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國GDP增速或達8%,「十四五」增長目標如何設定

2020-12-23 第一財經

臨近年終,對明年中國經濟的預測和討論日漸增多。疫情之後,經濟恢復的動能如何?「十四五」期間GDP增長目標又該如何設定?

從這些討論來看,專家學者們對經濟的恢復充滿信心,他們認為在經濟復甦與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各類同比參數將全面走高。

同時,他們也指出,需要高度關注宏觀參數高漲背後的困難和隱憂。2020年各類超常規的疫情救助與經濟紓困政策必將在2021年陸續退出,如何選擇政策退出的時點、退出的步幅、退出的路徑以及退出工具的組合,將是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決策的核心,並成為影響經濟復甦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

明年GDP增速或高達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回落。經過嚴格的疫情管控、行政性復工復產、出臺適度的一攬子規模化宏觀刺激政策等舉措,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V型反轉,走向穩定復甦的軌道。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11月29日在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從疫情衝擊中率先恢復,全年可爭取2%左右的增長。明年來看,正常情況下可以爭取7%~8%或以上的增長率,但不是重返高增長的軌道。

其原因在於,「今年的基數低,仍屬恢復性的增長,今明兩年增速達到5%左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狀態。」劉世錦說。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11月26日在搜狐財經峰會上表示,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既不是V型,也不是U型,也不是L型,而是老師批改作業打對號的形狀,下去得很快,上來也不會太慢,但是斜一點。

賀鏗預測,經濟會在明年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同時增速會比去年高,甚至高一倍。他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為8%,也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增長的基數低。

11月30日中國銀行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將持續推動擴大內需、支持創新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加上低基數因素,經濟增速很可能恢復至正常增長水平以上,預計2021年GDP增長7.5%左右。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11月28日發布報告稱,2021年由於經濟的持續復甦和基數因素,各類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全年GDP實際增速預計將達到8.1%,並呈現出前高后低、逐季回落的運行態勢,預計2021年一季度將達到11.4%,到第四季度將下滑到5.4%左右。

該報告稱,2021年是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之年,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常態化的一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更是中國開啟「十四五」規劃實施戰略轉換的第一年。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十四五」GDP目標如何設定

展望「十四五」,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就是GDP增速目標的設定。「十三五」之初,我國將GDP年均增長目標設為6.5%。那麼,未來五年,是否還應設立具體的GDP增速目標?設定為多少比較合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黨中央的建議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戰略的。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議稿對「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採取了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編制規劃《綱要》時可以在認真測算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1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吹風會上提出,「建議『十四五』期間年均GDP增速預期目標設定在5%左右比較合適」。這樣的建議綜合考慮了當前的經濟增速水平、現有資源要素的利用情況、內外部的不確定性,也給未來的高質量發展留出了足夠的空間。

李雪松認為,「十四五」期間,可以繼續設定年均增速目標。作出這個判斷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我國目前還處於中等收入國家階段,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應該繼續設定增長目標,增加居民收入;二是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改革、開放、創新的活力將在「十四五」期間得到釋放,這些經濟增長的活力也可以支撐經濟保持合理適當的增速。

根據社科院的研究和測算,「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GDP增速可以達到5%~6%之間,但考慮到疫情的影響,2020~2022這三年間,經濟增速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劉世錦也認為,GDP指標還是要的。他建議,我國經濟可以採取就業指標打頭、GDP指標收尾的指標體系,即GDP指標應該是預期性、結果性、後置性的,不再作為掛帥指標。穩增長是為了穩就業,就業指標也能有效衡量全社會資源利用狀態,這應是一個力爭完成的指標。

此外,還可引入居民人均收入、物價水平、宏觀槓桿率、全要素生產率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全局性指標,「事實上,如果前述指標處在好的區間,GDP增速就是適當的」。劉世錦說。

明年宏觀經濟政策怎麼走

由於疫情衝擊的不對稱性以及救助政策的結構性效應,復甦的不同步、復甦的不穩定、復甦的不均衡是2020年中國經濟復甦的顯著特徵,使得中國宏觀經濟在呈現出諸多亮點的同時,也存在許多需要關注的突出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2020年各類超常規的疫情救助與經濟紓困政策必將在2021年陸續退出,這將決定經濟反彈的政策支撐力逐步減少。如何選擇政策退出的時點、退出的步幅、退出的路徑以及退出工具的組合,將是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決策的核心,並成為影響經濟復甦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

「明年的宏觀政策需要以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為錨,以全面擴大內需、縮小供需缺口為基本目標,為新戰略啟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紓困政策的退出,積極應對金融風險顯化的挑戰,逐步回歸常態化宏觀調控模式。」劉元春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宏觀調控應從傳統的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和擴大出口等手段轉向更加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以激發消費作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

王軍表示,提高收入是穩消費和形成「雙循環」的核心與根本,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非常有必要繼續制定「居民收入倍增計劃」。該計劃可分為兩個階段來實施,每階段十五年,每十五年實現一倍增。在提高收入的基礎上,未來應重視培育以下消費熱點:高端消費海外回流、新型消費、服務消費、由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帶動的升級型消費。

劉世錦強調,在房地產、基建、出口等高速增長期結構性潛能逐步消退後,「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還要實行更大力度改革開放,發掘「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結構性潛能,需著力補齊實體經濟的新三大短板。

具體而言,一是基礎產業效率不高的短板,基礎產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性壟斷,競爭不足;二是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的短板,今後十到十五年時間,中等收入群體應力爭實現倍增,由4億人增加到8億~9億人,擴大消費需求和人力資本;三是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短板,解決內循環中的「卡脖子」環節。

相關焦點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唐建偉:「十四五」設增長目標的必要性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0日電 題:《唐建偉:「十四五」設增長目標的必要性》作者 唐建偉(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從國際經驗比較和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看,「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和說明稿設定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望。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
    社科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 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12月14日在京舉辦。藍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和市場環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 蘭房鏈:外國權威機構看好,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0%!
    01、渣打銀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8%,中國GDP增速8%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團隊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8%,而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
  • 明年GDP增速7.8%、「十四五」股市5000點……中國經濟關鍵預測來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經濟遭遇歷史性衰退,2021年中國將迎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四五」時期,研判、分析並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無論是對國家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還是對國民做好企業、家庭及個人的生產生活安排,都至關重要。
  • 中國明年GDP增速或近8%?GDP重回高增長通道該咋看?
    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和市場環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發布藍皮書時表示,我國經濟初步恢復常態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產品和行業增長面擴大。二是保護市場主體取得預期成效,產業鏈供應鏈基本穩定。三是脫貧攻堅整體進展較好,全面脫貧目標已圓滿完成。四是穩就業保民生舉措成效明顯,城鎮新增就業達到預期水平。五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經濟增長新動能顯著增強。
  • 中國經濟明年增速可達7-8% 下半年逐漸回歸正常
    原標題:中國經濟明年增速可達7-8% 下半年逐漸回歸正常   率先從新冠疫情中恢復的中國經濟明年增速將進一步提升。
  • 2019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他指出,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以後實際增長5.8%,
  • 中國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12月14日在京舉辦。藍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和市場環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
  • 衝刺110萬億大關,明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13%!比美國還差多少?
    由於經濟增速率先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在全球表現亮眼。早前國內外觀點紛紛認定,今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即便最近發達國家開始準備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仍有專家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一枝獨秀」,GDP增速最高可達到13%。那麼,這將意味著什麼呢?
  • 明年GDP日本增速1.9%,印度增速10%,中國如何呢?
    馬上2020年就要過去,今年的經濟情況已成定局,那麼明年各個國家的GDP情況會如何呢?根據《聚焦亞洲》中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我們不難發現,雖說2020年是較為艱難的一年,但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情況已經逐步好轉,亞洲包括印度、日本等GDP逐步恢復,報告對於明年各國的表現預測如何呢?
  • 晉裕集團料中國2021年GDP增長將達8.1%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晉裕集團料中國2021年GDP增長將達8.1%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2月18日,晉裕集團今天舉行2021年環球投資策略記者會,該集團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林偉雄指
  • 「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文/駱振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沒有對經濟增速提出具體的預期目標,但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實際上要求經濟增長要達到一定的速度。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不設GDP增長目標,調控更加靈活精準
    GDP增速預期目標,這個歷年「兩會」最受關注的經濟指標之一,沒有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個安排乍看有點意外,細想又在情理之中。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不設GDP增長目標,調控更加靈活精準來自央視財經00:0005:44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不設GDP增速目標,不等於經濟增長不重要。
  • 中國社科院: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7.8%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給出了自己的預測答案——明年中國GDP增長可達7.8%。這意味著中國GDP將相當於日本、德國等5國總和,與美國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拉近。中國社科院:明年中國GDP增速為7.8%!根據藍皮書預測,假如明年中國疫情繼續得到有效控制,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8%左右,這將恢復到中國潛在增長率的均線水平。屆時中國也是全球疫情衝擊下最快回到長期增長軌道的國家。中國明年GDP增幅達到7.8%,有何意義呢?這說明中國GDP離突破110萬億大關已經不遠。
  •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中國明年GDP增速或達到8.5%
    2021年中國經濟怎麼走?12月17日,記者從滙豐中國處獲悉,對於中國明年全年的GDP增速,滙豐最新的預測是可能會達到8.5%,實現大幅度反彈。不過,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特別強調,因GDP預計增速遠高於前幾年而出現經濟通脹、過熱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這種反彈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經濟持續恢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數相對較低。除了GDP增速之外,明年還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呢?
  • 每經專訪管清友:明年A股機會多,人民幣仍有上行空間,經濟增速預計...
    中國經濟增長可能依然領先世界NBD:2020年即將結束,您如何看待今年中國經濟的整體表現?全年經濟增速大體會在怎樣的水平?2021年中國GDP增速又會有怎樣的表現?經濟增長目標無需層層設定、層層加碼NBD:明年我國經濟是否會重新設定明確的增長目標也比較引人關注。您認為從明年經濟運行各方面因素看,是設定一個明確的增速目標還是像今年一樣不設具體目標更為合適?管清友:是否設定經濟增長具體目標,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