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件民生實事|培訓2.5萬人次撥付資金2250萬元 職業培訓成為創業...

2020-12-15 瀟湘晨報

「組織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是今年我市確定的30件民生實事之一。對此,市人社局高度重視,穩步推進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明確企業職工和就業重點群體可享受的各類補貼性培訓政策,以調動起各類勞動者參訓積極性、主動性,充分提高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的崗位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撥付培訓資金2250萬元」的民生實事任務,職業培訓成為助推我市創業就業「加速器」。

職業培訓

讓大學生家門口創業

「梅花鹿不同於其他的家禽,更需要科學養殖,比如鹿場要建在地勢較高、乾燥背風、水源乾淨充足、排灌良好的地方……」這是日前大英縣綠苗養鹿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苗在大英縣舉行的一場科學種養殖培訓暨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作為一名90後,26歲的何苗,是充分享受技能提升培訓「紅利」的代表之一。

何苗餵養梅花鹿

「2016年大學畢業回鄉後,我就參加了大英縣舉行的創業培訓,後來創建了大英縣綠苗養鹿專業合作社。」何苗告訴記者,畢業後,她參加了大學生創業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市場營銷管理培訓、電商平臺培訓以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系列多樣化、專業化培訓讓她學到了很多專業技能知識,也讓她的產業越做越好。

「以鹿茸為例,我們以前的銷售模式就是在鄉鎮上擺攤設點,一天的銷售量也就兩三百元。現在通過『線上電商+線下銷售』,每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三千元以上,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僅是鹿茸這一項產品每年就可以帶來30多萬的收入。」何苗這樣說。

「民生問題無小事,今年,我們主要進行了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內容是技能提升培訓和常規的社會化培訓、創業培訓等,今年民生實事的任務是3900人次。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累計完成了4000餘人次的免費培訓,圓滿完成了這項任務。」大英縣就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任務全面完成

今年已撥付培訓資金2250萬元

據遂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正輝介紹,從今年年初,市人社局就明確了企業職工和就業重點群體可享受的各類補貼性培訓政策,以調動起各類勞動者參訓積極性、主動性,充分提高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的崗位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今年,我們緊緊圍繞現代產業發展人才需求,以企業自主培養、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等多元化的技能人才培養格局為依託,構建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所有職業技能等級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體系,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調動勞動者參與初、中級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郭正輝介紹說,為了加強培訓質量監管,市人社局啟用了我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信息V2.0系統,實行實名制、全過程、全視頻的錄音錄像,保證每一名參加補貼性培訓的人應享、盡享補貼政策。

郭正輝說,有計劃、有重點的一系列補貼性職業培訓,對促進全市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很大的幫助,有效幫助重點群體強技能、強本領。「我們今年已經完成了補貼性培訓2.5萬人次的任務,撥付了培訓資金2250萬元,完成了這項民生實事。」郭正輝說到。

【來源:遂寧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培訓2.5萬人次撥付資金2250萬元
    職業培訓成為創業就業「加速器」組織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是今年市政府確定的30件民生實事之一。對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高度重視,穩步推進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明確企業職工和就業重點群體可享受的各類補貼性培訓政策,提高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的崗位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撥付培訓資金2250萬元」的民生實事任務,職業培訓成為創業就業「加速器」。
  • 職業培訓成為創業就業「加速器」
    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是今年市政府確定的30件民生實事之一。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撥付培訓資金2250萬元」的民生實事任務,職業培訓成為創業就業「加速器」。今年全縣民生實事的任務是培訓3900人次,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4000餘人的免費培訓。」大英縣就業局局長蒲忠告訴記者。
  • 湟中縣全力辦好43件民生實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20年,湟中縣委、縣政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事求是,有諾必踐」的原則,著重圍繞鞏固脫貧成果、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衛生健康等十個方面,聚焦群眾煩心事、堵心事、揪心事和難點、痛點、堵點,集中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43件實事項目。
  • 2020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完成情況的...
    龍山縣人社局承擔2020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任務為:職業技能培訓6000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2300人次。截至11月底,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005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4758人次,完成率分別為為133.4%和206.9%,現予以公示。
  • @榕城人,榕城區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出爐!你最期待哪一個?
    本次大會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和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首次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從區政府向有關單位、社會公眾廣泛徵集遴選形成的12件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票決產生了榕城區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使民生實事項目更加符合民需、貼近民意、惠及民眾。
  • 2021年南京十大民生實事出爐,今年將新建擴建幼兒園30所
    民生實事項目關乎百姓生活。在去年召開的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500餘位市人大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的12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票決,選出最終實施的10件,這是南京歷史上首次在人代會上通過人大代表投票方式決定政府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 奮鬥2021|李滄區:守牢底線保民生 持之以恆辦實事
    惠民共享,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再難不能難教育,2016年以來,李滄建成並啟用27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築面積36.1萬平米,新增學位2.2萬個,新增規模相當於新建了一個李滄教育。當前,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達百億元的30所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建成後將新增建築面積88萬平米,新增學位2.7萬個。
  • 2020年,中山三鄉要辦這十件民生實事
    2020年,中山市三鄉鎮政府要為大家辦哪些民生實事? 4月15日,中山市三鄉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人大代表票決,「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正式出爐。 2020年三鄉要辦的這十件民生實事,哪些你最關心?看過來! 01、鴉崗小學擴建工程 為緩解三鄉鎮公辦小學教育學位緊缺問題,實施鴉崗小學擴建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教學樓、體育館、食堂、科藝樓、報告廳、地下室以及配套設施,建成後可容納36個教學班,學生1800人,增加小學學位1050個。
  • 投票|@潮州市民,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哪件最得你心?
    5月14日上午,潮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上公布了2020年潮州市十件民生實事,涉及教育、醫療、文體等。2020年潮州市十件民生實事具體如下:一、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
  • 3014萬元專項資金已到位!
    3014萬元專項資金已到位!人社惠民政策進萬家近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我市向省人社廳爭取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調劑資金3014萬元已悉數到位,該筆專項資金將進一步促進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開展。
  • 保定今年實施30項民生實事項目
    河北日報訊(記者寇國瑩)日前,保定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今年30項民生實事項目,除實現全市範圍內剩餘0.5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外,還將在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等領域啟動實施惠民實事。 繼續實施教育提升工程。
  • 雅安市雨城區:職業技能培訓點亮群眾創業就業致富夢
    在雅安市雨城區周公山鎮孔坪鄉的龍河新竹編合作社裡,陳昇煥和合作社成員正在用竹絲編織瓷胎花瓶,2個小時後,一個小巧、精美的竹編花瓶工藝品就完成了。2017年獲得了高級工藝編結工職業資格證書的陳昇煥如今不僅是龍河新竹編合作社創始人之一,還是一名竹編技能培訓老師。
  • 民生實事,件件落在群眾心坎上
    招聘會上,來自全國25個省市的213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上萬個。其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企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等高質量單位超過兩成。……2020年,我市累計組織500家企業2.6萬人參加線上技能培訓,啟動2020年高校畢業生暨緊缺人才招聘,拿出3714個崗位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
  • 四川搭建全省統一職業技能網絡培訓平臺 已培訓56.8萬人次
    據悉,平臺可根據培訓記錄和手機定位,為勞動者精準匹配、就近推送相關就業崗位信息,形成「線上培訓-崗位推薦-就業跟蹤-培訓評估」閉環,實現疫情防控與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兩不誤、雙促進」。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平臺已服務企業上千家,開展線上培訓56.8萬人次,有效減少了人員聚集,為穩定企業員工隊伍、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助力復工復產發揮了積極作用。
  • 河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開展民生工作大評選 看看2019年10件...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1月22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在全省人社系統開展的2019年民生工作十件大事評選工作中,評選出了「新增城鎮就業138.3萬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2019年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民生工作十件大事,集中反映了2019年全省人社系統民生工作新成果和新亮點
  • 2016年度江蘇保障改善民生十項實事完成情況回頭看
    1、民生之本,  城鎮新增就業創歷史新高  「就業創業方面,新增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萬人,扶持大學生創業1.6萬人,開發2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扶持農民創業3萬人,組織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
  • 三民活動|今年前11個月民生支出914億,減稅降費268億
    其中:投入8.1億元為醫療衛生機構購置醫療設備、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投入6.5億元支持核酸檢測基地、醫院發熱門診和重症病區建設;投入5.5億元全額負擔確診、疑似患者和隔離留觀人員醫療費用,足額落實一線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臨時性工作補助等;提前撥付5.6億元補助醫護人員社保繳費,保障17家市屬公立醫院疫情期間正常運轉;10月份出現偶發疫情後,及時籌措近3億元,支持5天內完成超千萬人次免費核酸檢測。
  • 三亞2019年十大為民辦實事事項「成績單」出爐
    三亞日報訊(記者 趙慶山)為民辦實事,贏得百姓心!2019年,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定十大為民辦實事事項,共計32小項。近日,三亞日報記者從市財政部門獲悉,三亞市2019年十大為民辦實事事項「成績單」出爐,共有30項民生實事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率93.7%。
  • 10月呼和浩特市財政本級民生資金支出情況通報
    今年10月市本級各類民生資金執行情況通報如下:一、落實社會保障和公共醫療衛生政策(一)社會保障方面1、撥付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資金5.63 萬元。2、下達民營企業欠款543.98 萬元。3、撥付金海路工程款2000萬元。4、下達第三季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市級配套資金25.25 萬元。5、下達地上附著物補償費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