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2020-12-18 百家號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

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根據真實的佐證,科學家們提出了恐龍滅絕的假說

小行星撞擊地球說

中國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帶領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稀有元素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這種高濃度的銥只可能存在於太空隕石中。

故而,科學家們推測,當時有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一頭撞進了中美洲地區的海域。海水被迅速汽化,蒸汽向高空噴射數萬米。之後,洶湧的海嘯衝刷著陸地上的一切。海嘯力量引發了火山噴發。連鎖的自然災害,就這樣將恐龍等生物徹底掩埋。

氣溫驟降說

約爾格·法爾教授提出,地球在6000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地球大氣中的粒子數量暴增上百倍,導致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驟降。

科學家人物,恐龍缺少抵禦嚴寒的皮毛,身軀又大都比較龐大,難以尋找到避寒的洞穴。同時,氣溫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恐龍的繁衍。因為,白堊紀後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氣孔也要更少。

洪水致死說

山東諸城有一條,由數千塊恐龍化石堆積而成的化石長廊。中科院高級工程師王海軍表示,動物死後沒有被及時埋葬,水流等外力使其骨架分離,才會出現這種狀態。

由於山東諸城近海且地勢低洼,科學家猜測,白堊紀時期,這裡曾遭遇過巨大洪水,洪水將恐龍大面積淹沒埋藏。

同樣的現象還存在於內蒙古二連浩特晚白堊世鴨嘴龍化石群、雲南祿豐川街恐龍化石群,以及四川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

被子植物中毒說

有研究人員曾在四川地區出土的一批恐龍骨骼化石中,監測到了含量超標的砷、鋇、鉻、鈾等有毒元素,其含量比現代生物體內的正常含量超出數百甚至上千倍。因此,有科學家推測,恐龍可能滅絕於慢性中毒。

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大量被子植物所取代,其含有毒素。體型龐大的恐龍食用被子植物的同時,體內的毒素也在不斷增加,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恐龍就被毒死了。食肉恐龍也因吃了有毒的動物而殞命。

不過假說畢竟是假說,再接近真相也不等於真相,畢竟沒有人能知道真相是什麼。你認為哪一種最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呢?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全球的恐龍為何突然滅絕?
    全世界的恐龍為何突然滅絕?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化石有21屬26種,幾乎囊括了侏羅紀時代所有的恐龍類別。全國發現的恐龍化石的六分之一就在這裡!恐龍支配地球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它們不是爬行動物而是脊椎動物。有趣的是恐龍這個稱呼是日本科學家的發明,後被引入中國。
  •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過了多長時間恐龍才滅絕?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任何生物都會通過不斷進化向更高級的生命演化,恐龍如果繼續進化演化下去,未必沒有進化成為智慧生命的可能。只是可惜,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場不幸降臨了,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從而引發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在此次大滅絕事件中滅絕消失。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因為恐龍確確實實已經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悉數滅絕,而它們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各種假說的層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可信度最高。那麼,如果在6500萬年前沒有這次的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呢?我們大膽地來推測一下。
  • 生物史上的謎案:恐龍滅絕的原因,為何如此匪夷所思
    如果說人類是現在地球的霸主,那2.3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霸主一定是恐龍家族。6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正式告別歷史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想了解恐龍的滅絕,先要了解一個是:恐龍是怎麼誕生的。
  • 6500萬年前,會不會是外星人殺了恐龍,然後留在地球演化成人類?
    但是仍舊有許多人們對這個答案感到不滿,而是認為人類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後代,甚至認為在6500萬年前,外星人打敗了恐龍之後佔領了地球,那這個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大約在6500萬年前時,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使得地球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而這一改變又引發了生物鏈多米諾骨牌效應,大量生物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滅絕,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莫過於恐龍家族
  • 對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的質疑
    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個謎團抱有很大的興趣,就連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前一陣子,恐龍滅絕原因中的行星撞擊說,就受到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
    受到人類生活的影響,在自然界當中,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物種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在科學界最受關注的海應該是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界的說法不一,一直備受爭議,最主流的觀點是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呢?
    目前世界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其中恐龍的滅絕絕對是其中之一,千百年來,科學家從沒有停止過對恐龍的探究。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就有許多生物品種經歷了從開始到不見的過程,其實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期間。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一般大多數的恐龍都有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在沒有人類出現的時期,它們就是地球的霸主,支配了地球表面長達1.6億年。
  • 霸王龍VS雷龍,《方舟生存進化》再現6500萬年前的恐龍之戰
    霸王龍VS雷龍,《方舟生存進化》再現6500萬年前的恐龍之戰 我們在很多關於恐龍的電影時都會看到這樣一幕場景
  • 身形巨大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一個時代會發生什麼?
    恐龍的滅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1.65億年後,約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末期)滅絕了。 如果將地球從恐龍開始的時刻到今天的所有時間壓縮為365天(一個日曆年),那麼恐龍將在1月1日出現,並且在9月的第三周滅絕。
  • 假如恐龍沒滅絕,人類還會誕生嗎?沒有那次事件,哪輪得著人類!
    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已經有了幾十億年的歷史,而在如此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多次災難事件的發生,使得大量的物種在地球上消失,儘管地球上有一些物種,會處於滅絕的情況,但還是會有新的物種出現,因此物種的總數量變化,並沒有那麼明顯,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假如沒有那次事件的發生,恐龍或許不會在地球上滅絕,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就算如此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人類文明史也只有幾千年,中間經歷了啥
    因為當時的自然環境相對於恐龍滅絕那會的自然環境要好很多,而且有大量的草地,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理論上來說,史前巨豬其實是可以適者生存的,這一切只能交由歷史學家或者化石學家仔細研究了。在恐龍滅絕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地球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劫難,可是從5000多萬年前的某一個時間階段開始,靈長類動物慢慢的呈現出輻射狀的演化。
  • 它是恐龍之前的霸主!幸虧滅絕了,不然恐龍根本無崛起的機會
    文/行走天涯它是恐龍之前的霸主!幸虧滅絕了,不然恐龍根本無崛起的機會當我們在提到地球上的統治者的時候,總會提到人類和恐龍,大約在幾百萬年以前人類逐漸的出現在了地球上,慢慢的成為了地球上的統治者,不是因為人類的力量有多麼的強悍,而是因為人類的智慧超群,而在人類出現之前,大約是6500萬年以前的時候,恐龍曾經也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5000萬年,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統治者在不同的階段是歸屬不同的動物的!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會出現嗎?現實非常殘酷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6500萬年的恐龍大滅絕,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屬於恐龍,是真正的地球霸主,而且恐龍稱霸地球的時間長達1.6億年。
  • 生物學家:這種魚已滅絕至少6500萬年,為何又重現地球了?
    生物學家們堅信已滅絕至少6500萬年 對於這個生物,大家可能稍微比較陌生一點,前段時間我們也說過,被宣布13.6萬年前就滅絕生物「白喉秧雞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霸王龍
    恐龍介紹:霸王龍
  • 恐龍滅絕後,對當時的食物鏈有什麼影響?
    從三疊紀的晚期到白堊紀的末期,恐龍在這約1.6億年中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雖然恐龍時代的生物以恐龍為主,但是在這個時期也是有其他動物存在的,比如同為爬行動物的鱷類、早期的哺乳類動物(比如生活在距今約1.6億年前的真賊獸)等等,眾多的生物一同構成了恐龍時代完整的食物鏈。
  • 和恐龍同時代的鱷蜥憑什麼熬過了生物大滅絕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該保護區有野外生存的鱷蜥500隻左右,而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裡404隻。今年,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又新添了39隻珍貴的本土鱷蜥寶寶。
  • 科學家最新研究:與恐龍食性差異或助鳥類躲過大滅絕
    科學家最新研究:與恐龍食性差異或助鳥類躲過大滅絕植食性古鳥類(左)和小型掠食性恐龍(右)的生態復原場景。鄭秋暘/繪圖 攝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與恐龍食性差異或助鳥類躲過大滅絕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隕石撞擊地球及頻繁火山活動,使地球終年不見天日,依賴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最終導致植食性、肉食性恐龍等相繼滅絕。
  • 恐龍滅絕的時候它們經歷了多少痛苦?2公裡厚的巖層給出了答案
    它的體長達到40米,體重高達100噸,相當於10大象或1000個成年人的體重,恐龍正是憑藉龐大的身軀才可以稱霸奧陶紀的,可惜這種身體巨大、種類豐富的生物在6500萬年前徹底滅絕了,而恐龍的滅絕為人類的出現提供了契機,大概在3000萬年前,人類祖先開始出現,經過不斷地進化和繁衍,人類最終成為地球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