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4個階段的護牙要點,你知道嗎? |牙周病|蛀牙|齲齒|牙齦炎|牙周...

2021-01-19 網易親子

口腔是食物進入人體的首個通道,牙齒的好壞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竺海瑋副教授指出,我們的牙齒好比身體的「守門員」,俗話說「牙不好,疾病滿身跑」,從胎兒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保護牙齒可以說是貫穿一生的大事,不管在哪個時刻牙齒出現問題,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那麼,不同年齡段在護牙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和防護重點呢?

幼兒期

關鍵詞:乳牙蛀牙

大部分爸媽都覺得乳牙會換,等長恆牙的時候再好好保護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牙齒在幼兒期被破壞,很容易壞其根基,長大後即使換牙還是會出現問題。所以現在很多小孩一張口都是滿口蛀牙,幼兒期間沒有好好護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幼兒護牙一定要注意堅持刷牙。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就要堅持刷牙了。太小的時候可以爸媽幫忙刷牙,兩歲後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學著刷牙了;同時儘量讓寶寶少吃糖;最好做一個乳牙塗氟,預防乳牙蛀牙。

不要忽略「六齡齒」。兒童6歲左右會萌出第一顆恆磨牙,即「六齡齒」。臨床上兒童非常多見的牙病就包括換牙期間「六齡齒」齲齒,嚴重的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現牙髓壞死、根尖周圍炎等導致牙痛的情況。由於它位置靠後,經常被忽略,身邊很多寶寶(包括自稱為寶寶的)最早陣亡的就是這顆牙。最划算最方便的解決方法就是做窩溝封閉,以減少齲齒的發病率,不然等到長大了蛀牙了,經常不定期的受到牙齒緊箍咒的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孩子雖小,但是定期口腔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哦。

竺海瑋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含鈣豐富食物。尤其是嬰兒時期注意飲食選擇,多吃菠菜、海帶或韭菜以及芹菜等促進咀嚼的蔬菜,促進下頜發育,有利於牙齒整齊。從三歲以後就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這是我們護牙最基礎也是一定要做到的一步。

青少年

關鍵詞:牙齒畸形

青春期後,孩子的恆牙基本長成,牙齒畸形包括很多類型,如常說的齙牙、地包天、牙齒擁擠等,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還影響了孩子們的容貌,讓他們產生自卑心理。因此,青少年時期護牙重點是做好以下防護:定期口腔檢查,避免乳牙早失或者滯留導致恆牙替換障礙;有蛀牙早治療;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每天使用牙線;有長歪的智齒及時拔除;避免食物過於精細,多吃粗纖維,使牙槽骨得到充分刺激,促進頜骨發育。

竺海瑋提醒,如果牙齒出現以下情況時,建議最好在適當年齡處理——

錯頜畸形主要是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收到先天遺傳因素或後天環境的因素,如替牙障礙、外傷、牙周病等所產生的牙齒錯位、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的一種症狀。每個人的矯正時間都不一樣,而且也要看是屬於哪種畸形,錯頜畸形的類型是會影響矯正時期的。如果出現錯頜畸形(牙齒不齊),需儘早矯正,一般女生的矯正時間在11~13周歲,男生在12~14周歲;

如果出現影響生長發育的骨性問題及妨礙頜、面正常功能的錯頜畸形,如地包天、咬唇等,建議在3-5歲進行早期幹預;

如果是無骨性問題的錯頜畸形,最佳矯正年齡在11-12歲左右。

中青年

關鍵詞:牙周病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會導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積。一些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會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會促進牙周疾病的發生。另外,在口腔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如果齲齒充填不合理,假牙鑲得不密合,也會造成口腔內菌斑和食物殘屑不易清潔乾淨,加重牙周病。

調查發現,我國70%的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牙周病是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的罪魁禍首。牙周病分為兩個階段:牙齦炎和牙周炎,牙齦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往往會發展成牙周炎。刷牙出血是牙周疾病的典型症狀。發生牙齦炎時,牙齦邊緣會呈現鮮紅色或紫紅色,有時還會出現糜爛。一旦觸碰牙齦,便會流血,同時還伴有明顯的口臭。此時牙齦腫脹,失去彈性,更易出血,牙齦與牙齒分離。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會導致咀嚼無力,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因此,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它是預防牙齦炎和牙周炎的關鍵。早晚要刷牙,飯後要漱口,每天要用牙線清潔牙縫,養成定期到正規醫院洗牙的習慣。牙周病一經確診就要積極治療,並通過持之以恆的口腔保健來保持療效,防復發。

關鍵詞:懷孕前查牙

在這裡也要給孕媽媽們提個醒,孕前檢查口腔也是十分必要的。懷孕期由於體內雌激素和黃體酮的水平猛增,原來牙齒的小毛病會加重,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牙痛和智齒發炎等,由於孕婦的身體條件不宜處理口腔問題,孕前最好做好這些準備: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同時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初始階段增加洗牙頻率,以控制牙齦炎,保證牙周健康;把蛀牙補了,長歪長壞的智齒拔了。

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口腔和牙齒已經開始發育了,所以保護牙齒得從孕媽做起。特別是孕前期,寶寶從受精卵發育到初具人形,很容易受到基因和外界的影響,可能造成胎兒先天畸形(比如唇、顎裂等)。

所以,準媽媽們這時要注意保證營養,不能缺鈣、磷、維生素;不要誤用四環素類抗生素。準媽媽還應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少吃甜食酸食,每天要早晚刷牙、使用牙線,牙縫大的話還要用牙縫刷。假如孕婦出現了口腔問題,要及時就診,孕期4-6個月是口腔治療相對安全的時期。

老年人

關鍵詞:牙齒缺失

老年人牙齒面臨的兩大問題:口腔組織呈退行性變化,牙齦萎縮,一是牙根外露,牙菌斑很容易在牙根部堆積形成根面齲,也很容易出現缺牙、掉牙狀況。二是重度磨耗出現的牙本質敏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牙齒喪失。

因此,老年人需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應選擇柔軟的牙刷,早晚刷牙,切忌用力過大和橫向刷牙。竺海瑋提醒,老年人多牙縫寬,最好借用間隙刷、牙線、衝牙器才能達到口腔清潔目的;進食時採用雙側交替咀嚼,以免導致單側嚴重磨損及對側組織廢用。

如果出現壞牙,應通過補牙、根管治療等方法保存牙齒,儘量不要直接拔除;缺失牙齒的老人可以選擇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來恢復美觀、發音、咀嚼等功能。其中種植牙是目前多數老年患者的首選修複方式,種植牙是能夠恢復的咀嚼力是可達到真牙的95%以上,幾乎和真牙沒有區別。無論是美觀性還是穩定性都是非常好的,也便於清理。

TIPS:健康牙齒自測

①  對著鏡子張開嘴,觀察牙齒是否有食物塞在牙縫,牙齒上是否有黃色的牙垢。

②  看看牙齒是否有齲齒、黑點、牙結石以及色斑色素沉著。

③  上下牙輕叩,或用牙刷幫助觀察整口牙是否個個穩固無鬆動現象。

④  用舌尖感覺每一顆牙齒,檢查是否有缺失、歪斜、鬆動、酸疼等問題。

⑤  檢查口腔有沒有潰瘍、異味或莫名的腫脹。

⑥  觀察牙齦的顏色,看看是否呈正常的粉紅色、有無紅腫跡象。

⑦  吃冷熱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用冷水刷牙時,牙齒有無酸、痛、軟感,或者出血現象。

⑧  咽下一口唾液,再等30秒,感覺口腔內唾液分泌是否充足,有無乾燥感。

如果以上幾項你的回答都是正面的,那麼就說明你的牙齒很健康。如果有超過兩項不達標,則要注意口腔清潔,如果3項不達標則需要就醫尋求幫助。

本文來源:金羊網 責任編輯: 王錦忱_NBJS12745

相關焦點

  • 一生4個階段的護牙要點,你知道嗎?
    口腔是食物進入人體的首個通道,牙齒的好壞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竺海瑋副教授指出,我們的牙齒好比身體的「守門員」,俗話說「牙不好,疾病滿身跑」,從胎兒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保護牙齒可以說是貫穿一生的大事,不管在哪個時刻牙齒出現問題,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不同年齡段在護牙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和防護重點呢?
  • 【美國牙博士專欄】不能輕視的牙齦炎和牙周病,別以為牙不痛就沒事了
    經診斷, 他們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 可是, 當事人往往對這個慢性口腔病一知半解。 今天希望藉此機會讓大家認識下一牙周病這個困擾我們多時的口腔疾病。 我相信大家有聽過牙齦炎和牙周病這兩個名詞。它們究竟都是什麼? 其實牙周炎就是由細菌引起的牙齦炎症。當我們的口腔清潔不足夠, 細菌大量滋生形成牙菌斑並附著在牙齒上。這些牙菌斑就會製造毒素使牙齦紅腫。
  • 【口腔科普】牙周病治療的四個階段
    牙周組織包含:覆蓋在牙根上的牙周韌帶(periodontal ligament)、牙槽骨(alveolar bone)、以及外層的牙齦(gingiva)。牙周組織的功能,猶如地基,將牙齒緊密的固定在顎骨內,牙齒才能用力咀嚼食物。當牙周組織受到侵害時,視傷害的程度,決定牙齒是否能保留下來。簡單的說,牙周病是使牙齒地基流失的疾病。是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
  • 六旬男子牙周病嚴重,卻想掉完牙再治療 口腔關乎全身健康 任何問題...
    牙周病是導致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病、齲齒以及牙齒缺失是張建興在門診中碰到最多的口腔健康問題。牙周病是發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主要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牙周病的根本病因是牙菌斑,侵犯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牙齦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和移位,是導致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上述病例老王就是典型的牙周病,當時就診時口腔很糟糕,多顆牙齒鬆動、出血,但病人非常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可以等到牙齒掉得差不多了再來換全口種植牙。」
  • 要小孩前,牙周檢查很重要!避免妊娠期出現口腔問題,可惜很多女性都...
    隨著優生優育概念的倡導,越來越多的女性會選擇在備孕階段進行各項身體檢查,卻往往會忽略了牙周檢查。 許多女性在妊娠期間都會遭受牙周疾病的困擾,輕症者常見炎症、紅腫,嚴重時還會伴有疼痛、感染等引起明顯不適的症狀,本來妊娠期就容易煩躁焦慮,又冒出了口腔問題,可就更惱火了,都怪自己沒有提前照顧好牙周健康。
  • 全國愛牙日|「哎呀,疼!」海口一5歲男孩竟有6顆齲齒 牙醫這樣說……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0日訊(記者 王洪旭)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近日,海口市海德路一名5歲的男童阿亮(化名)到口腔門診就診,醫生檢查竟然發現有6顆齲齒,其中3顆牙齒被徹底「蛀空」了,發展到吃了東西就會痛。
  • 「看牙自由」?算算帳,要治牙疼花多少錢!
    俗話說「一口牙一輛寶馬車」,說的是如果牙都掉了,做全口種植牙確實價格不菲。如果不是種牙,去看個牙科醫生,真的那麼貴嗎?牙疼不是瑟瑟發抖的原因 我怕看牙貴啊治牙VS護牙 小算盤打起來以常見的齲齒治療和牙周治療為例:
  • 牙疼的症狀都說明是牙的問題嗎?
    臨床上常見齲齒有色、形、質的變化,病變由牙釉質進入牙本質,進而逐漸形成齲洞,臨床上常根據齲壞程度分為淺、中、深齲三個階段:其中淺齲,也稱釉質齲,齲壞部位局限於牙釉質。出現楔狀缺損的人群往往在刷牙方式上一直採用橫刷法,導致牙體釉質脫落缺損,且導致牙齦萎縮牙周病。患有楔狀缺損的患者在主訴病情時有明顯的牙齒敏感經歷,在臨床檢查中可見牙齦萎縮和牙周病問題,牙齒頸部有牙釉質缺損,部分患者也有根面齲齒等問題。
  • 齲齒危害別小覷 刷牙+塗氟防蛀牙
    最新調查顯示,我國66%的兒童患有齲齒。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而2017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我國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平均齲齒數為0.86顆,比十年前上升7.8個百分點;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農村73%的5歲孩子有蛀牙,高於城市。
  • 別有病網原創:拔牙-牙周病人的最終選擇
    拍攝於2015年1月10日拔牙術前紅色的,是在1月10日拔掉的牙,粉色的,是即將在1月14日拔掉的牙   儘管我在幾年內曾經寫過很多篇牙周病的治療文章,但這仍然沒有阻止拔牙這最終的選擇,只不過是將拔牙的時間延緩而已罷了。
  • 蛀牙究竟要不要拔呢?看到它又輕變重的4個階段,心裡自然有數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有蛀牙的問題,尤其是孩子,在早期沒有對甜食進行控制,長期吃甜食就引發蛀牙。那其實就一定要拔牙嗎?出現蛀牙後,究竟是拔牙比較好還是不拔比較好?現在就來看一下,蛀牙的類型以及到底需不需要拔牙。蛀牙到底有沒有必要拔牙?
  •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關注牙齒健康!這些研究成果值得一讀!
    但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提供牙線可以防止蛀牙形成的證據。這可能是因為所有納入的研究都是在一到三個月內進行的。幾個月的時間足以發現牙齦出血,但卻不能讓蛀牙大量生長。因此,該綜述中的研究著眼於牙線在預防牙齦疾病而非蛀牙方面的有效性。但至少,我們知道經常使用牙線可以保護牙齦健康,從而保護牙齒。所以這絕對值得一試。如果你有特定的牙齒狀況,建議可能會有所不同,稍後會講到。【2】警惕!
  • 種牙前,要了解清楚這3個真相!牙醫不一定會告訴你
    都說種牙好,種牙妙,甚至到處可見安利種植牙的廣告! 這不禁讓很許多人發問、猜想,種植牙真有那麼好嗎?今天給大家分幾個方面來「扒一扒」這些種植牙的內幕! 3、不要覺得種植牙不會蛀牙!
  • 齲齒惡化不簡單,但如何辨別發現齲齒很重要
    第一講——老生常談說齲齒 齲齒絕對是每一位口腔科大夫老生常談的事,不僅是因為齲齒是一生要預防的慢性細菌性口腔疾病,而且齲齒誘發的併發症可以從牙髓炎、根尖周炎,發展惡化到牙槽骨、頜骨炎症,直至全身上下。
  • 牽一「齒」而動全身:牙周病,真的傷不起
    但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國民的牙周健康狀況卻在原地踏步甚至每況愈下,僅就三四十歲年齡段的居民而言,牙齦出血檢出率就高達87.4%,同比上一個十年增長了十個百分點,牙石檢出率更是高達96.7%。」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牙周科根據牙周病的自然史,人群中80%的人的牙周病是緩慢進展的,還有10%左右的病人屬於重度發展,他們牙周病發展得更為迅速與嚴重。「這樣的患者可能從青春期就牙齦紅腫,有些病人可能二十多歲就有好幾顆牙掉了。而這10%的數據放在全中國來看,那就是上億人。」周爽英說。
  • 牙齦炎怎麼快速止痛 5個快速止疼小妙招
    (2)將食用整顆花椒放置在齲齒位置咬住,或是含在患處進而緩解牙髓炎疼痛。(3)急性牙髓炎發作的應急處理法之一就是按摩合谷穴位,緩解疼痛。(4)牙髓炎的清潔很重要,疼痛時可用鹽水漱口,即可清潔口腔又可緩解疼痛。(5)夜晚急性牙髓炎發作時患者一般情況下都會疼痛難忍,此時可以變換體位緩解疼痛。
  • 這些真相都被你忽略了!
    其實,孩子牙齒不好和刷牙關係真不大,不刷牙主要是會引起口臭或者黃牙,倒不是蛀牙、畸形和長大後智齒疼痛。君不見,現在小小的牙科真賺錢,小孩子蛀牙,老人掉牙,全國幾乎沒幾個人牙齒好的。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66%的兒童患齲齒。
  • 寶寶不吃糖就能不長蛀牙是種誤解,預防蛀牙怎麼做?
    牙齒幾乎陪伴了我們的一生,有一口潔白幸福的好牙是多少人所追求的,但事實證明,我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70%,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孩子「蟲牙」「蛀牙」的患病年齡越來越小,有些恆牙還未長出,就已經被乳牙齲齒感染了。護牙真的要從娃娃抓起。 那麼,寶寶不吃糖就能預防蛀牙嗎?
  • 預防牙痛,牢記4點「秘籍」!
    之所以很多人對於牙疼束手無策,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去尋求幫助,去醫院吧害怕拔牙,在網上查方法吧,有一些偏方太過雜亂,又不太敢用,只能等著牙疼的時候硬生生的扛過去。那麼牙疼到底該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只要知道牙疼的根源,那麼牙疼就很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