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個謎團抱有很大的興趣,就連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前一陣子,恐龍滅絕原因中的行星撞擊說,就受到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假說,只是各種恐龍滅絕假說的其中之一,可它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這個假說的內容是:
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數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一串的反應,進而導致恐龍滅亡。撞擊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造成當時全球長時間氣候冷卻。大部分植物由於無法見到陽光而枯萎,於是食草性恐龍因為沒有食物而大量死亡。最後,食肉性恐龍也由於食物匱乏,走向滅絕。
雖然缺少科學的證據,但這個假說的可信性還是很高的。有證據顯示,之前生命旺盛的恐龍是在短期內迅速滅亡的。而且有一種化學元素,名字叫「銥」。6500萬年前,它在地球上的含量突然大量增加,很可能是「某個外來事物」帶到地球上的。有了這兩個證據,就使得撞擊假說非常合理。
不過,質疑聲也從未間斷過,一些天文學家就提出了最新的疑點——足以否定撞擊假說的疑點。
最近,天文學家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後有重大發現。兩年來,火星與木星遭到上萬次的小行星撞擊。它們上面的巖石,並沒有什麼變化。這表明,小行星撞擊對兩個行星沒什麼影響。也就是說,即使地球遭到撞擊,也不可能出現漫天灰塵的景象。
還有,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小行星撞擊火星和木星的速度,得出更加驚人的結論。6500萬年前,假說中這個地球被撞擊的時間或許也有問題!他們發現,當年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大約在8000萬年前左右。這與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對不上的,這就意味著小行星的撞擊與恐龍滅絕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天文學家儘管提出了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這一假說中的疑點,但他們也沒能找出關於恐龍滅絕更加合理的解釋。看來要解開這個謎團,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恐龍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億6千多萬年,而人類目前僅有幾百萬年的歷史。
行星撞地球的假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