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近30年的演化,中國撞球運動終於迎來了一個統一的名稱:中式撞球。可大家知道過去這30年,中式撞球都叫過哪些名字麼?
即便是現在,很多地區仍然按著自己熟悉的叫法來稱呼這項運動。中式撞球從落袋、十六彩、美式落袋、黑八、普爾八球等眾多混亂名稱中脫穎而出。
那麼,中式撞球究竟是怎麼來的呢?這是廣大中式球迷尋根時都要遇到的問題。
1. 撞球名稱的由來,李永興命名
若想知道這一問題,那麼應該首先知道「撞球」一詞是怎麼來的。中國「撞球」的命名起草者李永興先生。1985年北京撞球協會成立之時,李永興任秘書長之職,直至退休。李老組織了中國第一次全國性撞球比賽,並且起草了第一部撞球比賽規則,是中國撞球運動的先驅人物。
1960年,應國家領導人的建議,由李永興起草,統一撞球稱謂。當時要求必須是中國原創,不能沿用外國叫法。當時從十幾種叫法中篩選出叫得最多的三種:桌球、彈子球、案球。由於日本人管乒乒球叫桌球,儘管當時撞球的發源地廣東一帶都把撞球叫桌球,也決定不予採用;彈子球又容易與小孩子彈的玻璃球產生誤解;所以,最後根據比較形象的「案球」,定名為「撞球」,意思是在臺子上打的球。當時撞球是一個總稱,把法國開倫稱為撞球,分3球撞球,4球撞球,英式斯諾克稱為彩彈。而中式八球1986年以前叫「落袋」,1986年以後叫「十六彩」。
2. 第一張中式撞球球桌的誕生,王大石研製
1984年,時任北京海燕撞球廠(後為北京海燕-優美加體育器材有限公司)的王大石廠長,在製造出中國第一臺國際標準斯諾克撞球桌之後,於1985年開始研製美式撞球桌時,由於受資料所限,他以英式的結構(臺呢、膠邊、袋口型狀、石板厚度等均與英式斯諾克相同),參考開侖的規格尺寸,做成了他想像中的「美式撞球桌」,實際上就是一臺縮小版的英式斯諾克球桌。於是,世界撞球運動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打法:即在縮小的斯諾克球檯上打美式八球。
這是一種組合式發明。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美式」撞球桌,一經投放市場,就傳遍大江南北、流行全國,並逐漸在國內各種打法中獨佔鰲頭。
據說,王大石由北京的西山國營農場職工轉入撞球行業時,受到了當時李老的引導和指點。當時王大石下崗待業,請教李老指點出路,李老教其去廣東考察撞球,王大石回來說可以做,所以,才有了上訴的製作過程。在製作「中國美式撞球桌」的過程中,李老親自製作樣板,制定比賽規則。由此看來,王大石與李永興老師是有據可查的中式臺球的創造者。
按理說廣東的臺山是中國撞球的源頭。1973年就興起撞球,後來傳至武漢、江蘇、東北,直至全國各地,雖然後來打的也是美式八球。不管王大石他們當時是否受到這種球檯的啟發和借鑑,這種球檯對中式撞球的啟蒙、普及和推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是不爭的事實。
3. 黑八到中式八球的進化
2006年,喬氏舉辦首次國內排名賽時,就叫首屆喬氏黑八排名賽。
2007年,喬氏將比賽名稱改為「第二屆喬氏黑8排名賽」。把漢字的八改成了數字的8。
2008年,更名為「第三屆喬氏8球排名賽」。雖然第二屆由「黑八」改為「黑8」,但逆讀的尷尬還未隱去,這次叫「8球」,但又出現了與美式八球相區別問題。
在賽事宣傳中,曾經提出過「中式十六彩」的概念,但名字稍長,還不理想,未做為正式賽事名稱。考慮到中式撞球的長遠發展大計,有個貼切、簡單的好名字已成當務之急。當時考慮到世界撞球常見的叫法:英式斯諾克、花式九球和美式八球,那麼如果叫中式8球,即能體現出中國元素,又能與美式八球相區別,而且按照中國人的簡稱習慣也很通順,如:斯諾、花九、美八、中八;而且翻譯成英文也不容易產生歧義,很便於這項運動走向世界。所以,在當年的喬氏八球排名賽新鄉站的賑災義賽電視講演中,首次叫出了「中式八球」的叫法。
2009年,更名為「全國中式8球排名賽」。由這一屆比賽開始,國家體育總局小球中心、中國撞球協會,將喬氏八球排名賽,升級為全國中式8球排名賽,其中對「中式八球」的叫法,得到了他們的批准和認可。
2010年,喬氏杯「全國中式八球排名賽」,考慮到中式元素,不能土洋結合,遂將上屆的「8球」改為「八球」。從此,中式八球這個名字正式被大眾所接受。
4. 中式撞球的稱謂的誕生
2012年,風雲突變。打了6年的中式八球排名賽一夜之間易主。小球中心和星牌集團在3月初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排名賽從此由星牌旗下的星緯公司承辦,並將中式八球改名為中式撞球。比賽規則仍然沿用之前的規則。
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立偉表示,以往國內對「8球」比賽的稱呼較為混亂,在今後,將統一更名為「中式撞球(Chinese Billiards)」。
2014年,中國撞球協會再次對這種撞球打法進行更名,改為「中式撞球(China Pool)」。更改了英文名的撞球。
2015年,中國撞球協會再次對這種撞球打法進行更名,改為「中式撞球(ChinaBilliards)」。更改了中文名的中國。
5.中式八球和中式撞球並存
而喬氏一直覺得中式撞球是一個品類的泛指。中式撞球包括了:中式八球,中式九球,中式斯諾克。不能作為中式八球單項的稱謂。所以,喬氏仍然還用「中式八球」來稱謂這項中國獨創的撞球項目。自此後,中國撞球有兩個稱謂:中式撞球和中式八球。一個在朝,一個在野。
2012年,星牌不在允許喬氏承辦中式八球排名賽資格後,喬氏在原有基礎上升級為國際大師賽。並且史無前例的將這項賽事推上央視體育頻道。為了更適應電視轉播的完整性,為了更好的把這項運動推廣到全世界,喬氏也史無前例的獨創了限時賽的賽制。並從此從中式撞球統一的比賽規則中分化出來。而且同一個項目的兩個稱謂的這項中國獨創撞球運動都在積極做著世界版圖內的推廣和拓展。中式撞球有世錦賽,中式八球有國際大師賽。並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並且喜歡上這項運動。
6.統一稱為中式撞球
2018年。喬氏為了更好的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這項中國特有的撞球運動。為了更貼合「風靡全球的中國運動」的定位。並正式更名為:中式撞球。自此,這項中國獨創的撞球運動,雖然經歷了多年的分化,但最終還是正式統一稱謂。至於這個叫法是否真的符合這項運動,還得留待歷史去考證。
(本文資料查閱於網際網路。並且進行修改和撰文)
【撞球情懷篇】:那些年,一起打過的撞球(東北篇)
【撞球情懷篇】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你仍是最強的中國龍!
【撞球情懷篇】丁俊暉不只是丁俊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