「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的體育教育觀,制定發展規劃,將體育納入學科建設的軌道。
  • 誕生於庚子賠款的清華大學
    根據《辛丑條約》,中國應付賠款2444萬778元8角1分美元,提議通過後,美國從1909年1月1日起實行「退款」,將當時尚未付足之款項1078萬5286元1角2分存入花旗銀行帳戶,準許清廷在美方監督之下撥用資金。清廷利用這筆資金籌建了清華學堂,是為清華大學之前身。這筆資金還被用來選拔赴美留學生,梅貽琦正是首批庚款留學生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