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昨天在大連金石灘黃金海岸舉行,經過激烈爭奪,非洲選手包攬了男女全程項目的前三名。另外,本報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本屆馬拉松賽1.4萬人參賽創歷史之最。
非洲選手包攬男女全程前三
在男子全程馬拉松比賽中,來自衣索比亞的菲克雷·阿塞法·羅比以2小時13分39秒奪冠。賽後,羅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並不滿意本屆馬拉松比賽的成績,他認為成績還會更好,當記者詢問比賽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時什麼,羅比說:"這裡的天氣太冷了,我有點不適應,不過這裡環境很美,我明年還會來大連參賽。 "
在隨後完成的女子全程馬拉松比賽中,則完全是肯亞選手一枝獨秀,前三名無一旁落。瑪格麗特·託羅伊蒂奇以2小時46分05秒獲得冠軍。賽后冠軍瑪格麗特·託羅伊蒂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非常有趣地開了一個玩笑:"大連的風有點大,我覺得這裡的風比我的身體要強壯,感覺要把我吹跑似的,不過這裡的人民很樸實,沿途他們在不斷地給我加油助威,我明年還會來到這裡參賽。 "
1.4萬人參賽規模創歷屆之最
昨天,本報記者從大連國際馬拉松賽事組委會相關人員口中得知,本屆賽會規模為歷屆之最。今年共有來自世界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和我市共計14980名運動員報名參加比賽,比上一屆增加了50%,為歷屆參賽人數最多。比賽針對不同人群,設置了多種距離、多個組別的項目,加之通過全運會的推動,全民體育意識普遍增強,比賽又恰逢氣候宜人、風景秀美的時節,因此賽事更具吸引力和廣泛性。
另外,今年參加全程馬拉松的運動員達3336人,比上屆(1422人)增加了一倍還多;報名參加半程馬拉松運動員有2547人,比上屆(1929人)增加了600餘人,本屆賽事的競技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本次比賽,賽會群眾參與度提高。同時,本報記者還從組委會得知,本次賽會醫療救護非常到位,比賽期間沿線設有急救站,配備了醫護人員和100名醫療急救志願者,有多輛救護車在賽道上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發生。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廣大路跑愛好者的需求,本屆賽事特別增設10公裡健身跑項目,同時繼續保留原有的迷你馬拉松項目,以滿足參賽者多樣的健身需求,更加凸顯賽事的群眾性。
對話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衛
"馬拉松是全民參與的平臺"
昨天在貴賓休息室,本報記者遇見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衛,在接受記者對話採訪時,王大衛給出自己的觀點——"不要把馬拉松當成城市名牌,它只是(全民參與的)平臺。 "
《晨報》:您認為我們大連國際馬拉松參與情況如何?
王大衛:項目很全,有全程,半程,還有迷你馬拉松,但說實話,以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與日本、美國等發達地區相比,我們跑全程並完成比賽的人是很少的。《晨報》:如何解決這樣的現狀?
王大衛:主要跟人的後期認識有關,我們市裡的領導、企業的高管、白領、明星如果都參與進來的話,會提升一個高度,讓馬拉松變成全民熱。《晨報》:目前來看,國際馬拉松還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大城市比較受關注,如何推廣到二三線城市?
王大衛:並沒有說馬拉松在一線城市,中國西部辦馬拉松賽事的也有,拉薩,貴州100公裡跑,黃果樹,還有你們大連,可以說東西部全國遍地開花,所以說不要把馬拉松簡單地看成城市名牌,馬拉松只是平臺,解決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的科學發展問題,一個賽事,可以把這三個方面融進去。
鐵人
無錫三兄妹同時赴連參賽
昨天在比賽現場,本報記者看到這樣一群老人,他們大概五六十歲,攜手一起跑完半程,在終點線附近,本報記者與其中一位老人攀談起來,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和他的兩個妹妹都是跑步達人。
這名老人叫吳健明,今年57歲,據他透露這次一行12人來大連參賽,比賽完第二天將返回老家無錫,吳健明說:"我今年57歲,和兩個妹妹一起來的,她們55歲,一個叫吳健萍,另一個叫吳燕敏,其中妹妹吳燕敏經常參加鐵人三項,她曾經獲得過威海國際鐵人三項第四名,這次半程馬拉松,她又拿到第八名,我們非常高興,其實我們去年就夢想來到大連參賽,這次我們來這比賽終於圓夢。 "
達人
"大師兄"跑馬你見過嗎?
在昨天比賽過程中,記者發現有意思的一幕,有幾個人的裝束足以吸引你的眼球,相信這些人不為比賽,只是為了圖個熱鬧。
昨天比賽中,421號選手讓人哭笑不得,他把自己打扮成齊天大聖,手拿著金箍棒,並戴著金絲手套,而且臉上戴著猴頭面具,從胸前的標示來看,他可能是代表河北邯鄲電視臺參賽。孫悟空還不算什麼,隨後的哥們更逗,1479號選手披頭散髮,穿著簡陋的袍子,右手拿著一個平底鍋,左手拿著一個饅頭,不知道這位仁兄是否怕餓,所以在比賽中自備乾糧。緊接著732號選手也讓你眼前一亮,黃色假髮,身穿七龍珠服飾,胸前一個LOGO"悟"說明一切。
感人
視障選手參賽,領跑全程跟陪
在昨天的馬拉松賽場,你可以看到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參與其中,也可以看到咿呀學語的孩子在年輕的父母陪伴下感受大賽氣氛,不過有兩個鏡頭還是吸引了記者的眼球。
在昨天的半程比賽中,在終點線記者看到了一位選手手拿橫幅,熱愛生命,戰勝病魔,短短八個字打動了所有人的心,隨後記者想採訪這位選手,不過遺憾的是,由於人太擁擠,他還是消失在人群中,雖然我們無法得知他得的是什麼病,但是這種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鼓舞了所有人。另外一個鏡頭就是一群視障運動員,他們的視力不是很好,無法獨自完成比賽,但是出於對馬拉松的喜愛,大部分視障選手還是參加完比賽,另外,他們的陪跑也值得尊敬,全程無微不至地照顧參賽選手,兩個人攜手並肩完成比賽,一個人參賽,兩個人辛苦,他們樂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