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南北之間氣候、風俗、飲食等差異巨大。這不又到了開學季,對於北方人來說炎炎的夏日即將過去,伴隨著金黃的落葉,秋天的涼爽悄然而至,是那麼的怡人。然而總有一部分嚮往江南風景的同學們,報考了南方的大學,就要打點好行裝奔赴南下的列車。
在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過慣了一年四季分明的生活,小夥伴們是否適應南方潮溼悶熱的氣候,是否真的像網上傳說的那樣令人「恐怖」?
傳言一:南方幾乎天天下雨,晾在外面的衣服永遠都是潮溼的。
南方的天氣潮溼多雨倒是真的,但也並非天天下雨的,即使在雨季也就是隔三差五地下一次雨,除非連著下雨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在外面曬乾衣服是沒什麼問題的,幾天曬不乾衣服的情況有些誇張,放心吧。不過住底層房屋的話會感覺更為潮溼一些,因此儘量住高層。
傳言二: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冷
有人覺得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冷,因為北方室內有暖氣,而南方沒有,所以室內的氣溫比室外更顯冷一些,甚至有人說「南方零下5度就有北方零下20度的效果」。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由於南方眾多河流湖泊空氣溼度更大,溼冷的空氣會吸走人體的熱量,從而加重寒冷的感覺,因此比北方乾冷的空氣更顯寒冷一些。但也不至於那麼誇張,畢竟南方屬於低緯度地區,與北方在冷的性質上有著根本不同,南方的冷永遠沒有像北方尤其是東北或西北地區那種徹骨的寒冷,在沒有寒流經過的情況下,地表的溫度要比北方高得多,(坐標深圳)基本上一年四季如春。
坐標廣州,儘管已是北方的深冬,這裡大街上的榕樹依然煥發著生機,綠意濃濃,路邊的草叢痒痒著朵朵鮮花。
傳言三:南方昆蟲體型超大,(蟑螂)跟北方的老鼠差不多,而且體型怪異
一想到南方昆蟲這令人恐怖的一幕,就令無數的小夥伴們感到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然而現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蟑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在地球上的歷史甚至超過恐龍,可以說只要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有蟑螂存在。
如果去南方出差,偶爾也會見到大約有5cm的美洲大蠊,但更多的和北方一樣小型的種類,遠遠沒有達到像老鼠那麼誇張。
傳言四:令北方人無法接受的各種奇葩食材,比如沙蟲的各種吃法,想一想就覺得噁心。
因為我國南北之間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南方好多地方有吃昆蟲的習慣,還有一些鼠類、蛇類等動物都可以作為食材。但我們首先要尊重人家的生活方式,這和北方人喜歡吃金蟬不是一個道理嗎?
事實上,除了這些食材之外學校還會給來自不同地區的小夥伴們準備豐富多彩的其他食品,比如饅頭、包子,同學們完全不用擔心。
傳言五:在南方的大學食堂裡,飯菜量很小。
據說南方人相對於北方人來說身材瘦小,因此飯量較小,甚至更為誇張的是一份煎餅果子切成四份的話都夠三個人吃的,而北方人多數人高馬大,飯量驚人,因此小夥伴們擔心在南方大學食堂吃不飽飯會餓肚子。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一般來說南方系的飯菜做得都很精緻,儘管量不大但都麻辣可口,我們完全可以多點一些就行了。
最後總結:南方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商貿、科教事業發達,名校眾多,因此也是莘莘學子們嚮往的天堂。這裡是英語嚮導肖老師,跟多精彩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