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腳步匆匆,邁入嶄新的2019。
每次逢著新的開始,也是人們最容易懷舊的時候。
思緒就被扯回至20年前的1999。
和其它年份一樣,縱覽漫漫歷史長河,它是平凡的,而因為一些人一些事,它又是難忘的。
難忘的1999。
這一年是特殊的,它是20世紀的最後一個年頭,人們攜手齊迎新時代。
這一年是偉大的,祖國迎來50歲生日。
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迎來了威武雄壯、浩浩蕩蕩的世紀大閱兵。
這一年是驕傲的。
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離家446年的遊子回歸。
那首《七子之歌》春晚響起時,終於不再令人心碎!
這一年,又是悲痛的。
五月份,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其中包括我國駐南大使館,三名記者不幸罹難。
這一年它可以很大,大到6000000000。
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60億,這一天也被確定為世界60億人口日。
這一年也可以很小,小到只有5。
國慶節這天,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
這一年,最後一批90後出生了。
例如,王俊凱,14年後,他成了中國最火的男孩子之一。
王俊凱童年照
這一年,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永遠離開了。
例如,冰心,「一顆善良美麗的星辰隕落了,而她的光芒,將永遠留在幾代人的心裡。」
冰心(1900.1.5-1999.2.28)
歷史因為被記得而存在。
現在正在發生,過去正在過去,時間終將會把我們的今天,變成遙不可及的明天。
拂去歲月的塵埃,讓我陪你一起去見證。
時間,在20年前,它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說1998年的主題曲是《相約98》的話,那麼無疑,1999年的主題曲是《常回家看看》。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
多少人因此垂淚,熟悉的旋律至今難忘。
憑藉此曲,陳紅一炮而紅,很多人從此記住了這個歌聲甜美的短髮姑娘。
事實上,十年前,她就已經踏足春晚舞臺上,這前後加起來多達10次。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春晚記憶,是最後一次登上春晚的趙麗蓉老師。
這是趙老師的第八次春晚之行。
事實上,在春晚開始前兩個月,趙老師突然開始咳嗽,後來甚至咳出血了。
但為了不影響排練,她決心把這事瞞下來,直到春晚開始半個月前,才去醫院做了檢查。
轉眼除夕夜來臨,舞臺上的趙老師滿臉笑容,但她的三個兒子卻在電視機前淚流滿面。
擺在他們面前的診斷書上,清晰的寫著:肺癌。
但兒子們最終選擇隱瞞。
因為他們知道,為了這個節目母親付出了多少。
一個漢字都不識的老人,為了節目效果開始學起英語,甚至要演唱英文歌。
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她用拼音標識,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練,這才有了我們在春晚上聽到的,趙老師那萌萌的唐山英文。
演出結束,臺下的掌聲經久不息。
觀眾把敬意毫無保留地給予這個,帶給我們無數快樂的老人,這個老藝術家。
《老將出馬》成了她的遺作。
次年,趙老師因為肺癌去世,享年72歲。
不過,這屆春晚上最火的小品,屬於「白雲和黑土」
這是趙本山第九次登上春晚,也是他首次拿下一等獎,並由此開始了「13連冠」成了當之無愧的小品王。
而第5次上春晚的宋丹丹,身邊的搭檔不再是黃宏,其後,這對「夫妻檔」在春晚上又合作了四次。
當年正式調入央視的二年級生,崔永元那會兒他主持的《實話實說》,因為被各種模仿,收視率下降得厲害,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節目播出之後,不但收視率回升,小崔還成了次年春晚的主持。
《昨天今天明天》,笑點密集,金句頻出,直到今天依舊清晰入耳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大城市鐵嶺
家用電器手電筒
薅社會主義羊毛
飯已OK啦,下來咪西吧
十分想見趙忠祥
還有黑土的那封道歉信
「我這張舊船票,能夠登上你的破船」
和那屆春晚上最燃的
「縱觀世界風雲,風景這邊更好」
馮鞏牛群這對老搭檔,第13次並肩走上了春晚。
依然是插科打諢,這次他們成了倆不靠譜的爹,在舞臺上互損起來,一點都不客氣
「學習不刻苦,不如賣紅薯;
不信看你爹,從小二百五。」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考試完了看你爹,還是不著調。」
讓觀眾們納悶的是,這屆春晚,不見了另一對熟悉的搭檔:陳佩斯朱時茂
過去13年,他們沒有缺席任何一屆春晚並且他們的作品,部部經典,為觀眾帶去了無數歡樂。
為何今年沒有見到他們呢?
事情還得從「春晚」說起。
因為未經允許,擅自出版發行他們的春晚作品,年初,陳佩斯朱時茂,一紙訴狀把央視告上了法院。
最終,他們勝訴。
對方不僅需要為侵權行為,賠禮道歉,而且賠償33萬元。
這場勝利的代價並不小,此後,二人慘遭封殺,永遠告別了央視春晚舞臺。
多年以後,再談往事,陳佩斯沒有後悔。
他說:
這個世界應該是有規矩的世界
這樣對我們每一個人
都能過得更好
平生多磨礪
男兒自橫行
一身鐵骨錚錚作響
無悔滿腔血
有意濟蒼生
無依無傍我固自強
從春晚舞臺消失的陳佩斯,這次沒有帶給我們笑聲,卻給了我們,另一筆珍貴的財富:正氣。
對了,有個小彩蛋,這一年,「微笑哥」首次現身春晚。
那之後的18年間,他就像《難忘今宵》一樣,雷打不動地出現在觀眾席。
在個個春晚文化符號逐漸消逝的局面下,恐怕會成為另一種,我們之於春晚的記憶。
一句臺詞可窺其人,一檔節目可窺其人,一臺玻璃杯也可窺其人。
1999年,一位文壇的天才,就因為一個有水的玻璃杯,橫空出世。
他就是韓寒。
這是他的十六歲。
1月,上海《萌芽》雜誌社舉辦了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意在挑戰中國語文應試作文教育。
消息傳到高一的韓寒,這裡已經發表了不少文章的他,果斷投了作品。
初賽很輕鬆,但因為沒有收到通知書,而錯過了複賽,主辦者決定讓他補賽,考場是評委李其綱的酒店住處並重新命題。
韓寒與伯樂李其綱
他看著桌子上喝剩的半杯水,「這就是題目」,馬上,他又拿過一張白紙,球成一團,然後塞進杯子裡「請注意,這才是完整的題目」。
一小時後,紙沉到了杯底,《杯裡窺人》浮出了水面。
圖片來源見水印
「可惜官位搶手,輪不到這些罵官又想當官的人,所以,他們只好越來越罵官」
「作為一個中國人,很不幸得先學會謙虛;一個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變謙虛」
「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
當這些話出自一個16歲的少年的筆下時,評委們驚呆了。
思維敏捷,筆觸犀利,韓寒成了毫無疑問的冠軍。
左一,韓寒
作品之外,人們發現韓寒比他的文字要更辛辣,還帶著些渾。
拿下一等獎後不久,他7門功課亮起了紅燈,隨後高調休學。
很多媒體聽說此事之後,紛紛找上門意圖挖出一些他的悔恨。
但他卻表現得十分不屑:
「我不需要別人引導」
「不見得學校裡的教育才是教育」
「我不考慮未來」
在那個人人爭考清北的年代,他卻堅決站到了教育體制的對面。
「全面發展最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全面平庸」
這些言論被媒體曝光後,一時間輿論譁然,針對他的質疑聲紛湧而至。
即使他憑藉處女作《三重門》拿下超過50萬的版稅。
始終沒有阻止,針對他的瘋狂的輿論攻擊。
如今我們再回頭審視這一切,才發現這個不到17歲的「孩子」他的鋒芒有多麼可貴,而其他人的打壓又是多麼可笑。
就像韓寒自己說的:
「鵝卵石為什麼被人捏在手裡玩,因為它沒有稜角」
那時候的撒貝寧,可是活在人們的羨慕中,因為一首《小白楊》,他在高考三個月前,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
1997年,再次被保研的他,遇上來招主持人的央視。
當時,央視正在籌備一檔全新法制節目,因為撒貝寧平時話多,老師就推薦他去試試。
於是,一臉稚氣還因為打球,被曬得很黑的他,穿著一身寬大的西服,趕去了面試現場。
結果很幸運。
這個毫無電視經驗,也沒有主持人經驗的年輕人,遇上一個旨在突破的節目,二者一拍即合。
於是就有了1999年初,央視全新推出的這檔《今日說法》。
如果說韓寒、撒貝寧他們鋒芒初露,大洋另一端26歲的孫雯,她的光芒已經閃耀世界。
這一年,在美國舉辦的女足世界盃上,孫雯帶領的中國足球隊,一路斬將搴旗,最終拿下亞軍。
其中,孫雯斬獲7球,成為那一年當之無愧的MVP。
左一,孫雯
這一年,劉國梁拿下了自己,唯一一個世乒賽男單冠軍。
20年後,這個「不懂球的胖子」正式成了乒協主席。
這一年,菜鳥姚明隨隊,收穫男籃亞錦賽冠軍。
這個剛滿18歲的瘦高個,誰也不知道他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這一年,籃壇老流氓麥可·喬丹,再次宣布退役已經兩次三連冠的他
給出的解釋是:已經沒有了挑戰目標。
這一年,NBA又多了兩個外國面孔,中國的王治郅,阿根廷的吉諾比利。
首個登陸NBA的中國球員
選中吉諾比利的馬刺隊,剛剛拿下了總冠軍,帶領他們奪冠的,是隊中的二年級生23歲的蒂姆·鄧肯。
這一年,在對陣拜仁的歐冠決賽中,常規時間結束,曼聯隊一球落後。
補時階段,謝林漢姆和索爾斯克亞,神奇地連中兩球,幫助球隊奇蹟般逆轉榮登歐洲之巔。
為他們開出角球的是24歲的貝克漢姆。
正面太太太太太帥了
如果非要給上述人,安排一個統一的屬性的話,我的答案是:生機。
不論以後會面對什麼,至少在那個時間,他們在燃燒熱烈地燃燒。
20年後的今天,倘若再去追問過去我想,他們的回答一定是:
我現在不存在,我過去存在,所以,我不後悔。
1999年,網際網路大潮持續高漲,激蕩著眾多有志之士的內心。
那時微軟中國研究院剛剛建成,坐落北京最好的辦公樓之一,西格瑪大廈。
但門前卻是一塊菜地。
時任院長李開復,面對最初入職的12名員工,他驕傲地宣布:
「這裡就是全中國智商最高的地方」。
馬雲在他的宿舍,宣布了阿里巴巴網站的誕生。
當時他的團隊裡只有18人,後來被稱作「十八羅漢」。
在海外闖蕩了8年的李彥宏,確信回國時機已經成熟。
1999年,他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其它7人,創辦了百度公司。
擔任深圳騰訊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馬化騰,由於不懂市場和市場運作,產品被無數次地拒之門外。
痛定思痛,這一年,他決定開發出「中國風味」的ICQ,即OICQ。
半年後,註冊人數來到了100萬,再後來,它改名QQ。
另一端,畢業兩年的劉強東,拿著1.2萬積蓄趕赴中關村,在那裡租了一個小櫃檯,售賣刻錄機和光碟。
他給櫃檯取名「京東多媒體」。
華為總裁任正非,此時面對意欲離職的副總裁李玉琢,他質問到:你對華為、對我個人有什麼意見?
在聽說對方是因為妻子遠在深圳,兩人無法團圓之後,他立刻說:」這樣的老婆你要她幹什麼。」
遙想公瑾當年,羽扇綸巾,雄姿英發。
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屬於中國人的網際網路故事真正開始。
轉眼20年過去,這些小夥子們都成了大佬,而中國網際網路的格局,也因為他們,被記錄成了今天的樣子。
20年前,19歲的沈騰,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那會兒他對表演毫無興趣,只是聽家裡人說它是個「鐵飯碗」。
此時,在中央戲劇學院,20歲的鄧超,因為其毫不做作的表演風格,被同學叫作「戲瘋子」。
他老婆孫儷,初中畢業就被送到了上海警備區,那會兒是業餘文藝演出隊的一名小戰士。
剛剛通過話劇《股票的顏色》拿下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的徐崢,此時接到了一個電視劇本子。
他在裡面飾演一隻豬。
這就是次年播出的《春光燦爛豬八戒》。
正出入於各大歌廳,兼任駐唱歌手和舞蹈教練的黃渤,當時肯定想不到,自己有天能把演員這條路給走通了。
在少林寺做了6年俗家弟子的王寶強,則懷著一顆電影夢,獨自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
如今我們熟悉的這群人,20年前,正獨自行走在各自的夢想之路上。
1999年的影視圈,屬於他們。
香港,周星馳用一部《喜劇之王》,拿下那年年度票房冠軍。
海報裡,黃燦燦的「喜劇之王」四個大字下,三位主角卻無一例外地流著眼淚。
這是周星馳首次指導拍攝電影,他的野心,不止是讓我們哈哈一樂。
面對鏡頭,他鄭重其事地說:我是一個演員。
這是張栢芝的處女作,她的清純令人驚豔。
其中她聽到「我養你啊」,之後在計程車裡梨花帶雨的哭泣,直至今日依然難忘。
半年後,她的清純形象在電影《星願》裡,顯露無疑。
比電影更火的,是電影插曲《星語心願》。
在大陸,一夜之間就響徹大街小巷。
值得一提的是,在《喜劇之王》裡,極為罕見地出現了成龍的身影。
這也是他與周星馳唯二兩次合作。
另一次,就是同年由成龍主演的《玻璃樽》。
這部《玻璃樽》是成龍出道以來,首次出演愛情片。
和他搭戲的,是前一年剛在金像獎中獲得影后提名的,23歲的舒淇。
電影裡,實現突破的不止是成龍,還有男配梁朝偉。
劇裡,他首次飾演了一位整日塗脂抹粉的娘娘腔。
要知道,前一年他憑藉《春光乍洩》,拿下了坎城、金像獎等多項影帝。
同年的內地,剛剛同徐帆完成大婚的馮小剛,拍攝了他「賀歲三部曲」最後一部《沒完沒了》。
此前的《甲方乙方》和《不見不散》,不僅開闢了賀歲片這一嶄新領域,也讓他名聲大噪,一躍成為國內一流導演。
事實上,馮小剛並沒拍攝第三部的打算。
但當他到電影局報備新電影時,電影局的人告訴他,賀歲片應該是三部曲,把第三部拍了,你再去拍別的。
就這樣,他開始了並不愉悅的第三部拍攝。
對於演員來說,這也是一種煎熬。
葛優在拍攝到一半時,坐在臺階上把一句話重複了無數遍,
「咱能不能不拍了?」
但觀眾對此並不知情。
在新年喜慶的氛圍中,他們衝著葛優加馮褲子這對黃金搭檔,湧進了影院。
《沒完沒了》也拿下了那一年的內地票房亞軍。
相比較,陳凱歌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92年拍攝完《霸王別姬》後,意氣奮發的他,把目光對準了中國歷史上的另一特殊時期—秦國。
前後寫了4稿,耗資7000萬,最終拍出了這部氣勢宏大的《荊軻刺秦王》。
然而,電影從首映開始,便批評聲不斷。
最終國內僅僅拿下了200萬的票房。
3年後,當張藝謀的《英雄》被稱作開了國產商業片的先河時,不知道陳凱歌會作何感想。
要知道,在這部《荊軻刺秦王》裡,打醬油的都是趙本山、潘長江、周迅、王千源這些人...
《荊軻刺秦王》,讓陳凱歌賠了個底朝天,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
同年,姜文也沒閒著。
他自導自演,鼓搗出了一部《鬼子來了》。
他不會想到,一年後,他也會因為這部電影栽個大跟頭。
當年的人民畫報,作為官媒還專門採訪了姜文。
並把他當作正面典型來宣傳。
哪曾想,電影真拍出來了,人被禁了,這一禁就是五年。
人民畫報封面
而靠著《一個都不能少》橫掃1997年影壇的張藝謀,則延續了他敏銳的藝術嗅覺,
拿出了至今依舊好評如潮的《我的父親母親》。
這次,他放棄御用女主鞏俐,大膽啟用新人,20歲的章子怡。
這個一臉稚氣的小姑娘,沒有辜負導演的期待。
電影裡,她的那股子野勁表現得淋淋盡致,跑起來就跟個小蠻牛似的。
這也是孫紅雷的首部電影作品。
誰曾想到,此後幾年,這個憨厚淳樸的面相,竟一連出演了多個惡角色。還被視作「本色出演」。
憑藉此片,章子怡拿下了百花獎影后,可謂出道即巔峰。
緊接著,她就被導演李安看中,參與了《臥虎藏龍》的拍攝。
「國際章」的名聲,那時便燃著了噼裡啪啦的引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說《臥虎藏龍》讓好萊塢重新認識了東方,那麼《黑客帝國》,無疑更新了他們對於科幻片的認知。
當初,退學之後的沃卓斯基兄弟,可是一邊做木工,一邊畫漫畫。
然後才有了這部驚世駭俗的《黑客帝國》。
電影首次對「人類中心說」說不,重新構建了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
此後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則將這種宏大的思想性延續了下去。
使得《黑客帝國》系列,在科幻片中牢牢地佔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一年,好萊塢還誕生了部爽片,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搏擊俱樂部》。
拳拳到肉,鮮血淋漓,皮特和諾頓用最極致的暴力,在觀眾的內心掀起了一場地震。
暴力之外,人們也記住了那句:
徹底絕望意味著自由。
這是繼《七宗罪》之後,大衛芬奇與布拉德·皮特的第二次合作。
十年後,他們合作的《返老還童》,差點讓導演拿下了那一年的奧斯卡獎。
這個鏡頭帥爆
《搏擊俱樂部》是一個人的狂歡,《大開眼戒》則是一群人的孤獨。
這部透出濃濃詭異氣氛的作品,大師級導演庫布裡克的遺作。
電影圍繞「宗教」和「性愛」,講述了一場令人大開眼界的奇幻旅行。
湯姆·克魯斯在電影裡,貢獻出了影帝級別的演出。
女主則是最近爆火的《海王》中飾演海王母親的妮可·基德曼。
兩人戲裡夫妻,戲外也是相戀9年的伉儷。
當時32歲的她,美的不可方物。
相較於燃炸了的好萊塢,日本影壇這年,則因為一部《菊次郎的夏天》而顯得溫情十足。
如果你看過《大逃殺》,看過《座頭市》,你很難想像,它們與《菊次郎的夏天》是同一位導演的作品。
這是長相兇悍的北野武,所有電影作品中最溫情、最明朗的一部。
同時,我們也見證了最具詩意的久石讓。
久石讓與北野武
在日本海的另一頭,韓國,有個18歲的小姑娘,正悄悄「潛入」影視圈。
這年,她接連出演了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
並在兩個舞臺上,都拿下了最佳新人獎,風頭一時無兩。
2年後,她憑藉《我的野蠻女友》,徹底迎來大爆發,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女兒。
她就是全智賢。
拍攝電視劇《歡樂時光》時,她首次邂逅了2年後被她暴打的車太賢。
在戲裡,他飾演一位暗戀全智賢的小混混,「孽緣」啊。
《我的野蠻女友》劇照
飾演全智賢二哥的,是大帥哥宋承憲。
一年後,他主演的《藍色生死戀》,其收視率高達54.4%,毫無懸念的拿下了那年的收視冠軍。
隨著《藍色生死戀》的熱播,一股氣勢洶湧的韓劇旋風,悄然在內地颳起。
這股「韓流」直到今天都未真正散去。
23歲的宋承憲霸屏電視之前,讓各家各戶到點全家圍在電視機前的,是比他大了9歲的焦恩俊。
換言之,他就是那個時代全家老小心中的「男神」。
當年熱播的《小李飛刀》中,他飾演的「李尋歡」,灑脫不羈又萬種柔情,實在令人情不自禁。
這也是我印象中女神最多的一部戲。
有以「古裝美人」為人津津樂道的,臺灣大美女蕭薔。
風華入骨、光彩動人的驚鴻仙子,俞飛鴻。
剛剛在臺灣拿下收視冠軍,乖巧可愛的賈靜雯。
冷豔魅人的鄭佳欣,她是黃曉明、陳坤、趙薇等人的同班同學。
還有前一年在《還珠格格》中大放異彩的範冰冰。
對了,男配是當時和宋承憲一般大的吳京。
儘管集結了眾多女神,在《還珠格格2》面前,依然被爆得渣都不剩。
由於第一部現象級的熱播,當傳出還有續集的時候,人們的熱情可想而知。
而第二部確實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場面更精緻,布景更洋氣,故事更豐滿,最終以65%的收視率,聲勢浩大地拿下了那年的收視冠軍。
五阿哥蘇有朋,在《小李飛刀》播出的第20天,出現在了海峽對岸的臺灣衛視上,與小他一歲的林志穎合作。
兩個青春偶像型演員,硬是靠著顏值,使得這部《絕代雙驕》有了自己的觀眾群。
6年後,由王晶執導,推出了香港版的《絕代雙驕》,《小魚兒與花無缺》。
那時候,飾演蘇有朋這一角色的,是80後謝霆鋒。
飾演小魚兒的張衛健,1999年的人氣也是所向披靡。
他光頭造型亮相的《少年方世玉》,讓剛被TVB雪藏的他,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香港亞視播出之後,以24%的收視率超過《還2》,創下亞視世上最高收視紀錄。
當然了,說到這一年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四個字必須得提。
作為當年央視的開年大戲,該劇包攬了那一年電視劇獎項的所有大獎,時至今日,
依然代表著歷史正劇的最高水平。
另外,就在這一年,剛剛發行了兩張專輯的黃磊,將目光對準了電視劇。
他剪去一頭長髮,穿上了長袍,搖起了扇子,成了文質彬彬風流倜儻的「徐志摩」。
和周迅飾演的林徽因,共同演繹了悽美的《人間四月天》。
而對於小朋友們來說,能把他們全部聚到電視機前的原因只有一個,誰家買了《寶蓮燈》的DVD。
這部動畫電影,總投資超過1200萬,歷時3年,是上海美術製片廠為實現國產動漫突破、向好萊塢看齊的野心之作。
要說這部電影有多麼被受重視,列幾個人名你就知道了:
配音的有:姜文、陳佩斯、徐帆、寧靜;
演唱插曲的有:劉歡、張信哲、李玟。
這個陣容,古往今來,動畫領域內實數罕見。
一部動畫電影,卻留下三首金曲,足以證明這部《寶蓮燈》的偉大之處。
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1999年的華語樂壇,可以用「開了掛」來形容。
這一年,五月天加入滾石,並推出了首張專輯《第一張創作專輯》。
其中12首歌的詞曲,由阿信一人包辦。
李宗盛籤下了21歲的梁靜茹,並推出首張專輯《一夜長大》。
不過新專輯宣傳趕上921臺灣大地震,被迫取消,因此關注較少。
19歲的蔡依林,這年也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Jolin1019》。
當年還是清純路線的她,正式邁出了通往天后之路的第一步。
同為樂壇新人的謝霆鋒,則來勢兇猛,首張專輯《謝謝你的愛1999》,總銷量超過100萬張。
之後他又連接推出三張,以此逐漸奠定了他在華語樂壇的重要位置。
而前一年在春晚舞臺上演唱《健康歌》、蹦蹦跳跳的範曉萱,這次化身「小魔女」,推出了新專輯《我要我們在一起》。
這張專輯於次年拿下了臺灣金曲獎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最佳國語專輯獎。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頒給了而立之年的陶喆。
這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張國語專輯《I'm ok》。
在《喜劇之王》做女配的莫文蔚,也推出了新專《就是莫文蔚》。
其中就包括,廣為人知的《忽然之間》。
然而,碰上當年完全爆發的張惠妹,這些人中間,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6月份,她發行了自己的五張專輯《我可以抱你嗎?愛人》,連續霸佔臺灣地區排行榜超過11個星期,全亞洲銷量超過800萬。
內地,那英憑藉新專輯《乾脆》,正式晉升「內地一姐」。
當年,朱鎔基總理在訪問新加坡時,甚至把它和《徵服》一起,送給當地居民作為禮物。
成立不久的花兒樂隊,這年推出了他們的首張專輯《幸福的旁邊》。
大老師那會兒才剛剛16歲。
和花兒樂隊同年出道的羽泉,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最美》。
只可惜,20年後,最美也逃不過凋謝的下場。
和陳羽凡一樣一頭長髮的樸樹,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我去2000》。
6年磨一劍的他,沒有辜負自己,憑藉這張專輯,他拿下了那年中國流行歌曲榜的最佳新人獎。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在搜索那個名字了,對的,周杰倫。
其實這一年,他還窩在吳宗憲的ALFA音樂公司裡埋頭創作,當時公司只有四個人。
其中一位,就是專門負責寫歌詞的方文山。
周杰倫與方文山舊照
正是這一年的沉澱,次年,周杰倫的《Jay》橫空出世。
華語樂壇的格局從此被重寫。
有收穫,便有失去。
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必定是中國搖滾樂的傾頹。
就在前一年,崔健發行了他的第四張專輯《無能的力量》,但由於和其他作品風格不同,而被粉絲詬病「崔健老了」。
不得已,1999年,他重新發行了自己首張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並試圖讓搖滾樂在國內發出最後一聲嘶吼。
竇唯則在這年加入了譯樂隊,繼續自己特立獨行的音樂之路。
只可惜,他的新專輯《幻聽》,只賣出了8萬張,試圖去理解他的粉絲,用一句「成仙了」來表達對他最後的尊重。
對了,這年他和王菲正式離婚。
並稱「魔巖三傑」的另外二位,張楚和何勇,這一年沒有推出音樂作品。
另外,還是有一些新歌的。
唐朝拿出了《演義》,超載拿出了《魔幻藍天》,許巍拿出了《執著》,鄭鈞拿出了《怒放》。
但陪著中國搖滾樂足足十年的樂迷們,他們不約而同地丟過來一個問題:你們的力量呢?
唐朝樂隊
搖滾樂手們的力量呢?
北京樹村的一幫並不年輕的年輕人,他們決定交出一個答案來。
其中,有高虎的痛苦的信仰,謝天笑的冷血動物,梁龍的二手玫瑰,等等。
加上其它,包括左小祖咒、舌頭、蒼蠅、腦濁、子曰、木推瓜、誘導社、生命之餅、美好藥店、木馬、廢墟、PK14...
誕生於98年前後的他們,一把將搖滾中國的火把接了過去。
也許不如此前那般燦烈,但因為他們的守護,搖滾樂在中國就永遠富有力量,富有生命力。
痛仰樂隊2006年演出現場
圖片源自新浪博客
20年風雲變幻,20年龍蛇齊舞。
20年前,我們齊頭並進邁向新時代,20年後,我們將依然和時間一起,踏入充滿挑戰又充滿驚喜的未來。
因為未知,所以無懼;因為未知,所以期待。
1999,很高興曾經擁有你;2019,很慶幸和你相遇。
悲苦與喜樂,都交給已經過去的回憶,把希望和光輝留給明天。
願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永遠前行。
轉發到朋友圈向2019愉悅地打個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