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福喜「臭肉門」事件的曝光,其背後的巨頭——美國福喜集團逐漸浮出水面。中國消費者再一次為「餐桌上的安全」感到震驚和焦慮:為何這樣一家百年老牌跨國企業,也會隱藏如同「黑窩點」的勾當?
據了解,這家擁有105年歷史的百年大企業是一家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國際化食品集團,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50多家食品加工廠。福喜在中國開展業務已經有22年的歷史。1992年,福喜集團在北京設立第一家食品加工企業。總部在上海。福喜在廊坊、廣州、昆明、周口等地均設立有相關食品公司;在福建、河南等地則設有多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福喜中國官方網站上顯示,僅上海福喜公司的年生產能力就達25,000噸左右。據媒體報導,2012年在其中國業務開展20周年的慶典上,福喜集團主席兼CEO謝爾登拉文曾說:「我們正在朝著成為中國最大的肉品生產商的目標堅實行進。」
如今,這家百年老店深陷食品安全醜聞。「臭肉門」不僅觸及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也擊碎了所謂的高品質神話。
實際上,覬覦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的,不僅是福喜。近年來,泰森、嘉吉、荷美爾等幾大美國肉製品巨頭紛紛在華布局,或成立子公司,或與中國企業合資,或建立運營點。但是,在華「淘金」的過程中,保證食品安全應作為首要不應忽視。
嘉吉
嘉吉(Cargill)總部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由Willam Wallace Cargill先生於1865年創立。經過141年的經營,嘉吉已成為大宗商品貿易 、加工、運輸和風險管理的跨國專業公司。目前,嘉吉公司已是一家全球性的貿易、加工和銷售公司,經營範圍涵蓋農產品、食品、金融和工業產品及服務。
嘉吉公司在59個國家擁有10萬名左右的員工,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嘉吉公司和中國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至1971年,嘉吉在中國臺灣的高雄設立飼料加工廠。
據公司官網顯示,目前嘉吉在中國大陸擁有運營點52個,僱員總數超過7000人。
泰森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創始於1935年,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是全球最大的雞肉、牛肉、豬肉生產商及供應商之一。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中國市場在泰森的全球拓展戰略布局中,被賦予了戰略性的重要地位。從2001年起,泰森公司加快了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相繼在中國成立了「泰森大龍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
史密斯菲爾德
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於1936年成立於美國維吉尼亞州,20世紀80年代獲得較快發展,到1998年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豬肉生產商,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
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國際達成戰略性合併,雙匯國際將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根據公司年報,史密斯菲爾德2013財年銷售增長1%,錄得132億美元,其中淨收入達到1.83億美元。
荷美爾
荷美爾食品公司(HRL)是美國屠宰及肉製品加工巨頭,已有逾120年的歷史,一直被公認為豬肉生產和銷售的領先者,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火雞肉生產商,並積極向調味品、醫療食品等領域積極拓展。
荷美爾的產品出口到五大洲的60多個國家。除大部分產品在美國加工外,荷美爾還與包括中國、日本、菲律賓、韓國、澳大利亞、英國、巴拿馬、波蘭、哥斯大黎加、西班牙等在內的許多國家籤訂了許可協議,或建有合資企業。
《財富》雜誌最新發布了2014年的美國企業500強排行榜。荷美爾食品公司繼續上榜,並且排名從319位上升至311位,較2013年上升8位。營業收入達到87億5千萬美元,年增長6.3%;利潤達到5.26億美元,年增長5.2%。
目前,荷美爾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家合資公司。北京荷美爾食品有限公司是與北京三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建於1994年12月17日)。上海荷美爾食品有限公司於1995年12月在上海成立,它是由美國荷美爾食品公司與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