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1月22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在全省人社系統開展的2019年民生工作十件大事評選工作中,評選出了「新增城鎮就業138.3萬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2019年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民生工作十件大事,集中反映了2019年全省人社系統民生工作新成果和新亮點。
一、新增城鎮就業138.3萬人。落實和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7%,超額完成110萬人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全省就業工作連續兩年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出臺《河南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發揮省部共建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優勢,集中培訓力量,2019年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40.76萬人次,其中完成補貼性培訓208.45萬人次,佔全國培訓總量1600萬人次的13%。
三、持續推動返鄉下鄉創業。省政府出臺支持返鄉下鄉創業「14條」等政策措施,實施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新增返鄉下鄉創業25.67萬人,帶動就業124.06萬人。返鄉下鄉創業人員總量達149.79萬人,累計帶動就業902.17萬人,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在全省推廣應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6034 個工程項目、71496 人登記入庫。開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動」「冬季行動」,為4.36萬名農民工追討工資報酬3.62億元,欠薪案件數、人數、金額分別下降38.4%、45.2%、47.5%,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57起,列入欠薪「黑名單」45個。
五、社會保險降費提待成效明顯。2019年 5 月 1 日起,降低社會保險費率,調整繳費基數,全年降費 181.85 億元,實現企業降成本、市場增活力、個人得實惠。同步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月人均增加140元;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年人均增加60元;兌現「退休中人」待遇,22.33萬名「退休中人」待遇得到兌現。
六、實施援企穩崗行動。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開展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全年累計返還失業保險金35.37億元,惠及企業1.17萬戶、職工164.07萬人。
七、人社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將省本級原有的74項行政職權事項精簡為25項,取消各類證明材料125項。綜合調度平臺投入使用,全省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經辦、職稱評審等12個信息系統實現數據集中、併網運行、網上可辦。全省787個社保卡制卡窗口實現「立等可取」。養老保險關係省內轉移接續辦理由原來的45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以內。
八、完成人社扶貧階段性目標任務。實現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84.09萬人全部就業,有培訓意願且符合受訓條件169.36萬人全部培訓。投入2010萬元支持深度貧困縣基層服務平臺建設,投入8000萬元支持貧困縣建設勞動者轉移就業培訓品牌基地。督促各級政府為178.41萬貧困群眾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75億元,實現應保盡保。失業保險基金助力扶貧支出2.35億元,惠及人員2.68萬人。
九、人事人才工作成效顯著。提高全省教師待遇,發放全省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增設地方教齡津貼。深化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改革,動態調整事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2019年新評審產生二級崗位人員242名。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養培訓高層次、急需緊缺骨幹人才11.01萬人次,177.68萬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網際網路+繼續教育」平臺入庫登記4萬多個單位,註冊人數達到181萬人。實施「博新計劃」,新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新招收博士後789人。
十、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15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和頂尖人才到河南建言獻策、開展項目合作,5.09萬名各類人才達成崗位意向,515個人才項目成功籤約。開闢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現場辦理高層次人才入職3970人。舉辦6場省外人才招聘活動,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