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偉:「十四五」設增長目標的必要性

2020-12-22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0日電 題:《唐建偉:「十四五」設增長目標的必要性》

作者 唐建偉(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從國際經驗比較和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看,「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和說明稿設定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設定經濟增長目標的必要性

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的主線,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全球競爭力提升和防範系統性風險都需要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堅實基礎。

(一)高質量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經濟增長作支撐

高質量發展是建立在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的。目前中國經濟整體上還有一些短板和「卡脖子」問題,尤其是高科技和先進位造業,需要持續加大投入,經濟可持續增長能夠為其提供源泉,並引導各市場主體增強發展信心,進而將「蛋糕」做大。發展才是根本,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增長目標必不可少,依靠經濟保持可持續增長,才能奠定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

前期粗放型經濟模式導致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成本較高,保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能夠提供有力支撐,協調經濟、環境與生態平衡發展。

(二)實現人均收入翻番目標需要經濟長期積累

從長期發展趨勢看,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可以實現的,實現人均收入翻番更需要比較強大的經濟基礎。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仍較為突出,近年來基尼係數有攀升的風險,CEIC數據顯示,2003-2019年期間平均值為0.47。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億美元,距離發達經濟體差距仍然較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中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差異較大,很多中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還未跨入中等收入水平,亟待經濟發展和長期積累,在發展中解決現實問題。

(三)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需做大總量規模

中國在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之後,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從前40年年均9.5%以上放緩至2019年的6.1%,未來經濟增速繼續放緩是大概率。中國實體經濟領域的總槓桿率從2010年的177.8%迅速攀升到2020年三季度的270.1%,宏觀經濟槓桿率大幅攀升。而控制宏觀經濟槓桿率的攀升除了採取降槓桿措施外,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實現總量規模提升,通過做大「分母」的方式降低整體經濟槓桿率水平的措施則更為有效。

(四)提升全球經濟競爭力需要良好的增長預期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形勢漸趨複雜,外部環境正發生根本性變化,特別是地緣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凸顯,仍需繼續發展壯大經濟。經濟實力決定話語權,保持經濟增長優勢不僅能增強中國的全球經濟競爭力,更好地參與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而且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經濟增長支撐。只有通過經濟增速的良好預期吸引更多外資布局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才能尋求更大發展空間。

二、從國際比較和國內潛力看設定增長目標的可行性

中國的經濟增長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擁有強大的內需市場和制度優勢,未來通過深化改革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更加注重內涵型增長,能夠確保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一)國際比較和合理的定量預測

說明稿提出未來經濟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可在認真測算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

根據國際經驗,絕大部分經濟體在進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人均收入約4000-12000美元)後,相對於人均收入低於4000美元時期的經濟增速均有普遍下降。以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人均收入4000美元以下時的平均增速達到了7.4%,在4000-12000美元時平均增速下降至5.3%左右。部分轉型失敗的經濟體則由於增速放緩過快,改革遲滯,很快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四五」時期經濟平均增速5.5%、未來15年平均增速達到4.78%才能實現總量和人均GDP翻番的目標。過去40餘年中國經濟保持年均9.5%的中高速增長水平,未來增速放緩是趨勢,但放緩速度能夠保持在穩定水平,介於歐美與新加坡之間,高於日本。我們預計,全要素投入每年帶來3%左右的增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能夠達到1.5%-2%,未來15年維持5%左右增長率基本可以達到。

(二)經濟內涵型增長潛能巨大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凸顯,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從消費角度看,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消費總量規模擴大和升級態勢延續。內涵型增長將是確立經濟增長目標的著力點,一方面,中國的制度優勢明顯,技術創新的動力強勁,依靠國內深化改革和創新機制驅動經濟可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中國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教育資源豐富,人力資本優勢凸顯,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三)創新驅動經濟增長優勢明顯

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全面開啟的機遇期,技術創新將是決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創新投入持續加大,總量居世界第二,創新指數達到228.3,比上年增長7.8%,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在141個經濟體的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第28位,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還有很多短板,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未來,堅持創新驅動經濟增長,通過高科技、先進位造業、「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等強力驅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領域邁進,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將得到大幅提升。

三、展望未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的措施建議

建議稿明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布局和政策建議。未來,可進一步通過創新驅動機制、內涵型增長、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等重要措施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一)以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增長新動能

確保經濟增長的質量必須堅持創新驅動戰略。首先,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優化,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技術創新、要素市場改革、人力資本提升等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其次,持續鞏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固鏈補短板,以先進位造、產業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創新型經濟為發力點,培育和壯大新的增長極;再次,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推進全市場註冊制落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通過併購重組和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提升資本市場發展水平。

(二)依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內涵型增長

綜合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變化,「卡脖子」問題更加普遍,立足國內市場是大趨勢。一是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形成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二是完善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機制,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由橫向創新轉型到縱向創新,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應用;三是通過促進高端消費品的供給來扭轉消費外流的不利局面,實現消費市場規範化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三)以全要素生產率為載體,全面推進要素市場改革

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通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加快要素市場改革,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功能。一方面,通過增進TFP實現總產出改善,重塑經濟增長動力,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率、優化投資結構,將更多的資源應用到技術創新方面,加大突破物質資本投入的瓶頸,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強化實施中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推進國際「雙一流」大學建設,加大中等職業教育投入,為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儲備豐厚的人才資源,提升人力資本利用效率。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將更重視內涵型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的落腳點仍在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速是重要前提,也是確保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物質基礎。(中新經緯APP)

唐建偉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明年中國GDP增速或達8%,「十四五」增長目標如何設定
    「十四五」期間GDP增長目標又該如何設定?從這些討論來看,專家學者們對經濟的恢復充滿信心,他們認為在經濟復甦與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各類同比參數將全面走高。同時,他們也指出,需要高度關注宏觀參數高漲背後的困難和隱憂。
  • ...一些地方和部門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經濟增長速度目標,明確...
    文 / 冷靜2020-11-03 18:57:17來源:FX168 【習近平: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做關於《規劃建議》說明時表示,關於「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
  • 「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文/駱振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沒有對經濟增速提出具體的預期目標,但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實際上要求經濟增長要達到一定的速度。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不設GDP增長目標,調控更加靈活精準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不設GDP增長具體目標」登上了熱搜。GDP增速預期目標,這個歷年「兩會」最受關注的經濟指標之一,沒有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個安排乍看有點意外,細想又在情理之中。
  • 「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明確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明確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濟南明確「十四五」主要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常住人口...
    閃電新聞從會上了解到,濟南市政府制定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綱要(草案)》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報告提出,到 2035年,濟南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不設GDP增長目標,調控更加靈活精準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不設GDP增速目標,不等於經濟增長不重要。「要看到無論是保民生、保就業,還是脫貧攻堅,都要有經濟增長的支撐。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銷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
  • 何立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上調 光伏需求持續改善
    原標題:「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上調 光伏需求持續改善   7月以來,光伏指數累計上漲20.94%至2574.83點,跑贏大盤。
  • 發展的全面轉型應成為「十四五」頭號目標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採訪的智庫專家、基層官員一致認為,與「十二五」時期強調「平穩較快發展」、「十三五」時期強調「中高速增長」相比,「十四五」時期應更加突出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實現發展的全面轉型在當前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情況下,「十四五」規劃將確定哪些核心發展指標是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 各地「十四五」藍圖露端倪 這些城市未來5年怎麼幹?
    城市發展模式漸變  區域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城市也已經成為產業和人口聚集的主要載體。最近幾年,中國已經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引領帶動全局發展的政策方向。因此,各地的「十四五」規劃中,區域和城市發展成為重點。
  • 「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及其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內在邏輯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 智庫論壇|鄭新立:「十四五」深化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四大潛力
    中國智庫訊 迎接「十四五」,開啟新徵程。在1月8日召開的「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21」上,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作主旨演講時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曆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是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的轉換,通過結構轉換來釋放經濟增長新的動能,培育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的結構性問題是什麼?
  • 圖說|安慶「十四五」七大目標
    圖說|安慶「十四五」七大目標 2020-12-22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昌「十四五」時期目標: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的位次前移
    「十四五」時期,江西省南昌市將努力實現「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國省會城市『第一方陣』,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的位次前移」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另外,南昌還提出了2035年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的遠景目標。
  • 民航局:提出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十四五」發展目標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據中國民航局網站6日晚間消息,1月5日,民航規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三次會議召開,審議《民航「十四五」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並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出席會議並講話。
  • 「十四五」,許下我的小目標!
    「十四五」,許下我的小目標!展望未來5年中國又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和我的祖國並肩開啟新徵程祖國發展與你我命運同頻共振一起來看看祖國的「十三五」江西的「十三五」我們的「十三五」一起為未來繪製美好藍圖許下我們的「十四五
  • 光伏「十四五」目標浮出 年均最少新增70吉瓦遠超預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光伏「十四五」目標浮出 年均最少新增70吉瓦遠超預期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的中國光伏行業,未來5年還要繼續爆發式增長。這是昨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義烏召開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傳出的最新信息。
  • 廣汽集團 「十四五」營收目標超6000億
    「十四五」期末,廣汽集團要挑戰產銷達350萬輛,營收超6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品佔整車產銷規模超 20%,並成為行業先進的移動出行服務商。11月20日,在第十八屆廣州國際車展上,廣汽集團正式對外發布「十四五」規划具體目標,並啟動「1615」戰略,引領下一個五年工作的開展。
  • 成都「十四五」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衝向世界城市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十四五」時期,成都決定向「世界城市」發起全面衝刺。這是2020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成都「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透露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