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吞併中國的鄰國錫金,竟然得到了美蘇的默許

2020-12-14 閒人說史

歷史上的錫金,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古時中國稱之為哲孟雄,遠在公元7世紀時,哲孟雄就是吐蕃國的一部分。從公元7世紀到19世紀之間的1200年一直是西藏的領地。早期西藏移民稱之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9世紀時,雖然中央政府並未直接統治,但是一直向西藏的拉薩地方政府進貢的,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

在現代國際社會確立以前,國際規則混亂不堪,大國吞併小國,強國滅弱國經常發生,比如德、俄三次劃分波蘭,比如蘇聯強行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但是二戰以後,隨著雅爾達體系的確立,少有滅國或者吞併他國的事情發生,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會遭到全世界的制裁,比如俄羅斯強行吞併了克裡米亞、喬治亞的北奧塞梯等,就遭受了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竟然得到了美蘇兩個大國的默許,這就是印度在197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錫金。

先說說印度為何要吞併印度?

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以南亞次大陸的主人自居,總想著稱霸印度洋地區。但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其北側,而且地勢高聳,可以俯瞰整個印度半島,因此印度對此十分懼怕。

更嚴重的是,印度獨立時候被分為兩部分,東部的領土緊靠一條只有20公裡寬的西裡古裡走廊連接。錫金正位於西裡古裡走廊的最狹窄處,一旦北方的大國經錫金南下可以輕而易舉地掐斷印度的東部各邦與印度本土的聯繫,而且東部的各邦一直存在這反政府的武裝組織,在鬧獨立。一旦出現上述的情況,巴鐵再西部陳兵,整個印度都有可能分崩離析,可以說錫金對於印度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生死存亡。

印度是如何吞併錫金的?

印度吞併錫金要從英國殖民印度開始,英國佔領印度後,同樣也是為了確保印度的安全,不斷地向北進行擴張,錫金成為了英國的目標。於是在1890年,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二戰後印巴分治獨立,印度雖然沒繼承完整的印度半島,但是卻繼承了英國的殖民思想。

1947年印度剛剛獨立,便在當年與錫金籤訂了《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向錫金派專員。1949年甚至派兵進駐錫金,接管了錫金政府,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可以說印度吞併錫金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1950年強迫錫金籤訂了《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從此錫金淪為印度的保護國,對錫金的內政外交前面控制。

錫金人民也曾經反抗,在1968年錫金首都甘託克發生反印的遊行示威,要求廢除印錫不平等條約,但是這些都是徒勞的。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託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籤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王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隨後廢黜錫金國王,正式吞併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錫金的國王流亡美國,2003年中國承認了錫金是印度的領土,最後一個承認錫金的國家也放棄了他。

據說印度為了安撫錫金人民的情緒,每年都會撥出大筆資金對錫金進行補貼,這樣錫金人民的生活水準竟然高於周邊地區,導致錫金人民越來越認同印度了,復國獨立已經不可能了。

印度吞併錫金的國際局勢?

70年代,美蘇爭霸正是熱火朝天,美國陷入越南戰爭,在爭霸中落於下風,因此1972年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改善。蘇聯正處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處處針對美國,不斷的擴張,美蘇之間劍拔弩張。

對於印度,美蘇都在極力拉攏,尤其是蘇聯一直想往印度洋擴張,更不願意得罪印度,錫金這個彈丸之地,只有對中印有重要戰略價值,對於美蘇而言毫無意義。這兩個大國自然都不願意插手錫金局勢,雖然蘇聯當時也譴責了印度這種行為,但是始終沒有實際的行動。而中國正處在十年特殊時期,無暇顧及錫金,所以也只是表達了口頭的譴責。於是超級大國美蘇都表明了默認,其他國家更不願多事。

相關焦點

  • 消失的鄰國:錫金——為何當年中國會默許印度吞併錫金?
    4月18日,國家測繪局行業管理司正式下發《關於地圖上錫金表示方法變更的通知》,從此我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標示為主權國家,隨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初中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教材也把我國的陸上鄰國從原來的15個改為14個。
  • 印度吞併了錫金,為何不把孟加拉國和不丹一起吃掉
    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馬上成為了這塊區域最大的國家,也開始走上了欺負周邊小鄰居的道路,威逼利誘大肆兼併土地,想要的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就是這麼霸氣!這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錫金,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作下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錫金王國並加入印度,國王流亡美國!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它位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面積只有7000平方千米,古稱哲孟雄,與中國之間的淵源要追溯到清朝時期。在反抗尼泊爾吞併的戰爭中得到了清王朝的幫助,才保持了獨立的身份,也是中國的藩屬國。殖民印度後,1890年和1893年,英國分別與清朝籤訂《藏印條約》和《藏印續約》,以此將錫金至於自己的「保護」之下。英國人侵略錫金後,強迫他們籤訂了各種不平等的條約。
  • 消失的鄰國錫金:國土被印度吞併,滅亡前曾多次密電我國想要歸附
    這個被乾隆帝屢次幫助殲滅敵軍,成功復國的國家就是錫金。不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從2003年開始,打開地圖冊,錫金已經從我們鄰國中悄然消失,成為了印度管轄的一個邦。錫金在被印度統治之前,曾多次請求併入我國,可未能成功,作為我們消失的鄰國,我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如今怎樣?
  • 聯合國為何對印度另眼相待?打壓、吞併周邊小國卻不會被制裁
    以錫金為例,說說為何聯合國會眼睜睜看著印度吞併周邊小國。對於南亞各國而言,首先應該感嘆的就是:離印度太近,離上帝太遠。印度是一個實力二流,野心也一流的國家。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太匹配,但是在南亞諸國之間,地域龐大的印度,絕對是滅霸級別的存在。除了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力挺之下,和印度尚有一定的抗衡能力,其餘的國家,根本不是印度的對手。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然而這個國家之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也有人說錫金當時屬於我國的藩屬國,有了解的大佬可以評論區告訴我一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直接被印度吞併,並且在印度的主導下,於1975年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當時的王室,錫金從此變成了「印度錫金邦」。我國也於2003年正式承認錫金屬於印度,至此,錫金這個國家的王室正式不被人們所承認了。
  • 敢吞併錫金的印度,為什麼不敢吞併孟加拉?
    當年中國軍隊快要打到新德裡時,劉少奇主席說,打住,打住!如果我們殖民印度,中國將要亡國!劉主席是什麼意思?因為中國當時本身是個窮國,人口又多。如果吞下一個更窮人口同樣多的國家,中國將會被它拖死,民族屬性也有被反同化的危險。
  • 同時和多個鄰國起衝突,印度憑什麼四處引戰?都是這個惹的禍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慘敗,之後東巴基斯坦分裂出來,得到獨立,並在當年4月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國人民政府。巴基斯坦領土、人口都喪失的比較嚴重,可以說是元氣大傷。第二,果阿戰爭1961年,印度主動發起果阿戰爭。據說,葡萄牙的殖民地果阿在48小時內被吞併,成為了印度的果阿邦。
  • 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錫金部落三世的首領,就已經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繫,每年都會派人去西藏,朝拜達賴喇嘛,還會進貢禮品。1788-1789年,錫金遭到鄰國廓爾喀(現如今的尼泊爾)入侵時,錫金的部落首領,逃到了西藏境內避難。在中國的庇佑下,錫金部落首領得以躲過大難。
  • 錫金曾149次致電我國,請求加入中國,最後卻被印度強行吞併!
    其實這個國家以前是我國藏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家,如果各位小夥伴的手上還有2003年6月之前的中國地圖,就會發現在我國的西藏南部,有一個叫錫金的國家,但如今已經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那這個對中國「忠心耿耿」的國家,是怎麼被印度一步步「蠶食」的呢?下面就讓小八為大家娓娓道來。為了打消大家的陌生感,先來跟著小八來熟悉一下錫金。
  • 被印度吞併的錫金:本地土著成稀有族群,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異國
    而在被印度蠶食吞併後,錫金陷入了更為艱難的境地,不僅一夕之間湧入數十萬印度人,連曾經身份顯赫的錫金國王也流亡美國,最終王妃改嫁,國王也客死異鄉。1642年,錫金正式獨立成國,然而這並沒有改變錫金弱小無依的事實,這個佔盡地利而無法自保的小國成為了列強眼中的肥羊,也成為了鄰國眼中的攻擊對象。面對如此外患重重,錫金的領導人產生了尋找依附的想法,首先進入考慮範圍的就是與之相鄰的中國西藏,不僅地大物博,與本國的關係也尚算和睦。
  • 被印度吞併後的錫金:湧進數十萬印度人,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被印度吞併後的錫金:湧進數十萬印度人,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如今說起錫金,已經是一個存在於歷史書上的概念了。錫金也曾是地處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山地小國。處於交通要道的錫金,本身實力不強,只能一直以附屬國的地位存在,最終被印度蠶食吞併了。
  • 同樣被大國吞併,東帝汶可以獨立,錫金為何不行?
    由此可見,人類社會曾經的發展模式,並不亞於動物世界,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二戰後,新的國際格局的建立,這種大國直接吞併小國的案例已經很少發生,二戰之後,只有幾例。在這些案例中,最典型的有兩個,一個是印度吞併錫金,一個是印度尼西亞吞併東帝汶。這兩個案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首先,都是以大欺小的侵略行為。
  • 一直想併入中國的錫金哪去了?為不被印度吞併,它曾升起五星紅旗
    我小的時候,地理書上寫著中國陸上鄰國15個。但前幾天我的孩子在做作業時,我發現現在的教科書上,咱們的陸上鄰國變成了14個了。仔細一查,原來從2003年起,那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邊的錫金王國已經不存在了,怪不得我們的鄰邦至此也只剩下14個了。錫金哪去了?
  • 以前我國陸上有15個鄰國,為何現在只有14個,消失的鄰國去哪了?
    不知道80後90後的朋友,記憶中是否印象,在中學地理課中,老師告訴我們,中國周邊有15個鄰國,但是現在數數,卻發現只剩14個了。那這一個消失的鄰國去哪裡了呢?之前還有這麼一個國家,380年前屬於我國的一部分。
  • 不丹是獨立國家,為何國王出訪他國,還必須要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
    長期處於被殖民的狀態下,印度的統治者也產生了霸佔他國的欲望,尤其是對不丹、錫金兩個弱小的鄰國虎視眈眈,狼子野心可見一斑。不過印度並非世界強國,根本不敢在英美等國的眼皮子底下公然發動侵略戰爭,只能採取一些措施來控制它們。
  • 中國和俄羅斯誰是世界上陸地鄰國最多的國家
    大家都知道世界領土面積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而誰是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呢,首先加拿大位於北美大陸只有一個陸上鄰國那就是美國,所以排除在外,只剩下中國和俄羅斯兩個擁有漫長陸地邊境線的國家。中國和俄羅斯誰的陸上鄰國最多呢?
  • 1975年印度滅錫金,錫金22天149次要加入中國,此時中國在做什麼
    錫金國王塔希實施了諸多有利於社會和經濟的改革,錫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了極大改善。正當錫金人民憧憬著美好生活時,以大英帝國「遺產繼承人」自居的印度,於1949年6月,派兵進駐錫金,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 尼泊爾為何這麼剛,如果和錫金一樣,加入印度不好嗎?
    尼泊爾近日強勢硬懟印度,打死印度非法入境者1人,打傷4人,把爭議區域直接納入了懷中。有人說,尼泊爾為何這麼剛,和錫金一樣,加入印度不好嗎?難道加入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糟不糟糕不重要,只是成為印度的領土,遠不如自己控制更好,哪怕窮。
  • 領土擴張從未中斷,印度野心令四鄰不安,莫迪為何如此好戰?
    於是印度挑起來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搶奪克什米爾,讓孟加拉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吞併錫金,試圖完全控制不丹,尼泊爾和斯裡蘭卡,驕橫無比。只是在1962年被中國一戰打斷脊梁骨,從此只能以摩託表演和武器萬國造聞名於世。